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被稱為什麼城市? ?

General 更新 2024-06-26

廈門被稱為什麼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

海上花園

廈門的美稱是什麼?

廈門市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通行閩南方言。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夏門被稱為什麼城市

你說的是廈門吧?

廈門市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通行閩南方言。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併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臺廈兵備道,道尹駐臺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臺灣府改為臺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裡(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有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駭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併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廈門被稱為什麼島 20分

廈門也稱鷺島,廈門島就是指廈門本島,廈門島本來就是一個四面環海福陸地分開的島嶼,解放後建設集美到廈門的海堤,廈門本島才成為三面環海的半島。現在廈門市的行政區劃包括6個行政區,其中思明和湖裡兩區在本島我們習慣稱島內也就是所謂的市區,其他的稱島外區。

廈門為什麼被稱為鷺島

廈門被稱為鷺島、鷺洲、鷺江、鷺門;鳳凰木和三角梅!

1986年10月下旬,廈門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審定通過:鳳凰木為廈門市市樹,三角梅為市花,白鷺為市鳥。

市鳥、市樹、市花,是廈門文化的概括,顯示了中西文化交流、 “延平文化”海納百川的特色。白鷺在廈門島上自古就有,因而廈門被稱為鷺島、鷺洲、鷺江、鷺門;鳳凰木和三角梅卻是舶來品∷ 三角梅原產於南美洲巴西,鳳凰木則產乾熱帶非洲,都是華僑引種進來,經園林員工細心培育、移栽成功的。

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廈門的傳說》中有篇美麗的《白鷺的 傳說》,說是白鷺如何辛勤地挖泉水、到大陸收集花草種子,使“場 門島上鳥語花香,蜂飛蝶舞,不但美麗,也挺熱鬧呢!”

廈門的變化,引起東海蛇王和蛇妖眼饞、來騷擾,白鷺與之博鬥,勇鬥蛇王,趕走蛇妖,“在大鷺灑過鮮血的那片地上,長出了一 棵棵挺拔的大樹。樹的枝葉,像大鷺的翅膀一樣;樹上的花,像大 鷺的鮮血一樣火紅。這種大樹,人們把它稱做‘鳳凰木’。而廈門島,從此也被稱為鷺島。”

廈門的鼓浪嶼又稱為什麼哦?

廈門的鼓浪嶼又稱圓礎洲、圓洲仔。

鼓浪嶼隸屬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北緯N24°26′55.25″ 東經E118°03′43.55″,位於廈門島西南隅,與廈門島隔海相望。

為什麼廈門又稱鷺島?

廈門有“鷺島”之稱,一般介紹廈門的文章書籍都會記載這麼一個傳說:很久以前,廈門是一個荒島,一群白鷺從遠方銜來草、樹、稻種撒落在島上,並趕走了盤踞在島上的毒蛇,終於使荒島變得花草茂盛、田沃糧豐,人們安居樂業,美麗的白鷺也在島上棲息下來。後來人們就把廈門稱為“鷺島”,白鷺也成為廈門的象徵。 傳說是美麗的。但這是否就是“鷺島”名稱的由來呢?目前已發現的廈門最早的地方誌是清朝乾隆年間薛起鳳編纂的《鷺江志》,書中並沒有提到“鷺島”名稱的由來。在書中介紹廈門鳥類的“禽之屬”一節中,介紹了雞、鵝、鴨、鴿、燕、白頭翁、斑鳩、麻雀、黃鸝、喜鵲、烏鴉、鴝鴣、伯勞、鷦鴣、布穀、鵪鶉等 18 種鳥類,卻沒有提到白鷺(或鷺鷥),是編者的遺漏,還是當時廈門島上很少有白鷺?在書中有數十首描寫廈門風光的詩,僅有兩句有“鷺”字。廈門島早期的地名中與鳥有關的只有“鳳凰山”、“金雞亭”、“白鶴巖”和“鷓鴣嶺”,有“鷺”字的只有“鷺江”。早期的二十四景中也沒有與白鷺有關的,這未免令人懷疑當時的廈門島上是否真有白鷺。 有人指出,“鷺島”一名在宋代就已出現,宋朝的張翥在其《嘉禾風物誌》中就提到:“銀城,鷺島民物富庶,山海雄奇”,但以“鷺島”作為廈門的別稱卻較多地出現在明朝,除了“鷺島”外,還有“鷺門”、“鷺嶼”、“鷺江”等稱法,如明朝中期的傅鑰就自號“鷺門山人” , 清朝道光 19 年的《廈門志》寫到了廈門島上一些地方有白鷺棲息的情景,但關於“鷺島”一名的由來,書中卻寫了這麼一句:“《談史紀要》作‘夏門’,一名‘鷺嶼’。《同安縣志》:‘廈門’,一名‘鷺門’。《鷺江志》作‘鷺江’。二字之義,未知所本。”這“未知所本”四字就說明了編者對於“白鷺”的傳說並不以為然,民國時期的《廈門志》同樣對此也沒有作出解釋。 從廈門島的地理位置和白鷺的生活習性來看,廈門島具有白鷺棲息生活的優越條件,廈門周圍的小島也有白鷺棲息,福建沿海有不少島嶼也因有白鷺生活而以“鷺”為名,如霞浦的“白鷺嶼”、平潭的“鷺鷥島”等。從大量前人的記載和老一輩的敘述中可以獲知,廈門島的確生活過大量白鷺,那麼廈門島是否就因此被稱為“鷺島”呢?或許,關於“白鷺”的美麗傳說,有識之士應考證其起源。 關於“鷺島”一名的由來還有一個說法:從廈門島的最高點——洪濟山的雲頂巖俯瞰廈門島,會發現廈門島的形狀像一隻白鷺。福建沿海也有一些島礁因形狀像鷺鳥而以“鷺”為名,如福鼎縣和平潭縣各有一個鷺鷥礁。明朝詩人池顯方在《登洪濟山》詩中有“洲形果小如飛鷺”一句,從“果、如”兩字看來,當時確實有人認為廈門島的形狀像“鷺鳥”,可能廈門島就真的因此而被稱為“鷺島”。不過從《鷺江志》、《廈門志》等古代方誌中的一些地圖(儘管很不準確)來看,廈門島的形狀與白鷺相差甚遠。因而“形狀”一說並未獲得廣泛認同。 廈門大學的黃鳴奮先生在《廈門海防文化》一書中提出一個看法:白鷺與毒蛇的爭鬥也許反映了廈門島早期分別以“鷺鳥”和“毒蛇”為圖騰的兩個部落的戰爭,這場戰爭以前者的獲勝而告終。這確實是一個新鮮有趣的觀點,尚需要史料和考古方面的證據。 至於“白鷺女神”的傳說,是現代文藝工作者的藝術創作,雖然故事情節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點,但決不能將其等同於原始的民間傳說,否則“似有志異之嫌”。

廈門稱什麼城市

鷺島、嘉禾嶼(古稱)、中左所、廈門城 Amoy 尼克松 稱廈門東方威尼斯

廈門有什麼榮譽稱號

美麗的花園城市

請問廈門被稱為什麼島

廈門稱為鷺島

相關問題答案
廈門被稱為什麼城市? ?
哈爾濱被稱為什麼城?
香港被稱為什麼城?
大慶被稱為什麼城?
蘇州被稱為什麼城 ?
濟南被稱為什麼城 ?
南京被稱為什麼城啊?並解釋一下。 ?
廈門附近有什麼城市好玩的 ?
長城被稱為什麼?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大慶市。被稱為什麼都或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