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風俗?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5日

大理的民族風俗

大理飲食饒有特色。其背靠蒼山,憑蒼山之優,乾巴菌、樹頭菜、松茸等產量豐富,新鮮無比,味道更是別具一格;瀕臨洱海,借洱海之便,水產頗為豐富,弓魚、田螺等等。 大理的小吃也非常有特色,著名的乳扇、奇妙的餌塊、香酥的粑粑還有滑嫩的涼雞米線,人民路的“梅子井酒家”是大理的飲食老字號。 大理特色小吃有砂鍋魚 喜洲粑粑 三道茶 乳扇 雕梅、大理酸辣魚 、洱源乳扇 、祥雲“姊妹七辣”、火燒豬肉、炒螺黃 樹頭菜炒火腿 、活水煮活魚 、冷凍白豆腐魚、乳扇、高河菜、南澗鍋巴豆粉等。 此外在大理還有各色的小鍋用絲和米線、雪白小米糕、破酥粑粑、熱豆粉、豆花、卷卷、蒸糕、粉粑等地方小吃。 三道茶提起大理,“三道茶”、洱源乳扇都是不能不說的。三道茶分別為苦茶、甜茶、回味茶。苦茶,民間又稱為響雷茶,多為烤制,味苦;甜茶,則在茶中加入核桃片和紅糖,喝完後口中回甘;第三道,加入蜂蜜、花椒,有的加入乳扇,故稱回味茶。大理古城文獻樓點,大理南詔文化城內,還有喜洲嚴家大院內的三道茶都是比較地道的,另有民族歌舞表演。 白族調白族調是白族人民在歌舞時隨口興唱的一種曲調,以白族話演唱,生活氣息濃厚。 誦經調誦經調是白族人民在做本主崇拜,誦經時所演奏的曲調。主要樂器為木魚等,曲調莊重、和諧,顯得古老、深沉。但是它並不等同於洞經古樂,二者在音色以及曲調上還存在一定區別。 本子曲本子曲實際上是白族調的一種,分為獨唱和對唱。獨唱時,除了起頭第一段外,往往把第二段無限重複,只在節奏與感情方面略作調整;對唱時,每人八句,反覆進行。 吹吹腔吹吹腔俗名“板凳戲”,是白族的古老劇種之一。吹吹腔以大理為界限,大理以南稱為南派,以北則稱為北派。兩派風格各有特色。吹吹腔講究韻律,風格多樣,表演生動,地方色彩濃厚。 大本曲大本曲又名本子曲,是白族特有的民間說唱曲藝。本子曲往往是以人演唱,一人以三絃伴奏。唱詞內容多為白族民間故事以及漢族的文學作品,如《白王的故事》、《藍季子會大哥》、《梁山伯與祝英臺》等。本子曲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地形成了南腔、北腔和海東腔。南腔婉轉、輕柔,北腔平直、順暢,十三腔高亢、粗獷。 洞經古樂洞經古樂原為一種道教音樂。在明代時期由內地傳入西南。隨後,在長久的歷史演化之中,這種道教音樂慢慢地為西南少數民族所接受,並逐漸融入了民族音樂與樂器,形成了極具少數民族特色的洞經古樂。  巍山洞經音樂與大理洞經音樂為洞經音樂的兩個分支。巍山洞經音樂融入了南詔音樂的古典與莊重;大理洞經音樂融入了白族民樂的優美與動聽。雖然音色之中偶有區別,但是在樂器方面同採用了笛子、鑼、鼓、二胡、三絃、繞、鈴子等為伴奏。洞經音樂常常是在誦經之時進行演奏的。誦經腔調隨著音樂遊走,相互融合,無比莊重,宛如對古代英雄的讚歌,可謂是天籟之音,悠揚飄逸。 大理扎染扎染是白族的傳統工藝,歷史相當悠久。用蠟刀將蠟塗於土布之上,旋即用棉布在土布的不同部分捆紮,隨後入染料浸染。晾乾之後,去掉捆紮的棉布,土布之上就會留有圖案各異的扎痕。純手工製品,樸實大方,素雅凝重。由於棉布捆紮部位不同會造成不同的圖案,因此扎染手法多樣,變幻無窮。由扎染土布製作的產品非常豐富,如:桌巾、門簾、服裝、民族包、帽子等等。劍川木雕劍川木雕做工精細,造型多樣,形象生動、美觀,質地堅硬柔韌,可謂是集明清各式木雕之精華。 大理市是以白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聚居區,白族佔有大理市人口的65%。白族風情多姿多彩,風俗習慣具有鮮明的地方民族特色。 白族民居一向外觀整齊、莊重、大方,白牆青瓦,古樸大方。房屋由大量石料建成,牆基、門頭、窗頭、橫樑皆用石頭砌成,屋頂以板......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白族的風俗有哪些? 30分

