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政策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5-01-11

我國的環境管理政策都有哪些?

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水汙法權防治法大氣汙染防治法

我國環境保護的三大政策是什麼?

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政策

環境保護政策是把環境汙染控制在一定範圍,通過各種方式達到有效率的汙染水平。因此,預先採取措施,避免或者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和破壞,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最有效率的辦法。中國環境保護的主要目標就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防止環境汙染的產生和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把環境保護納入國家和地方的中長期及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對開發建設項目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

2、誰汙染,誰治理政策

從環境經濟學的角度看,環境是一種稀缺性資源,又是一種共有資源,為了避免“共有地悲劇”,必須由環境破壞者承擔治理成本。這也是國際上通用的汙染者付費原則的體現,即由汙染者承擔其汙染的責任和費用。其主要措施有:對超過排放標準向大氣、水體等排放汙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徵收超標排汙費,專門用於防治汙染;對嚴重汙染的企事業單位實行限期治理;結合企業技術改造防治工業汙染。

3、強化環境管理政策

由於交易成本的存在,外部性無法通過私人市場進行協調而得以解決。解決外部性問題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汙染是一種典型的外部行為,因此,政府必須介入環境保護中來,擔當管制者和監督者的角色,與企業一起進行環境治理。強化環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強化政府和企業的環境治理責任,控制和減少因管理不善帶來的環境汙染和破壞。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法規與標準體系,建立健全各級政府的環境保護機構及國家和地方監測網絡;實行地方各級政府環境目標責任制;對重要的城市實行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

公共政策環境主要包括什麼

公共政策環境的構成要素及其影響

第一,政治環境。公共政策的政治環境是指直接或間接影響一個國家或地區公共政策的政治制度、政治體制和政治文化等情況的總和。主要包括基本的階級狀況、政治制度、政黨制度、政治結構、政治文化、國家法律完備程度、軍事與國防狀態情況等。

政治環境與公共政策之間是一種辯證統一的關係,兩者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政治環境是公共政策賴以產生和發展的先決條件,決定和制約著公共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居主導地位,公共政策必須適應政治環境。具體說來,政治環境對公共政策的影響表現為以下幾點:(1)政治環境的現實需要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前提:也就是說,一切公共政策問題的發現、界定都來自並必然來自於政治環境;(2)政治環境的性質決定了公共政策的性質:即政治環境制約著公共政策主體的構成和行為,從而決定了公共政策系統的現實特性,政策要適應政治環境;(3)政治環境的發展變化必然導致公共政策的發展變化: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因此政治環境本身也經歷著不斷地變化,這種變化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而公共政策必須不斷調整,使自己與政治環境保持平衡。

第二,經濟環境。公共政策的經濟環境是指對公共政策系統有著重要影響的各種經濟要素的總和。主要包括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由社會生產力結構、性質和生產資料所有制構成。就經濟環境與公共政策的關係來講,經濟環境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和根本條件。任何公共政策制定者要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方案並取得成就,必須從本國或本地區尤其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具體說來:(1)經濟條件是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條件;(2)經濟實力是公共政策運行的基礎條件;(3)經濟狀況是制定公共經濟政策的主要依據。

第三,自然環境。公共政策的自然環境是是指一個國家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勢、地形、氣候、土壤、水系、礦藏和動植物分佈等自然物。它為人類社會生存提供生物資源和非生物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場所和創造文明的自然前提。

自然環境與公共政策的關係體現在:(1)對公共政策過程的影響,自然環境與其他多種環境組成一個外部系統,對公共政策過程發生影響;(2)公共政策影響自然環境變化,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因此,人類的活動可以改善自然環境、造福於人類,又可破壞自然環境、禍害於民。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自然環境究竟會向哪個方面發展,則取決於政府是否對生態環境有科學認識,能否按客觀規律解決自然環境與經濟發展的矛盾,在資源問題、生態環境等方面制定出科學的公共政策,形成和保持一個良性循環的自然環境,以達到公共政策與自然環境共贏。

