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姓樓的嗎?
有姓樓的嗎?
樓、婁同源於姒姓,黃帝歷五世而生禹,禹治水有功而賜姓姒,受舜禪讓而稱帝。子啟建夏朝,禹14世孫桀無道,夏為商所滅。其子仲和仲禮避禍於會稽,改姓婁。周滅商後,武王追封先帝后裔,得禹(5世孫少康之後)36世孫雲衢公,曰:“無木不成樓,猶無水不成源也!”舉為諫議齊侯,封於杞(今河南省杞縣)。以主夏祀,封號東樓公。其後代子孫遂以祖上封號“樓”為姓,稱為樓氏。2 出自古代少數民族姓氏 東漢時,白馬羌豪有樓氏。3 出自北魏蓋樓氏和賀樓氏 南北朝時,北魏有蓋樓氏、賀樓氏,入中原後從漢俗,一併改為樓氏,望居山西代郡。
百家姓裡有沒有姓樓的?
百家姓裡只有婁姓,樓姓在千家姓裡有
百家姓中可有姓樓的呢?
1、出自姒姓,為西周時夏代少康之後,以祖上封號為氏。樓、婁同源於姒姓,黃帝歷五世而生禹,禹治水有功而賜姓姒,受舜禪讓而稱帝。子啟建夏朝,禹14世孫桀無道,夏為商所滅。其子仲和仲禮避禍於會稽,改姓婁。周滅商後,武王追封先帝后裔,得禹(5世孫少康之後)36世孫雲衢公,曰:“無木不成樓,猶無水不成源也!”舉為諫議齊侯,封於杞(今河南省杞縣)。以主夏祀,封號東樓公。其後代子孫遂以祖上封號“樓”為姓,稱為樓氏。 2、出自古代少數民族姓氏。東漢時,白馬羌豪有樓氏。 3、出自北魏蓋樓氏、賀樓氏所簡改。南北朝時,北魏有蓋樓氏、賀樓氏,入中原後從漢俗,一併改為樓氏,望居山西代郡。 當今樓姓人口約佔全國的0.01%,現在在浙江省杭州(臨安,富陽),寧波(鄞縣,奉化,慈溪,餘姚),金華(義烏,東陽,永康),麗水、蕭山樓塔鎮。諸暨。分佈較多 。台州、三門等地也有。樓姓望居代郡(今河北省蔚縣西南)、東陽郡(今浙江省金華一帶)。
希望採納
百家姓有姓樓的嗎?謝謝了,是那個樓?
有,我一個同學就是,是“婁”
百家姓裡有沒有“樓”姓,排第幾位啊?
樓(Lóu) (1)樓、婁同源於姒姓,黃帝歷五世而生禹,禹治水有功而賜姓姒,受舜禪讓而稱帝.子啟建夏朝.禹14世孫桀無道,夏為商所滅。其子仲和仲禮避禍於會稽,改姓婁.周滅商後,武王追封先帝后裔,得禹36世孫雲衢公,曰:無木不成樓,猶無水不成源也!舉為諫議齊侯,封於杞(河南杞縣)。以主夏祀,號東樓公。子孫遂以樓為姓。(2)古代少數民族姓氏,東漢時,白馬羌豪有樓氏;(3)南北朝時,北魏有蓋樓氏、賀樓氏,入中原後一併改為樓氏,居山西代郡.東魏有都督賀婁烏蘭,隋有鉅鹿公賀婁子幹.唐有鳳州刺史賀婁行本,太子舍人賀婁積. 裨將賀婁餘閏,知此族魏末又復舊姓。
樓姓人口約佔全國的0.01 ,浙江樓姓佔全國樓姓2/3強。本人估計樓姓全國人口約在20萬左右。其中,諸暨、東陽、義烏、浦江約佔全國樓氏一半人口。現在在浙江杭州(臨安,富陽),湖州(安吉)寧波(鄞縣,奉化,慈溪,餘姚),金華(浦江,義烏,東陽,永康),麗水(縉雲新建鎮)、蕭山樓塔鎮。諸暨(王家井、楓橋)、嵊州(谷來、樓家村)。分佈較多 。台州、三門等地也有。海
現為139名
姓氏“樓”應該是哪個字
“樓”“婁”都是姓氏。
樓姓:
著名人物
樓繼偉 、樓雲。
婁姓
婁燁:第六代導演領軍人物。
婁藝瀟:中國女演員。
婁乃鳴,中國導演。
全國姓樓有多少人口,分佈在那裡.源於何處.