白族的風俗習慣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佈。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數為1858063。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絕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語言,通用漢語文。元明時曾使用過“僰文”(白文),即所謂“漢字白讀”。白族使用漢字書寫,但是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藝術豐富多采。善於經營農業、鹽漬杜鵑花。三道茶是雲南白族招待貴賓時的一種傳統飲茶方式。

贊助廣告

白族是個古老的民族,與古代的羌人有淵源關係。早在公元1世紀(漢代)以前就分佈在洱海一帶。公元2世紀,漢武帝就在這裡設定了郡縣,公元3--4世紀,由於戰亂,不少漢族人曾避難來到白族地區,部分與其融合;公元715年由雲南東部遷到洱海地區的大量各族人民融合於白族。14世紀前後有不少屯軍的漢族人在此地,後來也與當地白族人融合。後來部分彝族、阿昌族人先後也有融合到白族中去的。特別是大理國時期,白族便形成了一個大體具有共同語言和文化,經濟水平接近,居住地比較固定的古代民族,唐代以後,大理臣服中央政權,受到內地漢民族文化,經濟的更多影響,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進一步發展。到了元代,這裡己是很繁華的都市。大理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勤勞,勇敢的白族人民以他們悠久的歷史、發達的文化。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吸引著眾多的旅遊者。大理白族歷史悠久,文化發達。1253年,元朝在雲南建立行省,在大理地區設定大理路和鶴慶路。明朝改為大理府、鶴慶府,實行改土歸流政策。清代繼續延襲明代這一政策,但在邊遠山區委任了一批土官和土司。

古代白族有音樂舞蹈相結合的踏歌。民間流傳的《創世紀》長詩,敘述了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追述了白族在原始社會“天下頂太平”、“不分貧和富”、“百姓肥胖胖”的沒有階級壓迫剝削的平等生活。南詔白族詩人楊奇鯤的《途中》、楊義宗的《題大慈寺芍藥》、《洞雲歌》等詩被稱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詩》中。《望夫雲》、《蛇骨塔》、《殺州官》、《鉤曰頭》等文學作品,歌頌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階級鬥爭和生產鬥爭中的英雄人物。南詔有名的《獅子舞》,在唐朝時已傳入中原,《南詔奉聖樂》在唐朝宮廷裡被列為唐代音樂14部之一。《白族調》是流傳甚廣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後一句五言)的格律詩。15世紀中葉,有些文人應用這一民歌形式寫下了有名的詩篇,如楊黼的“詞記山花碑”。白劇“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綜合性的藝術。

重要節日

白族的節日頗多,除了和漢族一樣的春節、元宵、清明、端陽、中元、中秋等節日外,還有一些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節日,如繞三靈、小雞足歌會、三月街、漁潭會、栽秧會、火把節、石寶山歌會等,其中以石寶山歌會最富於情趣。

(1)石寶山歌會

每年農曆七月末尾三天,劍川以及鄰具雲龍、洱源、蘭坪、鶴慶、麗江等縣的禾族,達數萬人,匯聚到劍川石寶山的石鍾寺、寶相寺、海雲居和金頂寺四個地方的漫山遍野中,甚至在肅穆的寺內神像前,彈唱以白族情歌為主的對歌。有時歌逢對手,常常對唱幾天幾夜,難捨難分。歌會使原來並不相識的未婚男女青年結為終身伴侶。偶爾能見到自古遺流下的青年男女“野合”的習俗。