第四,國際環境。公共政策的國際環境是指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生存與發展產生影響的,由國家和國際組織相互間的競爭、合作、衝突所形成的,帶有一定穩定性的世界政治、經濟、文化運行的秩序。國際環境是一個不斷髮展變化的大系統,它的構成豐富和複雜,體現多層次、多方面的網狀結構,具有整體性、層次性、動態性和可控性等特點。

現代國際環境對一個國家或地區政府公共政策的進程產生著巨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國際環境影響公共政策的價值選擇;(2)國際環境影響公共政策的目標選擇;(3)國際環境影響公共政策的選擇途徑,即 在既充滿機遇又潛伏危機的國際環境中,各國在制定與實施公共政策時,一方面要選擇加強國際合作的公共政策途徑,另一方面又要利用已有的國際規則,依靠實力參與競爭。

公共政策環境是多層次、多方面的,有國內與國際之分,也有宏觀與微觀之分,還可分為政治、經濟、自然等單一要素,只有準確認識與把握公共政策環境,才有可能制定......

保護環境的措施有哪些

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利用開發新能源/清潔能源

現在國家施行了哪些環境保護措施 30分

一、主要措施   1、將環境保護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和年度計劃,在經濟發展中防治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   2、嚴格對建設項目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建設項目的生產主體工程與防治汙染設施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投產使用)。現在,全國建設項目環評執行率和“三同時”執行率都達到95%以上。   3、健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規章,使環境管理沿著法制化和規範化軌道發展。   4、健全環境管理機構。從中央到省、市、縣四級政府建立了環境管理機構,這些機構依法行使環境管理權力。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大中型企業也建立了相應的環境管理機構,管理本行業和本企業的環境問題。   二、在環境經濟政策方面,主要包括資金投入和稅收優惠政策   1、企業將防治汙染所需資金納入固定資產投資計劃。   2、列入國家重點汙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的項目,國家給予資金支持;城市政府將城市維護費用於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國家徵收的排汙費用於汙染防治。   3、國家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所得稅優惠:對利用廢水、廢氣、廢渣等廢棄物作為原料進行生產的,在5年內減徵或免徵所得稅;   ——投資方向稅優惠:建設汙水處理廠、資源綜合利用等項目,其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實行零稅率;   ——增值稅優惠:對以煤矸石、粉煤灰和其他廢渣為原料生產的建材產品,以及利用廢液、廢渣提煉黃金、白銀等免徵增值稅;   ——建築稅優惠:建設汙染源治理項目,在可以申請優惠貸款的同時,該項目免交建築稅;   ——關稅優惠:對城市汙水和造紙廢水部分處理設備等實行進口商品暫定稅率,享受關稅優惠;   ——消費稅優惠:對生產、銷售達到低汙染排放限值標準的小轎車、越野車和小客車減徵30%的消費稅。   ——農業特產稅優惠:西部地區退耕還林還草而產出的農業特產收入,在10年內免徵農業特產稅。   三、實施環境技術政策的目的在於提高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汙染物的排放   1、工業企業在進行技術改造時,採用先進的技術和清潔生產工藝,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率;   2、按照環保法律有關規定,對企業浪費能源和資源、嚴重汙染環境的落後工藝和設備實行限期淘汰;   3、企業在生產中應該採用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原料。   環境保護產業政策強調,在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中,促進環保產業結構優化,提高環保產品的科技耽量;制定措施促進環保產業社會化、環保產業營運市場化、產品標準化等。在環境國際合作政策方面,中國一貫高度重視環境國際合作交流,強調在認真做好本國環境保護工作的同時,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國際環境事務;以新的夥伴關係共同推進區域和全球環境合作,加快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進程;堅持環境國際合作應該尊重國家主權,處理環境問題應兼顧各國現實的實際利益和世界的長遠利益

