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正月不理髮? ?
為什麼說正月不理髮?
兩種解釋,不知道孰對孰錯:
1.正月裡剃頭---"思舊"
2.正月裡剃頭---"思舅"
第一種解釋
舊時民俗禁忌甚多,“正月裡不許剃頭”即為一例。夏曆第一個月裡,任憑男孩毛髮瘋長,卻絲毫不能侵犯,否則對舅舅不利。“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多嚇人的一份責任,舅舅的安危全繫於外甥的頭頂之物。直至夏曆二月初二,男孩才有了剃頭的自由。
外甥的頭髮因何與舅舅的性命有了瓜葛?實在費思索。社會學家考證人類是從母權社會一步一個跟頭鬥才到父權社會的。在女人說了算的母系氏族社會,孃家人的重要代表——舅舅,自然不可小覷。
民國二十四年版的《掖縣誌》卷二《風俗》揭出了習俗的謎底:“聞諸鄉老談前清下剃髮之詔於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髮之故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正月不剃頭,原是“思舊”。正月為一年之始,有如一日之晨。正月一個月不剃頭,以緬懷傳統。鄉老將“剃髮令”的時間記錯了,不是順治四年正月,是順治二年六月。那時候攝政王多爾袞就下令在北京的前門、地安門、東西四牌樓等主要的路口設立蓆棚,免費給來往的行人剃頭。“剃髮令”規定官軍民一律剃髮,遲疑者按逆賊論,斬!朝廷以死要挾漢人歸依滿人的髮式,使漢人驚恐萬狀。但這驚恐瞬間化作滿腔怒火,他們寧死也不剃髮,甚至高呼:“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但是,脖子畢竟硬不過鋼刀,漢人為了項上頭顱被迫剃髮。然而反抗並沒有停止,正月不剃頭即是一種反抗形式。1644年至1650年(順治元年~七年)間,義大利人衛匡國寫下《韃靼戰紀》,記錄了中國南方軍民為保衛頭髮而戰的情況: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為保衛他們的頭髮拼死鬥爭,比為皇帝和國家戰鬥得更英勇,不但把韃靼人趕出了他們的城市,還把他們打到錢塘江,殺死了很多韃靼人。實際上,如果他們追趕過去,也許會收復省城和其他城鎮,但他們沒有繼續發展勝利,只滿足於保住了自己的頭髮。為剃頭不惜掉頭,這是義大利人很難理解的。
漢族男兒自古就蓄髮,“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妄動。剃頭簡直就是剔命。“去發”的髡刑不在五刑之內,但也是一種刑罰。三國曹操割發代首就是明證。此習自隋、唐以後已廢止:未成丁的孩童,頭髮覆頸披肩;成年後,總髮為髻。那時候,清朝為了統一全國的服飾,強迫漢人學滿人的樣子,剃頭留辮子。滿族人原是狩獵部族,為了實用方便,從額角兩端引一直線,直線外的頭髮全部剃去,僅留顱頂發編成辮子。習俗有極強的傳承性,也會因時因地而變。滿族入主中原後,大量接納漢族士大夫參加政權,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等高官顯位,都是滿漢各半。在這“滿與漢,共天下”的局面下,滿漢民族矛盾逐漸減弱,日久天長,漢人也奉“滿清”為正統了,剃髮漸成習慣。這樣,正月不剃頭以“思舊”就失去了賴以存在的文化心理基礎,由諧音訛傳為“死舅”。為了反抗滿族的統治,漢人就編造出正月剃頭死舅的說法。正月一個月不剃頭,意味著一年沒有剃頭,以此來緬懷祖宗,緬懷傳統。而舅舅在中國人的傳統中,是公正的象徵,一般家庭分家都是由舅舅主持公道。
江蘇淮陰等地民俗說這個傳說始於秦始皇贏政,為避諱,民間就把每年的第一個月改稱為正月,也形成了不“剃頭”的習俗,否則就有血光之災。而四川建始縣人說,正月不剃頭,否則叫“正無發(法)”。
居住在東北的滿族人正月也不剃頭,大都等二月二這天剃頭,其名曰“剃龍頭”。年年剃龍頭,長大成人定會龍騰虎躍、金榜題名有出息,他們“媽媽例兒”(也寫作“媽媽論兒”,即日常生活中的迷信禁忌和迷信言論)也認為“正月裡剃頭妨害舅舅”。可見這是人類古......
