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圓明園的真正原因?
火燒圓明園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為了毀滅侵略的罪證。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本意是將其夷為平地,但是由於圓明園園子的面積太大,景點分散,而且水域遼闊,一些偏僻之處和水中景點倖免於難。據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園內尚存有建築13處。如,圓明園的蓬島瑤臺、藏舟塢,綺春園的大宮門、正覺寺等。第二次火燒圓明園是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燒圓明園,使這裡殘存的13處皇家宮殿建築又遭掠奪焚劫。
為什麼會發生火燒圓明園?
話說英法聯軍雖是侵略軍,但畢竟以文明國家自許,這火燒圓明園的事或許原本可以避免。畢竟,戰爭打贏了,拿到割地賠款獲得通商權益以及洋使駐京等等這些東西才是那次戰爭的目的。至於火燒圓明園,千真萬確只是對大清朝羞辱性的報復措施。所謂掠奪珍寶,那絕不是主要目的。
但圓明園畢竟還是燒了。直接原因,是清政府用中世紀的野蠻方式對待英法聯軍的談判代表。即所謂的“巴夏禮事件”。
就在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時,清政府曾經與英法聯軍進行過一次“談判”。談判中,巴廈禮領導的談判團因拒絕行跪禮而被清政府扣押,這是就巴夏禮事件。有不少學者認為,巴夏禮事件就是誘發火燒圓明園的直接原因。1856年英法聯軍以更換條約為名進逼北京。當英法聯軍在天津和通州時,清政府與其有過一系列的外交談判。
通州談判時,英方派代表巴夏禮率領39人蔘加,清政府答應英法聯軍提出的所有不平等條約,但在枝節問題上卻是寸步不讓,在巴夏禮面見皇帝“跪與不跪”這一點上爭執不下。
欽差大臣全權談判代表載恆說:“按中國禮制,見皇帝必須跪拜。”巴夏禮說:“我不是中國的臣”。爭辯既久,相持不下。清政府接到談判通報後指示:“必須按中國禮節,跪拜如儀,方予許可。”巴夏禮拒不接受,揚長而去。清政府則指示僧格林沁將巴夏禮一行39人截拿扣押,押往北京作為人質。
巴夏禮一行39人被扣押,英法聯軍迅速進軍,兵臨北京城下。炮火中皇帝和嬪妃倉皇出逃。圓明園落入侵略軍之手,接著是連續兩日的搶掠圓明園中的奇珍異寶。三日後,皇帝的弟弟奕忻在武力的逼迫下向英法聯軍交還了人質,但39名人質,生還的僅有18人,其餘歸還的全是屍骸,其中英國泰晤士報記者的屍體是七至八塊。
英國公使額爾金和英軍司令格蘭特見到人質和屍體後,認為只有毀圓明園才能給中國皇帝極大的打擊。於是,他們把輝煌的皇家園林看作是中國皇帝的私有財產,成為聯軍報復和發洩私憤的對象。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原因是?
英法派談判團來中國進行談判(注:只有談判人員,不是軍隊,沒有武裝力量),但是中國人把談判團的人偷襲,並關入圓明園,進行虐待、殘殺。後英法聯軍情急之下,火燒圓明園。
歷史上火燒圓明園的真正原因,肯定沒有歷史教科書上那麼簡單,所以別傻傻的當搬運工了。注意,先寫簡略的
那你還需要什麼樣的原因?
當時八國聯軍需要戰利品、需要逃亡的清政府接受他們的條件投降、需要展示他們在殖民戰爭的勝利就像在拉丁美洲在東南亞一樣,而什麼能夠比徹底毀滅一個文明最具有代表意義最富有成就感的清朝首都的“三山五園”更能證明殖民者的“偉大”?
