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間隔年” ?

General 更新 2025-01-18

什麼是“間隔年”

“間隔年”是西方社會經過近代世界青年旅行方式變遷總結出來的概念,大概意思是西方國家的青年在升學或者畢業之後工作之前,做一次長期的旅行(通常是一年),讓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體驗與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間隔年期間,學生在離開自己國家旅行的同時通常也適當做一些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組織的志願者工作,他們相信,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國際觀念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習生存技能,增進學生的自我瞭解,從而讓他們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以一種“間隔”當前社會生活的方式,達到更好地融入當前社會的目的。

其它的一些解釋:

1. 大學入學考試完畢,英國的中學生相互之間詢問的不再是“你申請了哪所大學?”而是“你打算去哪個國家旅行?”在中學畢業後和上大學之前,空出一年的時間周遊世界,體驗人生,已成為青少年中的一種潮流。在英國,人們稱這一年為Gap Year(間來年)。

2. gap year,空檔年。用一段時間放下腳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去遊學、旅遊、當義工,或者只是休息去思考自己的人生

間隔年是什麼意思?

間隔年的世界範圍

國家   澳大利亞 當前澳大利亞和其他國家有共有19個互惠的工作假期專案,這些國家(地區)包括比利時、加拿大、中國(香港、臺灣)、塞普勒斯、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愛爾蘭、義大利、日本、韓國、馬耳他、荷蘭、挪威、瑞典和英國。對工作假期簽證最常見的要求條件是:年齡18-30歲,有存款證明,持有效護照。條件還包括能夠證明度假僅為個人事業。澳大利亞國防部還運營一項間隔年專案,應徵者最多隻需服役一年。英國和加拿大仍然是澳大利亞每年造訪人數最多的兩個目的地,2003-2004年總共發出的工作假期的簽證中,英國35061份,加拿大6517份。 丹麥 近些年來,政府嘗試限制間隔年學生的數量。他們需要學生儘快參與工作,並且有意保護獨特的丹麥文化。完成學業過慢,或是長期出國旅遊、工作的學生將會受到懲罰。這樣,實現間隔年的可能性就減少了。2006年,間隔年學生數量已經宣佈減少。2009年4月,政府又頒佈了一項新的法律,規定向從間隔年中退出的學生提供一項津貼。 以色列 在以色列,間隔年基本上是用於旅行。3年的義務兵役要之後,人們通常做一次旅行。對於大多數以色列人來說,退役後的頭兩個月是用來工作和積攢旅行費用的。為了儘可能地少工作,多旅行,以色列人常常選擇去生活成本較低的遠東、印度或者印度支那旅遊。還有一些人則在高中畢業之後、服兵役之前完成間隔年旅行。工作假期也是一個常見的選擇,尤其是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有些當過步兵的在世界各地擔任武器指揮員或安全人員。這是也工作假期的一種型別。猶太人聚集地(尤其是美國和英國)的夏令營趨向於僱傭以色列員工。因為他們希望通過互動來加強野營者與以色列人的之間聯絡。這通常是由猶太人的機構安排的。此外,美國的猶太青年常常到以色列的猶太高等學校或Midrasha(一學期)學習猶太文化傳統。 荷蘭 間隔年最常見的形式就是在另一個國家完成工作假期旅行,如果支付得起,最好是去另一個大洲。由於荷蘭高中對英語的要求很高,澳大利亞和其他英語國家是最受歡迎的去處。不過西班牙語國家的文化/語言學習專案也在逐漸受到歡迎,有一些專案還費用全包。大多數人只離開荷蘭半年,而在另外半年中工作以支付行程。隨著荷蘭第一家註冊的間隔年公司——極限間隔年(Xtreme Gap Year),間隔年在荷蘭受歡迎程度的增長可見一斑。自由藝術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的Academia Vitae(學歷部?)為該校青年學生在德文特提供了一個學前性質的間隔年。這種間隔年形式在荷蘭並不常見。間隔年在荷蘭也被稱作tussenjaar。 英國 英國的公民可以藉助歐盟以及海外多國互惠協議的優勢來完成一次較長期的活動。由於文化的相似性和英聯邦的紐帶,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加拿大都是風靡的去處2000年威廉王子參加為期十週的雷勵國際智利遠征,此舉意味著王室對於間隔年的認可,由此也推動著它被公眾接受。更為巧合的是威廉王子離開智利的6周後, 凱特王妃在來到同一個地方經歷著她的間隔年遠征。通過2004年在南非的志願活動,哈里王子讓非洲成為了一個流行的間隔年目的地。其他可行的選擇還包括在加拿大滑雪場地、美國野營地和澳大利亞內陸地區工作。在英國有許多間隔年專案提供者。他們給各個年齡段的人提供機會。它們的名字通常會列於間隔年指導網站上。著名的間隔年企業包括以科爾島為基地的事業信託,以布賴頓為基地的Shumba Experience,以利茲為基地的思考和平(Think Pacific),以雷丁為基地的緯度(Lattitude......

遲到的間隔年是什麼意思

在年輕的時候,選擇一次跨國長途旅行,讓自己在旅途中觀看世界,認識自我,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麼。這一年就叫做“間隔年”(Gap Year)。

在中國,“間隔年”還是很新鮮的概念,但很快將會成為中國年輕人的潮流。只要走出第一步,下一步就變得不太難。

所以說這不是為了好聽好看,只是因為這是一次個人的心靈放逐之旅,就相當於放下已經擁有的工作,放飛自己。回來再參加工作,中間的一年就是間隔的時間,這就是間隔的含義。

請參考!