中國民間風俗:正月裡為什麼不能剪頭髮
中國民間風俗:正月裡為什麼不能剪頭髮
細心的人或許會發現,在春節假期後,有一個行業是比國家規定的法定假日長很多的,那就是美髮行業。很多理髮店,過了正月初十,甚至過了正月十五才開始正式上班。有些知曉民間風俗的朋友或許早就猜出這跟我國的一項風俗有關。沒錯,那就是“正月裡不宜理髮”。
因為正月是過年,很多人都為了迎接過年能有個新面貌,在臘月就已經把頭髮理好了,這樣正月剃頭理髮的人自然就少了。正月裡不能剃頭,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財源滾滾。
從清軍入關時說起,清廷為了"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國主張,決定推行一種奇怪的髮式:將頭髮從前部到腦頂剃去,再將四周的髮際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間集中的一塊和一個長長的大辮子(金錢鼠尾)。為了一統江山,尤其是統治思想,這種髮型要在漢人間大肆推行。推行的媒介便是剃頭匠,清政府把全國的剃頭匠召集起來,每人發給一個掛有聖旨的"吊投旗杆"。
隨後,這些剃頭匠便走街串巷,把人們的頭髮一一拿下。當時的滿清打出的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種強硬的做法出人意外地遭到了歷來柔弱的江南民眾的反對:江南士子認為剃頭是對他們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指望通過群眾的力量讓滿人有所收斂。然而隨著一聲令下,接連出現了"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悲劇,滿人碩德預親王多鐸作為先鋒揮軍南下,遭到南明軍民的頑強抵抗,後來,為了剃髮的問題,很多的故明民眾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江南、山東、河北、河南、湖北以及一帶,人們於每年的正月,特意讓自己的頭髮“任之短長”,以紀念故明王朝的滅亡,“有《黍離》之悲也”!
金錢鼠尾
在民間,至今流傳一句禁忌歌謠:“正月裡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現在上了歲數的人還對此身懷忌諱。有媒體報道說在長春,因為舅舅發現自己的外甥理髮,而鬧得很不愉快。在這位舅舅看來,這個外甥“太任性”,沒禮貌,正月裡理髮,無疑是對他的“詛咒”。最後在親戚的調節下才算作罷。
正月裡不理髮,仍然在很多地方口耳相傳,尤其是有舅的孩子,有些講究的家長則會對其格外叮囑,生怕孩子在正月裡理髮會對孩子的舅不利。當然,這也似乎有些小題大作,牽強附會,有些迷信的成分。
“正月裡不剃頭”與“死舅”這兩件看似毫無聯絡的事物聯絡在一起,究其源頭,源於一種附會和誤傳。據民國二十四年版的《掖縣誌》卷二《風俗》揭出了習俗的謎底:“聞諸鄉老談前清下剃髮之詔於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髮之故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正月不剃頭,原是“思舊”。即說清軍入關,強行要求漢民剃髮留辮,而漢民則由於心懷故國,相約正月裡不剃頭,以示不忘舊君,成為“思舊”。時間久了,“思舊”便諧音成了“死舅”,最終以訛傳訛,成了“正月裡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民間禁忌。
而“正月裡不剃頭”,還與古代漢人對頭髮的重視有關。《孝經》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古代漢人認為“頭髮”是父母給的,因此自己無權“處置”自己的頭髮,而頭髮也被認為跟自己的生命一樣重要,所以古代人常束髮為髻。除非一個人看破紅塵,要出家為僧為尼,才剃度,以表明自己不戀塵世的決心。而古代人不理髮,也有緬懷祖宗的意味。古代人認為頭髮的重要性幾乎和頭顱相等的,因此“剃髮”就是“剃頭”,而今人管“剃頭”“剃髮”叫成“理髮”,僅是整理頭髮而已,可見隨著時代的變遷,在“理髮”這件事的觀念上可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如此看來,“正月裡不宜理髮”深究起來,一半是傳統的觀念,一半是迷信的牽強......