別把鴉片戰爭時期的鬥爭想象的那麼複雜,那只是一個強盜來到一個膽小而富有的貴婦家施以暴行並劫持家財的故事。
在近代史上,是什麼原因導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詳細一點
公元1856年至1860年9月22日英國與法國因清咸豐皇帝拒絕續簽《南京條約》,以亞羅號事件及中國廣西西林教案馬神甫事件為導火索
英法聯軍的背景是在克里米亞戰後,歐洲建立新秩序,而拿破崙三世極欲在東方建立戰果
在東亞方面,拿破崙三世認為,法國如果不在東亞建立影響力,最終就會淪為二流國家。而且,法國人肩負著傳播文明的使命。自克西米亞戰爭中英法密切合作之後,拿破崙三世於1855年4月訪問了倫敦,顯示英法的合流
1856年5月,美、英、法三使,先後對葉名琛發出修約照會,不得要領。1856年10月8日發生亞羅號事件,(廣東水師接獲被劫商人舉報,懸掛英國國旗的亞羅號停泊在廣州黃埔。巡河水師千總樑國定登船搜索,當時船長正在另一條船上用早餐未做開航之準備。發現執照已過期12天,扣留了十二名涉嫌走私的中國水手。但事後船長聲稱眼見英國國旗被撕毀的全部過程,)葉名琛對英態度強硬,不賠償、不道歉,只答應放人,此舉令英國方面極為不滿,復以英國企圖修改《南京條約》亦遭清朝拒絕。10月23日,英軍開始行動,三天之內,連佔虎門口內各炮臺。27日,英艦炮擊督署,葉「危坐二堂,絕無懼色」。29日,英軍攻入城內,搶掠督署後退出。12月,洋行夷館被毀,盡成灰燼。一艘自廣州開往香港的英國郵船遭劫。1857年1月,英軍焚燒洋行附近民宅數千家,後退出省河。
最後1860年7月英法援軍大舉來襲,在大沽口擊敗清軍後,北上佔領天津。8月23日清朝派欽差大臣桂良、恆祺與聯軍代表額爾金在天津議和,由於駐軍北京問題導致議和失敗。恆祺離開天津後,天津全部清政府官員四散撤離,天津由中國大商人代為管理。官員聯軍繼而進軍北京。1860年10月13日聯軍從安定門攻入北京。聯軍放火併洗劫和燒燬圓明園和靜宜園。圓明園大火持續了兩天,300多名太監和宮女葬身火海。
中國人帶路:火燒圓明園悲劇的歷史原因是什麼
中國統治階級的腐朽,中國的落後
為什麼要火燒圓明園?
英法聯軍為什麼要火燒圓明園?
近日,《少年智力開發報》編輯部主任方明先生轉發告我,有讀者提出:“英法聯軍為什麼要火燒圓明園,沒有火燒紫禁城呢》”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看法,供讀者參考。
鴉片戰爭期間,清朝統治者依舊做著“天朝上國”的迷夢。他們不識時務,虛驕自大。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1858年5月20日,英法聯軍攻佔天津大沽口炮臺,清廷被迫派大學士桂良等赴天津議和。6月,桂良等分別與俄、美、英、法簽訂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天津條約》簽訂以後,清朝統治者還堅持公使進北京見皇帝要行跪拜之禮,妄圖藉此給“天朝上國”爭回一些體面。清朝統治者玩弄這種拙劣的伎倆,實在可憐!當時英國人赫德稱清廷的這種做法是:“智淺而欲輕人,力弱而欲服人”,怎麼可能呢?清廷的做法,使英法侵略者感到,要馴服這個冥頑的政府,有必要給它“直接的打擊”。
“當英國軍隊臨近北京的時候,關於報復清政府的事情,曾經有一個熱烈的辯論:什麼才是一種厲害的報復方法?”“決定必須彷彿一聲霹靂似的給一個迅速而且厲害的打擊”,以示“懲一儆百之戒”——“警告清政府,違反條約以後,責罰準定跟蹤著到來了。”
那麼,“直接的打擊”,“厲害的報復”,為什麼會落在圓明園,而不是紫禁城呢?這也是有原因的。
