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的風土人情?

General 更新 2024年10月04日

壯族的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

建築 壯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木樓,這就是壯族人的傳統民居。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無論是什麼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後廳為生活區。屋內的生活以火塘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邊進行。 服飾 壯族多用自織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種多樣。壯族女子的服裝一般為一身藍黑,褲角稍寬,頭上包提花毛巾,腰間繫精緻的圍裙;小夥子多穿對襟上衣,腰間繫一條腰帶。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壯族的一種婚俗。迎親那天新娘要經過“炮火”的洗禮後才能進門入房。這個婚俗,在廣西田陽縣玉風等壯村流行。新娘來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衝鋒”進門的準備,因為在門口、廳堂、洞房等三個地方分別由七八個男青年組成的“炮火”組,手拿著串串鞭炮等著新娘過來。當新娘將要靠近門口時,“炮手”們點響鞭炮,形成道道“火牆”,擋住新娘的進路。如果是膽小的新娘,這時只好退卻在門外,再等第二次“衝鋒”。“炮手”們也總結勝利的經驗,做好第二次的“阻擊”準備。可以說,新娘不經過兩三次的“衝鋒”是進不了門的。圍觀的客人,裡三層外三層,好不熱鬧。新娘經過苦戰躍進門口,來到洞房門前,這是難通過的最後一關,因為“炮手”要放“火炮”。這時,聰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偵察”,乘“炮火”稀疏時夾著新娘跳到洞房裡。頓時歡聲雷動,祝賀新娘“旗開得勝”。婚宴後到掌燈時分,客人們還要觀看新娘在迎孃的指引下摸黑出門“挑水”。新娘將把水缸挑滿,這是在考驗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這樣,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廣西宜山和環江縣交界的一些地方,壯族青年結婚,至今流行“背字”習俗。“背字”是壯話譯音,實際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條長一丈四尺、寬一尺多的寬頻,由女方母親用自織自染或買來的深黑色(以此色為最優)土布縫製而成。女兒出嫁那天,讓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帶“背”回新郎家,以備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這種習俗,當地壯語稱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生父生母雙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機靈識禮。“背字”儀式在女方家裡的正廳舉行。主持儀式的人必須是村上德高望重、當了爺爺的長者。長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兩杯當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禮貌地雙手捧杯,恭敬地給長者回敬兩杯,雙方都要一飲而盡。接著長者把準備好的帶子從“背字”人的兩肩繞過紮緊,繼而又互相敬酒,說吉利之語。“背字”完畢,鳴放鞭炮,歡送迎親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長者鞠躬辭別,步出大門,開啟雨傘,意為庇護“外孫”離開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燒香放炮,歡迎“背字”人勝利歸來。少傾便舉行“卸字”儀式,同樣由長輩主持,互敬酒後,長者輕輕解下布帶,交給家母保管。新郎父母還要酬謝“背字”人。時過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結隊來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熱鬧。 新娘過河 流行在廣西桂北地區龍勝各族自治縣內的壯族婚俗。在桂北山區,本來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卻要涉水過五六次河,跨過三四座橋。所以成親時,新娘過河過橋都要請人背。背新娘的人稱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過河時,鳴炮三聲,喇叭齊鳴,“水手”兩掌按住自己的膝蓋,弓下腰,背好後才能過河或過橋。背新娘特別講究文明禮貌,行動上不能有半點粗野,更不能調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過河時,“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擔任)在旁邊給新娘打雨傘遮蔭,在寬約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親隊伍拉成一條線,熱鬧非常。上岸後,乖巧的“迎娘”把傘放得很低,不讓別人偷看蒙著面紗的新娘。龍勝的壯族婚姻是要過“三關”闖“十門”的。先談戀愛,後定親,才能成親,謂之“三關”。迎接、對歌、出門......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壯族的風土人情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雲南省文山,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佈。人口1548.96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南宋時,曾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出“土俗字”,但使用範圍不廣,多使用漢字。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1957年11月,由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的政務院第63次全體會議批准了《壯文方案》,結束了壯族人民沒有自己合法文字的歷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

