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耳目是什麼意思?
耳目的成語有哪些
包含“耳、目”的成語共有56個
1)稗耳販目
2)閉目塞耳
3)避人耳目
4)長目飛耳
5)耳聰目明
6)耳目閉塞
7)耳目導心
8)耳目股肱
9)耳目心腹
10)耳目一新
11)耳目昭彰
12)耳目眾多
13)耳染目濡
14)耳濡目擊
15)耳濡目及
16)耳濡目染
17)耳視目食
18)耳視目聽
19)耳聞目睹
20)耳聞目擊
21)耳聞目見
22)耳聞目覽
23)耳聞目染
24)防蔽耳目
25)貴耳賤目
26)豁人耳目
27)賤目貴耳
28)驚耳駭目
29)賃耳傭目
30)亂人耳目
31)目達耳通
32)目睹耳聞
33)目擊耳聞
34)目見耳聞
35)目攋耳染
36)目染耳濡
37)目濡耳染
38)目擩耳染
39)目食耳視
40)傾耳側目
41)傾耳注目
42)嵬目鴻耳
43)掩人耳目
44)一人耳目
45)一新耳目
46)以耳代目
47)以耳為目
48)庸耳俗目
49)悅人耳目
50)在人耳目
51)遮人耳目
52)遮掩耳目
53)屬人耳目
54)耳聞不如目見
55)目不忍見,耳不堪聞
56)目不忍視,耳不忍聞
耳目的成語有哪些
耳目一新
ěr mù yī xīn
[釋義] 聽到、看到的跟以前不同;感到新鮮。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顯著的變化。
[語出] 《魏書·河南王傳》:“齊人愛詠;鹹日耳目更新”。
[正音] 一;不能讀作“yì”。
[辨形] 目;不能寫作“木”。
[近義] 煥然一新
[反義] 依然如故
[用法] 含褒義。一般作賓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例句] 歸國華僑回到了家鄉;眼前的變化令他~。
[英譯] find everything fresh and new
耳一新是什麼意思
沒有“耳一新”這個詞語,倒是有“耳目一新”。
耳目一新指耳朵聽到的、眼睛看到的跟以前的認識完全不同、令人感到非常新鮮。比如可以這樣用法:房子重新裝修後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耳目有什麼成語
包含“耳、目”的成語共有56個
1)稗耳販目
2)閉目塞耳
3)避人耳目
4)長目飛耳
5)耳聰目明
6)耳目閉塞
7)耳目導心
8)耳目股肱
9)耳目心腹
10)耳目一新
11)耳目昭彰
12)耳目眾多
13)耳染目濡
14)耳濡目擊
15)耳濡目及
16)耳濡目染
17)耳視目食
18)耳視目聽
19)耳聞目睹
20)耳聞目擊
21)耳聞目見
22)耳聞目覽
23)耳聞目染
24)防蔽耳目
25)貴耳賤目
26)豁人耳目
27)賤目貴耳
28)驚耳駭目
29)賃耳傭目
30)亂人耳目
31)目達耳通
32)目睹耳聞
33)目擊耳聞
34)目見耳聞
35)目攋耳染
36)目染耳濡
37)目濡耳染
38)目擩耳染
39)目食耳視
40)傾耳側目
41)傾耳注目
42)嵬目鴻耳
43)掩人耳目
44)一人耳目
45)一新耳目
46)以耳代目
47)以耳為目
48)庸耳俗目
49)悅人耳目
50)在人耳目
51)遮人耳目
52)遮掩耳目
53)屬人耳目
54)耳聞不如目見
55)目不忍見,耳不堪聞
56)目不忍視,耳不忍聞
我查一下(目)組詞裡有耳目嗎
耳目一新是個成語
指見聞。聽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鮮。
有耳目衣心這個詞嗎
沒有這樣一個詞,這是一個誤寫,原詞如下:
耳目一新
【拼音】:ěr mù yī xīn
【釋義】:耳目:指見聞。聽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鮮。
【出處】: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記》:“關塞之氣色,龍潭之景象,香山之泉石,石樓之風月,與往來者耳目一時而新。”
【例句】:如今一上船,便覺得另是一番風味,~。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二回
有引人耳目這個詞嗎
有。
耳目有染出自哪裡?原於哪裡?
1.耳朵和眼睛。《禮記·仲尼燕居》:“若無禮,則手足無所措,耳目無所加。”《史記·五帝本紀》:“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 宋 蘇軾 《石菖蒲贊》:“菖蒲味辛溫無毒,開心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 魯迅 《彷徨·傷逝》:“這空虛又即刻發生反響,迴向我的耳目裡,給我一個難堪的惡毒的冷嘲。”
2.猶視聽,見聞。引申為審察和了解。《國語·晉語五》:“若先,則恐國人之屬耳目於我也,故不敢。”《梁書·武帝紀中》:“故能物色幽微,耳目屠釣,致王業於緝熙,被淳風於遐邇。”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七:“所患耳目不廣,不能周知民間苦樂,國勢安危。”
3.指視聽所繫的事物或標誌。《左傳·成公二年》:“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
4.比喻能起耳目作用者。 晉 袁宏 《後漢紀·和帝紀上》:“《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太史公書》,今之所以知古,後之所由觀前,聖人之耳目也。” 唐 韓愈 《爭臣論》:“聖賢者,時人之耳目也。” 梁啟超 《<清議報>敘例》:“是以聯合同志,共興《清議報》,為國民之耳目,作維新之喉舌。” 劉少奇 《對華北記者團的談話》:“你們的筆,是人民的筆,你們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5.比喻輔佐或親信之人。《書·益稷》:“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 孔穎達 疏:“君為元首,臣為股肱耳目,大體如一身也。”《舊唐書·姚珽傳》:“臣以庸朽,濫居輔弼,虛備耳目。” 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一》:“舉天下至於無可信,而乃欲寄其耳目,託其心腹,則其勢不得不流於偏重,而私暱得以用之矣。”
6.指偵察或瞭解情況。亦指暗探。《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武安 吏皆為耳目,諸 灌氏 皆亡匿, 夫 系,遂不得告言 武安 隱事。”《北史·房彥謙傳》:“唯願遠布耳目,精加採訪,褒秋毫之善,貶纖介之惡。”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一:“大 清 又厚撫 遼 人之往來我地者,於是降人與 遼 人皆為我耳目。”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七:“有些場合,他不去,會有人告訴他的,至少有 江菊霞 這個耳目。” 周建人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黨派了聯絡員帶領我們躲過了敵人的耳目,通過了層層封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