藏族的樂器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2-22

藏族的傳統樂器是什麼?

藏族民族樂器種類繁多,彈撥樂器有札木聶、揚琴;弓弦樂器有牛角胡、貼琴、根卡、胡琴、熱瑪琴等;吹管樂器有豎笛、骨笛、大號、號、嗩吶、銅笛、海螺、口弦、竹笛、泥笛等;打擊樂器有大鼓、熱巴鼓、達瑪鼓、巴郎鼓、鑼、鑔、串鈴等。其中的札木聶、牛角胡、大號、豎笛最富有特色。

札木聶即六絃琴,據傳已有600~700年曆史,是民間歌舞堆諧、囊瑪和札木聶彈唱的主要伴奏樂器。

牛角胡,藏語稱“比汪”或“比庸”,與二胡形制相似,但琴筒用牛角製成,主要為弦子及折嘎伴奏。由於琴弓較短,演奏時凡旋律中的長音,均奏成八分音符的同音反覆,並在弱拍上加用大二度或小三度的倚音或復倚音,形成弦子音樂的主要特色。

豎笛、骨笛流傳於牧區。豎笛用木製,骨笛用鷹腿骨或羊腿骨製成,音區高,音量小,聲音尖細,常用以吹奏牧歌曲調。大號,藏語稱“同欽”,銅製,管身無孔,長約3米,下端有大叭口,能吹出基音及五度泛音,音量宏大,多用於寺院儀式活動及藏戲音樂中。

藏族樂器,藏族代表樂器有哪些

藏族民族樂器種類繁多,彈撥樂器有札木聶、揚琴;弓弦樂器有牛角胡、貼琴、根卡、胡琴、熱瑪琴等;吹管樂器有豎笛、骨笛、大號、號、嗩吶、銅笛、海螺、口弦、竹笛、泥笛等;打擊樂器有大鼓、熱巴鼓、達瑪鼓、巴郎鼓、鑼、鑔、串鈴等。

欽 銅欽是藏族佛傳佛教所特有的銅管樂器之一,主要用於盛大慶典或召集見臣民。據藏文史書和有些早期壁畫記載,銅欽早在公元十世紀以前就在西藏出現。銅欽分別用紅銅、銅、黃銅和銀製作。

誰知道藏族有那些樂器

卡龍:維吾爾族人民使用的彈絃樂器。歷史悠久,造型獨特,音色清脆、嘹亮,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是演奏《木卡姆》(大型套曲)離不開的樂器。流行於南疆的喀什、和田、麥蓋提、莎車一帶和東疆部分地區。 圖 www.chinamedley.com/images/yueqi/kalong.gif 朝鮮族長鼓:又稱“杖鼓”。朝鮮族民間樂器。歷史悠久、構造獨特、音色柔和,常用於歌、舞伴奏和器樂合奏。 圖 www.chinamedley.com/...gu.gif www.chinamedley.com/images/chatu/maoyuangu.gif 叮咚:黎族古老的樂器,打叮咚在海南的東方、保亭、白沙和樂東一帶民間已流傳很久。在黎家刀耕火種的時代,山裡森林密佈,野獸很多,莊稼經常被野獸毀壞,特別是當山欄米成熟時節,成群結夥的野豬便來偷食,往往一夜工夫就把成片的山欄稻穀啃個精光,使即將收穫的稻田變成荒地。黎家人為保衛勞動果實,在山中搭起茅草棚看護莊稼,還砍下兩根5 尺多長的枯木棒吊在棚前,用兩個短木棍敲打,來恫嚇野獸。這就是叮咚的由來。 圖: www.chinamedley.com/images/yueqi/di.gif 納格拉:又稱“哪噶喇”、“奴古拉”和“拿古拉”。維吾爾族獨特的民間樂器。常用於傳統節日的“鼓吹樂”合奏及民間歌舞伴奏. 圖 www.chinamedley.com/images/yueqi/di.gif 京族獨絃琴:京語稱“旦匏”,亦稱“獨弦匏琴”,流傳於廣西防城各族自治縣的京族中,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南國色彩。 圖 www.chinamedley.com/images/yueqi/duxianqin.gif 彝族月琴:彝語稱“弦子”、“庫竹”或“四弦”,是彝族人民常用的......

