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農民起義?

General 更新 2025-02-02

明朝末年發生的最著名的農民起義是什麼起義

李自成

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鴻基,小字黃來兒,又字棗兒,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世居陝西榆林米脂李繼遷寨。童年時給地主牧羊,曾為銀川驛卒。1629年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滎陽大會時,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的贊同。高迎祥犧牲後,他繼稱闖王。

明朝末期的農民起義有哪些

1420年(永樂18年) 山東唐賽兒起義

1445年(正統10年) 江西葉宗留起義

1448年(正統13年) 福建鄧茂七起義

1448年(正統13年) 廣東黃蕭養起義

1456年(景泰7年) 廣西侯大苟起義

1465年(成化元年) 湖北劉通,石龍起義

1470年(成化6年) 湖北李原,王洪起義

1509年(正德4年) 陝西藍廷瑞,鄢本恕起義

1510年(正德5年) 河北劉六,劉七起義

1511年(正德6年) 江西農民起義

嘉靖年間 廣東李文積與江西賴清規起義

1627年(天啟7年) 陝西王二起義

1628年(崇禎元年) 陝西王夾胤在府谷,高迎祥在安塞,王左掛在宜川,張獻忠在延安分別起義

明朝有哪些起義

明初農民起義 明初農民起義遍及全國十來個省份,從黃河兩岸到珠江流域,都有起義者的足跡。 廣東地區。洪武五年(1372)潮州民有千餘人起義,佔領揭陽、潮陽兩縣,後被潮陽衛明軍鎮壓。洪武十二年,潮州海陽縣朱得原又聚眾起義。洪武十四年,海陽縣民千餘人又起義反抗,直到洪武二十一年海陽縣民還在曾水蔭等率領下攻打州縣。在廣東,明初起義規模較大的是洪武十四年廣州人曹真和蘇文卿聯合山區裡的單志道、李子文等人發動的起義。起義者據險立寨,有眾數萬人,戰船一千八百餘艘,佔領了番禺、鹿步、清遠大羅山等處,又攻打東莞、南海及肇慶、翁源諸縣,聲勢浩大,多次擊敗南雄侯趙庸步騎舟師的進剿,後廣東參政閻鈍、千戶張惠率軍來援,才鎮壓了這次起義。第二年,廣東又有首領號稱“剷平王”的起義,眾至數萬人,明廷派趙庸鎮壓了這次起義。 廣西地區。洪武三年(1370),陽山縣十萬山寨人民聚眾起義,反對明朝統治,被南寧衛明軍所鎮壓。洪武五年,南寧衛指揮僉事左君弼強徵農民當兵,激起三千多人的反抗。洪武八年,廣西桂平縣大藤峽地區的瑤族、壯族人民,因不堪忍受當地官府的橫徵暴斂而起義,被柳州衛明軍所鎮壓。到洪武二十八年,瑤壯族人民又聚集數萬人,以更吾、蓮花、大藤等寨為據點,向都康、向武、上林等地發展。明政府派徵南將軍楊文與廣西都指揮使韓觀率軍鎮壓了這次起義。洪熙元年(1425)思恩縣覃公旺與河池縣罩公新聯合忻城莫山洞韋萬黃等起義;直到宣德年間,起義者還在活動。 福建地區。洪武三年(1370),泉州惠安縣民陳同聚眾起義,進攻永安、德化和安溪三縣,曾擊敗泉州衛軍,後被駙馬都尉王恭軍鎮壓。洪武五年,同安縣民吳毛狄聚眾起義,佔據了縣城。洪武十年,泉州民任鈞顯起義,攻佔安溪縣,“奪縣印而去”①。洪武十二年,漳州府龍巖縣民江志賢聚眾數千人起義。洪武十四年,福安縣民聚眾八千餘人起義,同年龍巖縣民起義,自立官署,進攻龍溪縣。 江西地區。洪武十六年(1383),永新、龍泉人民揭竿而起,起義領袖自稱順天王,曾打敗江西都指揮同知戴宗仁率領的明軍,起義堅持到第二年三月,才被申國公徵南副將軍鄧鎮所鎮壓。洪武二十二年,贛州農民夏三舉行起義,眾至數萬人,並與湖廣地區農民相聯絡,聲勢浩大。明朝特派東川侯胡海為總兵官,普定侯陳桓為左副將軍,靖寧侯葉升為右副將軍,率領三萬三千五百人前往鎮壓,起義被平定。宣德六年(1431)永新縣艾長胞聚眾起義,抗拒官府,殺死官吏。宣德九年,永豐縣民夏九旭率眾三千起義,在大盤山立營紮寨。夏九旭犧牲後,起義部眾由曾子良領導,並聚集永豐、新湖廣地區。洪武十一年(1378)六月,湖廣五開(今貴州黎平縣)民吳奤兒發動起義,明靖州衛指揮僉事過興率三百人前去鎮壓,被起義軍打敗,過興父子被殺。十一月,明朝以辰州衛指揮楊仲名為總兵官率軍前往圍剿,起義軍作戰失利,吳奤兒在人民的掩護下得以逃脫,回到家鄉祕密活動,積聚力量。到洪武十八年六月再次起兵,“稱剷平王,古州十二長官司悉應之,號二十萬”①。明廷聞訊大震,急派信國公湯和為徵蠻將軍,江夏侯周德興、都督同知湯醴為副,會合楚王的護衛隊,號稱二十萬大軍,將起義鎮壓。永樂七年(1409),李法良在湘潭發動起義。成祖即位後,在北京修建皇宮,所用木料多采自南方各省。永樂四年,吏部侍郎師逵在湖南役使十萬民工入山採木,使不少人喪生。李法良起義後,應役伐木的民工紛紛參加。起義軍轉戰至江西安福縣,遭到明軍堵截,再至吉水,被明軍鎮壓。 浙江地區。洪武八年(1375),青田民葉保五聚眾暴動,處州衛與溫州衛聯合派兵鎮壓才平息下去。洪武十四年十月,衢州、處州、溫州三府吳達三、葉丁香聚眾起義,攻城略地,......

