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站是什麼意思?
驛站什麼意思
古時供傳遞文書、官員來往及運輸等中途暫息、住宿的地方、旅店或補給、換馬的處所
。
現代而言,也可借用為:中途暫時休息、住宿的地方;也作為臨時落腳的地方;指非長久性居住、生活、停留的地方。
快樂的驛站是什麼意思
驛站是指中國古代供傳遞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現代引申為休息的地方,放鬆的場所。快樂的驛站就是讓人放鬆開心的地方。
現在給節目取名字,辦黑板報什麼的就可以說快樂的驛站之類的
滿意請採納,謝謝
感情驛站是什麼意思?
感情驛站是指一個傾訴、解決情感困擾的一個平臺,也可以說它是心靈的港灣。
驛站式是什麼意思?
一站式:
可分為一站式購物或一站式服務。
目的:
讓顧客享受到一次性完成或一步到位的便捷(俗稱一條龍服務),不再需要東奔西走,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以適應現代人快節奏、高效率的要求。
實現:
主要通過齊全的商品和全方位的服務。
驛站的基本含義
唐代詩人杜牧曾作過“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詩歌。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諷刺唐玄宗為了愛吃鮮荔枝的楊貴妃,動用國家驛站運輸系統,不惜國家財政的血本,從南方運送荔枝到長安。驛站是國家出現以後,政府專門為傳遞公文和軍情所設置的通信機構,至今已有3000年(也有人認為驛站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歷史,其建設和營運費用是國家財政的重要支出。早期的公文和軍情,主要依靠人力步遞,故在春秋時期,人們把邊境內外傳遞文書的機構叫做“郵”。郵距為25公里,是一個成年人當天能往返的距離。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所設置的“十里一亭”,是鄉以下以維持治安為主體的行政架構,用於實現國家的行政管理和治安職能,而在交通幹線上的“亭”又兼有公文通信功能,被時人稱為“郵亭”。這種“郵亭”就是秦代以步行遞送的通信機構。漢初“改郵為置”,即改人力步行遞送為騎馬快遞,並規定“三十里一驛”,傳遞區間由春秋時的25公里擴大為150公里。為了擴大功能,滿足國家管理的需要,漢代還逐步將單一置騎傳送公文軍情的“驛”,改造成為兼有迎送過往官員和專使職能的機構。到了開放的唐代,國際交流頻繁,各國使節和官員公差往來大為增加,朝廷乾脆改驛為館驛,以突出其迎來送往的“館舍”功能。在盛唐時,全國有館驛1643個,從事驛站工作的人員有2萬多人,其中80%以上為被徵召輪番服役的農民。由於財政對館驛支出安排費用有限,而實際耗費巨大,為保證正常運轉,唐代前期一般由政府指定當地富戶主持,並任命其為驛將或捉驛(“捉”即掌握、主持之意),負責對驛丁的管理、館舍的修繕、接待和通信工作及其月報的報送,並出資彌補驛站的虧損。而有些頭腦靈活的驛將則利用館驛社會交往之便從事商業活動,不僅可達到“以商補虧”的目的,而且還有利可圖。定州富戶何名遠負責3個館驛管理,不數年便成為名聞遐邇的工商巨賈。 發展歷史物流始終伴隨著人類的歷史由古至今,談到古代的物流不免要提及到驛站。驛站簡單講是古代接待傳遞公文的差役和來訪官員途中休息、換馬的處所,以後功能逐步有所擴展,最後被新生事物取代。遼寧地區出現文字記載的驛站是在唐朝。宋代人著的《五經總要》中曾提到過唐代的營州道上所設的驛站:“因受(今朝陽市)東百八十里,九遞至燕郡城(今義縣),自燕郡城東行,經汝羅守捉(今北鎮),渡遼河十七驛至安東都護府(今遼陽市)約五百里”。這裡所說的九遞十七驛雖無具體站名,但可以知道唐代驛站的設置已經達到了遼東。到了遼代,中京大定府至東京遼陽府之間設置了驛站,有十四處驛館。到金代時,則在上京會寧府至燕京之間,沿遼西傍海道設置了驛站。為了適應軍事需要,加強通信聯絡,金效仿宋王朝在遼寧地區建有的遞鋪。遞鋪一般建在有駐軍的主要交通線附近,好像一個方形的小堡,四角插著黑旗。鋪與鋪之間的距離一般在十里左右,每部有四人,管理非常嚴密,具有軍事性質。這時的遞鋪和驛站歸朝廷統屬兵部領導。驛站按照朝廷所規定的標準供應給過往官員的食宿和車馬。到了元王朝,由於疆域遼闊,發展交通,強化了驛站制度,這也成為它鞏固政權的重要手段。當時的驛站稱為“站赤”,實際“站赤”是蒙古語驛站的譯音。而“驛站”這一詞彙也從元朝開始在漢語中出現(之前只稱“驛”)。到了明代除開通瀋陽至旅順的驛站外,在其它幹線道路上均設置了驛站。這與元代只在兩條大幹線上設驛站是不同的。在明代還設立了遞運所,這些獨立與驛站,專門從事貨物運輸的組織,其主要任務是預付國家的軍需、貢賦和賞賜之物。由各地衛所管理。遞運所開始設於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它的設置,是明代運輸的一大進步,使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