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平等表現在哪些方面 ?

General 更新 2025-01-08

教育不平等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教育不平等的主要表現

1、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制度中的教育機會不平等現象

從1997年起,由於允許高等學校向學收取費用,因而大大刺激了高等學校擴招的積極性,中國的高等學校出現了辦學規模的迅速擴張,導致大學生數量急劇增長。許多人以為教育規模的擴張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 因此能使教育機會分配變得更加平等,其實這一直是一個存疑的問題。據相關的研究表明, 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大學的擴招沒有減少階層、民族和性別之間的教育機會差距,反而導致了教育不平等現象的擴大。許多研究者指出,只要這種教育的規模擴張未能使處於優勢位的階層和群體達到教育飽和,教育機會的不平等就不會下降,高等學校撫擴招不僅未能減少較高等級高等教育(大學本科)機會的不平等, 而且也沒有減少較低等級高等教育(大學專科)機會的不平等。

2、投入不足導致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

目前我國教育不公的現狀與我國對教育投入的不足有直接關係。發達國家教育經費支出與本國GDP比值約為6.2%,發展中國家約為4.0%,而我國近幾年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率,與發展中國家的投入力度相比有很大差距。

3、精英教育”導致教育不公平。

“精英教育”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對所謂重點學校投入多,

使之形成設施好、師資強、升學率高、吸引力大、優質生源足的良性迴圈;而地方院校則投入少,使之形成設施差、師資弱、升學率低、缺乏吸引力小、生源短缺的惡性迴圈。

4.教育思想導致教育不公平。

教育不公的現象依然存在並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教育、

尤其是基礎教育的正確指導思想還沒有在相當一部分人中形成,

教育產業化的思

路還有不小的市場。

二、實現教育公平的對策

1.加大教育投入,合理分配資源。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實現教育橫向和縱向的均衡發展,是教育機會公平實現的物質保障。只有通過法律法規形式確定教育投

入的總量和比例,切實提高政府財政支出中教育經費的比重,同時進一步調動全體社會成員重視教育、支援教育的熱情,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公平;只有具備充分的物質保障,地方院校的教育事業才能得到發展,教育公平才有可能實現。

2.

重視校園弱勢群體,完善校園救助機制。高校內的弱勢群體主要是貧困學生和生活較困難的後勤系統教職工以及後勤系統中的臨時用工。高校後勤在服務保障中應儘可能的為貧困生提供合適的勤工儉學的崗位,讓其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並在這樣的勞動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勞動觀、擇業觀和創業觀。後勤系統中還有不少離退休的教職工,需要後勤團體和領導的關注與理解,要定期地走訪探望,組織活動,聯絡感情;在後勤系統中,有很多的臨時用工,大都是後勤服務中一線崗位和基礎建設中建設者;

給予一定用工待遇和應有的尊重,儘可能地改善他們工作、生活和再學習的條件和環境。

校園內的這部分“弱勢”群體集合在一起就是一個龐大的團體,對學校的穩定起到了很的作用。打造和諧校園,就要高度重視這部分校園弱勢群體,完善與此相關的校園救助機制,使他們在建設和諧校園中,始終發揮著他們應有的作用。

中國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有哪些

我國教育的不公平現象

一、什麼是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價值在教育領域的延伸和體現,包括教育權利平等和教育機會均等兩個基本方面。教育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最偉大的工具”,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就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是為多數人提供同等機會同等優質服務的教育。

教育的不公平一直是我國教育體制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而教育的不公平又會加劇社會的不公,進而影響到和諧社會的構建。