藏族的樂器 還有歌曲

欽 銅欽是藏族佛傳佛教所特有的銅管樂器之一,主要用於盛大慶典或召集見臣民。據藏文史書和有些早期壁畫記載,銅欽早在公元十世紀以前就在西藏出現。銅欽分別用紅銅、銅、黃銅和銀製作。銅身分上、中、下三節, 上面兩節能放在下面最粗的一節中,吹奏時拉長,在固定場合吹奏時放在木製銅架上,依仗行進或臨時場合吹奏扛在人肩上。銅欽一般約長3米左右,最大的可達五米以上,他音色低沉而威嚴,彷彿具有某種所向無敵的氣勢,在西藏銅管樂中體形最大,音量最大。甲鈴 甲鈴與銅欽一起成為藏佛傳教樂器中兩個主要的旋律性的樂器。普遍認為甲鈴是內地樂器嗩吶傳到西藏後的名稱,其形狀與內地嗩吶基本一致。甲鈴管身為木質,木管上端裝一細銅管,銅管上套一哨子,下端承接銅製喇叭口,有些寺廟特意用銀製喇叭口,上面用金子裝飾各種圖紋,錐形木管上開八個按孔(前七後一)。甲玲音色明亮、優美,成為各種宗教活動場合最常用的一種樂器。 蘇那 蘇那:西藏民間、宮庭、寺院吹管樂器。形制與甲鈴相近。蘇那從克什米爾拉達地方傳入西藏。作為阿里地區鮮、卡爾、諧巴諧瑪等民間歌舞的伴奏。 統嘎 (海螺):公元七世紀隨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其裝飾部分在西藏形成,傳嘎只能吹一個音,是西藏各教派寺院中廣為使用的教具或樂器。據史書記載,海螺號在古代西藏軍隊中當軍號吹奏。按佛經說法,螺號聲代表了佛祖說法時聲音,海螺號聲象徵佛法之音,宏量而穿透力強。海螺號在佛教寺院的迎請儀仗,法會及儀式活動中使用。通常在海螺號上鑲以鍍金黃銅或銀,稱之為鑲翅法螺。 柄鼓 柄鼓是西藏宗教寺院的主要樂器之一,與鈸和其它寺院樂器合作配合,應用於各種宗教依儀軌活動和神舞羌姆的伴奏。柄鼓和鈸也是藏戲的唯一兩件伴奏樂器。柄鼓兩面蒙皮,可用坐式和站式兩種形式演奏。坐者敲擊時,長長的柄鼓放置於地上,左手扶柄,右手操弓形鼓錘擊打。柄鼓是西藏最古老的樂器之一。早期是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的教具,現在寺院和民間的大柄鼓是從小柄衍變而來。 饒和鈸 饒和鈸是兩種樂器,形狀基本相近,都是兩副中間隆起的銅片、相擊發聲。不同點在於鈸的中間隆起部分大於饒,銅片稍厚與饒,聲音宏大、響亮。而饒的聲音脆響,音量小於鈸。饒和鈸都是西藏宗教寺院中的主要樂器,與鼓、甲鈴、銅欽、崗林等樂器配合使用。在寺院裡,通常根據饒和鈸聲音分為正、副聲、男女聲等,鈸在宗教寺院中的使用更多。據藏文史書記載、饒和鈸是佛教道傳入西藏的樂器,在長期宗教樂隊演奏實踐中,鈸的演奏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形成了很多特殊的演奏技法,在寺院樂隊演奏中起首至重要的作用。 岡林 岡林(脛骨號)岡林意為用人腿脛骨製成的笛子。岡林是西藏佛教密宗樂器之一,隨印度佛教密宗在公元八世紀就傳入西藏。岡林早期取死去處女的脛骨為號,至今在西藏的有些寺院中還仍使用小腿骨製成的岡林,但現在很多寺院裡使用的則是金屬製的號。岡林主要使用於佛教密宗儀軌,神舞羌姆及 "絕" 教法修煉中。 多吉尺布 多吉尺布 (金剛杵鈴) 佛教密宗樂,多吉尺布由兩部分構成,上半截是金剛杵,下半截是鈴,分別代表智慧和方便。多吉尺布聲音悅耳,主要使用於佛教密宗修習,公修和桶經等活動中。多吉尺布還要和打瑪如、岡林等配合一起演奏,使用於 "絕" (斷行法) 的修行活動中。 大瑪如 大瑪如 (背鼓) 佛教密宗樂器,大瑪如分長腰大瑪如 (江的吾) 和短腰大瑪如兩種。大瑪如與多吉尺布、岡林配合,用於各種儀式、誦經、"絕"教法的修習等活動中, "絕"修習活動中所使用的大瑪如一般大於其它活動......