贊助廣告

壯族在宋代史籍中稱為“撞”、“僮”、“(彳+童)”。解放後稱“僮”。1965年10月12日,經廣西僮族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報請國務院批准,改族名為“壯族”。壯族人民曾多次發動反封建、反壓迫的農民起義,廣西桂平金田村是太平天國的發生地。1929年12月到1932年,在廣西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作出貢獻。

壯族人忌諱農曆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裡串門。

壯族以農業為主,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素負盛名的特產。甘蔗產量居全國首位。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其代負並送到分手處。

解放後,1952年12月9日在廣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壯族自治區,1956年春改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廣西省地區為範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4月1日建立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日常食俗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乾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製作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大米有秈米、粳米、糯米等品種。平時用於做飯、煮粥,也常蒸成米粉(類似麵條,有湯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鮮美可口。粳米、糯米還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與漢族同)。營養豐富,在冬天常吃,能起禦寒滋補作用。糯米常用做餈粑、粽子、五色糯米飯等,是壯族節慶的必備食品。玉米也有機玉米與糯玉米之別,機玉米用於熬粥,有時也煎成玉米餅。玉米粥乃山裡壯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還有吃南瓜粥的習慣,即先將瓜熬爛,加玉米麵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後,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雞蛋大小的麵糰(內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餡料),再用水煮熟,與其清湯同吃,相當於漢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壯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餈粑、五色飯、水晶包(一種以肥肉丁加白糖為餡的包子)等均要用糖,連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醃菜的......餘下全文>>

壯族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壯族的許多節日風俗與漢族相同或相近但有的節日是特有的。除著名的"三月三"歌節外,秋天的八月十五和春節期間,也舉行聚會唱歌活動。此外,每逢農曆的七月初七至七月十五之間,幾乎所有的壯族都舉行祭祖活動。殺鴨、做餈粑祭祖,出嫁的女兒必須拿雞、鴨回來祭祖。

壯族的聚居地區,風土人情,民俗習慣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雲南省文山,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佈。人口1548.96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南宋時,曾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出“土俗字”,但使用範圍不廣,多使用漢字。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1957年11月,由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的政務院第63次全體會議批准了《壯文方案》,結束了壯族人民沒有自己合法文字的歷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

壯族在宋代史籍中稱為“撞”、“僮”、“(彳+童)”。解放後稱“僮”。1965年10耿12日,經廣西僮族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報請國務院批准,改族名為“壯族”。壯族人民曾多次發動反封建、反壓迫的農民起義,廣西桂平金田村是太平天國的發生地。1929年12月到1932年,在廣西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作出貢獻。

壯族人忌諱農曆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裡串門。

壯族以農業為主,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素負盛名的特產。甘蔗產量居全國首位。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其代負並送到分手處。

解放後,1952年12月9日在廣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壯族自治區,1956年春改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廣西省地區為範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4月1日建立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日常食俗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乾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製作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大米有秈米、粳米、糯米等品種。平時用於做飯、煮粥,也常蒸成米粉(類似麵條,有湯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鮮美可口。粳米、糯米還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與漢族同)。營養豐富,在冬天常吃,能起禦寒滋補作用。糯米常用做餈粑、粽子、五色糯米飯等,是壯族節慶的必備食品。玉米也有機玉米與糯玉米之別,機玉米用於熬粥,有時也煎成玉米餅。玉米粥乃山裡壯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還有吃南瓜粥的習慣,即先將瓜熬爛,加玉米麵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後,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雞蛋大小的麵糰(內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餡料),再用水煮熟,與其清湯同吃,相當於漢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壯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餈粑、五色飯、水晶包(一種以肥肉丁加白糖為餡的包子)等均要用糖,連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醃菜的......餘下全文>>