正月為什麼不能剪頭髮?
我國大多數地方都流傳著"正月不理髮"的習俗,理由很簡單,"正月理髮死舅舅"。頭髮和孃舅間有什麼必然的聯絡?恐怕瞭解的人不多。
話得從清軍入關時說起,大清皇帝為了"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國主張,決定推行一種奇怪的髮式:將頭髮從前部到腦頂剃去,再將四周的髮際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間集中的一塊和一個長長的大辮子。為了一統江山,尤其是統治思想,這種髮型要在漢人間大肆推行。推行的媒介便是剃頭匠,清政府把全國的剃頭匠召集起來,每人發給一個掛有聖旨的"吊投旗杆"。隨後,這些剃頭匠便走街串巷,恩威並施地把人們的頭髮一一拿下。
經歷了無數次朝代更迭的漢人對於誰當皇上這樣的事情並沒有表現得太過強烈,倒是這場頭髮的變革著實惹惱了其中一部分人。當時的清王朝打出的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種強硬的做法出人意外地遭到了歷來柔弱的江南民眾的反對:江南士子認為剃頭是對他們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指望通過群眾的力量讓滿人有所收斂。然而,順治皇帝隨便找了點茬兒,一聲令下,接連出現了"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悲劇,漢人頭上的標誌連同熱血乘鶴西去。
1644年至1650年(順治元年~順治七年)間,義大利人衛匡國寫下了著名的《韃靼戰紀》。其中記錄了中國南方軍民為保衛頭髮而戰的情況: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為保衛他們的頭髮拼死鬥爭,比為皇帝和國家戰鬥得更丁勇,不但把韃靼人趕出了他們的城市,還把他們打到錢塘江,趕過了江,殺死了很多韃靼人。實際上,如果他們追趕過去,也許會收復省城和其他城鎮,但他們沒有繼續發展勝利,只滿足於保住了自己的頭髮。
義大利人不懂得我們的國情,他看到的只是區域性的一場小小的勝利,他不曉得,天下已經是清人的天下。"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韃靼人"動真格的了。在大清國的高壓下,一些文人士大夫不再高喊"頭可斷髮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剃頭"來表達對明王朝的思念,實為"思舊",為了掩人耳目,訛傳為"死舅舅"。
一場發生在三百多年前的剃頭鬧劇至今未結。
正月不剃頭的歷史典故
漢族男兒自古就蓄髮,“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妄動。剃頭簡直就是剔命。“去發”的髡刑不在五刑之內,但也是一種刑罰。三國曹操割發代首就是明證。此習自隋、唐以後已廢止:未成丁的孩童,頭髮覆頸披肩;成年後,總髮為髻。那時候,清朝為了統一全國的服飾,強迫漢人學滿人的樣子,剃頭留辮子。滿族人原是狩獵部族,為了實用方便,從額角兩端引一直線,直線外的頭髮全部剃去,僅留顱頂發編成辮子。習俗有極強的傳承性,也會因時因地而變。滿族入主中原後,強迫漢人剃髮,“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漢人誓死抗爭,死了很多人,但最後還是被強迫剃髮,都留“金錢鼠尾”了。這樣,正月不剃頭以“思舊”就失去了賴以存在的文化心理基礎,由諧音訛傳為“死舅”。為了反抗滿族的統治,漢人就編造出正月剃頭死舅的說法。正月一個月不剃頭,意味著一年沒有剃頭,以此來緬懷祖宗,緬懷傳統。而舅舅在中國人的傳統中,是公正的象徵,一般家庭分家都是由舅舅主持公道。
為什麼正月不剪頭?