藏族除了木魚還有什麼樂器

樓樓您好,還有法號、法螺、弦子、扎年琴、藏鼓等。

曼陀鈴是藏族的樂器嗎?

不是,藏族樂器就一個大圓盤上兩根弦那種,曼陀羅應該是蒙古族的吧!

藏族、朝鮮族、蒙古族、彝族 的習俗和樂器

朝鮮族 樂器:長鼓

我國的朝鮮族主要生活在東北三省和內地的一些大城市。居住最集中的地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他們居住的地區是我國北方的“水稻之鄉”。

朝鮮族的房屋屋頂由四個斜面構成,房屋正面開三扇或四扇門,室內用磚或石平鋪成炕,進屋脫鞋,席炕而坐。朝鮮族婦女的傳統服裝是短衣長裙,以長布帶打

結。男子也穿短衣,外罩坎肩,褲腿寬大。朝鮮族能歌善舞,姑娘們愛盪鞦韆和在跳板上飛騰,小夥子則喜歡一對對扭在一起摔跤,似猛虎角力。朝鮮族的傳統食品

有冷麵、泡菜和打糕等。

彝族 樂器:月琴

彝族主要分佈在雲南、四川、貴州,少數在廣西。他們主要從事農業,有定期趕集貿易的習慣。

彝族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寬褲腳長褲,用長數丈的青布包頭。女子頭上纏包頭,有圍腰和腰帶。男女外出時都披“擦爾瓦”,形如斗篷,下綴長穗。

彝族的傳統節日以火把節最為隆重。《阿詩瑪》是著名的彝族民間敘事長詩,在國內外廣為流傳。

蒙古族 樂器:馬頭琴

“蒙古”最初只是眾多的蒙古地區部落中的一個,後來演變成民族的名稱。他們的生活方式獨具特色。他們冬季穿皮衣,外罩絲綢或布面,夏季穿布袍,袍身肥大不開叉,俗稱蒙古袍。他們居住的是圓形的蒙古包。蒙古族人民喜歡吃牛羊肉和奶食品、喝紅茶。

蒙古族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以及新疆、青海、甘肅、河北和東北三省等地區。

藏族 樂器:三絃琴

藏族分佈在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省。他們大多居住在高原地區,從事高原畜牧業。

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傳佛教。過去,喇嘛教的上層人物與各地豪強結合,在西藏、青海等地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統治。15世紀以後,尊崇達賴和班禪兩位

活佛。以前,藏族地區實行封建農奴制,占人口95%的農奴被剝奪了一切生產資料,過著奴隸的生活。新中國成立之後,西藏地區實行了民主改革,廢除了農奴

制,百萬農奴翻身作了主人,開始了民族的新生。

藏族人身穿長袖短褂,外套寬肥的長袍,右襟繫帶,腳穿牛皮長靴。為便於活動,袒出右肩

或雙臂,兩袖繫於腰間。男子將髮辮盤於頭頂上,女子將髮辮披在肩上。農區女子大多在腰間繫一條圖案絢麗的圍裙。農區以糌粑為主食,喜歡喝酥油茶;牧區以

牛、羊肉為主食。西藏大部分地區不吃飛禽和魚。獻哈達是藏族一種獨特的禮儀。哈達是特製的絲織長巾,一般分白、黃、藍三色,在拜訪謁見時雙手獻上,表達敬

意。

藏族的樂器 還有歌曲

樂器:

