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日期怎麼確定?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4日

三伏中初伏的日期是怎樣確定的

初伏,按中國的日曆法來說,是真正暑天的開始。初伏固定為10天, 初伏從夏至日後第三個庚日始(稱入伏)。

三伏中初伏的日期是怎樣確定的?

初伏,按中國的日曆法來說,是真正暑天的開始。初伏固定為10天, 初伏從夏至日後第三個庚日始(稱入伏)。

初伏日期是怎麼定的

陽曆2016年6月21日是夏至,但是數伏並不在夏至開始,而是從2016年7月17日開始數伏,三伏的日期是從夏至日後數到第3個庚日是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贊助廣告

2016入伏時間一覽具體時間是:

初伏:7.17-7.26,10天;

中伏:7.27-8.15,20天;

末伏:8.16-8.25,10天。

初伏怎麼算的

“三伏”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人們對夏天最熱的一個時間段的稱呼,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為期二十一天。“三伏”的時間採用陰曆,以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來表示它的具體日期。“三伏”以夏至日為界線——如今夏至日通常在每年陽曆6月22日前後(不同的年份裡夏至日期最多相差一兩天),夏至後的第一個庚日(庚日共有庚子、庚寅、庚辰、庚午、庚申、庚戍等6個,其中任何1個都叫“庚日”)是“初伏”,第二個庚日是“中伏”,第三個庚日是“末伏”。如果“初伏”是庚子日,那“中伏”就是庚寅日,“末伏”就是庚辰日了——計算方法先看“初伏”是庚什麼日,然後再按6個地支子、寅、辰、午、申、戍的順序往後推,即可得出後面兩伏是庚什麼日。 在我國的干支紀年、月、日、時的方法中,因為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10個,地支卻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等12個,位於奇數位置的5個天干與同樣位於奇數位置的6個地支結合,成為30個數字;位於偶數位置的5個天干與同樣位於偶數位置的6個地支結合,也成為30個數字;兩者之和就是60——干支紀年、月、日、時的方法,就是每滿60迴圈一次,稱為“六十化甲”(如第1年和第61年都是甲子)。 要使日子的干支完全相同,需要度過時間60日;但是如果只是天干相同而地支不同,相隔只有10天。所以,夏至後第一、二和三個庚日之間,間隔都是10天,“三伏”頭尾共有二十一日。

贊助廣告

三伏的起止時間怎麼確定

初伏 頭伏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第三個庚日為入伏,作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 二伏 夏至後第四個川日起到立秋3後第一個庚日前的一段時間。第四個庚日定為中伏開始的第一天,農曆七月前立秋者,則中伏為10天;農曆七月後立秋者,則中伏為20天。

末伏 終伏 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第二個庚日定為出伏,即伏天結束。

如何計算每年的初伏是哪一天?

“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確立初伏的依據。

什麼叫“三庚”

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合併記載時間。天干的數字有10個,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數字是12個,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把天干與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稱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個“庚”字,到第四個庚日為初伏。由於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一個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於庚日的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

伏,分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期,這是因為逐漸夜短晝長,陽光接近直射。但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為這時地面吸收的熱,晚上又散發了一大部分。不過,每天吸熱多,散熱少,積累下來一天比一天熱,大約再過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氣就最熱了。

三伏的日期是從夏至三個庚日後數到第四個庚日是初伏,第四個庚日定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6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伏,是避暑之意。從夏至開始,晝短夜長,熱的中間潛伏著寒冷的因素,當初起名“伏”是很科學的。參考資料:二十四節氣集錦

暑伏日期是如何確定的

數伏日期推算方法及近10年數伏日期

數伏 暑伏 屬伏

冷在三九,熱在三伏,數九從冬至日開始,九天一九,在公曆上很容易推算,而數伏在哪一天,用公曆推算起來就很困難。因為按中國的農曆,從夏至日開始,按農曆的的第三個庚日開始數伏,同時規定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三伏天的開始。這樣一來,中伏有時是十天,有時就二十天。概括說來,就是在夏至日和立秋日中間,相隔約45天,這期間若有四個庚日,則中伏就是十天,若有五個庚日,則中伏就是二十天,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規定末伏必須在立秋後開始而造成的。

