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三月三有什麼美食?
三月三有什麼美食
三月三,是廣西重要的節日,為此還成為了廣西的法定假日。那麼三月三吃什麼呢?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美食,下面小夢為您介紹三月三吃什麼,這十種美食不要錯過了。
1
雞屎藤
農曆三月三吃雞屎藤,是廣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種傳統習俗,我們將葉與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做成一片片的雞絲藤面,用這種面做成的雞絲藤粿仔湯,味道清香甜美,是本地人喜愛的特色小吃。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誕辰,北海人以此紀念這位偉人。
2
薺菜煮雞蛋
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漢族在這日有吃地(薺)菜煮雞蛋的習俗。據說可以去風溼、清火,腰腿不痛,而且還可預防春瘟。
3
五色糯米飯
黑、紅、黃、白、紫——五色糯米飯是壯族地區的傳統美食,因糯米飯呈多種色彩而得名,又稱“烏飯”。壯家人把五色糯米飯看作吉祥如意、五穀豐登的象徵。
4
蒿子粑
三月三吃蒿子粑,與傳統習俗有關。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民間又稱為“鬼節”。傳說這一天,人的魂魄容易被東遊西蕩的鬼迷惑,樸實憨厚的鄉民們認為,必須吃這種帶有野味的蒿子粑,才能把人的魂兒“粑”(粘)住,不為邪惡所侵,人才能健康,不生病。這種美好心願代代相傳,使這種千年舊俗延續至今,演變成祈求康泰的地方特色風俗。
5
薄餅
農曆三月初三吃薄餅,是同安人的傳統習俗之一。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其子鄭經繼承父業,繼續抗清,多次出兵攻打閩南一帶,因清軍頑抗造成百姓傷亡慘重。在鄭軍反攻下,清軍投降,鄭軍進入城內,老百姓一邊迎鄭軍,一邊製作薄餅祭祀死難的親友。後來民眾就用薄餅在農曆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
6
春餅
三月初三,上巳日也有一種食俗,就是吃“春餅”,把面趕成薄薄的餅,把雞蛋煮熟剝去皮,搗碎,有的人家還加進去蒜泥,把薄餅捲起來吃,有的地方暖得早,已經有了小蔥,用春餅卷小蔥吃。
7
艾葉餈粑
清明前後,是艾草生長茂盛且最為鮮嫩的時節,由於農曆三月三與清明節靠近,艾葉餈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
8
烏米飯
畲族,家家都做烏米飯,全家共餐,饋贈親友,歡度“烏飯節”。傳說,唐代畲族英雄雷萬興率起義軍抗擊官軍圍剿,以烏稔果充飢而軍威大振,於三月三這天突圍成功,連戰連捷。畲民為紀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烏米飯,集會對歌。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梧州也有吃烏米飯的習俗。
9
壯粽
寧明壯粽是用糯米、豬肉等煮製成的一種大粽粑,是壯族“三月三”特製的傳統食品。壯家粽子起源於宋代,叫“風莫”。它是一種特大的粽粑。大年夜,姑娘們便把煮熟的“風莫”從鐵鍋裡撈出來,以備正月食用。
10
水菊粑
每年農曆三月三,在安慶太湖縣、潛山一帶,有吃水菊粑的習俗。水菊又名鼠麴草,清明菜、寒食菜、粑菜,四五月開細小的頭狀花。在我國的華中、華東、華南及西南各省的原野、田坎、路旁均有生長。春季可以採摘嫩莖葉洗淨,拌入糯米麵中,蒸熟或者油炸食用,西南各省稱作“清明粑”。...