二、教育不公平的發展歷史

中國的教育自古就有。在幾千年漫長的古代社會中,自從有教育以來,教育不公平現象就一直存在。剝削階級和統治階級對作為被壓迫物件的下層人民的殘酷掠奪和剝削,使得教育一直被統治階級和貴族階級壟斷。一般的百姓根本沒有受教育的權利,也沒有受教育的機會。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在我國曆史上第一次提出“有教無類”的思想,主張在平民階層中普及文化教育,並創辦私學,在我國古代率先打破了“學在官府”,教育由貴族階級壟斷的局面。《論語·述而》記載他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悔焉。”“束脩”指十條肉脯,是先秦時期人們見面時最薄的一種禮物。也就是說,無論誰,只要能向孔子交納一份“束脩”他就會對他進行教育。我想,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孔子應該是第一個認識到教育的不公平的人。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社會發展程序中,努力把實現教育機會均等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之一,並取得了很大成效。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6月29日修訂通過新的《義務教育法》,從法律上保障了每一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有公平受教育的機會。既然公平受教育權是法律賦予每個公民最基本的權利,那麼我們現在所說的教育不公平就主要是指教育機會的不均等了。

三、教育不公平現象的表現及原因

時至今日,我國在教育公平上仍然存在許許多多讓人倍感沉重的問題:在我們的國家在我們共有的一片天空下,當有的地區已經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時,有的地區還遠沒有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當有的校園至於歐美國家也讓人歎為觀止時,有的學校即使擺在非洲也讓人倍感寒磣;當有的中學出現了教職工私車群時,有的地方教職工卻還在溫飽線上掙扎;當城裡孩子可以自由享用投影儀、彩電、電腦、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施時,鄉村的孩子或許就立在寒風中、破舊的危房裡接受著殘缺的啟蒙教育??通過分析,這些不公平主要體現為現實性的不公平和制度性的不公平。

引起這些種種教育不公平現象最根本的原因是地區城鄉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改革開放之初,黨和國家作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決策,因此,改革開放率先在東部沿海地區實行,而中西部地區由於地處內陸,交通相對閉塞,經濟長期得不到發展,造成東、中、西部經濟發展不平衡狀態。東部地區經濟發展長期快於中西部地區,因此,東部地區由於經濟條件允許,就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上。而西部地區的相對落後就只能優先發展經濟了。這也就造成了中西部地區教育水平低於東部地區的局面。

城鄉二元結構引起的城鄉教育差距同樣讓人擔憂。在入學機會方面,2002年城鄉小學入學率之比時1:0.75。城市小學人均擁有計算機的數量是農村的5倍。2002年,農村小學生均總經費、事業費、個人經費、公用經費和基建費分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82.6%、83.11%、

85.96%、72.27%、70.83%。而這裡的全國平均水平是在農村小學生佔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平均得出的。在城市,家長們為了自己的孩子能獲得更好的教育,不惜重金擇校。而在農村,學校教學設施陳陋、根本滿......

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我國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

1,城鄉教育的不公平:由於我國教育公共投資不足,教育政策價值失衡,特別是二元教育制度的存在,形成城市教育和農村教育的天壤之別。導致了城市教育的水平越來越高,農村的教育水平則較之低了很多。很多農村學校不僅缺乏基本的教材,而且缺乏師資以及一些基礎的設施。

2,區域教育之間的不公平:改革開放以來,由於我國的經濟發展採取的是差異性政策,使得東部地區率先發展起來,形成明顯的區域經濟發展差距。中部和西部地區相對落後的經濟和文化條件制約了當地教育的發展,反過來,相對落後的教育也不能在當地的經濟和文化發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這樣的惡性迴圈導致了在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不同區位間的教育發展顯現出階梯狀的不平衡狀態。現階段,我國東部基礎教育的各項經費指標平均是中西部的一到兩倍。在高等教育資源的分佈方面,東西部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3,學校教育之間的不公平:由於歷史原因,我國的公立學校形成了重點學校制度。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教育部曾做出取消義務教育階段的重點學校,但事實上,現在的省級、市級、縣級示範中小學卻越來越多,而教育主管部門在投人、師資、招生等方面仍實行傾斜,予以支援。禁而不止的重點學校制度,加劇了教育資源的失衡,使得“擇校熱”愈演愈烈,人為地拉大了學校之間的差距。據粗略統計,目前,我國重點中小學佔中小學總數的2%左右,以“211工程”為代表的重點高校佔全國高校總數的3%左右。重點學校一直是地方政府財政投入的重點,而非重點學校因政府不重視、投入少,教育質量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另外,普通學校與職業學校的不公平也存在。另外,我國目前的招生制度按照不同的省份劃取錄取名額,使得高校在錄取比例上向發達地區傾斜和本地生源傾斜,實際上減少了不發達地區和異地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入學機會,從而進一步擴大了地區間的教育差距。