樓(Lóu 樓)姓源出有三: 出自姒姓 為西周時夏代少康之後,以祖上封號為氏。樓、婁同源於姒姓,黃帝歷五世而生禹,禹治水有功而賜姓姒,受舜禪讓而稱帝。子啟建夏朝,禹14世孫桀無道,夏為商所滅。其子仲和仲禮避禍於會稽,改姓婁。周滅商後,武王追封先帝后裔,得禹(5世孫少康之後)36世孫雲衢公,曰:“無木不成樓,猶無水不成源也!”舉為諫議齊侯,封於杞(今河南省杞縣)。以主夏祀,封號東樓公。其後代子孫遂以祖上封號“樓”為姓,稱為樓氏。 出自古代少數民族姓氏 東漢時,白馬羌豪有樓氏。 出自北魏蓋樓氏和賀樓氏 南北朝時,北魏有蓋樓氏、賀樓氏,入中原後從漢俗,一併改為樓氏,望居山西代郡。(部分)禹姓姒。商滅夏後,大禹的子孫易姒為婁,隱居不仕。直到西周成王姬誦追封皇室後裔時,發現大禹36世孫婁雲衢在會稽,便把他召來,賜“木”為“樓”,封東樓公,食邑杞國(今河南杞縣)。此後,雲衢的子孫便姓了“樓”,並將杞國作為樓氏的發祥地。東漢時,大禹77世孫樓日乞,字重玉,號雄樵,“經文緯武,熟嫻韜略,”官至三軍總都尉,加授麒麟閣護軍都憲,進位太師,卒諡“忠成”,御葬於烏傷(今浙江義烏市)之香山。他有二子:長子良驥,字德卿,仍回會稽;幼子良(馬咼),字秀卿,為守父墓,留居烏傷。浙江、上海、山東德州兗州、河南杞縣、陝西咸陽、湖南廣安、廣西昭平等地的樓姓人,都奉重玉為始祖。大禹第102世孫樓晉(853—950),字彥孚,號指城,自烏傷遷仙岩(今浙江蕭山樓塔一帶)。他是樓塔樓姓人的始祖。但據《烏傷香山樓氏分遷圖》: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大禹64世孫樓大溜自山東兗州遷浙江蕭山;唐·神龍二年(706),大禹97世孫樓濡自香山遷蕭山長山。樓晉是唐場戰將,追隨杭州都知兵馬使、太子賓客兼侍御史、兩浙節度使、天下兵馬都元帥錢鏐(後為吳越國國王)東征西討,在攔襲義勝軍節度使劉漢巨集和活捉稱帝越州的叛將董昌諸戰役中,屢建勳業,累官至禮部尚書同平章事、兵部尚書。他多次在仙岩一帶活動,認為這裡山環水繞,人居環境優越,便於唐·乾寧四年(897)由烏傷遷此肇基發族。至今已傳39世,有8000餘人。據粗略統計,自南宋至清代,樓氏有舉人4名,武舉人2名,貢生7名;在清朝一代,有22人分別出任知縣、縣丞、典史、訓導和參將、守備、巡檢等文武官職。自元末名醫樓英始,樓氏族中業操岐黃、仁術濟世者代有傳人,如:明代的樓淇霆、樓宗望,清朝的樓全、樓邦源等等,不唯醫名播於吳越間,且有著作問世。 當今樓姓人口約佔全國的0.01%,現在在浙江省杭州(臨安,富陽),寧波(鄞縣,奉化,慈溪,餘姚),金華(義烏,東陽,永康),麗水、蕭山樓塔鎮。諸暨。分佈較多 。台州、三門等地也有。樓姓望居代郡(今河北省蔚縣西南)、東陽郡(今浙江省金華一帶)。
百家姓有姓層的嗎?
