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曆陽曆怎麼換算?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5日

公曆和農曆是如何換算的?

每月初一叫做朔,最後一日叫做晦。農曆十五或十六或十七叫做望,望的後一天叫做既望 所以每年春節的大年三十並不在同一天。農曆的基礎是「迴歸年」和「朔望月」。「迴歸年」是太陽接連兩次通過春分點所需的時間,即365.2422日(365日5小時48分46秒)。「朔望月」是月球接連兩次朔(新月)或兩次望(滿月)相隔的時間,即29.5306日(29日12小時44分3秒)。

由於12個「朔望月」只有354.3672日,跟「迴歸年」的365.2422日相差超過10日,把相差累積起來便成為閏月。早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春秋時代,中國曆法便採用十九年七個閏月的安排

贊助廣告

但中國的農曆和西藏的農曆以及韓國的農曆計算方法不一樣,一般要相差一二天。

陰曆日期是以月亮的圓缺為計月單位,其以逢朔為初一,以月望為十五(大月為十六日),以月晦為二十 九日(大月為三十日)。然而目前記時通常用陽曆日期表達,如欲將陽曆日期換算成陰曆日期可以用以下兩種方法:其一是查《新編萬年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陰曆幾日?翻開萬年曆6月10日是陰曆十一,則逆推6月8日是陰曆初九。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陰曆日期:

設:公元年數-1977(或1901)=4Q+R

則:陰曆日期=14Q+10.6(R+1)+年內日期序數-29.5n

贊助廣告

(注:式中Q、R、n均為自然數,R<4)

例:1994年5月7日的陰曆日期為:

1994-1977=17=4×4+1

故:Q=4,R=1 則:5月7日的陰曆日期為:

14×4+10.6(1+1)+(31+28+31+30+7)-29.5n

=204.2- 29.5n

然後用29.5去除204.2得商數6......27.2,6即是n值,餘數27即是陰曆二十七日。

農曆與陽曆如何計算

陰曆陽曆轉換計算公式

1、陽曆日期推算陰曆日期的方法:

前已述及陰曆日期是以月亮的圓缺為計月單位,其以逢朔為初一,以月望為十五(大月為十六日),以月晦為二十九日(大月為三十日)。

如要知道1984年6月8日是陰曆幾日?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陰曆日期: 設:公元年數-1977(或1901)=4Q+R

則:陰曆日期=14Q+10.6(R+1)+年內日期序數-29.5n (注:式中Q、R、n均為自然數,R<4) 例:1994年5月7日的陰曆日期為: 1994-1977=17=4×4+1

故:Q=4,R=1 則:5月7日的陰曆日期為: 14×4+10.6(1+1)+(31+28+31+31+7)-29.5n =204.2- 29.5n

然後用29.5去除204.2得商數6......27.2,6即是n值,餘數27即是陰曆二十七日 2.公曆換算為農曆

二十四節氣在黃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但各年有平年和閏年之分,就使得迴歸年天數與實際天數不等,每年在日曆上可差一天。這樣可以將陰曆經過任意整迴歸年在現在的日曆上查到陽曆(陽曆一年相當陰曆的月數為 365.2422/29.530588=12.36827個月)。例如,可先在1995年的日曆上查得與(該年)陰曆對應的陽曆日期,這樣就找到了臨時落腳點,也就是找到了陰陽互換的關鍵。例如,可先以陰曆四月初一(日)為引數,在1995年日曆上查到對應的陽曆為4月30日。由於已經計算出經過的月數,將經過的月數的尾數(小數)化為日,加在4月30日上,就得到經過(1995-1070)整年數的陽曆日期,也就是起始陰曆日期對應的陽曆日期,即得到了待查的日期為4月30日加上0.64957×29.530588得到(1070年)5月19.1821840日。這樣就得到了所給例子的陰陽曆日期換算結果……”。 0.64957月的由來,

(1995-1070)×12.36827=11440.64957月

已知依澤公生於樑龍德二年(922)六月二十一日,依下表提供的2099年各月初一日的公曆月日數,可以算出龍德二年六月二十一日的公曆月日數 公元2099年農曆各月初一日的公曆月日

(2099-922)× 12.36827=1455.45379月

餘數為 0.45379月 × 29.530588日=13.4O日

因2099年五月初一日(包括該年闖二月)在公曆6月19日,加上計算所得的13日為龍德二年六月初一日的公曆月日,即該年7月2日,則該年農曆六月二十一日為該年7月22日。

3.計算結果的訂正

實際上上列公曆換算為農曆時常有較大的誤差,如熙寧三年四月初一日為公曆1070年5月13日,而不是5月19日。通過中國曆法所用的於支記日法求算所用兩歷的干支,對所求結果加以訂正。

如,馬依澤公生於回曆310年3月20日,自回曆曆元起算共歷日數為: 自回曆元旦至其3月20日,共歷79日。

自回曆元年元旦至309年元旦,共歷113個閏年196個平年。又回曆曆元在公曆622年7月16日,已知該日的干支序數為50,癸丑日,減1(因自甲子起算),餘49應加入下列算式中,

(309 × 354+113+79+49)÷60=1827.116667 ......餘下全文>>

日期裡的農曆公曆陰曆陽曆怎麼換算?