圓明園位於北京西郊,綠水青山,風景優美。它本來是明代遺留下的廢舊園林。1709年,康熙皇帝把它賜給了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始稱“圓明園”。其後歷經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朝,不斷興修、擴建。清朝幾代帝王徵調能工巧匠,花費150多年,才建成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中國的工匠們用智慧和力量,把祖國錦繡河山的眾多景觀和西方建築藝術的精華聚集到一處,這是世界園林建築史上的偉大創舉。自雍正皇帝起,清朝最高統治者都非常喜歡圓明園。他們每年居住在圓明園的時間超過全年的2/3,紫禁城內的皇宮僅在舉行大典時暫住。處於風雨飄搖王朝末世的清文宗——咸豐皇帝,於1855年移居圓明園正大光明暢理事辦公。據記載:“軍機冊檔二分,一存方略館,一存圓明園。”1860年9月,英法聯軍直逼北京通州。咸豐皇帝躲在圓明園內下達截獲英使巴夏禮等人的命令,並宣佈與英國斷絕海上貿易進行決戰。他還下令要全國軍民踴躍殺夷,並頒佈獎賞規格。咸豐皇帝的做法自然會引起英法聯軍的忌恨。
1860年9月22日,咸豐逃亡熱河,命恭親王奕欣?為欽差大臣,在圓明園內設立公所,主持和局。10月6日,英法聯軍自德勝門、安定門入京,清軍不戰自潰,紛紛退往圓明園。英法聯軍跟蹤至圓明園,奕欣聞訊而逃。侵略者找不到奕欣,其肯罷休!?英國公使額爾金就提出:要留下懲罰的痕跡——“在人們腦海裡留下不易泯滅,永久保存的痕跡。”在額爾金看來,“它(即毀園)可以表明,聯軍已經旗開得勝,耀武揚威地佔據北京,使得此事昭然顯著,杜絕他日爭辯和疑問。”英將格蘭特說得更明確,更直言不諱——“圓明園宮殿之為要地,人所共知,毀之所以予中國政府以打擊。”這樣,圓明園自然在劫難逃了
參考資料:www.pep.com.cn/...99.htm
關於火燒圓明園的起因、經過、結果的資料。
起因:侵佔圓明園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繞經北京城東北郊直撲圓明園,當時,僧格林沁、瑞麟殘部在城北一帶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軍先行,於當天下午經海淀,傍晚即闖至圓明園大宮門。此時,在出入賢良門內,有二十餘名圓明園技勇太監同敵人接仗。“遇難不恐,奮力直前”,但終因寡不敵眾,圓明園技勇“八品首領”任亮等人以身殉職。至晚7時,法侵略軍攻佔了圓明園。管園大臣文豐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後,立即“協派英法委員各三人合議分派園內之珍物。”法軍司令孟託邦當天即函告法外務大臣:“予命法國委員注意,先取在藝術及考古上最有價值之物品。予行將以法國極罕見之物由閣下以奉獻皇帝陛下(拿破崙三世),而藏之於法國博物院。”英國司令格蘭特也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於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軍入園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誘惑力,軍官和士兵們都成群打夥衝上前去搶劫園中的金銀財寶和文化藝術珍品。
經過
火燒圓明園 清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於lO月6日佔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英、法軍隊洗劫二天後,向城內開進。10月11日英軍派出1200餘名騎兵和一個步兵團,再次洗劫圓明園,英國全權代表詹姆士·布魯斯以清政府曾將巴夏禮等囚於圓明園為藉口,將焚燬圓明園列入議和先決條件。10月18日,3500名英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結果
焚燬的範圍遠遠比圓明園大得多。這三山五園是:萬壽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靜明園、靜宜園五園。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原因是什麼?
我覺得直接原因應該是清軍虐待俘虜,你知道,國外對人權都是比較敏感的,那個時代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