(2)白族火把節

每年農曆6月25日,是白族民間的盛大節日——火把節。

這一天,除舉行划龍舟、賽馬外,最有特色的活動要數耍火把。火把是用幹樹枝一類紮成或劈成的;凡洱海之的白族村寨,每村都有一棵大火把,扎火把的柴火和工作是由當年適逢有喜慶的一些家庭來組織的。火把節前幾天,幾家人便湊到一起......餘下全文>>

白族的民族風俗

傳統節日

火把節搶升斗

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佳期。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後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

火把節,農曆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舉行。

繞三靈,農曆四月下旬,為期三四天。

石寶山歌會,農曆七月末的在石寶山石鍾寺舉行三天;

劍川騾馬會

本主節

蝴蝶會

火把節

茈碧湖歌會

海西海歌會

朝雞節,農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賓川雞足山舉行;

耍海會,農曆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舉行;

葛根會,農曆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內舉行。

住屋形式

白族住屋形式,壩區多為“長三間”,襯以廚房、畜廄和有場院的茅草房,或“一正兩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臥室、廚房、畜廄俱各分開。山區多為上樓下廄的草房、“閃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覺的地方常連在一起。

婚俗

白族家庭裡,兒子成婚後即與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白族青年男女的戀愛活動比較自由,他們通常利用勞動、趕集、節日活動及趕廟會的機會談情說愛,通過山歌試探對方,抒發感情,尋覓自己的意中人。

白族婚禮

當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戀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禮時新娘要下辱房製作“魚羹”;婚後第一個中秋節新娘要做大面糕,並以此表現新娘的烹調技藝。婚禮斯間講究先上茶點,後襬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盤、四盆、四碗)席。白族好客,無論平時或節日,若有客至都要先奉沈茶,並且連斟三道,稱三道茶。為客人斟茶不能斟滿,民間有“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之說。

背婚是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白族地區普遍流行的一種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員集結的地方,陪賓們便停下來,把嫁妝碼成兩大摞,讓新郎揹著新娘圍著嫁妝繞“8”字。

白族婚禮

白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婚禮隆重、熱烈。按傳統風俗,舉行婚禮這天,新郎和小夥子們必須騎高頭大馬去娶親。新娘娶回後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對家庭中的長輩一一敬拜,然後是請客吃飯。新郎、新娘要陪客人進餐,這時,客人們可向新婚夫婦出難題,也可以讓他們表演節目,婚禮被喝彩聲和歡笑聲籠罩著。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禮上燃起辣椒粉,於是在歡聲笑語中許多人都打噴嚏、咳嗽,熱鬧無比。

白族的婚姻共有三種形式:一是嫁女兒到男家,這種形式佔大多數;二是招姑爺上門,這種情況主要是女方父母沒有兒子,即使有也是痴憨病殘等,所以才招姑爺上門。上門的姑爺必須改換為女方的姓氏,再由女方長輩重新取名;三是卷帳回門的形式,即男女雙方結婚後七日,妻子帶著丈夫攜帳子、被褥回女方家居住。因為女方家雖有兄弟,但年齡太小,父母年邁,只好“卷帳回門來贍養老人和照顧年幼的弟妹。等弟弟長大結婚後,男方這才帶著妻子回到男方家生活。這三種婚姻形式由來已久,至今沿用。但不管屬於哪一種婚姻形式,婚期和婚禮的過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過招姑爺上門是女娶男,而不是男娶女,雙方的角色互換而已。兒子成婚後,一般都與父母分居,另外組織小家庭。父母和誰一起生活,由父母自己選擇,一般選擇與幼子一塊生活的居多。因此,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是白族普遍的家庭組織形式。

按白族的習俗,如果丈夫去世,妻子可以終身守節,也可以另嫁,但另嫁時不得帶走前夫的家產。在個別地區,還有轉房的習俗,兄死後,嫂可以嫁給弟弟,稱為叔就嫂,但這種現象已不多見。

日常禮儀

白族熱情好客,先客後主是白族待客的禮節。家中來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禮。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則需滿杯,他們認為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受到白族人熱情的款待,應說聲挪衛你(謝謝你)來表示你的謝意和感激之情。