百度一下 太複雜了 自己研究

怎麼算農曆和陽曆啊 10分

陽曆日期推算陰曆日期的方法:前已述及陰曆日期是以月亮的圓缺為計月單位,其以逢朔為初一,以月望為十五(大月為十六日),以月晦為二十九日(大月為三十日)。然而目前記時通常用陽曆日期表達,如欲將陽曆日期換算成陰曆日期可以用以下兩種方法:其一是查《新編萬年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陰曆幾日?翻開萬年曆6月10日是陰曆十一,則逆推6月8日是陰曆初九。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陰曆日期:

設:公元年數-1977(或1901)=4Q+R

則:陰曆日期=14Q+10.6(R+1)+年內日期序數-29.5n

(注:式中Q、R、n均為自然數,R<4)

例:1994年5月7日的陰曆日期為:1994-1977=17=4×4+1

故:Q=4,R=1 則:5月7日的陰曆日期為:

14×4+10.6(1+1)+(31+28+31+31+7)-29.5n

=204.2- 29.5n

然後用29.5去除204.2得商數6......27.2,6即是n值,餘數27即是陰曆二十七日。 或者最簡單的就是

你找萬年曆

請問知道陽曆怎麼計算陰曆

1、沒有計算方法,只能一天一天排下來。因為農曆不象陽曆那樣固定一年大月就是1、3、5、7、8、10、12等12個月,它經常會出現潤月,而這個潤月又不是固定的,所以沒有計算方法

2、黃帝內經中的月份是農曆三海

3、現行陽曆即格里曆,又譯國瑞歷、額我略曆、格列高利曆、格里高利曆,稱公元。是由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裡利烏斯(Aloysius Lilius)改革儒略曆制定的歷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頒行。

農曆和陽曆轉換有什麼規律啊?

沒有。陽曆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即:365天5小時48分46秒,也就是365.2422天)為一年,為曆法方便定為365天(稱為平年),捨去0.2骸22天,捨去的0.2422天,每4年累加為0.9688天,將近一天。因此,每四年加一天,既加在能被4整除的年份上,這一年為366天(稱為閏年,即:2月份為29天),每四百年少3.12天,也就是少三個閏年,所以逢百年時,既要被4整除也要被400整除才為閏年。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 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

農曆則是以月亮圍繞地球公轉一週的時間(即:平均29天12小時44分)為一個月,12個月算一年,為354天。每三年有一個閏月年,閏月年是383天或384天。19年7個閏月年。一般情況19年陽曆和陰曆(19被數年)能碰到一起或只差一天。

農曆轉換成公曆的計算公式?

因為公曆(現在用的是格里曆,以前還曾用儒列歷)和中國農曆都不是嚴格按一個公式計算得到的,所以兩個曆法沒有直接的公式。

試圖用一個簡單的公式,而不利用許多像萬年曆一樣的資料(儘管可以簡化),就達到公農曆轉換的目的,這是不可能的。我們能見到的所有公農曆轉換的軟體,都存有多少不等的一些年份的歷法資料。

這些資料之中,最重要的是農曆的每月天數。因為農曆是陰陽曆,陰曆部分(按月相編的部分)決定月日,陽曆部分(按太陽高度編的部分)就是節氣。節氣基本上是與公曆直接對應的,可以較容易的推算;但月相週期與地球公轉的關係相對複雜,一般都需要天文觀測資料授時,所以農曆每月是大月還是小月沒有簡單的公式。

至於公曆和農曆的置閏,倒都有一定的方式推算,並不困難。

如果只是天文資料,其實都還是可以算的——因為天文週期十分穩定,我們只要嚴格地按天文週期推算就可以了。可是還有更為麻煩的一點,就是公曆和農曆這些曆法,並不是完全嚴格地按照天文上的實際週期進行的,還有許多人為的因素。最著名的就是羅馬皇帝幾次修改2、8等月份長短,以及儒列歷中因計算不準確而人為地去掉了十天等事。中國農曆也有因為古代天文觀測不準確造成的政府頒佈的歷法與天象不吻合的(我們不能苛求古人觀測的精度)。所以這兩部曆法都是與一個時期社會有關的東西,也就沒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了。

如何在Excel中轉換陰曆陽曆

可以啊,不過比較複雜。參看excelhome論壇:

http://club.excelhome.net/dispbbs.asp?BoardID=3&ID=26011&replyID=&skin=0

下載裡面的Excel附件。

可能需要註冊一下。

陽曆19740820轉換陰曆是多少

(公曆): 1974年 8月 20日

(農曆): 甲寅年 七月 初三

陰曆是怎麼算的?一年多少天啊

因朔望月較之迴歸年易於觀測,遠古的歷法幾乎都是陰曆。因為地球繞太陽一週為三百六十五天,而十二個陰曆月只有約三百五十四天,所以古人以增置閏月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的歷法自古就是一種陰陽曆。因為每月初一為新月,十五為圓月,易於辨識,使用方便,所以通常稱這種曆法為陰曆。 閏月是一種曆法置閏方式。在亞洲(尤其在中國),農曆閏月特指農曆每逢閏年增加的一個月(為了協調回歸年與農曆年的矛盾,防止農曆年月與迴歸年及四季脫節,每2至3年置1閏,19年置7閏)。有時,閏月還指閏年中包含閏日的月份(特指公曆閏年的二月)。 農曆閏月是每逢閏年所加的一個月。陰陽曆以朔望月的長度(29.5306日)為一個月的平均值,全年12月,同迴歸年(365.2422日)相差約10日21時,故順置閏,三年閏一個月,五年閏二個月,十九年閏七個月。閏月加在某月之後叫“閏某月”,如剛剛過去的2009年農曆閏月為己丑年閏五月(2009年6月23日——2009年7月21日)、即將來臨的農曆閏月為2012年的壬辰年閏四月(2012年5月21日——2012年6月19日)等。

相關問題答案
陰曆陽曆怎麼換算?
陽曆和陰曆怎麼換算?
農曆和陽曆怎麼換算?
陽曆怎麼換算生辰八字?
陽曆和農曆怎麼換算?
農曆跟公曆怎麼換算?
農曆和公曆怎麼換算?
生辰八字怎麼換算?
八字陰差陽錯怎麼化解?
八字陰氣陽氣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