間隔年的基本認識

間隔年可以讓人走出熟悉的環境,去學會適應陌生世界,學會如何與他人平和共處,如何應對壓力和突發狀況,如何用冷靜而理性的成人方式解決問題,更能學到如何照顧好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地獨立、成熟、專注。一個人在18-25歲的年齡,正是形成成熟世界觀的時候,記憶力、體力都處在最佳狀態,心無雜念待人真誠可愛,在法律、經濟、道德各方面開始對自己行為負責;這個年紀,如果背上簡單的行李,到地球的另一面去——西方人到東方,東方人到西方,踏足未曾見過的名山大川,跨越未曾想象的大江大海;途中會遇到失落、困苦、彷徨……但這個年齡的人特點是樂觀、積極、充滿信心和韌性,最終一定能戰勝這些障礙,完成旅行。試想年輕時有這樣經歷的人,將來在面對困難、挫折的人生道路時,面對複雜、殘酷的現實社會時,將擁有怎樣的胸襟、毅力和智慧 二戰後的十年中,各國政府開始提倡青年的旅行和文化交流,從而有效地增進全人類間的共識,以防止世界性大戰的再次發生。這就是“間隔年”概念的起源。不過,第一個真正的“間隔年”始於60年代的英國。當時,西方社會在政治、經濟和文化各方面都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震盪。反越戰示威、美國總統肯尼迪遭暗殺、反種族運動、倫敦的前衛時裝風潮…各種新思潮和新事物的衝擊促成了嬰兒潮們“搖擺的60年代”的產生。在這股風潮下,活躍於四、五十時代的“垮掉的一代”開始演變為更加活躍的反主流文化群體――嬉皮士。他們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來表達對越戰和民族主義的反對,提倡非傳統的宗教文化,批評西方國家中產階級的價值觀。嬉皮士之旅自有其精神上的驅動力,一般是“認識自我”,“尋找精神家園”或是“與他人交流”。典型的嬉皮士之旅一般是從西歐出發,以最便宜的旅行方式穿過歐亞大陸到達亞洲的印度或斯里蘭卡,就此開闢了“獨立旅遊的市場”。1967年,尼古拉斯·麥克萊恩-布里斯托成立了“事業信託”(Project Trust),一個教育信託基金,並把他的頭三個學生送到了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開發了間隔年志願者的就業市場。自此,間隔年市場的兩個基本要素業已成形,即獨立旅行和志願者就業(更晚的說法是“公益旅行”)。到了80年代,隨著工作簽證(也叫做“工作假期簽證”)的出現,工作旅行(或者說“工作兼旅行”)成了間隔年的第三個要素。 70年代,對新生的“獨立旅行”的呼籲仍在繼續。於是,獨立旅行市場的開拓者們建立起了他們的事業。1973年,居住在倫敦、人稱“螺絲釘”的澳大利亞人格雷厄姆·特納駕駛一輛雙層公共汽車,和他的第一個客戶用了三個星期的時間來到了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由他建立的頂層(Top Deck)旅行公司至今猶在。同年,年輕的英國人託尼·惠勒長途跋涉來到了亞洲。對旅行基本知識的渴望激勵他寫下了《窮遊亞洲》(Across Asia on the Cheap)一書,這就是後來世界上最大的旅行指南出版社Lonely Planet所出的第一本書。在旅行公司和自助遊指南的共同作用下,獨立旅行的市場終於誕生了。1978年,威爾士王子和約翰·巴拉什弗-斯內爾上校開始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間隔年旅行——德雷克行動。在這項行動中,他們沿著弗蘭西斯·德雷克爵士當年的足跡遊歷了全球,為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雷勵國際(Raleigh International)打下了基礎。1984年,雷勵行動(Operation Raleigh)成立,1992年它重新命名為雷勵國際。而此時,間隔年已成為了英國私立學校中少數有錢人進大學前的一個普遍選擇。1979年,另一名澳大利亞人迪克·波特成開辦了STA旅行公司,為這一事業的建立畫上了圓滿的......

一年是什麼意思

gap year ,是間隔年的意思。本來是指在畢業前一年作的遊歷,但現在很多人已經直接跳過這一年,去工作了。起源於西方,現在中國也多起來了。

大學畢業要不要過間隔年

一般高中畢業上大學之前很多老外會休息一年出去旅行再回來上學。所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都是可以延期一年的,回來直接報到,不需要重新申請。

因為對gap year還比較不熟悉?或者是gap year在中國還不流行?或者是升學或就業壓力太大?或者有其他原因?那麼,大家覺得都有哪些原因呢?而比較重要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gap year我一直認為是個不錯的東西,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是基本國情決定這個事情在國內基本屬於極小概率事件。

1關於成本,歐美國家學生會選擇異質國家,比如中國,亞洲等不同於歐美的國家,因為他們自身條件允許,而這樣的大學前體驗,估計也將影響他們大學四年以及工作後。但是國內基本財富狀況不達標,有錢的人未必願意這麼讓自己吃苦受罪。

什麼是間隔年旅遊

間隔年旅遊就是在間隔年裡旅遊啊,想來你也不知道什麼是間隔年,間隔年本來是從國外傳進中國的,一開始是高中生選擇體驗社會一年之後再開始接下來的學習,但是越來越多的工作的人士也開始了間隔年得生活,他們一般就是選擇旅遊,

不過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間隔年裡海外遊學,就像英孚的海外遊學一樣,時間長大概長一年,英孚那邊貌似現在也有了間隔年的遊學,你可以去問問,比單純的間隔年旅遊好多了,還能給自己的簡歷貼金。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是“間隔年” ?
什麼是間接費?
什麼是間接引用?
什麼是職業年金制度?
什麼是法定年齡?
什麼是會計年度?
什麼是工商年報?
猴年馬月是什麼時間?
間隔年什麼意思?
青年是什麼到什麼時間段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