尊敬長......餘下全文>>

白族的風俗故事有哪些

青姑娘節

傳說青姑娘於正月十五跳海,於是每年的這一天便成了“青姑娘節”。屆時,全村的姑娘們要聚在一起,選出本村最美麗、最聰明、人品最好、歌嗓最亮的一位扮演青姑娘。有的村莊則用篾扎紙糊再加彩畫的偶像來代表青姑娘。太陽落山時,全村女子簇擁著“青姑娘”從河邊進入村中,一路手牽著手,踩著節拍邊唱邊舞,過街串巷,直到村中廣場。然後圍繞“青姑娘”吟唱整首長詩,訴說其痛苦遭遇以示悼念,直至月落西山方才散去。

蝴蝶泉

關於蝴蝶泉的由來,白族民間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蝴蝶泉原名無底潭,潭後的雲弄峰神摩山中盤踞著一條惡蟒。它可以忽而變作猛虎,忽而變作人形,經常下山吞食人畜、淫亂婦女,百姓苦不堪言。一日, 有位名叫杜朝選的英雄獵人來到這裡,得知惡蟒危害村民,便獨自潛入山中,發箭射傷惡蟒。惡蟒逃跑後,第二天,杜朝選又再次跟蹤追尋,在霞移溪口遇見兩個姑娘在洗血衣,得之她們正是被惡蟒化作美少年騙進洞中供其淫樂的姑娘,所洗血衣正是中箭的蟒皮所變。

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號稱“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這不但有著民間傳說的依據,也有著確鑿的史料記載:

從民間習俗和神話傳說方面來講,三月街起源於觀音講經廟會。相傳大理蒼洱大地原先被一個名叫羅剎的惡魔盤踞。他專以吃人眼為生。觀音大士來到大理,巧妙施展法術,制服了羅剎。為防止羅剎東山再起,每年三月十五日聚集萬人於蒼山神祠前(也就是至今不變的街場)講經說法。觀音大士為了不讓百姓耽誤生計,讓百姓可以同時做些買賣,因而也就形成一年一度的盛大集市,以至歷來也常將三月街叫作觀音市。

火把節

關於火把節的緣由,白族人認為主要是為了紀念柏潔夫人。傳說一千三百多年前,南詔王皮羅閣為吞併洱海地區的其他五詔(小王國),設計以祭祖為名火燒松明樓,燒死五詔詔主。其中鄧賧詔主夫人柏潔遠見卓識,事先已預計不測,事後又忠貞不屈,為刨丈夫屍骨,十指皆刨出鮮血。故火把節時白族青年婦女都要染紅指甲以示紀念。有的地區,火把節當天小夥子們還要舉行跑馬活動,海東一帶還舉行賽船,都是為了紀念柏潔夫人頑強的抗爭精神。

劍川石寶山歌會

關於歌會的由來,流傳著不少神奇美麗的傳說,相傳石寶山形如石鐘的巨石原先是一口金鐘。每當金鐘敲響,山下的沙溪壩子便風調雨順。後來,有一條九頭惡龍口噴烈焰,把金鐘化為石鍾,並隨時興妖作法,常給壩子帶來旱災蟲災。沙溪有一對名叫阿石波和阿桂妞的情侶得到本主神靈點化,得知用歌聲可以破除惡龍妖法,便邀約了十姊十妹天天上山對歌,終於擊敗了惡龍。阿石波和阿桂妞也在與惡龍搏鬥中喪生。為了紀念這對情侶,人們便年年上山對歌,成了代代相傳的歌會。

要採納哦

白族生活的習俗

白族的習俗我覺得還是蠻好玩的,我瞭解的不多就知道多少說多少吧,喝茶好像有個什麼三道茶,好像是甜茶苦茶還有個不知道了,然後就是結婚辦酒席的時候,新朗揹著新娘子在婚禮現場一路走著一路讓來參加婚禮的賓客掐新娘。。。。。知道的只有這些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想更瞭解的深刻些就到雲南儲理玩上幾天就知道了。。。。

