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有痰怎麼辦? ?
喉嚨有痰怎麼辦?
喉嚨有痰一般來說是慢性咽炎或者是慢性支氣管炎 建議去看看醫生
喉嚨有痰怎麼辦:
慢性咽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致病原因是由急性咽炎未及時治療,經反覆感染,長期刺激造成的。過敏可能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的重要原因,同時它也是重感冒或流行性感冒的併發症。
帶來這些刺激的致病原主要有:吸菸、受涼、傷風、吸人粉塵、機體過敏、氣候變化、大氣汙染等,刺激使支氣管和細支氣管一再受到感染,導致這些管道的襯膜變厚,扭曲變窄,並被過多的粘液及管壁被感染有了炎症
慢性咽炎的第一個症狀就是喉嚨有痰,且老感覺吐不出來,喉幹喉癢,晨咳並咳出痰液,有時乾咳,有時咳白粘液痰。到末期則咳嗽、呼吸困難,喘鳴幾乎終年不停。慢性咽炎嚴重時產生呼吸道衰竭和肺癌。
喉嚨有痰家庭治療措施
戒菸
對慢性咽炎,支氣管炎患者而言,戒菸能大幅地提升復原的機會。90—95%的慢性咽炎,支氣管炎直接源於抽菸。戒菸後,你的咽炎,支氣管炎會逐漸改善,多喝一些濃茶,注意消除或避免煙霧和刺激性氣體對呼吸道的影響。
清除痰液
老年人治療慢性咽炎,支氣管炎,應注意喉中痰液的排除,以防痰液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對久病無力的老人,家人應幫其翻身拍背以利清除痰液。
藥茶調理慢性咽炎,喉嚨有痰
目前能調理慢性咽炎的茶類並不多,能起到治療作用的更少,多半喉嚨有痰的人,都會有咽炎或者是慢性咽炎,支氣管這之類的疾病,建議這類病人都喝一些清咽藥茶,茶裡邊含有一種茶多酚的東西,可以有效的化解咽喉的濃縮菌痰和廢痰,有條件的可以喝一些國外的藥茶,如日本藥典漢方結合中國茶道一起千木葉清咽潤肺茶,是這方面的代表,千木葉清咽潤肺茶對咽炎,慢性咽炎頑固性有很好的治療作用,週期性的喝上一段時間,可使咽炎,支氣管炎等咽喉疾病痊癒,且這類茶對身體有保健作用,除預防和改善咽炎外還能調節人體機理平衡,增強人體抵抗力,極大的降低疾病的複發率。
適量運動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並儘量選擇不太激烈的運動專案,以利改善呼吸系統的機能,增強對寒冷和疾病的抵抗力。
及早治療
若慢性咽炎,支氣管炎的發病因素持續存在,治療不徹底,遷延不愈,加之呼吸道反覆感染,使病情不斷髮展可併發肺氣腫,甚至肺心病而危及生命,故應及早治療,久治不愈者應定期去醫院檢查,以防併發阻塞性肺氣腫。
喝牛奶
患慢性咽炎,支氣管炎的抽菸者喝牛奶有益。抽菸又喝牛奶的人,其患慢性咽炎,支氣管炎的機率比那些抽菸但不喝牛奶的人顯著地降低許多。如果你非得抽菸,那麼別忘了喝牛奶。
喝水治療喉嚨有痰:
1.多喝蔬果汁
果菜汁對慢性支氣管炎有較好療效,它不僅能止咳化痰,而且還能補充維生素與礦物質,對疾病的康復非常有益。你可以將生蘿蔔、鮮藕、梨子切碎絞汁,加蜂蜜調勻服用。對慢性支氣管炎的熱咳、燥咳療效顯著。
2.多吃青菜
每餐可適量多吃一些蔬菜和豆製品,如白蘿蔔、胡蘿蔔及綠葉蔬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多吃止咬平喘食物
多吃一些止咳、平喘、祛痰、溫肺、健脾的食品,如白果、枇杷、柚於、北瓜、山藥、栗子、百合、海帶、紫菜等。
4.應避免的食物
忌食生冷、過鹹、辛辣、油膩及煙、酒等刺激性的物品,以免加重症狀。
5.不要急於進補
人蔘、鹿茸等補晶在急性發作期或痰多、舌苔膩時都不宜用,否則胸悶氣急更甚,病情反而加重。
藥草茶治療喉嚨有痰:
① 百部茶
用百部100克,蜂蜜500克,清水5000克,先用清水煎百部至1000毫升,濾去渣,再加蜂蜜慢火熬膏,飯後沖服,每次1~2湯匙,每天3次。對治療慢性慢性咽炎,支氣管炎支氣管炎久咳不愈甚驗。
② 靈芝茶
取靈芝20克,連續煎服3天,對咳嗽、祛痰均有顯效,對氣管平滑肌痙......