正月為何不剃頭
我國大多數地方都流傳著"正月不理髮"的習俗,理由很簡單,"正月理髮死舅舅"。頭髮和孃舅間有什麼必然的聯絡?恐怕瞭解的人不多。
話得從清軍入關時說起,大清皇帝為了"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國主張,決定推行一種奇怪的髮式:將頭髮從前部到腦頂剃去,再將四周的髮際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間集中的一塊和一個長長的大辮子。為了一統江山,尤其是統治思想,這種髮型要在漢人間大肆推行。推行的媒介便是剃頭匠,清政府把全國的剃頭匠召集起來,每人發給一個掛有聖旨的"吊投旗杆"。隨後,這些剃頭匠便走街串巷,恩威並施地把人們的頭髮一一拿下。
經歷了無數次朝代更迭的漢人對於誰當皇上這樣的事情並沒有表現得太過強烈,倒是這場頭髮的變革著實惹惱了其中一部分人。當時的清王朝打出的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種強硬的做法出人意外地遭到了歷來柔弱的江南民眾的反對:江南士子認為剃頭是對他們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指望通過群眾的力量讓滿人有所收斂。然而,順治皇帝隨便找了點茬兒,一聲令下,接連出現了"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悲劇,漢人頭上的標誌連同熱血乘鶴西去。
1644年至1650年(順治元年~順治七年)間,義大利人衛匡國寫下了著名的《韃靼戰紀》。其中記錄了中國南方軍民為保衛頭髮而戰的情況: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為保衛他們的頭髮拼死鬥爭,比為皇帝和國家戰鬥得更英勇,不但把韃靼人趕出了他們的城市,還把他們打到錢塘江,趕過了江,殺死了很多韃靼人。實際上,如果他們追趕過去,也許會收復省城和其他城鎮,但他們沒有繼續發展勝利,只滿足於保住了自己的頭髮。
義大利人不懂得我們的國情,他看到的只是區域性的一場小小的勝利,他不曉得,天下已經是清人的天下。"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韃靼人"動真格的了。在大清國的高壓下,一些文人士大夫不再高喊"頭可斷髮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剃頭"來表達對明王朝的思念,實為"思舊",為了掩人耳目,訛傳為"死舅舅"。
一場發生在三百多年前的剃頭鬧劇至今未結。
正月為什麼不能理髮
快過年那兩天,人最多的兩個地方無疑就是理髮店和澡堂子了。
那人多的,歎為觀止啊。
大家之所以都趕在年前去拾掇一下頭髮,
除了想打扮一新迎新年外,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正月天不能理髮。
整整一個月不能理髮,長髮還好,對有些短髮的人來說,估計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可是,正月天為什麼不能理髮啊?
問了周圍的同事朋友,比較普遍的一個說法就是,正月天理髮,對舅舅不好。
至於具體有什麼說法,卻沒幾個說的清楚。
正月十三,自己後邊頭髮長的直支楞,乾脆就去剪短了。
朋友們訝異的問,怎麼敢不出正月就理髮啊。
我哈哈大笑,反正哥們我沒有舅舅,哈哈。
回來在馬未都先生的部落格中,看到有關正月天不能理髮的正解。
大抵是說,滿族入關後,頒佈了“剃髮易服”的政令。
對於漢人來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
於是這道政令引起了漢人的極大不滿。
傳說這道政令是農曆正月頒佈的,因此漢文化創造出了“正月剃髮——思舊”的歇後語,
表達心中的不滿。
文人演繹的酸情到了百姓之中,立刻變得實際而可操作,
演繹成了:正月不理髮,否則死舅舅。
這便是正月天不能理髮的由來。
所以,理不理髮和舅舅的身體好壞並無必然聯絡。
只是以訛傳訛的一個謬誤罷了。
所以,您儘可以在頭上雜草叢生的時候“想理就理”,
不過,有些風速約定俗成,您要是心裡總犯嘀咕,那就還照老話兒說的,
等等過了正月吧。
另,馬未都先生的部落格中還表示,
據考證,清朝“剃髮易服”這道政令事實上農曆七月頒佈的,與正月風馬牛不相及。
所以,您就更無須擔心咱舅的安危了。
正月裡理髮好不好
一般習俗是等著二月二龍擡頭剪髮.寓意好。正月也可以剪,就是二月二時候就不需要了
正月為什麼不讓理髮
igers increased from
正月為什麼不能剪頭?