三月三美食的畫
壯族三月三習俗
1、包五色糯米板
節前家家準備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們採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讚賞後流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祭祀歌仙劉三姐的。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彩蛋則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際傳達情感的物品。
壯家人喜愛五色飯,把它作為幸福吉祥的象徵。除了農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節,甚至過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飯吃。在孩子滿月、新居落成等喜慶日子裡,也要蒸煮五色飯分送左鄰右舍。壯人也愛楓葉,認為楓葉能“除邪驅鬼”,給人帶來吉利和平安。所以,農曆三月三做五色飯的時候,家家戶戶門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選的楓葉。甚至做五色飯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圍的牆腳下,以求驅邪保平安。
五色糯米板
2、搶花炮
在農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後,廣西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民間會自發組織搶花炮運動。男女老少都會穿上節日盛裝,天剛亮就爭先恐後地奔向活動場所,搶得花炮的人被認為來年最有福氣,也最受姑娘青睞。
參與搶花炮的每支隊有8人,隊員通過突破、擋人、變向、快衝等方式衝進對方炮臺,將花炮放入算得分。規則類似於西方的橄欖球運動,故被稱為“東方橄欖球”。傳統的“花炮”是一個鐵製圓環,直徑約5釐米,外用紅布或紅綢纏繞。比賽場地通常設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數,也不分隊數,每炮必搶,三炮結束。
3、繡球傳情
歌圩的繡球是姑娘們在節前趕製的工藝品,製作工藝都很精巧,個個都是絲織工藝品:十二花瓣連結成一個圓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著一年中的某個月份,上面繡有當月的花卉。有些繡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繡球內裝豆粟或棉籽。球上連著一條綢帶,下墜絲穗和裝飾的珠子,象徵著純潔的愛情。
傳說靖西縣舊州古鎮,貧窮人家的兒子阿弟愛上了鄰村的姑娘阿秀。阿秀在一次趕圩時,被鎮上一個惡少看上了,要娶阿秀為妻,阿秀以死相脅,誓死不從。惡少賄賂官府,將阿弟判了死刑並關進地牢,等待秋後問斬。阿秀哭瞎了雙眼後,開始為阿弟縫製繡球。針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繡球上。經過九九八十一天,繡球做好了。
阿秀用變賣了手飾的錢和家中的積蓄,買通了獄卒,見到了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阿秀從身上取出繡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這時,奇蹟出現了,只見靈光一閃,阿秀、阿弟和家人便不見,等醒來時,已躺在遠離惡魔的一處美麗富饒的山腳下。後來,阿秀和阿弟結婚了,生了一兒一女,靠著自已勤勞的雙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就是繡球的由來。
4、打扁擔
打扁擔是傳統的自娛自樂活動,每一個壯家人都是打著堂的演員,婦女的動作輕巧優美,男子的動作剛勁有力,自娛自樂的“打著堂”,寄託著壯族人民祈望豐收的願望。