4,強勢群體與弱勢群體教育的不公平:如正常兒童與特殊兒童教育的不公平。正常兒童基本上實現了普及義務教育,而特殊兒童很多不能上學;女性教育與男性教育之間的不公平;貧困家庭學生與富裕家庭學生教育之間的不公平等。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起點、基礎與核心,是構建現代和諧社會的重要手段。在轉型時期,造成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在於現有體制和機制上還存在計劃經濟時代的各種“病症”。文章對我國當前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現象及原因進行分析和探討,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舉措。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不受限制、完全意義上的絕對公平,它必然依賴一定的社會條件的存在,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人們對教育公平觀念的認識程度的影響而產生變化。原始社會的教育公平是一種涉及全體成員的低層次的公平;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教育則成為一種特權被侷限於一小部分人中間,廣大勞動人們的子女極少有受正規教育的權利和機會;工業社會以來,教育才逐漸走向大眾,人們對教育公平的認識才慢慢經歷了從起點的公平、過程的公平到結果的公平。因此,教育公平是人們追求的永恆理念,是人類奮鬥的方向與目標。

教育不公平現象有哪些

教育公平的問題域有巨集觀和微觀兩個層次。

巨集觀層次的教育公平是教育系統整體的公平,主要是指教育資源分配中的公平,大多屬於物質層面的公平,考慮的是群體的利益,是一個站在社會學立場上提出的社會問題;

微觀層次的公平主要是教育系統內部的公平,也就是“教育過程公平”,它主要是指對學生的發展施加影響、滿足學生身心發展需要的方式中存在的公平,屬於人的層面的公平,針對的是學生個人的發展,是一個站在教育學立場上提出的教育問題。

巨集觀層面的公平為教育過程公平消除障礙、創造條件,影響教育系統內部的公平實現。但巨集觀層面的公平是“物”的意義上的公平,缺乏對人的層面的公平的理解與反思。它只有轉化為微觀層次的公平,實現教育過程中的公平,教育公平的種種外部影響因素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否則,教育公平就是一個空洞的承諾。教育公平的根本旨歸是學生的優化發展,歸根結底要落實在學生個體上,因此,其本質是一種個體公平。

教育過程公平是一種對待人的方式上的合理的差異,針對的是學生個體的利益與發展,因此,只有實現了教育過程公平才能體現教育公平“學生髮展”的本質內涵。

因此,研究教育過程公平具有實踐意義。

此外教育公平問題還有很多,如城鄉差距等。

教育不公平現象有哪些

河北邯鄲,一座以3000年悠久歷史聞名於世的古城,如今又有了一張新的靚麗“名片”——“無擇校”城市。前幾年,邯鄲市全面實行了免費義務教育,但同時“擇校熱”仍很盛行,許多家長千方百計地將孩子送到“名校”就讀,引起人們對教育不公的強烈關注。面對這一難題,邯鄲通過聯盟校、兼併校、設分校等政策,合理配置教育資源,走出了一條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之路,擇校熱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邯鄲的探索,為促進教育公平、讓每個孩子上好學提供了有益啟示。

2009年11月,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河北省邯鄲市召開。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是人生公平的起點。促進教育公平,讓孩子們同頂一片藍天,平等享有受教育權利,這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惠及千家萬戶的幸福工程。

目前,我國各級各類高等學校在學總規模達3105萬人,居世界首位。到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將達到36%,接近中等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課堂教育的不公平對學生有哪些不良影響

