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書法特點是什麼 王鐸字怎麼評價 ?

General 更新 2024-11-21

王鐸書法特點是什麼 王鐸字怎麼評價

王鐸生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卒於清順治九年(1652),一生僅僅度過了61個春秋——這個壽數足以顛覆書畫家長壽的定論。王鐸簡短的一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31歲中進士以前的青少年階段。第二階段為31歲至54歲的仕明階段。第三階段是54歲至61歲降清仕清階段。第一階段是王鐸從社會底層奮力掙扎,通過科舉考試改變人生命運的拼搏時期。王鐸一生最重要的階段是他仕明的24年,這是他從政與為學的主要階段。其間,王鐸主要擔任過翰林院檢討、福建考試官、翰林院侍講、右庶子、少詹事、禮部右侍郎、南京禮部尚書,最終在南明王朝晉升到少保、少傅的位置。這期間,王鐸曾作過一生中最壯烈的一件事——在晉升為禮部右侍郎的崇禎十一年,他曾上疏“言邊事不可撫”,堅決反對主和派,險些遭廷杖斃命。但這種正直並沒有堅持多久。在幾次政治上的挫折以後,王鐸或歸家省親,或暢遊山水,或吟詩作書,或在農民義軍的追殺中亡命,始終沒有作出一件有用於朝廷或有利於民族百姓的事情,相反,在南京被清軍佔領以前,卻因辨認“假太子”事件,演出了一出讓百姓追打的醜劇。王鐸軟弱無骨、首鼠兩端、缺乏主見的本性便裸露無遺。清順治二年(1645),王鐸降清。降清後的王鐸,生命只延續了7年,雖然他依然被清統治者任命為禮部尚書管巨集文院學士,充明史副總裁,又晉為少保品位,但也僅僅幹過奉旨祭西嶽華山的差事。降清的7年,王鐸是在極度矛盾苦悶的心情中度過的,舞文弄墨佔去了他大部分時間。在王鐸祭奠完華山、遊覽峨眉山返回家鄉不久便病臥不起,於順治九年(1652)去世。

王鐸的書法,一般研究者以他50歲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一時期是繼承前人時期,後一個時期被稱作“五十自化”時期。王鐸學書取法廣泛、書路很寬。大楷學唐,柳體功力尤深,筆墨蒼老,嚴整中有行書意韻,然稍嫌枯瘦。小楷則學二王,後與唐楷結合,風格精整富變化,格調古雅。隸書則取法漢人,對明人以楷法作隸書的局面已有所改觀。行書學二王,對《集王聖教序》、《閣帖》用力最深,同時,王鐸又是學米的大家。王鐸的草書則亦以二王為宗,方法是將晉人信札放大。王鐸之所以在冷落了百餘年後被人重新提起,主要還是他在行草書上的藝術成就。王鐸行草書的特點是技巧熟練、功力非凡;筆沉墨實、筆力剛勁;墨法獨到,善用“漲墨”;結字奇險,章法節奏多變。王鐸學書甚勤,平生一日臨帖,一日應酬,日書萬字,其筆墨功夫實實超過了許多長壽書家。其功力之深,幾乎達到了一無敗筆的程度。

一般說來,王鐸書法被視作雄強一路的代表。王鐸在他的《文丹》中闡明瞭他的美學追求,“文要膽”,“大力,如海中神鰲”,“如臨陣者提刀一喝,人頭落地”等等,這種追求都可以歸結到雄強上面。但事實如何呢?王鐸書於天啟五年的《臨王羲之聖教序》,點畫雖比原帖飽滿,但單字拘束畏縮,章法凋疏隔離,給人以噤若寒蟬之感。而他所作大字楷書,薄瘦如前所言。當我們面對王鐸的大幅草書作品,的確可以被其中強勁的筆力,剛狠流動的線條所震撼、所感動,有時甚至會讓你感到驚心動魄,為他的雄強擊節叫好。但任何感覺都是在比較中產生的,看多了趙孟頫、董其昌,看王鐸自然會觸目驚心,但與同屬雄強一路的傅山相比,王鐸寒斂的一面便暴露無遺。王鐸草書在章法上同樣存在著拘束的缺陷,點畫勁健而稍乏靈動,線條的厚重感也不足,尤其是整幅作品的茂密緊湊,與傅山簡直有霄壤之別。這種缺陷,王鐸至死都沒有擺脫。而這種現象,竟不知瞞過了多少人的眼睛,也不知騙取了多少人的感動!王鐸草書表面上的熱鬧掩蓋不住內心的孤寂,而他內心的孤寂又遮掩不住地表現於他的筆墨。但是,由於他熱鬧,而且他的筆墨功力又極其紮實,......

