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起名字中間的?
古代人都是怎麼取名字的?
古代人的名字有姓、氏、名、字、號五個部分組成。
姓、氏、名、字、號的歷史由來及演變情況。 一、姓 許慎《說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生亦聲。”班固《白虎通德論》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稟天氣所以生者也。” 《左傳·隱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這都說出了“姓”的本義是“生”。因此人們普遍認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緣、血統、血族關係的種族稱號,簡稱族號。作為族號,它不是個別人或個別家庭的,而是整個氏族部落的稱號。據文獻記載,我們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為了“別婚姻”,“明世系”、“別種族”。它產生的時間大約在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時期。 姓是怎麼來的?人們推測,姓的由來與祖先的圖騰崇拜有關係。在原始蒙眛時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圖騰崇拜物,比如說麥穗、熊、蛇等都曾經是我們祖先的圖騰,這種圖騰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標誌。後來便成了這個部落全體成員的代號,即“姓”。由於古代氏族部落的數量畢竟是有限的、可數的,所以,純正的遠古時代留下來的姓是很少的。 後人據《春秋》整理出來的“古姓”有:媯(今河北涿鹿有媯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風、贏(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歸、曼、羋(楚姓)、隗(原北方少數民族姓)、漆(瞞)、允等22個姓。這些姓中近半數帶女字旁。所以,人們推測,姓的產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會。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學者又從《說文》、《山海經》、甲骨文、金文等較古的文獻中整理出幾十個古姓(約59個,章太炎得52個,他人又從金文中得嫘等7個),這樣加上原有的也不過80幾個,可以想見,這只是遠古實際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時候的姓決沒有我們今天講的“姓”多。我們這裡可以羅列幾個從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關於姓的數字。 ①北宋以後的封建社會,長期作為兒童識字讀物的《百家姓》(北宋錢塘無名氏編),共收入502個姓氏(其中單姓342個,複姓60個。開頭曰:“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②宋代鄭樵《通志·姓氏略》中統計古代姓氏共有1745個。③明代翰林院編修吳沈等人據當時戶部所藏戶籍編成《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個。(開頭曰:“朱奉天運,富有萬方,聖神文武,道合陶唐……”)④清代康熙帝親自審定《御製百家姓》,(開頭曰:“孔師闕黨,孟席齊樑,高山詹仰,鄒魯榮昌,冉季宗正,遊夏文章……”)⑤清人張澍《姓氏尋源》、《姓氏辨誤》中說古姓氏有5129個。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陸學者閻福卿等曾編輯出版過《中國姓氏彙編》共收姓氏5730個。其中單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五字姓12個。臺灣省也出版過《中華姓符》共收姓氏6363個,但裡面有異體字重複收入的情況。⑦據中國語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員會漢字處1984年的抽樣調查及有關專家的估計,直到今天還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個以上。(氣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王大良編《當代百家姓》據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資料認為:目前,我國常用的姓約400個,按當時人口數算,前100個姓是: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馬羅,樑宋鄭謝韓唐馮於董蕭,程曹袁鄧許傅沈曾彭呂,蘇盧蔣蔡賈丁魏薛葉閻,餘潘杜戴夏鍾汪田任姜,範方石姚譚廖周熊金陸,郝孔白崔康王丘秦江史,顧侯郎孟龍萬段雷錢湯,尹黎易常武喬賀賴龔文。這100姓佔全國總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張劉陳5姓就有3億多人口。李8700萬、王8000萬、張800萬、劉6000萬、陳5000萬。全國各城市的大姓情況也不一樣,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張王陳李徐朱......餘下全文>>
古代名字中間有道的有那些
酈道元
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學家。仕途坎坷,終未能盡其才。他博覽奇書,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後又遊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蒐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撰《水經注》四十卷。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彙集。可稱為我國遊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後世遊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賈似道
賈似道(1213~1275),字師憲,號悅生、秋壑,宋理宗時權臣。浙江天台屯橋松溪人。賈涉之子,生母胡氏是賈涉的小妾。賈涉死時,賈似道年僅11歲。端平元年(1234)以父蔭為嘉興司倉、籍田令。嘉熙二年(1238)登進士,為理宗所看重。淳祐初以寶章閣直學士為沿江制置副使,任江州知州,兼江西路安撫使,再調京湖制置使,兼江陵知府。加寶文閣學士、京湖安撫制置大使。寶祐二年(1254)加同知樞密院事,臨海郡開國公。宋理宗以“師臣”相稱,百官都稱其為“周公”。鹹淳九年(1273),襄樊陷落,德祐元年(1275)抽諸道精兵13萬出師應戰元軍於丁家洲(今天安徽銅陵東北江中),大敗,乘單舟逃奔揚州。群臣請誅,乃貶為高州團練副使,循州安置。行至漳州木棉庵,為監押使臣會稽縣尉鄭虎臣所殺。
謝道韞
謝道韞,字令姜,生卒年不詳,東晉時女詩人,是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的妻子。謝道韞留下來的事蹟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記載在《世說新語》中:謝安在一個雪天和子侄們討論可用何物比喻飛雪。謝安的侄子謝朗說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則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眾人的稱許。也因為這個著名的故事,她與漢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為中國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詠絮之才”也成為後來人稱許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詞語,這段事蹟亦為《三字經》“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所提及。
李道宗
李道宗(600年—653年),字承範,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李道玄從父弟,為唐高祖李淵的堂侄,唐朝初期重要將領,一生參與破劉武周,破王世充,滅東突厥、吐谷渾,徵高句麗等諸多戰役,為唐王朝的統一和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李道宗在唐朝初年的宗室人物中與李孝恭並稱為賢。唐太宗在晚年評價李道宗為與李世勣、薛萬徹二人齊名的名將。晚年遭長孫無忌、褚遂良的陷害,流放象州,途中病死。
黃道婆
黃道婆,又名黃婆或黃母,宋末元初知名棉紡織家。由於傳授先進的紡織技術以及推廣先進的紡織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時候,被尊為布業的始祖。
古人起名字好像中間那個字總是“仲”“伯”,這是有排名的嗎?