打扁擔的舞蹈形式有雙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種套式。舞者多為雙數。表演者手拿扁擔,圍在長凳或舂米槽旁,有節奏地時而敲打板凳,時而互相撞擊扁擔。扁擔在手中運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側面敲打,發出的聲音或脆、或沉,聲聲相異,形成節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韻律。在扁擔不斷相擊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轉動,更使人眼花繚亂。技巧嫻熟的各種動作,在聲聲扁擔撞擊聲中輕鬆完成。
三月三的習俗內容
祭祀社神:“三月三”是布依族人民敬神祈福的日子。“三月三”各家男人上山祭祀山神。組織人(祭祀)多是布摩(即摩公,摩文化傳承人),活動一開始,先將牛或豬宰殺,這時各家各戶就將預先備好的錢紙多的十幾張,少則五六張拿去沾上牛的鮮血,預備以後拿去掛在田中或地頭,說明此份田土已有人管轄,野鬼不敢侵佔,病蟲諸災不敢入侵,保證糧食豐收。人們點燃香火和紅燭,石桌上擺著祭品(非有花米飯不可),寨老站于山廟前臺階上高喊:“敬祭開始!”臺下的村民成階梯狀面對社神,神色凝重,氣氛肅穆,山林寂然無聲。在寨老的帶領下,村民九跪三叩首,寨老祈告山神保佑,宣讀神靈的告誡和村規民約,並徵詢大家的意見。異議統一後,每人在廟前跪下承諾不踐約、遵村規,否則將受到山神的懲罰。三月三祭祀山神、水神、寨神。祭祀民族英雄:有祭祀傳說中的民族英雄,有古代的英雄如王囊仙、賀連級等人。 掃寨:由摩公組織隊伍把每個農戶家的魔鬼妖邪掃出家裡,把寨子的魔鬼妖邪掃出寨子,保一方平安。 “祭地蠶”:傳說古時有一莊稼漢為避免幼畝遭受蟲害,他在春播時炒包谷花去喂地蠶,結果保住了幼苗。 植樹掛青(掃墓):各家各戶,男主人揹著背兜和鐮刀,槓著鋤頭,女主人揹著祭品牽著孩子,不辭辛苦地在一個月之內將自己家的祖墳全部上完,並在墳山植樹以示紀念。也有宗族集體到祖墳墓地掛青的情況,大家殺豬宰雞。嫁出去的姑娘要帶著祭祀的物品回孃家參加掛青。 踏青:踏青之俗十分古老,基本上是伴隨掛青掃墓形成的,人們到山野踏青遊春,兒童們摘嫩楓葉做成圓球拋打,婦女們則摘幾匹嫩楓葉插在頭髻上,把楓樹的枝椏插在房屋的四周。當然踏青絕不僅僅是要談情說愛,更重要的是遊戲娛樂。侷促於勞作的人們,此時可以郊原馳騁、山野縱橫了。於是,女孩兒樹上掛起鞦韆,男孩兒空地放起風箏、打水槍。 對歌:對歌之俗也是十分古老,基本上也是伴隨掛青踏青形成的。聚眾暢飲,聯絡感情。青年男女對唱山歌是布依族“三月三”活動的主題。對歌是祭拜完畢後最重要的活動。以唱歌為媒介開展社交活動,通過唱歌來交朋結友,尋求配偶。 傳統體育:對歌期間,除唱山歌外,還有打獵、拋糠包、“耍吉籃”(麒麟舞)、“得漿”(類似陀螺)、鬥牛、鬥雞、賽馬、馬槓(類似高蹺)對抗、打竹水槍、下布依棋、盪鞦韆、放風箏等傳統活動。 傳統鄉場上的經濟貿易交流活動:布依族“三月三”節日期間,隨著前來參加的人數增多,隨之就出現了為活動服務的商販,他們滿載商品紛至沓來,大到傢俱、小到各種生活用品,還有各民族特有的飾品、食品,貨物應有盡有。進而發展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物資交流和商品交易盛會,促進了布依族地區的經濟貿易發展。 布依族“三月三”是布依族最為普遍的傳統節日,其節日來源與活動內容,隨居住地區不同有所區別。布依族“三月三”的淵源與祭祀和感恩有關。 漢字文獻有記錄的布依族 “三月三”,其宗教儀式最為莊嚴。布依族先民,“其俗畏鬼神,尤尚淫祀”(魏收,《魏書·僚傳》卷101,《二十五史》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59頁);1854年的《興義府志》記載有布依族“三月三”民俗,即是南北盤江紅水河的“城鄉皆以三月初三、六月初六、九月初九祀土地神”。“每歲三月初三宰豬牛祭山,各寨分肉,男婦飲酒,食黃米飯。苗語以是日為‘更將’,猶漢語‘過小年’也。三、四兩日,各寨不通來往,誤者罰之”。然後在“清明祭墓,以紙錢掛墓上,謂之‘掛青’”。清朝道光貢生黃晉明描述望謨“三月三”的民俗狀況是“桃李花開三月三,嘯聲吹暖碧雲涵。女尋男去男尋女,一曲蠻歌意態憨”。清朝道光副貢生張國華也證實望謨布依族的祭祀狀況,“聞......