書法的字型有哪些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書法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

簡介: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發展五千年來最具有經典標誌的民族符號。它是用毛筆書寫漢字並具有審美慣性的藝術形式。書法堪稱中國的“第四宗教”,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儀式感和大眾參與性,故有五千多年來,各時期代表人物燦若星河,最重要的人物有王羲之、顏真卿、黃庭堅、米芾、趙孟頫、祝允明、王鐸、柳公權、 蘇軾、於博、歐陽詢、虞世南、禇遂良等。技法上講究執筆、用筆、點畫、結構、墨法、章法等,與中國傳統繪畫、篆刻關係密切。

鑑賞:

南朝書法家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這說出了書法鑑賞的精髓,強調了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的書法審美觀念。在魯群看來,書法鑑賞需要“七看”,即一看人品,二看內容,三看線條,四看間架,五看結構,六看章法,七看風格。

筋骨搭好才能抒意

魯群認為,賞析書法要把握作品的巨集觀特徵,如氣勢、神采、布白,又要細微的觀察,如用筆、用墨、結構、線條等等。欣賞線條質量,從中可以觀察出作者創作時的用筆、用墨及其筆法。其次是由線條點畫組合的漢字結構,藝術造型的意趣和哲理。第三是布白包括結字、行氣、章法。第四是神采,就是指書法的精神氣質、格調風韻。神采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實記錄,與作者的情感、性格、修養密切相關。優秀的書法作品必須是形美神足,形神兼備,欣賞者就是要領會體勢,捕捉神采。“在欣賞書法時,可欣賞書法用筆的美、用墨的美、線條的美、結字的美、章法的美、乃至昇華到書法想像的美,從而使精神達到愉快的感覺。如顏真卿楷書是向相美,用包圍的手法,顯示出博大、氣派,有‘大度能忍,忍天下能忍之事’的胸懷,故有學書必學顏的說法。柳公權楷書是向背美,用放射的手法,顯示出緊奏、精巧,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感覺。這兩種截然相反的風格,古人還是把它們聯絡到一塊,故有‘顏筋柳骨’之說,展示出完全相反的藝術風格。”

在魯群眼中,一幅書法作品的好壞通常是從兩方面來看的。一是書法基本功。而書法中內涵的基本功如何,又是由以下兩點決定的:第一,看字型間架結構的基本功怎樣。寫毛筆字,一個字的間架結構寫不好,就有可能直接影響到字意,從而影響到書法的審美價值。一個字的間架搭好,這個字的字型也就確定了。真、草、隸、篆,不同字型有不同的間架結構。每個書法家在字型上求變,首先是在前人書體的間架結構上求變。李斯在史籀大篆字型的間架結構上求變,創造了小篆字型的間架結構;程邈在前人書體的間架結構上求變,而成隸書。王羲之也是在前人書體的間架結構上求變,而大成楷書、行書、草書。他書寫的字型間架結構就非常美。後世的大多書法家都在他的間架結構上求變化,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一個用毛筆寫字的人,連字最基本的間架結構都寫不好,也就成不了書法家。真、草、隸、篆,每種字型都有自己的行筆的法則。行筆法則變了,字型也跟著有所變化,也許新的、更好的、具有審美性的字型就產生了。我們賞析一幅書法的好壞一定要從每一筆的起筆、行筆、收筆去看,看起筆是否有力,行筆用力是否均勻流暢,在寫點、橫、折、豎、勾、撇、捺、提等筆劃時,是否符合這種字型的行筆法則,這些行筆法則都是前輩大書法家千錘百煉出來的。每個大書法家在行筆都有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其寫的每一筆劃都有功力,都有審美價值。

書法是人格的寫照

決定書法作品的好壞還有內涵的語言。書法語言包含以下四點:

其一,書法中是否有文學的內涵。好的書法作品不但每個字都體現著該字的......