古人起名字好像中間那個字總是“仲”“伯”,這是有排名的:
古代兄弟排行的順序:伯、仲、叔、季, 根據《國語辭典》記載:“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長幼之別字也。”同時,伯、仲、叔、季,也是指兄弟長幼的次序。辭典的解釋為:“兄弟排行的次序,長兄為伯,次為仲,又次為叔,最幼為季。若兄弟三人,則稱孟、仲、季。”
中國古代的名字裡面都有個字什麼的是怎麼起?誰幫我起個?
“字”,也稱 ”表字“,是中國的“特產”,外國人沒有。
字,是一個人的名字的註解、補充和延伸。字,必須與名相呼應,互為表裡。比如:
1,曹操,字孟德。“孟”表示庶出的老大,“德”是“德性”的意思,與“操行”一詞相呼應;
2,趙雲,字子龍。常言道:龍從雲、虎從風;
一個人的字,是在成年後才有的。年輕人為了表示謙遜,都說:”年幼,無表“。
古代的中國是 ”禮儀之邦“,封建道德講的是 ”禮義廉恥、忠孝節義“;現在的中國,講什麼?講的是拜金、作假、欺詐,還要字幹什麼?
至於樓主的要求,我這裡調侃一下,請不要介意:敏與捷對應,基礎當然要牢固,堅強,所以可起表字:捷強,不知道某超市願意不?哈哈哈
古代兄弟名字有什麼講究?
這個沒有講究的,是家長自己設計的。想讓自己的孩子關係更親密而已。
就是沒有特別的講究啊~比如會有人生了個兒子,希望他平平安安的長大,所以取名叫李安,後來又生了一個,想說也希望平平安安,那就叫李平了啊。其實反過來也可以,不一定非要倒著的。
大部分親兄弟名字是沒有關係,連不成片語的。所以你說的這種不具有普遍性,完全是家長個人的想法而已。
古代堯帝中間名字還有什麼一個字
堯,姓伊祁,名放勳,中國上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堯為帝嚳之子,母為陳鋒氏。十三歲封於陶。十五歲輔佐兄長帝摯,改封於唐地,號為陶唐氏。二十歲,堯代摯為天子,定都平陽。 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後,堯老,舜代替堯執政,堯讓位二十八年後死去,葬於谷林(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境內)。堯從父親帝嚳那裡繼承帝位,並禪讓於舜。
他命羲和測定推求曆法,制定四時成歲,為百姓頒授農耕時令。測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堯設定諫言之鼓,讓天下百姓盡其言;立誹謗之木,讓天下百姓攻擊他的過錯。帝堯德高望重,人民傾心於帝堯。他嚴肅恭謹,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團結族人,使邦族之間團結如一家,和睦相處。堯為人簡樸,吃粗米飯,喝野菜湯,得到人民的廣泛愛戴。被後世儒家奉為聖明君主的典型。
古代國君的名字中間那個字是什麼意思?怎麼由來的?
諡號,死後子孫給加的諡號;
諡號,是在我國古代,統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另起的稱號,如“武”帝,“哀”公等。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諡或諡號。“諡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古代每個朝代起名字是以什麼為根據?
第一,有根據中國傳統的書籍易經。
第二,有根據自己的教派。
第三,有根據自己原來的封地,例如漢、晉等
古代的名字裡的字該怎麼取法?比如名字裡的(印)該怎麼取字?????
好辦, 法印
古代仁字在中間的名字
唐代著名的宰相狄仁傑與名將薛仁貴,太平天國時期的幹王洪仁玕(就是提出《資政新篇》的那個,他是洪秀全的族弟)、劉仁軌(601-685年3月2日),字正則,漢族,汴州尉氏人(今河南省尉氏縣張市鎮),唐朝名將、清代張仁濟 ,字敬堂,號納齋。江蘇常熟人。喜收書,晚年建藏書樓“照曠閣”,貯書萬卷,多宋元舊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