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課》講的是什麼? ?

General 更新 2024-11-05

《最後一課》講的是什麼?

《最後一課》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弗郎士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的人民慘遭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爭取祖國解放和統一的堅定意志,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小說的全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從“那天早晨上學”到“趕到韓麥爾先生的小院子裡”。這一部分描述了弗郎士在上學的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作者以簡潔的筆觸,交待了故事的背景和弗郎士的身份、性格特徵,同時為情節的發展作了巧妙的鋪墊。

小說先寫弗郎士上學晚了,加之沒有複習好功課,害怕挨老師的“訓斥”,因而閃過想逃學的念頭。這一獨白式的心理描寫,生動地刻畫了弗郎士的稚氣、貪玩,是個不愛學習的學生。而後寫了弗郎士在上學路上對景物的感受。他感到天晴日暖,聽到林邊鳥語,看到普魯士軍隊在操練,而他認為“這些景象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然而他沒有為之所動,而是“急忙向學校跑去”。這裡一方面突出了弗郎士天真好玩的性格,而另一方面,也正是作者要強調的一面,就是突出了弗郎士的意志力,他終於戰勝了想逃學的念頭。

接著作者描寫了弗郎士經過村政府時的心理活動,展示了他的性格的另一側面,即對敵人的恨。當弗郎士看到不少人在布告牌前時,就立即想到:“最近兩年來,我們的一切壞訊息都是從那裡傳出來的”;同時,想到“又出了什麼事啦”?說明這個看來稚氣的孩子的內心是愛憎分明的,統治者的罪惡行徑他是牢記在心的。鐵匠的話,他以為是和他開玩笑,諷刺他,所以他氣急敗壞地跑進了韓麥爾的院子。這說明他是有很強的自尊心的。鐵匠的話也給讀者造成懸念,為什麼說“用不著那麼快呀,孩子,你反正是來得及趕到學校的”!吸引讀者追讀下文。

這部分,在直接描寫弗郎士的同時,也間接地表現了韓麥爾老師的嚴厲,這對下文寫老師態度的變化,突出主題,有烘托的作用。此外,作者獨運匠心,安排了人們看布告牌的細節,巧妙地交待了故事的背景,而且對刻畫性格、情節發展,有一舉多得的效果。

第二部分從“平常日子”到“我將永遠記住這最後的一課”。是小說的中心部分,主要寫弗郎士和韓麥爾老師在“最後一課”中表現的愛國熱情。按情節發展,又可以把這部分分為三層。

第一層,從“平常日子”到“書上橫放著他那副大眼鏡”。寫弗郎士跑到學校以後發現的種種不平常現象,渲染出一種嚴肅、悲憤的氣氛。弗郎士看到教室裡用極端肅靜代替了往日的“喧鬧”,他走進教室,平日嚴厲的韓麥爾老師和藹地說在等待他來上課,當弗郎士“稍微平靜”之後,注意到韓麥爾老師今天卻穿著只有“督學來校視察”或是“發獎的日子”時才穿的服飾;最使他“吃驚”的是課室裡坐著許多本村的人,他們“個個看來都很憂愁”。這一切通過弗郎士不同心境,由粗到細的觀察,一步緊一步地烘托了“最後一課”的嚴肅、莊嚴、悲憤的氛圍。

再一層,從“我看見這些情形”到“表示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在這一層裡,正面揭示了“最後一課”的嚴肅意義,點明瞭主題。正當弗郎士對這一切不平常的情景感到奇怪的時候,韓麥爾老師說道:“我的孩子們,這是我最後一次給你們上課了。柏林已經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語了。……今天是你們最後一堂法語課,我希望你們多多用心學習。”韓麥爾的話,點明瞭“最後一課”的含義。普魯士統治者禁止阿爾薩斯、洛林人民學習自己祖國的語言,妄圖用這種陰險、毒辣的方法奴役法國人民。韓麥爾老師在這種情況下,連連強調這一課無論是對老師對學生說來都是“最後一課”。這樣,“最後一課”本身就是抗議侵略者奴役法國人民的愛國舉動。在悲劇命運的打擊下,弗郎士埋藏在心靈深處的愛國情、亡國恨一齊迸發出來。這是“我的最後一堂法......

《最後一課》的作者是誰,裡面的老師叫什麼名字?

作者是:阿爾封斯·都德,老師叫小弗郎士,韓麥爾,不要忘了評為最佳答案喲~

最後一課和平日上課的情景有什麼不同 表格

平 日 上 課

最 後 一 課

氣丹氛

開始上課的時候,總有一陣喧鬧,就是在街上也能聽到。

安安靜靜,跟星期天的早晨一樣。

學 生

課前學生開課桌啦,關課桌啦,大家怕吵捂著耳朵大聲背書啦。

課前都已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老 師

拿著大鐵戒尺在桌子上緊敲著,“靜一點,靜一點……”