明朝末年農民大起義爆發的原因是什麼?

明末農民起義和歷代農民起義一樣,都是由於封建王朝政治腐敗、經濟剝削嚴酷造成的;農民起義在陝北爆發,並得到響應,又有其具體原因。天啟七年(1627),陝北災荒嚴重,澄城縣知縣張鬥耀不顧人民死活,催收甚急,人民被迫起義。王二率饑民衝進縣衙,殺死知縣,各地人民紛紛響應。 明末農民大起義爆發的原因:

1.土地兼併嚴重,農民流離失所。

2.天災不斷,農民生活更加痛苦。

3.政府加派“三餉”,激化階級矛盾。

明朝的農民起義很著名但很少是嗎

很著名,但是並不少。相反的,可以說是非常多。

光洪武朝就有近百起大大小小起義,規模大的擁兵十餘萬眾,幾年才能平定。永樂盛世時期還有大名鼎鼎的白蓮教唐賽兒,而且白蓮教折騰了很多年,明朝中期還出來搞事。

各地土著叛亂更是不勝枚舉,直到最後明末的這場席捲全國的大亂,數百隻反王隊伍,近兩百萬軍隊,比起隋末十八路反王七十二處煙塵,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明末農民大起義爆發的原因是什麼?

明末農民起義和歷代農民起義一樣,都是由於封建王朝政治腐敗、經濟剝削嚴酷造成的;農民起義在陝北爆發,並得到響應,又有其具體原因。天啟七年(1627),陝北災荒嚴重,澄城縣知縣張鬥耀不顧人民死活,催收甚急,人民被迫起義。王二率饑民衝進縣衙,殺死知縣,各地人民紛紛響應。明末農民大起義爆發的原因:

1.土地兼併嚴重,農民流離失所。

2.天災不斷,農民生活更加痛苦。

3.政府加派“三餉”,激化階級矛盾。

4貪官汙吏太多,政治黑暗

誰是明末農民起義的領袖

王自用是第一個領袖,高迎祥為第二個領袖,李自成為推翻明朝的起義軍領袖。

明朝末年農民大起義爆發的原因是什麼

明末農民起義的幾個問題:

1、連年戰爭-與女真、與蒙古、與倭寇海盜的戰爭

2、自然災害

3、瘟疫

4、政治制度腐朽,朝廷無能,

5、世界大環境壓制。出口不利。

明末正好是西方社會開始回收地理大發現的初期紅利,科技文化科學技術蓬勃發展,西方社會開拓進取,雖然很多時候是伴隨這殖民侵略戰爭。但是總體是高速進步的發展,而我國在明朝開始的閉關鎖國,盲目自大,自以為是。加上朝廷無能,官員昏聵,災害戰亂頻繁,民不聊生,大明終被拖垮。滅亡,一個朝代的滅亡並不值得可惜,但是更落後的滿清奴隸主貴族統治了中國造成了更落後的局面,中國徹底與世界隔絕了230多年,一個5000年曆史多少炎黃子孫慷慨悲歌為之犧牲的中央帝國終成為一個東亞病夫之國,這才是真正的可惜。中華民族遭受的恥辱和痛苦至今都還有殘留。

明朝末年,農民起義軍李自成是被誰殺死的?

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初,大順軍到達湖北通城九宮山麓時,李自成率輕騎20餘人登山探路,被當地民兵武裝姜大眼殺死,屍首祕密埋葬。

相關問題答案
明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
明朝末年農民起義?
明朝農民起義領袖?
明末農民起義根本原因?
唐末農民起義?
漢朝農民起義?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
中國古代的農民起義?
農民起義為什麼失敗?
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