三月三有哪些民俗活動
壯族三月三習俗
1、包五色糯米板
節前家家準備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們採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讚賞後流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祭祀歌仙劉三姐的。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彩蛋則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際傳達情感的物品。
壯家人喜愛五色飯,把它作為幸福吉祥的象徵。除了農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節,甚至過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飯吃。在孩子滿月、新居落成等喜慶日子裡,也要蒸煮五色飯分送左鄰右舍。壯人也愛楓葉,認為楓葉能“除邪驅鬼”,給人帶來吉利和平安。所以,農曆三月三做五色飯的時候,家家戶戶門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選的楓葉。甚至做五色飯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圍的牆腳下,以求驅邪保平安。
2、搶花炮
在農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後,廣西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民間會自發組織搶花炮運動。男女老少都會穿上節日盛裝,天剛亮就爭先恐後地奔向活動場所,搶得花炮的人被認為來年最有福氣,也最受姑娘青睞。
參與搶花炮的每支隊有8人,隊員通過突破、擋人、變向、快衝等方式衝進對方炮臺,將花炮放入算得分。規則類似於西方的橄欖球運動,故被稱為“東方橄欖球”。傳統的“花炮”是一個鐵製圓環,直徑約5釐米,外用紅布或紅綢纏繞。比賽場地通常設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數,也不分隊數,每炮必搶,三炮結束。
3、繡球傳情
歌圩的繡球是姑娘們在節前趕製的工藝品,製作工藝都很精巧,個個都是絲織工藝品:十二花瓣連結成一個圓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著一年中的某個月份,上面繡有當月的花卉。有些繡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繡球內裝豆粟或棉籽。球上連著一條綢帶,下墜絲穗和裝飾的珠子,象徵著純潔的愛情。
傳說靖西縣舊州古鎮,貧窮人家的兒子阿弟愛上了鄰村的姑娘阿秀。阿秀在一次趕圩時,被鎮上一個惡少看上了,要娶阿秀為妻,阿秀以死相脅,誓死不從。惡少賄賂官府,將阿弟判了死刑並關進地牢,等待秋後問斬。阿秀哭瞎了雙眼後,開始為阿弟縫製繡球。針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繡球上。經過九九八十一天,繡球做好了。
阿秀用變賣了手飾的錢和家中的積蓄,買通了獄卒,見到了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阿秀從身上取出繡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這時,奇蹟出現了,只見靈光一閃,阿秀、阿弟和家人便不見,等醒來時,已躺在遠離惡魔的一處美麗富饒的山腳下。後來,阿秀和阿弟結婚了,生了一兒一女,靠著自已勤勞的雙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就是繡球的由來。
4、打扁擔
打扁擔是傳統的自娛自樂活動,每一個壯家人都是打著堂的演員,婦女的動作輕巧優美,男子的動作剛勁有力,自娛自樂的“打著堂”,寄託著壯族人民祈望豐收的願望。
打扁擔的舞蹈形式有雙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種套式。舞者多為雙數。表演者手拿扁擔,圍在長凳或舂米槽旁,有節奏地時而敲打板凳,時而互相撞擊扁擔。扁擔在手中運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側面敲打,發出的聲音或脆、或沉,聲聲相異,形成節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韻律。在扁擔不斷相擊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轉動,更使人眼花繚亂。技巧嫻熟的各種動作,在聲聲扁擔撞擊聲中輕鬆完成。
5、對歌談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進行交際的好時機。每逢歌圩,方圓數十里內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點。小夥子在歌師的指點下與中意的姑娘對歌。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動唱“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到合適的對象,便唱起見面歌、邀請歌。女方若有意就答應。男青年再唱詢問歌,彼此有了情誼,唱愛慕歌、交情歌。歌詞皆即興發揮,脫口而出。若姑娘覺得眼前的小夥子人才、歌才都滿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將懷中的繡球贈與意中人,“他”則報之以手......
廣西武鳴的“三月三”歌圩節的美食街現在開始擺了嗎?在哪個地方擺的。
紅嶺大道
2017廣西西三月三三江有什麼節目
(一)廣西壯族原生民歌演唱會
他們是2012暢享民歌冠軍
他們是2013年廣西民歌傳播大使
他們是來自“民歌故鄉”的好聲音
在這裡,聽民歌、喝美酒、接繡球、品餈粑
絕對原汁原味!
演出時間:2015年4月19日、20日11:00-12:00
演出地點:廣西民族博物館一樓大堂
(二)桂風壯韻三月三
廣西“壯族三月三”主會場活動——“桂風壯韻三月三”於4月21日在廣西民族博物館盛大上演,民族狂歡盛宴,精彩超出你的想象!
1、三月三·春祭
由國家級、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張琴音、農濟民演唱開臺歌;還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黃立群吟誦讚美春天的誦文;以及廣西曆屆歌王、壯族嘹歌、侗族大歌、瑤族蝴蝶歌等輪番演唱;同時田陽舞獅上高臺、搭板凳,登高狂舞。
2、壯族迎賓習俗
(1)壯族竹竿舞——竹竿對打千年響,和諧步伐萬年長。用山歌敲開大路的賓客們,再用歡快的節奏步入竹竿舞一條街吧!