大理麗江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大理白族 在清代以前的文獻中被稱為“滇僰”、“西爨”、“白蠻”、“白爨”,現有人口約130餘萬,主要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白族有本民族語言,通用漢文,信仰佛教和本主.文化傳統悠久,其《創世紀》、《久隆神話》、《望夫雲》等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一直流傳至今: 在大理白族家庭裡,兒子成婚後即與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凡客人光臨,必以“三道茶”款待。三道茶是最講究的茶禮;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點。 當大理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在舉行婚禮時,男方要在正喜日(即結婚日)的前一天晚上.邀請鄉寨中會唱滇戲的民間藝人在事先搭好的綵棚下唱戲,或請人演唱吹吹腔、大本調:新郎到女方迎親時,到女方家門口常常會被女方的長者攔住.要新郎對對聯,這被當地人稱為“考姑爺”,新娘一進男方的門,就有很多等著準備掐新娘的人.據說掐了新娘的人就能沾上喜氣。洞房門檻上要放一隻馬鞍.門上要掛篩子、鏡子和弓箭這些帶有祝福之意的吉祥物:新郎新娘進入洞房後,會爭坐枕頭。據說誰先坐到枕頭上,誰就可以當家。 大理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為尊貴。所以大理地區的白族男子多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色皮質或綢緞馬甲,腰繫皮帶或繡花兜肚.下著藍色或黑色長褲。在洱源縣西山地區.每個成年後的白族小夥子都會身挎一個小巧玲瓏的繡花荷包。荷包上繡著“雙雀登枝”、“鴛鴦戲水”等字樣:這是他心愛的姑娘送給他的。白族女子服飾各地不一.大理地區多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淺色藍上衣,外套黑絲絨馬甲,腰繫繡花短圍腰,下著藍色寬褲,腳穿繡花“百節鞋”。未婚女子梳獨辮盤於頭頂,並以鮮豔的紅頭繩繞在白色的頭巾上。婦女結婚後髮式改為挽髻: 大理白族民間有“打發兒子招姑爺”的習俗,也就是說,男女在戀愛關係確定後.如果男子想入贅到女方家裡,只要雙方父母同意即可,入贅男子地位平等,但要改為妻姓,且同輩人之間只能以兄弟姐妹互稱,禁忌把入贅的男子稱為“姐夫”、“妹夫”或“姑爺”。大理白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三月街”、“繞三靈”、‘石寶山歌會’等,其中已有上千年曆史的“三月街”在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到二十日舉行,是白族最盛大的節日。

白族的風俗習慣 5分

白族基本上實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兒子成婚後即行分居,父母一般從幼子居住。在地主階級中,有少數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婚姻一般由父母包辦,要門當戶對。有女無兒的可以招贅,無兒無女的也可以抱養同族弟兄的子女(過繼)或養子。贅婿和養子要改名換姓,才能取得財產繼承權。

白族在元代以前盛行火葬。元代以後,因受漢族的影響而改為土葬。喪葬儀式一般比較隆重。

平壩地區白族人民主食稻米、小麥,山區的則以玉米、養子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於醃製火腿、弓魚、油雞棕、豬肝酢等菜餚,又喜吃一種別具風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將豬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絲,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還喜喝烤茶。

白族服飾,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區男子頭纏白色或藍色的包頭,身著白色對襟衣和黑領褂,下穿白色長褲,肩掛繡著美麗圖案的掛包。大理一帶婦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絲絨領褂,下著藍色寬褲,腰繫綴有繡花飄帶的短圍腰,足穿繡花的“百節鞋”,臂環扭絲銀鐲,指帶琺琅銀戒指,耳墜銀飾上衣右衽佩著銀質的“三須”、“五須”;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辮於後或盤辮於頭,都纏以繡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頭。

白族住屋形式,壩區多為“長三間”,襯以廚房、畜廄和有場院的茅草房,或“一正兩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臥室、廚房、畜廄俱各分開。山區多為上樓下廄的草房、“閃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覺的地方常連在一起。

白族的人辦喪事的風俗

春秋戰國時代,白族先民的“滇僰”墓葬形式,有豎穴土坑墓葬、甕棺葬、圓坑墓葬多種。祥雲大波那已有“幹欄”式重型銅棺;彌渡苴力已有大量石板墓。

住在碧江的白族,死後不用棺,把死者放在一塊木板上,覆以屋上的茅草,上蓋土,壘成墳狀;再在距死者頭部兩三尺的地方豎一個八九尺高的雙杆慄木坊,除掛土鍋和盛有祭物的兩個麻布袋外,還懸掛死者生前用物,如男的掛弩箭,女的懸織布架等,以示悼念。後一年內,以石片、石塊壘墓。墓頭留一孔供死者靈魂出入。那馬白族約在明代前實行火葬,以火焚屍,取骨入罐,再埋於家族公墓地。明後,受漢影響,漸改土葬——棺葬。