什麼是環境政策,它包括哪些主要內容和手段

1、社會政策,是通過國家立法和政府行政干預,解決社會問題,促進社會安全,改善社會環境,增進社會福利的一系列政策、行動準則和規定的總稱。其核心是解決市場經濟下公民的社會風險。

2、社會政策的實質是政府在 社會福利事務領域中的干預行動。

3、社會政策又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類。狹義的社會政策範圍僅僅涉及勞工及貧民生活;而廣義的社會政策則包括國民福利、就業、住房、健康、文化、教育、人口、婚姻與家庭生活、社區及社會公共環境以及宗教等等。顯然,狹義的界定所對應的只是狹義的社會福利政策,而廣義的界定則對應於各種社會問題的研究。

政府出臺哪些環保支持政策

你好,樓主:

國家政府對環保行業的支持政策

一、國家多項政策大力扶持國產環保儀器設備

隨著全球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保護也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我國在集中精神開展經濟的同時,也將環境保護列為一項基本國策,因而,環保儀器的研發與運用也日益得到關注。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和措施。

2010年1月17日,國家稅務總局經商財政部後,下發《研發機構採購國產設備退稅管理辦法》(國稅發[2010]9號,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明確規定,國內外資研發機構或中心採購國產設備,自2009年7月1日~2010年12月31日起(以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的時間為準),實行全額退還增值稅政策。

儀器設備種類涉及:

一是實驗環境方面。例如:教學實驗儀器及裝置;教學示教、演示儀器及裝置等;

二是樣品製備設備和裝置。例如:特種泵類(如分子泵、離子泵、真空泵、蠕動泵、蝸輪泵、幹泵等);培養設備(如培養箱、發酵罐等)。

三是實驗室專用設備。例如:特殊照相和攝影設備(如水下、高空、高溫、低溫等)。

對於此次外資研發機構或中心採購國產設備可以辦理退稅,是我國為了鼓勵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促進科技進步,在稅收政策優惠方面又做出的新一輪調整。

我國的政府採購法頒佈於2002年,其中明確規定政府採購中“國貨優先”,但是對於國貨沒有明確的界定。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及經濟全球化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國外儀器公司實現“本土化”,紛紛在中國建廠,製造生產儀器。那麼,此類儀器是否屬於“國貨”? 2010年1月11日,國務院法制辦發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實施條例(徵求意見稿)》,其中專門就“國貨”進行了進一步的界定,並且對“進口產品”也進行了嚴格的界定。政府採購法第十條所稱本國貨物,是指在中國境內生產,且國內生產成本超過一定比例的最終產品。國內生產成本比例=(產品出廠價格-進口價格)/產品出廠價格。進口產品,是指通過中國海關報關驗放進入中國境內且產自關境外的產品。環保設備產業頻獲國家政策支持 買國產或享優惠

在“政府採購”中,“國貨優先”難以貫徹執行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中國國內很多用戶把中國製造關在招投標門外”。例如,在儀器行業,很多用戶在製作招標文件時,就把很多指標傾向進口儀器。國家似乎也注意到此問題,據悉國家正在開展應用項目測試工作,即對國產儀器的應用前景進行評估,如果確實能滿足國家的應用要求就不再允許進口該類儀器。

如果說第一條政策主要針對的是國內的儀器用戶,那麼第二條政策則正是從另一個側面來關注“國產儀器”,其把關注點投向了在華的外資研究機構或中心,通過財政上的“退稅”政策,鼓勵其購買“中國產的儀器”。

總之,國家政策性傾斜幫助國產儀器只能是輔助性的,國產儀器只有在質量、性能上趕上或超過進口儀器,讓用戶愛用、喜歡,這才是國產儀器廠家的發展之道。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環境保護部共同發佈了《當前國家鼓勵發展的環保產業設備(產品)目錄(2010年版)》(以下簡稱《目錄》)。《目錄》包括水汙染治理設備、空氣汙染治理設備、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噪聲控制設備、環境監測儀器、節能與可再生利用設備、資源綜合利用與清潔生產設備、環保材料與藥劑八個領域,共計147項產品。

本次發佈的《目錄》結合當前我國環保產業和環保市場發展的特點,對原《目錄》進行了重新調整和編制,將燃煤電站脫硝裝備、工業窯爐煙氣脫硫裝備、電袋複合除塵設備納入鼓勵領域,並增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有較高技術含量的設備作為鼓勵發展的重點。《目錄》同時確定優先鼓勵發展汙......