欽、甲鈴、蘇那、統嘎、柄鼓、饒和鈸、岡林、多吉尺布、大瑪如

歌曲:

1 走進西藏 西藏民歌

2 天上西藏 齊旦布

3 夢迴西藏 齊旦布

4 神奇的西藏 巴桑

5 我要去西藏 烏蘭託婭

6 走進西藏 高勝美

7 西藏天邊 弦子

8 走進西藏 李娜

9 夢迴西藏 容中爾甲

10 天上西藏 米線

11 走出西藏 李娜

12 西藏的孩子 德乾旺姆

13 美妙的西藏 關牧村

14 走進西藏(孔繁森) 李娜

15 美麗姑娘卓瑪拉 齊旦布

16 逛新城 西藏民歌

17 獻給阿媽的歌 齊旦布

18 青藏高原 西藏民歌

19 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齊旦布

20 月光落地的聲音 齊旦布

21 天路 齊旦布

22 青藏人 齊旦布

23 故鄉的牧羊人 齊旦布

24 高原情 齊旦布

25 金瓶似的小山 西藏民歌

26 酒歌 西藏民歌

27 冰雪天堂 齊旦布

28 伊瑪夾吉鬆 西藏民歌

29 Meditation DJ Banana

30 走進西藏 黑鴨子合唱組

31 西藏之戀 米線

32 走進西藏 甘雅丹

33 西藏之戀 刀妹

34 走進西藏 譚維維

35 西藏之戀 小穎

36 我要去西藏 華人群星

37 天上的西藏 於海燕

38 南飛的大雁 西藏 付佳明

39 毛主席的光輝 西藏民歌

40 翻身農奴把歌唱 西藏民歌

訂1 唱支山歌給黨聽 西藏民歌

42 美麗的拉薩河 西藏民歌

43 阿媽拉 齊旦布

44 天空 齊旦布

45 共產黨來了苦變甜 西藏民歌

46 珞巴展翅飛翔 西藏民歌

47 潮起潮落 格非

48 日落 Jason Hou

49 風谷 萬菲

50 The Hope DJ Kakacha

51 Kailesh Will Yorke

52 Solar Mountain 薛峰

53 World Around David Uelsmann

54 是非 萬菲

55 萬菲 10 是非

56 喚 侯珺碩

57 雪山情 24Bit DTS

58 鄉音 24Bit DTS

59 白雪 24Bit DTS

60 青海湖 24Bit DTS

61 傾聽雪的聲音 24Bit DTS

62 吉祥的新年 24Bit DTS

63 你和我 24Bit DTS

64 心中的祝福 24Bit DTS

65 格桑雅珠 24Bit DTS

66 孤單的生活 24Bit DTS

67 碧玉的江孜 24Bit DTS

68 我們在此相聚 24Bit DTS

69 幸福泉 24Bit DTS

70 阿銀嘎(山水情) 24Bit DTS

71 香巴拉並不遙遠 24Bit DTS

72 索朗巴爾月 24Bit DTS

73 路 24Bit DTS

74 你的謊言 2......

藏族樂器裡的海螺是什麼?

是苯教和藏傳佛教儀軌中重要的法器和樂器, 詳細請看鏈接,希望滿意!