大理、劍川的喪葬也有變化過程。明代以前因受佛教的影響,盛行火葬,以後則改為棺葬。男子死後一般即行裝殮,女子死後則必須等候孃家人親臨。停柩在堂三天左右即行擇地安葬;停柩期間,一般請道士唸經,“超度”亡人。

大理海東地區,人死後由族長主喪,族長根據死者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決定喪事規模的大小。出殯前一般有出帛、誦讀韻律嚴整的白語家祭文等儀式,有的還要“祭方向”,為死者開道。

墓葬的型式很多,一般名為“一層轎”或“兩道花門”,窮苦人只堆土為墳;而富家則豎“三碑四柱”、“城門洞”式的墓道,並立有石人、石馬、石獅等。

大理白族民居民風民俗的作文800字

白族民居民風民俗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每朵花都有著不同的民風民俗。白族也是有趣的一個民族。

白族人的服飾與我們漢族截然不同。 白族男女普遍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為重。大理地區的白族男子喜纏白色或藍色包頭,多穿白色對襟上衣,外套黑領褂,下身穿寬桶褲,系拖須褲帶,有的還喜佩帶繡有美麗圖案的掛包。其他一些地區的白族男子,則比較喜歡頭戴瓜皮帽,穿大襟短上衣,外套羊皮領褂或數件皮質和綢質的領褂,謂之“三滴水”,顯得敦厚英俊,灑脫大方。

一直以來享有“金花”美譽的白族婦女的服飾,更是色澤鮮美,絢麗多彩。大理一帶的婦女多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是淺藍色上衣配絲絨黑坎肩,右衽結紐處掛“三須”、“五須”的銀飾,腰間繫有繡花飄帶,上面多用黑軟線繡上蝴蝶、蜜蜂等圖案,下著藍色寬褲,腳穿繡花的“白節鞋”。手上多半戴紐絲銀鐲、戒指。已婚婦女梳髮髻,未婚少女則垂辮或盤辮於頂,有的則用紅頭繩纏繞著髮辮下的花頭巾,露出側邊飄動的雪白纓穗,點染出白族少女頭飾和髮型所特有的風韻。洱源西山及保山地區的白族婦女,常束髮於頂,上插銀管,再以黑布包頭,穿右襟圓領長衣,系繡花腰帶,衣袖和褲腳喜鑲繡各色寬窄不同的花邊。

白族的飲食也十分有特色。

因遠白族的卷粉以本地品種“因遠紅穀米”為原料,並以手推磨磨成米漿在長寬約二尺的框內,架空於沸水鍋上面燻蒸而成。其厚度薄如紙,軟而具韌性,無論煮食或涼拌,味道都異常可口。米幹由卷粉晾晒後可分別做成絲或片,由於它便於儲存、攜帶,是白族民間饋贈親朋好友的慰問品。

用“因遠紫米”及糯米飯舂成的染色粑粑,晾晒後加鹽、白酒浸蝕,再用刀切成粑粑果或用推刨刨成粑粑片。把粑粑糊放進鐫刻著花鳥魚龍、福祿壽禧等圖案的模板內,壓制而成的壓模粑粑是因遠白族傳統飲食文化的一個特徵,壓模粑粑是白族春節、清明節、祭祖節及三月會等廟會必備的節慶食品和祭品。

各地白族的服飾雖呈現出某些地區性的差異,但色彩明快、映襯協調、挑繡精美、古雅端莊等,則又是共有的特徵。

因遠白族在漫長的社會生活中形成的飲食文化,既顯示了白族雅而不俗的飲食文化氣氛,也襯托出白族勤儉持家、熱情好客的文明禮貌風格。

相關問題答案
大理白族風俗?
白族風俗習慣?
白族的民族風俗?
回族的民族風俗?
土族的民族風俗?
傣族民族風俗?
景頗族風俗習慣?
四川彝族風俗文化?
塔吉克族風俗?
赫哲族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