王鐸書法欣賞 王鐸字怎麼評價

王鐸生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卒於清順治九年(1652),一生僅僅度過了61個春秋——這個壽數足以顛覆書畫家長壽的定論。王鐸簡短的一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31歲中進士以前的青少年階段。第二階段為31歲至54歲的仕明階段。第三階段是54歲至61歲降清仕清階段。第一階段是王鐸從社會底層奮力掙扎,通過科舉考試改變人生命運的拼搏時期。王鐸一生最重要的階段是他仕明的24年,這是他從政與為學的主要階段。其間,王鐸主要擔任過翰林院檢討、福建考試官、翰林院侍講、右庶子、少詹事、禮部右侍郎、南京禮部尚書,最終在南明王朝晉升到少保、少傅的位置。這期間,王鐸曾作過一生中最壯烈的一件事——在晉升為禮部右侍郎的崇禎十一年,他曾上疏“言邊事不可撫”,堅決反對主和派,險些遭廷杖斃命。但這種正直並沒有堅持多久。在幾次政治上的挫折以後,王鐸或歸家省親,或暢遊山水,或吟詩作書,或在農民義軍的追殺中亡命,始終沒有作出一件有用於朝廷或有利於民族百姓的事情,相反,在南京被清軍佔領以前,卻因辨認“假太子”事件,演出了一出讓百姓追打的醜劇。王鐸軟弱無骨、首鼠兩端、缺乏主見的本性便裸露無遺。清順治二年(1645),王鐸降清。降清後的王鐸,生命只延續了7年,雖然他依然被清統治者任命為禮部尚書管巨集文院學士,充明史副總裁,又晉為少保品位,但也僅僅幹過奉旨祭西嶽華山的差事。降清的7年,王鐸是在極度矛盾苦悶的心情中度過的,舞文弄墨佔去了他大部分時間。在王鐸祭奠完華山、遊覽峨眉山返回家鄉不久便病臥不起,於順治九年(1652)去世。

王鐸的書法,一般研究者以他50歲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一時期是繼承前人時期,後一個時期被稱作“五十自化”時期。王鐸學書取法廣泛、書路很寬。大楷學唐,柳體功力尤深,筆墨蒼老,嚴整中有行書意韻,然稍嫌枯瘦。小楷則學二王,後與唐楷結合,風格精整富變化,格調古雅。隸書則取法漢人,對明人以楷法作隸書的局面已有所改觀。行書學二王,對《集王聖教序》、《閣帖》用力最深,同時,王鐸又是學米的大家。王鐸的草書則亦以二王為宗,方法是將晉人信札放大。王鐸之所以在冷落了百餘年後被人重新提起,主要還是他在行草書上的藝術成就。王鐸行草書的特點是技巧熟練、功力非凡;筆沉墨實、筆力剛勁;墨法獨到,善用“漲墨”;結字奇險,章法節奏多變。王鐸學書甚勤,平生一日臨帖,一日應酬,日書萬字,其筆墨功夫實實超過了許多長壽書家。其功力之深,幾乎達到了一無敗筆的程度。