(2)壯族攔路歌——美麗的姑娘守在路口,參加活動的賓客只有用山歌當彩禮送給姑娘們才能通行哦。
(3)壯族迎客歌——身著節日盛裝的壯家妹給賓客獻上動聽的山歌與美酒,讓你感受到壯族人民的熱情好客。
3、劉三姐傳歌
(1)劉三姐傳歌——五代劉三姐扮演者與小小劉三姐現場接力演唱,賓客可以現場感受流傳了千萬年的“山歌好比春江水”。
(2)春韻·蓓蕾——來自廣西藝術學校雜技班的同學為賓客帶來“女子柔術”與“女子造型”等節目,展現廣西雜技未來之星的風采。
4、踏青祈福
“壯族三月三”有踏青祈福追求幸福生活的習俗,賓客們可以在現場參與體驗賓陽遊彩架、壯族花婆舞等傳統民俗項目,與家人和朋友一起踏青祈福。
5、鼓樂昇平
壯族會鼓、壯瑤銅鼓、廣西八音匯聚一堂,以鼓迎客、鼓樂震天、歡欣鼓舞。
6、對歌·歌圩
“壯族三月三”以歌唱為主要特徵,是壯族及其先民酷愛唱歌和擅長歌唱這一悠久文化傳統的集中體現。賓客們只要來到廣西民族博物館,廣西曆屆歌王、壯族嘹歌、侗族大歌、瑤族蝴蝶歌即帶你走進“三月三”歌圩。
7、記憶“三月三”
壯族三月三文化展以文字、圖片、實物及繡球、壯錦、香包、五色糯米飯等向賓客展現“三月三”的歷史傳統、風情習俗,暢享壯族文化盛宴。
8、五色糯香
五色糯米飯、艾葉餈粑、油茶……獨具特色的民族美食,讓你品味飄香的季節。
9、匠心神韻
來自廣西各民族的傳承人和工藝大師現場為觀眾展示他們的優秀技藝:壯、瑤、苗、侗族的織錦技藝,六堡茶製作技藝,毛南族花竹帽製作技藝,欽州泥興陶製作技藝,北海貝雕製作技藝。
10、傳統體育競技
賓客們不僅可以逛歌圩、品美食,還可以參與“揹簍投繡球”、“滾鐵環”、“板鞋競速”、“高蹺賽跑”這些古老傳統的民族體育競技項目,贏取精美禮品喲!
11、偶藝新韻
始於清同治年間以外來文化為主體的木偶戲,發展到今天,融入了本土文化與現代文化。“偶藝新韻”將於“三月三”(4月21日)在民博盛大上演,想要觀看的朋友趕緊來看搶票攻略吧!搶票成功的朋友均可獲贈價值70元的“偶藝新韻”門票2張哦!...
壯族的傳統小吃有哪些?
1、五色糯米飯又稱“五色飯”、“花色飯”、烏米飯“,是壯族節日傳統食品,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象徵著吉祥如意。五色糯米飯是將紅蘭草、黃花、楓葉、紫番藤的根莖或花葉搗爛,並取其汁分別浸泡糯米,蒸熟而成紅、黃、黑、紫四色,再加上糯米本色而構成五色,色彩繽紛,香味誘人。每年農曆三月三日清明時節,家家戶戶都有做五色飯,用於祭禮和食用,或饋贈親友。
至於傳說,我沒聽過,這是百科裡搜到的,有待考證:
傳說,有位才智超群的壯人韋特桂,在土皇帝手下為臣。一年大旱,他為解除百姓疾苦,奏邀土皇帝親往壯鄉視察,用計使皇帝免去皇糧。土皇帝后來發覺上了當,把特桂視為眼中釘,下令捉拿他歸案。壯鄉百姓聞知,連夜送特桂上山躲藏。皇兵捉拿不著,就放火燒山,那天正是農曆三月初三。皇兵走後,鄉親們在一棵大楓樹洞裡找到特桂屍體,含淚把他葬在楓樹旁。以後的每年三月三,壯人就用楓葉等植物顏汁把糯米染成紅、黃、紫、黑等色,蒸熟後拿到山上祭祀特桂。
2、粽子,我們一年裡有倆節日吃粽子:春節和端午節。
我們過年時不吃餃子,但必吃粽子,沒有粽子不算過年。我們春節的粽子統稱年粽,細分之下,新媳婦回孃家所送的一對粽子又稱”逢白務“(壯語,意即新媳粽);年內有人亡故的人家因禁忌包粽子,親友所贈送的用於祭祀新故者的粽子稱”拜逢“(壯語,意即粽祭)。我們的年粽在形狀上與端午所吃的三角粽不同,而是做成底平上拱中部隆起的長條形。粽子中有各種各樣的餡兒,去了皮的綠豆、長條形的五花肉、花生仁兒、板栗等,依個人口味而配製。年粽小的有幾兩,大的有幾斤重,後者多用於祭祀。
此外,端午吃的粽子便與全國各地大同小異了。
3、竹筒煨飯
民間野炊食品。砍青竹一節,兩頭的節留住,一頭鑿口,將肉、油、水、鹽和淘淨的糯米等裝入竹筒,封好後用文火煨熟,風味尤隹。
4、玉米粥
是將玉米磨成面,煮粥時取適量撒入沸水裡,然後再放米煮粥,煮出的粥帶著玉米香。
另外的又稱玉米糊,桂西一帶民間日常食品。將玉米粒磨成細粉末,待水沸後,一邊用手抓玉米粉末均勻地撒下鍋裡,一邊用手持一根木叉或木板不停地攪拌,煮成糊狀即可食。
5、炒田螺
民間風味小吃。春夏季節,將田螺放入水中(水裡可放些柚子葉加快吐泥)養數日吐淨泥漿,然後將其外殼洗淨,將尾部去掉一點尖端,剝開螺蓋,以便油、鹽、配料入螺肉。煮時先用猛火將田螺略炒,加少量油、鹽、酒、姜,以除腥味,再加水燜熟,起鍋前,將油、鹽、蔥、蒜、紫蘇等佐料下鍋略炒。食之,螺湯鮮美,螺肉爽脆。