我國創造良好生態環境的政策有哪些

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它包括:

一、憲法。我國憲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汙染和其他公害”。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它的規定為我國環境保護法制建設提供了最重要的憲法依據。

二、環境保護法。1979年9月13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原則通過了試行的環境保護法,並於當日公佈試行,這是我國第一部單行的環境保護法律。十年後,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了全面修訂後的環境保護法,並於當日公佈後正式施行,它作為我國環境保護方向的基本法,對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防治汙染和其他公害,建立健全環境保護法律體系,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都發揮了重大的影響和作用。

三、針對特定的汙染防治領域而制定的單項法律。包括:

1.水汙染防治法。該法於1984年5月11日由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自1984年11月1日起施行。1996年5月15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對該法作了修改,修改後的水汙染防治法自修改決定公佈之日起施行。

2.大氣汙染防治法。該法於1987年9月5日由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自1988年6月1日起施行。1995年8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對該法作了第一次修改;2000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對該法作了第二次比較全面的修改,修訂後的大氣汙染防治法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

3.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該法於1996年10月29日由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4.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該法於1995年10月30日由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自1996年4月1日起施行。

5.海洋環境保護法。該法於1982年8月23日由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自1983年3月1日起施行。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對該法作了比較全面的修改,修訂後的海洋環境保護法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

此外,在環境保護方面國務院還制定了相當數量的行政法規,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單獨或者與其他有關部委制定了大量的部門規章。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和人民政府以及有地方立法權的城市,也制定了大量的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因此,從環境保護方面來說,已經不是無法可依了。

我國對環境有哪些措施

為了保護生態平衡,保護自然環境,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法令。如: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1989年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二號公佈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防治汙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體健康,促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蹟、人文遺蹟、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

第三條 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

第四條 國家制定的環境保護規劃必須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採取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使環境保護工作同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協調。

第五條 國家鼓勵環境保護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加強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提高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水平,普及環境保護的科學知識。

第六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並有權對汙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

第七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轄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港務監督、漁政漁港監督、軍隊環境保護部門和各級公安、交通、鐵道、民航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環境汙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礦產、林業、農業、水利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資源的保護實施監督管理。

第八條 對保護和改善環境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第二章 環境監督管理

第九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國家環境質量標準。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環境質量標準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環境質量標準,並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和國家經濟、技術條件,制定國家汙染物排放標準。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汙染物排放標準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汙染物排放標準;對國家汙染物排放標準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於國家汙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汙染物排放標準。地方汙染物排放標準須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凡是向已有地方汙染物排放標準的區域排放汙染物的,應當執行地方汙染物排放標準。

第十一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建立監測制度,制定監測規範,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監測網絡,加強對環境監測的管理。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發佈環境狀況公報。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對管轄範圍內的環境狀況進行調查和評價,擬訂環境保護規劃,經計劃部門綜合平衡後,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實施。

第十三條 建設汙染環境的項目,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必須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汙染和對環境的影響作出評價,規定防治措施,經項目主管部門預審並依照規定的程序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環境影響報告書經批准後,計劃部門方可批准建設項目設計任務書。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有權對管轄範圍內的排汙單位進行現場檢查。被檢查的單位應當如實反映情況......