一般說來,王鐸書法被視作雄強一路的代表。王鐸在他的《文丹》中闡明瞭他的美學追求,“文要膽”,“大力,如海中神鰲”,“如臨陣者提刀一喝,人頭落地”等等,這種追求都可以歸結到雄強上面。但事實如何呢?王鐸書於天啟五年的《臨王羲之聖教序》,點畫雖比原帖飽滿,但單字拘束畏縮,章法凋疏隔離,給人以噤若寒蟬之感。而他所作大字楷書,薄瘦如前所言。當我們面對王鐸的大幅草書作品,的確可以被其中強勁的筆力,剛狠流動的線條所震撼、所感動,有時甚至會讓你感到驚心動魄,為他的雄強擊節叫好。但任何感覺都是在比較中產生的,看多了趙孟頫、董其昌,看王鐸自然會觸目驚心,但與同屬雄強一路的傅山相比,王鐸寒斂的一面便暴露無遺。王鐸草書在章法上同樣存在著拘束的缺陷,點畫勁健而稍乏靈動,線條的厚重感也不足,尤其是整幅作品的茂密緊湊,與傅山簡直有霄壤之別。這種缺陷,王鐸至死都沒有擺脫。而這種現象,竟不知瞞過了多少人的眼睛,也不知騙取了多少人的感動!王鐸草書表面上的熱鬧掩蓋不住內心的孤寂,而他內心的孤寂又遮掩不住地表現於他的筆墨。但是,由於他熱鬧,而且他的筆墨功力又極其紮實,......

書法考級要求兩種字型,除了楷書什麼字型好練?

練行書吧,對你以後有好處。我練的是張遷碑的隸屬 和王鐸的行書

大氣磅礴的書法字型是什麼字型

草書,大氣磅礴、一瀉千里之勢,歷代很多著名的作品,具體你可上網一查!

我國古代的著名書法家有哪些?分別是什麼字型?

王曦之,王獻之,魏碑.唐:顏真卿,顏體.柳公權,柳體.張旭,懷素,草書.

當代學王鐸草書成就最高的書法家

王鐸,字覺新,號十樵,河南孟津人,明天起年間中進士,管至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但後來入清為官,被當時的士大夫恥笑為“貳臣”,可想在當時的封建社會,王鐸一生也是極為矛盾,心情比較壓抑的。但王鐸博古好學,才華橫溢,詩文書畫皆有成就,尤其在書法領域取得了極大的突破,世稱“神筆王鐸”,王鐸的書法,行草為上乘,尤其是他的草書,屬於大寫意一派,恣意任性,揮灑自如,行書含蓄鐸變,風神灑脫,現代書法家林散之先生稱其是“自唐懷素後第一人”。

耿立軍書法個體字形,取縱勢方形,以行草為主,其字勢... 形成了書法家內心想法和狀態...

書法中的“四體”指的是什麼??

"顏柳歐趙"是楷書四大家.如果說書法藝術的"四體",應該是:真\草\隸\篆四體.真書包括楷書和魏碑,通常所說的行書分兩種:近楷書者稱為"行楷"歸入楷書,近草書者稱為"行草&quo伐;歸入草書.

楷書 顏體 用什麼毛筆好?

1、你寫的字5-6cm的大小,算是大楷了,懸腕懸肘是必然的,所以最好是4.1或4.5cm的長鋒。

2、你學的是顏體,說實話,我自己覺得顏體適合羊毫寫,特別是大楷的顏體,但是呢,你又說想過段時間之後寫行楷,行楷的筆肯定是要硬些的。所以呢,你現在買兼毫是合適的。筆,畢竟是書寫的工具,還是要有個熟悉的過程,對工具特性的熟悉也是很重要的。

3、再一個建議,你的字剛開始就寫大楷,大了些了。有個2-4cm的中楷就差不多了,起碼不用一開始就懸肘。寫起來興趣會大一些。還有就是,好多好的碑帖也是中楷的大小,我們有的現在的帖是看起來大,實際上是小字放大的,這和實際大小不一樣的帖子很害人,因為字的大寫關係到你筆法的不同,你用中楷的筆法寫大字,是會走彎路的。

關於<王鐸書法全集>的選購 5分

我覺得不一定,這個書法字帖和小說等書籍是不一樣的,只要拓本是正版的就可以了,印刷模糊一點根本沒有什麼關係。我也是學書法的,希望我的建議能幫到你。

相關問題答案
王鐸書法特點是什麼 王鐸字怎麼評價 ?
行書的特點是什麼?
行書主要的特點是什麼?
構造方法的特點是什麼?
教育法的特點是什麼?
中國花道的特點是什麼?
湘菜的特點是什麼?
書法泰斗是什麼意思?
燕子的生活特點是什麼?
英語散文的特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