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
為什麼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這個問題問得好,其中能深究出許多天體執行和曆法的知識。
眾所周知,我們的農曆的月是由月相決定的,其中有一條:“朔必須出現在農曆初一”。稍稍解釋一下什麼叫做朔,天文學上是指日月黃經相同的時刻,稍微簡化一點可以近似理解為日月最接近的時刻吧。設想,如果我們的歷法規定望必須在農曆十五,那肯定就不會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的現象了。
那具體來說會有哪些因素呢?主要是兩條:
朔的時刻,可以想象,如果某一個月的朔出現在0:01分,另一個月出現在23:59分,所以曆法上都必須把這一天定位朔,實際上月齡已經查了接近一天的時間了。
月球的近地點,我們知道月球軌道是一個偏心率不太小的橢圓,高中物理也肯定介紹過開普勒第二定律,簡單地說來就是橢圓軌道運動的天體,越接近近地點角速度越大。如果某個月的近地點在上弦,那它執行的半周都比較接近地球,運動速度會比較快。相反的,另一個月的近地點如果在下限,那就是另一種極端執行的最慢了。前者會導致望偏早,後者會導致望偏晚。
從理論上來說,農曆十四到十七都有可能成為望的時刻。不過從統計學上來說,農曆十六望的概率最大,大概在60%出頭。由是就有了樓主提問中的那句民諺了。
PS 提醒一下樓上的朋友,這句搪塞的話恰恰是最違反自然科學的認知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