貌似沒有 你再瞧瞧
Zhào qián sūn lǐ zhōu wú zhèng wáng 趙 錢 孫 李 周 吳 鄭 王 féng chén chǔwèi jiǎng shěn hán yáng 馮 陳 褚衛 蔣 沈 韓 楊 zhū qín yóu xǔ hé lǚ shī zhāng 朱 秦 尤 許 何 呂 施 張 kǒng cáo yán huà jīn wèi táo jiāng 孔 曹 嚴 華 金 魏 陶 姜 qī xiè zōu yù bó shǔi dòu zhāng 戚 謝 鄒 喻 柏 水 竇 章 yún sū pān Gě xī fàn péng láng 雲 蘇 潘 葛 奚 範 彭 郎 lǔ wéi chāng mǎ miáo fèng huā fāng 魯 韋 昌 馬 苗 鳳 花 方 yú rén yuán liǔ fēng bào shǐ táng 俞 任 袁 柳 酆 鮑 史 唐 fèi lián cén xuē léi hè ní tāng 費 廉 岑 薛 雷 賀 倪 湯 téng yīn luó bì hǎo wū ān cháng 滕 殷 羅 畢 郝 鄔 安 常 yuè yú shí fù pí biàn qí kāng 樂 於 時 傅 皮 卞 齊 康 wǔ yú yuán bǔ gù mèng píng huáng 伍 餘 元 卜 顧 孟 平 黃 hé mù xiāo yǐn yáo shào kān wāng 和 穆 蕭 尹 姚 邵 堪 汪 qí máo yǔ dí mǐ bèi míng zāng 祁 毛 禹 狄 米 貝 明 臧 jì fú chéng dài tán sòng máo páng 計 伏 成 戴 談 宋 茅 龐 xióng jǐ shū qū xiàng zhù dǒng liáng 熊 紀 舒 屈 項 祝 董 樑 dù ruǎn lán mǐn xí jì má qiáng 杜 阮 藍 閔 席 季 麻 強 jiǎ lù lóu wēi jiāng tóng yán guō 賈 路 婁 危 江 童 顏 郭 méi shèng lín diāo zhōng xú qiū luò 梅 盛 林 刁 鍾 徐 邱 駱 gāo xià cài tián fán hú líng huò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yú wàn zhī kē jiù guǎn lú mò 虞 萬 支 柯 咎 管 盧 莫 jīng fáng qiú miào gàn xiè yìng zōng 經 房 裘 繆 幹 解 應 宗 dīng xuān bēn dèng yù shàn háng hóng 丁 宣 賁 鄧 鬱 單 杭 洪 bāo zhū zǔo shí cuī jí niǔ gōng 包 諸 左 石 崔 吉 鈕 龔 chéng jī xíng huá péi lù róng wēng 程 嵇 邢 滑 裴 陸 榮 翁 xún yáng yù huì zhēn qū jiā fēng 荀 羊 於 惠 甄 曲 家 封 ruì yì chǔ jìn jí bǐng mí sōng 芮 羿 儲 靳 汲 邴 糜 鬆 jǐng duàn fù wū wū jiāo bā gōng 井 段 富 巫 烏 焦 巴......餘下全文>>
中國有姓樓的和姓婁的人分佈在哪裡?
知道了和我說一下哈
樓姓人口有多少
戴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七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五百二十九萬兩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33%左右。
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安徽、湖北、江蘇三省,大約佔戴姓總人口的34%,其次分佈於湖南、四川、廣東、重慶、浙江、貴州,這六省市又集中了36%的戴姓人口。安徽居住了戴姓總人口的12%,為戴姓第一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