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鋼筋錨固長度怎麼算?
鋼筋樑錨固長度怎麼算
鋼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結
一、樑
(1) 框架樑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淨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淨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淨跨長+2×15d
抗扭鋼筋: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樑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樑寬-2×保護層+樑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件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樑寬度+2*50,其中框樑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淨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淨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淨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
二、其他樑
一、非框架樑
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樑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樑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1、 普通樑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
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二、框支樑
1、框支樑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
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樑;
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樑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4、樑中部筋伸至樑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
5、箍筋的加密範圍為≥0.2Ln1≥1.5hb;
7、 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樑一致。
二、 剪力牆
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牆是最難計算的構件,具體體現在:
1、剪力牆包括牆身、牆樑、牆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係;
2、剪力牆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角形式......
樑鋼筋的錨固怎麼計算
理論知識為圖集上的0.4LaE+15d !
實際操作為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其實兩種都是差不多的!
樑鋼筋伸入剪力牆錨固長度怎麼算?是直錨的
順牆肢的樑伸入剪力牆鋼筋錨固長度自進牆肢邊緣算起≧LaE,非抗震≧La。LaE(La)的具體長度,應根據鋼筋外形、強度等級、工作狀況及牆的混凝土等級計算或查看11G101-1第53頁表。
框架樑底筋錨固長度怎麼計算
請按16G101-1 (替代11G101-1)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樑、板)規定計算(紅圈圈住的情況分別處理)。
參考資料:16G101-1 (替代11G101-1)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樑、板)
樑鋼筋支座錨固長度計算
樑鋼筋支座錨固長度計算
是上部支座筋,樑的邊支座的彎錨長度計算為什麼仍然要在0.4lae+15d和0.5hc+5d中取較大值啊?