教育公平是指每個社會成員在享受公共教育資源時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對待.教育公平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課堂教學是最主要、最基本的教育活動形式.在課堂教學中,教育的不公平現象應該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身為一名教師,在課堂中體現教育公平,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 教師教學心理要體現教育公平1、 改變教師期待的不良影響 學生的成長除了受自身的能力影響外,還受到教師的期待影響.課堂教學中,教師總是對自己喜愛或成績優秀的學生充滿積極期待,給他們充足的機會展現.而對於成績、表現後進的學生,教師壓根兒就沒想到給他們足夠的機會提升展示自己.課堂教學觀念是教師課堂行為的指導思想,要建立公平的課堂就必須改變教師原有的課堂教學觀念.過去的課堂教學之所以存在諸多不公平現象,其原因也在於教師所持有的課堂教學觀念的偏失,其主要表現在教師在課堂教學指導思想中持有的應試教育的教育指導思想.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僅把培養優秀學生作為教學的目標,於是就有了在課堂教學行為中重視成績優秀、學習表現突出的學生的心理暗示.因此,建立一個“參與教育機會均等公平”課堂的重要任務就是教師改變這種教學心理暗示,轉變對成績突出學生優先的教育期待.改而以個性發展的均等觀看每個學生,給有著不同特長的學生以相關的特有期待,因而突出教育結果個性化的均等.2 、擯棄心理偏見的消極影響 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承認,教師的心理其實是存在偏見的,這種偏見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的公平性.這種心理偏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教師出於個人原因而偏愛家庭優越的學生是在各個層次的教育過程中屢見不鮮的;另外,教師也對基礎好、以往表現優秀的同學給與特殊優待,用學生的話來形容,就是“老師喜歡好學生,不喜歡成績差的,一碗水端不平”.雖然絕大多數教師們儘量在心底努力糾正這種心理偏見,但因為教學質量、教學進度、教學效果、社會對教師的評價等問題,常會致使這些心理偏見在老師的心裡作祟,有意無意地給學生貼上了固定的高低標籤,嚴重地影響著教師在課堂中的公平對待.因此,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教師應該首先從心理上更好地樹立平等觀,塑造一種民主、平等的課堂結構:對學生要一視同仁,能夠以同樣的態度,不同的方式來對待不同的學生.對優秀生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對中等生要鼓勵他們努力,對差生要細心教導.總之,對任何一個學生都不能放棄.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老師平等的關懷與愛,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公平性.在這種課堂上,教師需要在教學心理和行為上消除學生彼此間隱性的社會地位,使同伴地位中的不平等不至於影響到學生在課堂中的經歷;教師要避免在課堂中對幹部學生的特別關照;整理學業秩序,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自尊、自信,從而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避免優生始終認為“我最棒”,而後進生始終認為“我最差”的思想惡性迴圈.在這種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上,每個學生個體都是待發展的個體,教師應該讓學生們知道,作為老師本人,他(她)對學生是沒有偏見的,對於學生而言,只要通過自身的努力,人人可以品嚐成功的喜悅.總之、教師不但要愛“尖子生”,還要愛“後進生”,更不能歧視所謂的問題生以及有某些缺陷的學生,務必拋棄成見,克服偏見,對全體學生一視同仁.二、座位的安排要凸顯教育的公平教師在每年開學時最苦惱的事莫過於學生座位的安排,每位學生都想坐到教室裡的黃金位置,即教室裡靠前的第二第三排,而這樣的位置有限.教師在安排位置的時候,通常會按學生的身高來安排座位,然後定期地左右平移,前後不變地輪換制度.在給學生安排位置時教師總能接到家長的電話,要求給他家的孩子安排好的位置,甚至是同事和領導要求特別地關......

中國當前的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不是統一高考,沒有統一錄取,教育資源自古就不公平但是內容和分數都是一樣的

中國當前的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1、教育資源的不公平。

2、貧富不公平。

3、決策者與具體操作者之間的不公平。

4、教育策略與我國經濟發展不同步的不公平等待

太多啦!

目前我國教育方面有哪些不公平,請舉列子

教育投資,教育資源,人才上都是不公平的,北京上海學生在上學期間接觸到的資源,要比很多教育不是太好的地方,多太多了

相關問題答案
教育不平等表現在哪些方面 ?
文明表現在哪些方面?
愛國的表現有哪些方面?
修養體現在哪些方面?
心態不好的表現有哪些?
外表包括哪些方面?
算法運用在哪些方面?
靈光一閃用在哪些方面?
網絡的應用在哪些方面?
諸葛亮聰明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