踱來踱去,胳膊底下挾著那怕人的鐵戒尺。

平時“我”遲到會遭老師的責罵

今天遲到,老師卻很溫和地叫“我”“快坐好”,

平時老師穿戴一般

今天老師穿著只在督學來視察或發獎的日子才穿的漂亮禮服。

後 排

板 凳

一向空著

坐著好些鎮上的人,他們也跟我們一樣肅靜。

個個看來都很憂愁。

最後一課是什麼意思?在什麼情況下上的一課

《最後一課》寫於普法戰爭第二年(1873年)。篡奪了法國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復辟帝制後,力圖通過戰爭擴大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勢力,以擺脫內部危機,鞏固王朝統治。俾斯麥則打算通過戰爭,建立一個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國,企圖佔領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一八七○年七月,法國首先向普魯士宣戰,這個掠奪性的戰爭,正如馬克思當時指出的,敲響了摰詼?酃?納ブ訑。九月,色當一役,法軍大敗,拿破崙三世被俘,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佔領了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這時,對法國來說,已經變成自衛戰爭。面對普魯士軍隊的殺掠奪,法國人民同仇敵愾,抗擊敵人。這個短篇,就以淪陷了的阿爾薩斯的一個小學校被迫改學德文的事為題材,通過描寫最後一堂法文課的情景,刻畫了小學生弗郎士和鄉村教師韓麥爾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國人民深厚的愛國感情。

別具特色的愛國主義悲壯詩篇——讀都德的《最後一課》和《柏林之圍》

龍懷珠

摘要《最後一課》和《柏林之圍》是在世界文壇享有盛譽的愛國主義名篇。作者把主人公的個人悲劇,與整個民族的悲劇聯絡在一起,使小說具有強烈的、動人的悲劇色彩,成為愛國主義的悲壯詩篇。短小的篇幅,高度的精練,重大的主題和題材,生動飽滿的人物形家,洗煉簡潔的風格,樸素無華的語言,使這兩個短篇不失為小巧玲瓏、極富藝術魅力的文壇珍品,經久流傳,不但至今仍可供我們欣賞和借鑑,而且具有極其深刻的教育意義。

關鍵詞《最後一課》 《柏林之圍》 哈墨爾先生 儒夫上校 愛國主義精神

《最後一課》和《柏林之圍》是都德的短篇小說代表作。這兩篇膾炙人口的小說,篇幅都不大,卻囊括了極為豐富的生活內容,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反映了時代的風貌,表現了深刻的主題。

這種爐火純青的藝術造詣,真是令人讚歎不已。

阿爾封斯.都德(1840-1897)是十九世紀下半葉法國很有特色的現實主義作家。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都德應徵入伍。經歷了戰爭生活,目睹了法國戰敗的慘狀,受到了人民愛國精神的感染,使都德擴大了視野,獲得了新的創作源泉。他每星期發表一篇短篇小說,合在一起共三十多篇。1873年,這部短篇小說集以《星期一故事集》(又譯《月耀日故事集》)出版,即是他這一時期創作的結晶。

這部小說其中有一組以普法戰爭為題材,如《最後一課》、《柏林之圍》、《一場檯球》等,顯示了作者愛國主義新的創作境界。這組作品揭露第二帝國軍隊的腐敗及其將領的卑劣無能,頌揚普通人民熱愛祖國的感情和反侵略的意志,充滿了愛國主義激情。

《最後一課》和《柏林之圍》是在世界文壇有盛譽的愛國主義名篇。這兩篇反映普法戰爭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

普法戰爭是1870年7月發生的。當時,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路易?波拿巴(即拿破崙三世)為了扼殺國內日益增長的革命運動,鞏固波拿巴皇室的統治,破壞並阻止普魯士王國用武力統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動,以擴大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勢力,於1870年7月向普魯士宣戰,挑起了歐洲近代史上著名的普法戰爭。但事與願違,戰爭一開始,法軍就連連失利,特別是1870年9月在法國東部的色當所進行的一次決戰,法軍更是潰不成軍,路易?波拿巴也被普軍俘虜,成了階下囚,8萬6千法軍官兵全部投降。歷史上有名的野心家、普魯士首相律斯麥在打敗法國,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之後,進而率兵進攻法國,長驅直入,一舉攻到巴黎城下,將巴黎團團包圍。普軍所到之處,燒殺槍掠,無惡不做,激起了法國各階層人民的強烈忿怒。這時的戰爭性質,已由法國對普魯士的挑戰變成了普魯士對法國的侵略,法國各地人民被迫起來自衛,拿起武器抗擊普魯士侵略者,奮力保衛祖國。......

最後一課中的“這種方式”指什麼

是都德的《最後一課》嗎,那是指鎮上那些老人坐在教室裡認真聽韓麥爾先生用自己的母語講課

《最後一課》中的學生們平時上課與最後一課的不同點,教師的不同點,其它不同點是什麼?

學生們不再調皮搗蛋

老師也變得嚴肅起來

當時所處的環境也不同自己的國家遭到了法西斯的侵略

相關問題答案
《最後一課》講的是什麼? ?
考研複試線的問題,請問最後一列數字是什麼意思?兩個單科成績是指那兩科? ?
最強大腦講的是什麼?
後漢書講的是什麼?
我的課講的是什麼?
一雙繡花鞋講的是什麼?
一個勺子講的是什麼?
孤島驚魂講的是什麼詳細一點 ?
童話鎮美劇講的是什麼?
前度講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