壯族的民俗傳統

建築 壯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木樓,這就是壯族人的傳統民居。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無論是什麼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後廳為生活區。屋內的生活以火塘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邊進行。? 服飾 壯族多用自織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種多樣。壯族女子的服裝一般為一身藍黑,褲角稍寬,頭上包提花毛巾,腰間繫精緻的圍裙;小夥子多穿對襟上衣,腰間繫一條腰帶。 婚俗炮火”入洞房壯族的一種婚俗。迎親那天新娘要經過“炮火”的洗禮後才能進門入房。這個婚俗,在廣西田陽縣玉風等壯村流行。新娘來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衝鋒”進門的準備,因為在門口、廳堂、洞房等三個地方分別由七八個男青年組成的“炮火”組,手拿著串串鞭炮等著新娘過來。當新娘將要靠近門口時,“炮手”們點響鞭炮,形成道道“火牆”,擋住新娘的進路。如果是膽小的新娘,這時只好退卻在門外,再等第二次“衝鋒”。“炮手”們也總結勝利的經驗,做好第二次的“阻擊”準備。可以說,新娘不經過兩三次的“衝鋒”是進不了門的。圍觀的客人,裡三層外三層,好不熱鬧。新娘經過苦戰躍進門口,來到洞房門前,這是難通過的最後一關,因為“炮手”要放“火炮”。這時,聰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偵察”,乘“炮火”稀疏時夾著新娘跳到洞房裡。頓時歡聲雷動,祝賀新娘“旗開得勝”。婚宴後到掌燈時分,客人們還要觀看新娘在迎孃的指引下摸黑出門“挑水”。新娘將把水缸挑滿,這是在考驗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這樣,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背字在廣西宜山和環江縣交界的一些地方,壯族青年結婚,至今流行“背字”習俗。“背字”是壯話譯音,實際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條長一丈四尺、寬一尺多的寬頻,由女方母親用自織自染或買來的深黑色(以此色為最優)土布縫製而成。女兒出嫁那天,讓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帶“背”回新郎家,以備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這種習俗,當地壯語稱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生父生母雙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機靈識禮。“背字”儀式在女方家裡的正廳舉行。主持儀式的人必須是村上德高望重、當了爺爺的長者。長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兩杯當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禮貌地雙手捧杯,恭敬地給長者回敬兩杯,雙方都要一飲而盡。接著長者把準備好的帶子從“背字”人的兩肩繞過紮緊,繼而又互相敬酒,說吉利之語。“背字”完畢,鳴放鞭炮,歡送迎親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長者鞠躬辭別,步出大門,開啟雨傘,意為庇護“外孫”離開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燒香放炮,歡迎“背字”人勝利歸來。少傾便舉行“卸字”儀式,同樣由長輩主持,互敬酒後,長者輕輕解下布帶,交給家母保管。新郎父母還要酬謝“背字”人。時過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結隊來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熱鬧。新娘過河流行在廣西桂北地區龍勝各族自治縣內的壯族婚俗。在桂北山區,本來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卻要涉水過五六次河,跨過三四座橋。所以成親時,新娘過河過橋都要請人背。背新娘的人稱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過河時,鳴炮三聲,喇叭齊鳴,“水手”兩掌按住自己的膝蓋,弓下腰,背好後才能過河或過橋。背新娘特別講究文明禮貌,行動上不能有半點粗野,更不能調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過河時,“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擔任)在旁邊給新娘打雨傘遮蔭,在寬約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親隊伍拉成一條線,熱鬧非常。上岸後,乖巧的“迎娘”把傘放得很低,不讓別人偷看蒙著面紗的新娘。龍勝的壯族婚姻是要過“三關”闖“十門”的。先談戀愛,後定親,才能成親,謂之“三關”。迎接、對歌、出門、穿村過寨、過......餘下全文>>

壯族的風俗習慣

壯族飲食: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乾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製作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大米有秈米、粳米、糯米等品種。平時用於做飯、煮粥,也常蒸成米粉(類似麵條,有湯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鮮美可口。粳米、糯米還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與漢族同)。營養豐富,在冬天常吃,能起禦寒滋補作用。糯米常用做餈粑、粽子、五色糯米飯等,是壯族節慶的必備食品。玉撫也有機玉米與糯玉米之別,機玉米用於熬粥,有時也煎成玉米餅。玉米粥乃山裡壯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還有吃南瓜粥的習慣,即先將瓜熬爛,加玉米麵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後,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雞蛋大小的麵糰(內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餡料),再用水煮熟,與其清湯同吃,相當於漢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壯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餈粑、五色飯、水晶包(一種以肥肉丁加白糖為餡的包子)等均要用糖,連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醃菜的習慣,醃成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蔥花。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還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製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壯族自家還釀製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為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一飲而盡,留在嘴裡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壯族人忌諱農曆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裡串門。 壯族以農業為主,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素負盛名的特產。甘蔗產量居全國首位。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 壯族的生活習俗: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其代負並送到分手處。