說了這麼多,究竟從哪一天開始數伏的問題還是不大好解決,因為一般在日曆中都不標明天干記日法,因而不曉得哪一天是庚日,從而也就不好推測從夏至日開始的第三個庚日是哪天。輝山蘭狐可以給大家提出一個簡便的方法,由於十天一個庚日,而一年(迴歸年)為365天,雖然不是庚日週期的整數倍,但相差半個庚日週期,這樣一來,就很容易推算哪一天是庚日了。比如,2005年的7月15日數伏,是個庚日,則2006年的7月10日必定是庚日,而2007年的7月15日又將是庚日,依此類推,不是很容易推算庚日嗎?這裡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公曆有閏年,每一個閏年為366天,2008年就正好是閏年,這也好辦,凡是閏年就多推算一天,比如2008年若不按閏年推算,7月10日應是庚日,可是這年的二月分多了一天,則把這天算上後,7月9日就成為了庚日,2009年又可以按前面的辦法推算,7月14日為庚日,直到2012年再往前調一天。

一般情況下,夏至日在6月22日,可是一個迴歸年的週期大約為365天外加6小時左右,這樣一來,夏至日就在6月22日前後有了波動,一般會在6月21日和6月23日之間波動,不管夏至日如何波動,下一年數伏的日期只能提前或滯後五天(遇到閏年則提前6天或滯後4天),所以數伏的日期推算雖然複雜一點,到還是相對穩定的。下表給出了今後10年的數伏日期。

年代 夏至日 數伏開始日 中伏天數 立秋日 末伏開始日

2005年 6月21日 7月15日 20天 8月7日 8月14日

2006年 6月21日 7月20日 10天 8月8日 8月9日

2007年 6月22日 7月15日 20天 8月8日 8月14日

2008年 6月21日 7月19日 10天 8月7日 8月8日

2009年 6月21日 7月14日 20天 8月7日 8月13日

2010年 6月21日 7月19日 10天 8月8日 8月8日

2011年 6月22日 7月14日 20天 8月8日 8月13日

2012年 6月21日 7月18日 10天 8月7日 8月7日

2013年 6月21日 7月13日 20天 8月7日 8月12日

2014年 6月21日 7月18日 10天 8月7日 8月7日

作者:輝山蘭狐

來源:bbs.nen.com.cn/

參考資料:noter.bokee.com/...餘下全文>>

三伏中初伏的日期的由來是怎樣的

初伏,按中國的日曆法來說,是真正暑天的開始。初伏固定為10天, 初伏從夏至日後第三個庚日始(稱入伏)。

初伏,按中國的日曆法來說,是真正暑天的開始。初伏固定為10天, 初伏浮夏至日後第三個庚日始(稱入伏)。·

怎樣計算每年頭伏的具體日子

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確立初伏的依據。

什麼叫“三庚”?

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合併記載時間。天干的數字有10個,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數字是12個,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把天干與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稱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個“庚”字,到第四個庚日為初伏。由於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一個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於庚日的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夏至開始,數到三個庚日後的第四個庚日,就是初伏的第一天。

伏,分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期,這是因為逐漸夜短晝長,陽光接近直射。但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為這時地面吸收的熱,晚上又散發了一大部分。不過,每天吸熱多,散熱少,積累下來一天比一天熱,大約再過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氣就最熱了。

三伏的日期是從夏至三個庚日後數到第四個庚日是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6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伏,是避暑之意。從夏至開始,晝短夜長,熱的中間潛伏著寒冷的因素,當初起名“伏”是很科學的。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個字,庚日每十天重複一次。

伏天的起訖時間每年都不盡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體是怎樣計算的呢?我國流行的“干支紀日法”用天干與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漢時盛行“五行相生相剋”的說法,認為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而庚屬金,金怕火燒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於是規定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有10天),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有的年的10天,有的年的2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起為末伏,也稱終伏(有10天),總稱為三伏。

2015入伏是哪一天,三伏時間多少天?

2015年入伏是7月13日,末伏最後一天是8月21日,共40天。

初伏:7.13-7.22,10天;

中伏:7.23-8.11,20天;

末伏:8.12-8.21,10天。

相關問題答案
初伏日期怎麼確定?
結婚日期怎麼選?
星座新日期怎麼回事?
十二星座日期怎麼算?
八字中的時辰怎麼確定?
五月初六日子怎麼樣?
怎麼確定家中的方位?
怎麼確定大門朝向?
怎麼確定出生時辰?
生日日期怎麼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