為什麼我老感覺嗓子裡有痰
嗓子裡有痰,咳不出咽不下去,多是咽炎的症狀,多因上火引起的炎症矗建議天氣乾燥或炎熱的時候,儘量少吃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多喝水,多吃點清熱利咽的水果蔬菜,症狀嚴重的話,就吃點咽炎片配點消炎藥,平時忌熬夜,多注意休息,相信很快會緩解。
喉嚨里老是有痰,是什麼症狀?有什麼方法治療嗎?
痰多有很多原因:第一,體質虛弱,中氣不足,由於脾虛不運,可以使水溼停留,凝聚為痰。第二,脾胃薄弱,宿滯逗留,損傷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陽被傷;或因熱病飲水過多,脾運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溼停留,聚集為痰。還有恣食肥甘,胃中濁氣鬱蒸,釀溼生熱也可以化為痰濁。第三,外感失治,或體弱屢患外感,肺氣被傷,不能輸津四布,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貯於肺,肺氣不利,痰湧氣道而發,必致咳嗽痰多。
中醫認為,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兩髒有關。肺主呼吸,調節宗氣(元氣)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肅降,就可出現咳喘、臥不平等症。在風邪或寒邪侵肺時,使肺內的津液凝聚成
痰。脾主運化,即消化和運送營養物質至各臟器。如果溼邪侵犯人體,或思慮過度、勞倦及飲食不節,都能傷脾而使其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溼內停凝結成痰。
一、中醫辨證治痰多
中醫將痰分為寒痰、風痰、熱痰、溼痰及燥痰等。
1、寒痰由寒邪犯肺,使肺內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熱飲,舌苔薄白或膩,小青龍湯加減:桂枝6克,制半夏10克,乾薑6克,細辛 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氣喘加炙麻黃6~9克。
2、風痰由風邪侵肺即傷風引起,開始痰白稀,以後可轉黃黏痰,病人怕風,舌苔初起白,後轉薄黃,杏蘇飲加減:杏仁10克,蘇葉6克,荊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 10克。。痰色轉黃,加膽星6克,連翹1 O克,銀花1 2克。
3、熱痰由熱邪侵肺或先受風或寒邪而發高熱數天後,使津液燒灼而轉化為黃黏痰,病人怕熱喜涼飲,舌紅苔黃膩,瀉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 0克,甘草5克,生石膏 30克,黃芩1 O克,杏仁10克,膽星6克。
4、溼痰溼邪侵人人體(如居潮溼環境),使肺、脾功能失調或飲食不節而運化失調引起。痰為白色稀水樣,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膩,二陳湯加味:制半夏 10克,橘紅10克,茯苓lO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 1 5克,蒼白朮各10克。
5、燥痰由久旱氣候乾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覺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黃,清燥救肺湯出入:北沙蔘15克,天麥冬各lO克,生石膏30克,炙杷葉10克,杏仁 10克,生地15克,浙貝10克,玉竹15克。
化痰的中成藥:
1、鮮竹瀝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複方竹瀝水(祛痰靈):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淨:每日3次,每次 1匙。
二、西醫對痰多的診治
正常人痰量很少。在吸菸者或呼吸道有病變時,痰量就增多。今介紹常見痰多的幾種
疾病:
1、慢性支氣管炎遇寒涼後易犯咳、喘、痰多,經久不愈,可形成肺氣腫及肺心病。在合併細菌感染時,痰黃黏且發熱。
2、肺炎大葉性肺炎時有鐵鏽痰,並伴發冷發熱。
3、肺結核發熱、盜汗,形成肺空洞時痰量多,化驗能找到結核菌,可伴有血痰。
4、支氣管擴張痰量很多,可分成稀、黏稠、特黏稠三層,也可伴咳血。
5、肺膿瘍痰量特多而臭,伴發熱。
6、綠膿桿菌感染痰呈綠色或黃綠色,較黏,伴發熱。
7、肺癌 咳痰稀或稠,有時帶血,晚期痰也臭。
為了查清痰多的病因,應到醫院詳細檢查,如拍x線胸部照片。可疑肺癌時,應照斷層片或胸部cT檢查,驗痰查,找癌細胞,最好做氣管鏡檢查,以便早確診、早手術、早放療或化療。如果是感染,應做痰培養檢查。培養出致病菌後,還需做藥物對該菌的敏感試驗,以便有針對性的使用抗生素。
痰多有很多原因:第一,體質虛弱,中氣不足,由於脾虛不運,可以使水溼停留,凝聚為痰。第二,脾胃薄弱,宿滯逗留......