參考資料:www.doc88.com/p-646853831989.html

少數民族的樂器

吹奏樂器 嗩吶,流行於西藏藏族地區的吹奏樂器。 羌笛,流行於四川羌族、藏族地區,管身竹質或骨質,豎吹、單簧雙管。記得王之渙《涼州詞》中就提到過它:“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口弦(中),流行於內蒙古達斡爾族。口弦,流行於四川彝族。 口弦,流行於雲南拉祜族地區。鷹笛,因用鷹的翅膀骨製作而得名,流行於新疆塔吉克族、柯爾克孜族地區,傳統鷹笛成雙成對、音調和諧一致。巴烏,流行於雲南彝族、哈尼族、傣族、佤族等民族地區。 口弦,流行於我國20多個少數民族中,其音量雖小,但音色優美。 鹿笛,又稱鹿哨、呼鹿,流行於內蒙古、黑龍江的鄂倫春、鄂溫克和達斡爾等民族地區。 葫蘆笙,因笙鬥用葫蘆製作而得名,廣泛流傳於雲南、四川、貴州、廣西等地的彝族、拉祜族、佤族、傈僳族、哈尼族、德昂族、納西族、怒族、普米族、苗族等民族地區,常用於獨奏和歌舞伴奏。 木製號,流行於雲南納西族地區。 十八杆蘆笙,流行於貴州羌族地區。 蘆笙,主要流行於貴州、廣西、湖南、雲南以及四川的苗、侗、瑤、壯、水、彝、仫佬族等民族地區,形制多樣,音色明亮渾厚,常用於舞蹈伴奏和器樂合奏。 銅號,流行於四川涼山彝族地區。 黑漆木蘆笙管,流行於四川苗族地區的吹奏樂器。 蘆笙,流行於貴州苗族地區。 寺廟銅號,流行於西藏、青海、甘肅、四川、內蒙古等藏族地區,常用於藏傳佛教寺廟法事活動。 銀製法號,流行於西藏等藏族地區,常用於藏傳佛教寺廟法事活動。 牛角號,流行於貴州彝族地區。 嗩吶,流行於四川民族地區。 勒絨,又名鬆堪勒絨,流行於雲南景頗族地區。 拉絃樂器 葫蘆琴,因琴筒以葫蘆製成而得名,流行於廣西壯族地區。艾捷克,流行於新疆維吾爾、烏孜別克、柯爾克孜族地區,在多蘭艾捷克基礎上改制而成。 克亞克,流行於新疆柯爾克孜族地區。 哈密艾捷克,流行於新疆哈密、吐魯番等維吾爾族地區,形制似中胡,但在兩根主奏弦外另張四至八根共鳴弦,琴筒有鐵製和木製之分。 馬頭琴,流行於蒙古族地區。 呼西塔爾,流行於新疆維吾爾族地區,多用於伴奏或合奏。 牛骨胡,流行於廣西壯族地區。 四胡,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稱之為呼兀爾,源於古代奚琴,清代用於宮廷樂隊,稱提琴,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種古老的弓弦樂器,主要流行於內蒙古地區,其它如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見流行;牛骨胡(右)。 二絃果哈,又稱古瓢琴、口水琴,流行於廣西融水苗族、貴州三都水族等地區。 琤尼,亦稱“七絃琴”、“瓦琴”,流行於廣西壯族地區。 土胡,因當地自制而得名,流行於廣西壯族地區。 奚琴,流行於吉林朝鮮族地區。 彈撥樂器 天琴,流行於廣西防城等壯族地區; 三絃,流行於雲南傣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地區,常用於伴奏。 四絃琴,流行於雲南傈僳族地區,常用於獨奏、合奏和伴奏。 月琴,流行於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地的畲族、哈尼族、布依族地區。 獨絃琴,流行於廣西防城京族地區。 三絃琴,流行於雲南元江傣族地區,常用於獨奏。 牛腿琴,流行於雲南墨江哈尼族地區。 非騰那,流行於新疆錫伯族地區,由彈撥樂器冬不爾改良而成; 熱瓦甫,流行於新疆維吾爾、塔吉克、烏孜別克等民族地區。 獨塔爾,流行於新疆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地區,民間有“維吾爾族樂器之母”的譽稱。 馬骨胡,流行於廣西壯族地......

相關問題答案
藏族的樂器是什麼?
民樂最難的樂器是什麼?
最好聽的樂器是什麼?
沙僧的武器是什麼?
滿族的圖騰是什麼?
哈尼族的節日是什麼?
漢族的祖先是什麼?
苗族的圖騰是什麼圖片?
不朽的樂章是什麼意思?
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