“正月裡,不剃頭;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這首民謠,傳唱了三百六十多年,歲月早已朦朧了原來的意思,倒給九州大地上的剃頭師傅們,每年一個月的“年休假”。時至今日,大多數人依然恪守著正月不進理髮館的習俗。其實,這首民謠根本不是對人們正月剃頭就一定會死舅舅的預言,而是在用“正月不剃頭——思舊”這一無奈,去咒罵滿清政府用鋼刀硬弩強行推廣的“薙髮令”。 滿洲人早在入關以前,就使用了大量的漢人。且不說原先就生活在遼東大地上的漢人寧完我、范文程、鮑承先等人都是清代基本國策的草創者,就是明朝的兵部尚書洪承疇,明代的守邊悍將、後被清王朝裂地封王的吳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哪一個不都是替滿洲人攻城略地、開疆拓土的元勳,連清朝皇帝順治的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都自稱:“吾曹櫛風沐雨數十年。”“譬諸行道,吾等皆瞽。今猶得一導者,吾安得不樂?”這時的清王朝,雖然已經統治了大半個中國,但西北的李自成,西南的張獻忠,江南的朱明皇裔福王、魯王、唐王、桂王,臺灣的鄭成功等都在稱王稱帝志在問鼎,清朝還須依靠這些歸降的漢人去爭奪天下。所以,順治元年,小皇帝坐在紫禁城裡稱孤道寡時,頒發的一系列詔書中就有一道明確宣佈“文臣衣冠暫從明制” 但僅一年之後,隨著清兵勢如破竹般擊潰李自成、橫掃江南消滅了明王朝的主要抵抗力量之後,由皇父攝政王多爾袞代七歲的小皇帝順治頒發了《薙髮詔書》。詔曰:向來剃髮之制,不即令劃一,姑聽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猶父也,民猶子也,父子一體,豈可違乎,若不統一,終屬二心。自發佈告之後,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為惜發爭留,決不輕貸。 這是經朝廷文人粉墨整理後的詔書,實際上的“薙髮令”比這血淋淋得多,“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幾乎一夜之間,全國的剃頭挑子上都掛上了這樣的警句。甚至直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剃頭師傅走街串巷的剃頭挑子上,有一頭還高高豎著根木棒,誰都知道這是老輩子傳下來的傢什,剃頭時掛上面鏡子供顧客使用,遊走時就是懸掛滿洲人那張“薙頭詔書”的旗杆。故此,在舊社會的遊方手藝人中,理髮匠常常被人們稱為待詔,他們真的曾經“奉旨剃頭”。 “薙髮令”是清順治二年六月頒發的。如果說這年六月前,江南各地對清軍的抵抗,還大都是朱明王朝的正規部隊,那麼自這年六月之後,江浙一帶有如星星之火的民軍起義,就幾乎全是人民群眾對剃頭梳辮的殊死抗爭了。 嘉定,現屬上海市,明清之際是江南的一大重鎮。“薙髮令”頒發後,明朝的左通政使侯峒曾和進士黃淳耀糾集了數萬軍民,誓死留髮與城共存亡。清世襲罔替王爺勒克德渾親自督戰攻城,義軍面對強敵死守孤城數日,不想天降大雨,偏巧明朝降將、吳淞總兵李成棟攜帶大炮助攻,雨過炮響,城牆多處坍塌,清軍潮水般入城與無援的義軍展開巷戰,由朝殺至暮。侯峒曾攜二子投水而死,黃淳耀自縊身亡,為虎作倀的李成棟居然下令屠城,兩萬餘軍民當即死在鋼刀之下。這一天,是陰曆七月初四。在隨後的七月二十六日、八月十六日,嘉定城郊又有兩路義兵誓死不剃髮,李成棟一而再、再而三地下令屠殺無辜百姓,全城大約二十萬人,幾乎被屠殺殆盡。這就是清初鼎鼎大名的暴行“嘉定三屠”。由於人們經常與順治二年四月清兵在揚州連續燒殺搶掠的“揚州十日”相提並論,很多人,甚至我國著名小說家蔡東藩先生在他的名著《中國曆代通俗演義》中,都把清兵在嘉定的三次屠城,誤解為連續三天的屠城。其實對全城百姓的三次屠殺,每次相隔約十幾天,比一連三天的連續殺人,要來得更殘酷,要殺得更徹底。 江陰,與揚州、嘉定這些江南重鎮比起來,不過是一座小小的要塞,全城僅九萬多人。被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