保護環境有哪些措施

保護環境隨手可做的100件小事

1 使用布袋

我們去商店或農貿市場購物,幾乎每樣物品都會隨贈一個塑料袋, 回到家後,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進垃圾箱。作為垃圾,塑料袋離開了 我們的家,但是它們並沒有在這個世界上消失。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 是隨處可見塑料袋,遇到刮鳳的天 氣,它們就會在空中飛舞,降落在樹 枝上、河流中,影響衛生和市容。塑 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數量,佔用耕地, 汙染土壤和地下水。更為嚴重的是塑 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進 行焚燒,又會產生有毒氣體。僅圖一 時方便,卻把垃圾遺棄給子孫後代。 這樣做合適嗎?以北京為例,若人均 每天消費一個塑料袋(約0.4克重),每 天就要扔掉4噸塑料袋,僅原料就價 值4萬元。小小塑料袋的害處真夠大。 我們從前也是用可以重複使用的菜籃 子和布袋子購物買菜的,普遍使用塑 料袋只是近幾年的事。我們應該恢復 既往的優良傳統。德國年輕人正以挎 布袋購物為榮,讓我們也來追隨這種 “綠色時尚”吧。

2 儘量乘坐公共汽車

美國洛杉磯的居民,在1943年發現空氣中有一種微白的薄霧,有時 帶有黃褐色,刺激人眼疼痛和流淚,這種薄霧日趨嚴重,但直到10年後才 找到真正的禍首——汽車。1955年和1970年洛杉磯又兩度發生光化學煙 霧事件,前者有40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後者使全市3/4 的人患病。汽車排放的廢氣,在每年5-10月份的強烈陽光作用下,形成 光化學煙霧,引起眼病、喉頭炎和頭疼,還降低了大氣能見度,使車禍和 飛機墜毀事件增加。如今,汽車廢氣的治理已取得相當的成功,但數量的 急劇增長,使汽車仍是城市大氣汙染的主要來源。據報道,近年國內某些 大城市也出現過光化學煙霧汙染。不僅如此,製造汽車的過程中也要消耗 自然資源,也要排放汙染物,汽車還產生噪聲等危害。而且日益增加的汽 車給城市交通造成重大壓力,造成交通擁堵。這些都嚴重地困擾著我們的 生活,而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少乘小汽車,提倡乘坐公共汽車。

3 不要過分追求穿著的時尚

4 不進入自然保護核心區

5 倡步行,騎單車

6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7 不燃放煙花爆竹

8 雙面使用紙張

9 節約糧食

10 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

11 消費肉類要適度

12 隨手關閉水龍頭

13 一水多用

14 儘量購買本地產品

15 隨手關燈,節約用電

16 拒絕過分包裝

17 使用節約型水具

18 拒絕使用珍貴木材製品

19 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

2O 儘量利用太陽能

21 儘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2 使用節能型燈具

23 簡化房屋裝修

24 修舊利廢

25 不隨意取土

26 多用肥皂,少用洗滌劑

27 不亂佔耕地

28 不焚燒秸杆

29 不干擾野生動物的自由生活

3O 不恫嚇、投喂公共飼養區的動物

31 不吃田雞,保蛙護農

32 提倡觀鳥,反對關鳥

33 不撿拾野禽蛋

34 拒食野生動物

35 少使用髮膠

36 減卡救樹

37 不穿野獸毛皮製作的服裝

38 不在江河湖泊釣魚

39 少用罐裝食品、飲品

4O 不用聖誕樹

41 不在野外燒荒

42 不購買野生動物製品

43 不亂扔菸頭

44 不亂採摘、食用野菜

45 認識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

46 不鼓勵製作、購買動植物標本

47 不把野生動物當寵物飼養

48 觀察身邊的小動物、鳥類併為之提供方便的生存條件

49 不參與殘害動物的活動

50 不鼓勵買......

相關問題答案
環境政策有哪些?
宏觀調控政策有哪些?
環境材料有哪些?
國家助學政策有哪些?
我國的政策有哪些?
微觀環境要素有哪些?
重要環境因素有哪些?
國家政策有哪些方面?
當今環境問題有哪些?
一帶一路政策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