嗓子有痰長期的怎麼回事
答題闖關,過關即送禮!快來參加~
嗓子有痰就表明有鼻炎了。鼻炎在感冒的時候會加重,所以在感冒的時候就更明顯些。 如果你平時覺得鼻子裡有黏黏的東西,有鼻屎,鼻咽處有異物感,想咽卻咽不下去。或者是在吃熱食的時候有鼻涕。只要符合上述表現之一,就是鼻炎引起的。鼻子裡炎性的分泌物被運送到鼻咽處就粘附在了那裡,出現異物感。通過口腔排出就成了痰。這些分泌物含有大量病菌和有害物質,長時間粘附在那裡就會造成咽喉發炎,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慢性咽炎,嚴重時表現出咳嗽症狀。看了下面的資料你自己就知道該怎麼治療了。 鼻炎是因為長期鼻子裡發炎如感冒惡化或生理因素如懷孕或鼻腔內結構的機械性改變如鼻中隔偏曲而行成。鼻子發炎部位就會分泌出大量膿性物質,即我們所說的鼻涕。鼻涕裡含有大量病菌和能讓組織發炎的物質,所以鼻涕在鼻腔內的堆積將使鼻子裡的炎症不斷惡化和發展,並且更容易引發感冒,形成感冒→鼻炎→更容易感冒→鼻炎更嚴重的惡性迴圈。 同時,這些鼻涕會被鼻纖毛運送到鼻咽處,但由於過於粘稠而無法滑入胃中被處理掉,就粘附在鼻咽處。這些鼻涕便不斷刺激鼻咽組織,引發咽喉炎,嚴重時表現出咳嗽症狀,分泌物從口中吐出即成了我們所說的痰。所以咽炎通常伴隨鼻炎發病。 最簡單有效解決的方法就是自己去買個瑜伽洗鼻壺,將溫鹽水灌入其中,讓水流在重力的引導下,緩緩浸洗鼻腔各個柔嫩組織,清除組織表面鼻涕及鼻涕中的病毒以及其它有害物質。早晚洗就可以了。洗的時候一定要徹底清洗掉鼻腔內的鼻涕。把鼻涕洗出去了,鼻咽處沒有了刺激物,咽炎即可自然消失。同時,鼻腔內沒有了鼻涕的刺激,各組織炎症將會慢慢消失。鼻腔內由先前的惡性迴圈轉為良性迴圈,病變的組織細胞將逐漸被新生的健康細胞所替代,鼻炎也就自然慢慢好了,人也就不容易感冒了。剛開始洗的時候如果想早點見效,可以增加洗的次數,只要每次洗乾淨了,洗的次數越多,見效越快。這是理療法,對身體非常安全,可以放心洗的。 用藥的話,藥物只有短暫的消炎作用,而長期使用會不斷增加細菌的耐藥性,對今後的治療和整個身體都不是好事。 洗鼻由於是綜合提高了鼻子的抵抗能力,所以對預防感冒、流感等各種非傳染性和傳染性疾病的效果都非常明顯。也就是說,從人多的地方回來後徹底清潔鼻腔一次可對各種流感均有非常好的預防作用。
嗓子老是覺得有痰?怎麼回事?
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