6、檸檬鴨
姑且算作小吃吧。
鴨子用流動水沖洗乾淨,斬塊放料酒、鹽、薑絲醃製1小時讓其入味;
酸姜切小片、酸蕎頭用刀背拍碎、酸辣椒切滾刀狀、鹹檸檬取皮剁碎(別放檸檬肉和核,會苦);
下油熱鍋,爆香蒜蓉、生薑絲,將鴨塊放進去翻炒至鴨塊收水出油,下酸辣椒、酸蕎頭、酸姜、鹹檸檬泥翻炒出香味、加入柱侯醬(海鮮醬)、白糖、鹽、鮑魚汁(蠔油)翻炒均勻,加蓋子燜軟鴨肉收汁出鍋。
7、此外,就是隨處可見的各種米粉:桂林米粉、螺絲粉、榨粉、捲筒粉等等。
三月三民歌節有什麼習俗?
對歌
壯族飲食文化,生活習俗
壯族飲食文化,生活習俗: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乾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
製作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大米有秈米、粳米、糯米等品種。平時用於做飯、煮粥,也常蒸成米粉(類似麵條,有湯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鮮美可口。粳米、糯米還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與漢族同)。營養豐富,在冬天常吃,能起禦寒滋補作用。糯米常用做餈粑、粽子、五色糯米飯等,是壯族節慶的必備食品。
玉米也有機玉米與糯玉米之別,機玉米用於熬粥,有時也煎成玉米餅。玉米粥乃山裡壯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還有吃南瓜粥的習慣,即先將瓜熬爛,加玉米麵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後,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雞蛋大小的麵糰(內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餡料),再用水煮熟,與其清湯同吃,相當於漢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壯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
餈粑、五色飯、水晶包(一種以肥肉丁加白糖為餡的包子)等均要用糖,連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醃菜的習慣,醃成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蔥花。
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還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製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
壯族自家還釀製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為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一飲而盡,留在嘴裡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壯族人忌諱農曆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裡串門。
壯族以農業為主,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素負盛名的特產。甘蔗產量居全國首位。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
壯族的生活習俗: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其代負並送到分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