我看03g101第54頁的樑邊彎錨只標註了0.4lae+15d,只在直錨中標註了0.5hc+5d
答:您怎麼把是上部支座筋,樑的邊支座的彎錨長度計算≥0.4lae+15d和縱筋在端支直錨構造(一至四級抗震等級)中標註了≥LaE≥0.5hc+5d混為一談呢?3GG101第04頁的樑邊彎錨只標註了≥0.4lae+15d沒錯!縱筋在端支直錨構造(一至四級抗震等級)中標註了≥LaE≥0.5hc+5d。浮這裡應取大值。
樑的錨固從哪裡開始算起
樑與任何能成為其支座的結構構件相交時,錨固長度從這個交界面開始計算。
對於你的問題,如果是連樑,可以以牆作為支座,從牆邊算起
如果是框架樑或者框支樑,以柱子為支座,從柱邊算起
樑的下部縱向鋼筋錨固長度是如何規定的?
樑底鋼筋的錨固分中跨和邊跨。
中跨:也就是柱子兩邊都有樑的情況績這時樑底鋼筋要嘛直接拉通,要嘛錨進柱子中,錨固長度為LaE和hc/2+5d的較大值(hc為柱在縱筋方向上的寬度,d為錨固鋼筋直徑),要是柱子不夠寬,樑底鋼筋也不用彎折,可直接伸進另外一跨的樑中(要是這一跨的樑高度不夠高,樑底鋼筋伸不過去,那麼做法同邊跨)。
邊跨:也就是柱子一邊才有樑的情況,這時樑底鋼筋需要錨進柱子0.4LabE的長度,並向上彎折15d。
詳見:11G101-1第80、81、82頁或者11G329-1第2-5、2-6、2-7、2-8頁
主樑與次樑之間鋼筋的錨固(彎錨)長度怎樣確定
主樑與次樑之間鋼筋的錨固(彎錨)長度確定:
下部縱筋,直線錨固,帶肋12d,光圓鋼筋15d。上部縱筋,滿足La或設計按鉸接≧0.35Lab,充分利用鋼筋受拉強度時≧0.6Lab。
鋼筋錨固的原則:
1、樑受拉鋼筋在端支座的彎錨,其彎錨直段≥0.4laE,彎鉤段為15d並應進入邊柱的“豎向錨固帶”,且應使鋼筋彎鉤不與柱縱筋平行接觸的原則(邊柱的“豎向錨固帶”的寬度為:柱中線過5d至柱縱筋內側之間);
2、受力縱筋在端支座的錨固不應全走保護層的原則,當水平段走混凝土保護層時,彎鉤段應在盡端角筋內側“扎入”鋼筋混凝土內;
3、當抗震框架樑往中柱支座直通錨固時,縱筋應過中線+5d且≥Lae的原則;
4、樑受拉縱筋受力彎鉤為15d、柱偏拉縱筋彎鉤、鋼筋構造彎鉤為12d的原則;
5、牆身的第一根豎向鋼筋、板的第一根鋼筋距離最近構件內的相平行鋼筋為牆身豎向鋼筋與板筋分佈間距1/2的原則;
6、當兩構件配筋“重疊”時不重複設置且取大者的原則;
7、節點內鋼筋錨固不應平行接觸的原則。
1、 變截面柱牆插筋錨固為1.5Lae
2、 牆上柱縱筋錨固為1.6Lae
3、 上柱比下柱多出的鋼筋錨固為1.2Lae
4、 下柱比上柱多出的鋼筋錨固為1.2Lae
5、 上柱直徑大於下柱時應將下層柱的連接位置移到柱的上端,上柱連接位置下移。
6、 頂層邊角柱外側鋼筋全部伸入樑板內,長度為樑底以上1.5Lae。也可採用12D(此時屋面樑上部彎折長度須為1.7Lae,避免節點頂部鋼筋擁擠)和1.5Lae+20D(當柱外側配筋率>1.2%)
7、 頂層中柱12D,當直錨長度大於錨固長度時可採取直錨。
8、 暗柱和牆頂層錨固為Lae (自板底)。
9、 框支柱部分縱筋延伸到上層剪力牆樓板頂,能通則通駭彎錨部分伸入樑或板內Lae
10、 牆水平筋伸入端柱的長度取定:當滿足直錨時為LAE,當不能滿足直錨時為伸至端柱對邊加彎折15D,平直段長度須>=0.4LAE
11、剪力牆水平筋應伸至牆端,並向內水平面彎折。
12、轉角剪力牆外側水平筋應連續通過。
1、樓層框架樑鋼筋端支座採用直錨時為>=Lae且>=0.5支座寬+5D。
2、樓層框架樑鋼筋端支座採用彎錨時為伸至柱縱筋內側+15D彎折。平直段長度必須>=0.4Lae,這是對設計的要求,如果不能滿足此條件,須用較小規格鋼筋代替。
3、框架樑中間支座伸入支座內>= Lae且>=0.5支座寬+5D。
5、樓層高低跨樑低跨樑鋼筋伸入高跨樑內為Lae,屋面高低跨樑低跨樑鋼筋伸入高跨樑內為1.6Lae。
6、屋面框架樑上部鋼筋在端支座的彎折長度為:1)伸到樑底;2)1.7 Lae;3) 1.7Lae+20D(樑上部縱筋配筋>1.2%)。
7、井字樑、次樑和純懸挑樑下部鋼筋伸入支座12D,當為光面鋼筋時,直錨長度為15D.弧形次樑下部鋼筋伸入支座為Lae。
8、純懸挑樑、井字樑和次樑上部鋼筋以及連樑端部為小牆肢時的上下鋼筋取值同樓層框架樑。
9、連樑滿足直錨時伸入牆內的長度為Lae且>=600.斜向交叉暗撐及斜向交叉構造鋼筋錨入牆內為LAE。
10、側面構造筋的錨固長度和搭接長度均為15D,當樑側面為抗扭腰筋時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樑下部鋼筋。
11、樑架立鋼筋的搭接長度為150。
12、基礎樑外伸時鋼筋彎折長度為12D,無外伸時為樑高1/......
樑鋼筋伸入牆內的錨固長度要怎麼計算?
水平段要大於等於0.4La;豎直段要大於等於15d
具體要看03G101-1 54頁到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