壯族的簡單風俗習慣

壯族風俗習慣

建築

壯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因為我們的周圍不是山就是水,所以不喜歡都難)。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木樓,這就是壯族人的傳統民居。木樓上面住人,下

面圈牲畜(現在好多了,因為改革開放了嘛0。無論是什麼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後廳為生活

區。屋內的生活以火塘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邊進行(這個有一部份居民還保持著)。

服飾

壯族多用自織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種多樣。壯族女子的服裝一般為一身藍黑,褲角稍寬,頭上包提花毛巾,腰間繫精緻的圍裙;小夥子多穿對襟上衣,腰間繫一條腰帶。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壯族的一種婚俗。迎親那天新娘要經過“炮火”的洗禮後才能進門入房。這個婚俗,在廣西田陽縣玉風等壯村流行。新娘來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衝

鋒”進門的準備,因為在門口、廳堂、洞房等三個地方分別由七八個男青年組成的“炮火”組,手拿著串串鞭炮等著新娘過來。當新娘將要靠近門口時,“炮手”們

點響鞭炮,形成道道“火牆”,擋住新娘的進路。如果是膽小的新娘,這時只好退卻在門外,再等第二次“衝鋒”。“炮手”們也總結勝利的經驗,做好第二次的

“阻擊”準備。可以說,新娘不經過兩三次的“衝鋒”是進不了門的。圍觀的客人,裡三層外三層,好不熱鬧。新娘經過苦戰躍進門口,來到洞房門前,這是難通過

的最後一關,因為“炮手”要放“火炮”。這時,聰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偵察”,乘“炮火”稀疏時夾著新娘跳到洞房裡。頓時歡聲雷動,祝賀新娘“旗開得

勝”。婚宴後到掌燈時分,客人們還要觀看新娘在迎孃的指引下摸黑出門“挑水”。新娘將把水缸挑滿,這是在考驗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這樣,直到夜深了新娘才

能入洞房。

背字

在廣西宜山和環江縣交界的一些地方,壯族青年結婚,至今流行“背字”習俗。“背字”是壯話譯音,實際上背的不是

“字”,而是一條長一丈四尺、寬一尺多的寬頻,由女方母親用自織自染或買來的深黑色(以此色為最優)土布縫製而成。女兒出嫁那天,讓男方指派“背字”人把

布帶“背”回新郎家,以備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這種習俗,當地壯語稱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生父生母雙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機靈識

禮。“背字”儀式在女方家裡的正廳舉行。主持儀式的人必須是村上德高望重、當了爺爺的長者。長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兩杯當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禮貌地

雙手捧杯,恭敬地給長者回敬兩杯,雙方都要一飲而盡。接著長者把準備好的帶子從“背字”人的兩肩繞過紮緊,繼而又互相敬酒,說吉利之語。“背字”完畢,鳴

放鞭炮,歡送迎親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長者鞠躬辭別,步出大門,開啟雨傘,意為庇護“外孫”離開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燒香放炮,歡迎“背字”人勝

利歸來。少傾便舉行“卸字”儀式,同樣由長輩主持,互敬酒後,長者輕輕解下布帶,交給家母保管。新郎父母還要酬謝“背字”人。時過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

群結隊來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熱鬧。

新娘過河

流行在廣西桂北地區龍勝各族自治縣內的壯族婚俗。在桂北山區,本來只有四五十里的山

路,卻要涉水過五六次河,跨過三四座橋。所以成親時,新娘過河過橋都要請人背。背新娘的人稱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過河時,鳴炮三聲,喇叭齊鳴,

“水手”兩掌按住自己的膝蓋,弓下腰,背好後才能過河或過橋。背新娘特別講究文明禮貌,行動上不能有半點粗野,更不能調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

者。過河時,“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擔任)在旁邊給新娘打雨傘遮蔭,在寬約五六十米的......餘下全文>>

壯族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壯族風俗習慣

建築

壯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因為我們的周圍不是山就是水,所以不喜歡都難,呵呵~)。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木樓,這就是壯族人的傳統民居。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現在好多了,因為改革開放了嘛0。無論是什麼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後廳為生活區。屋內的生活以火塘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邊進行(這個有一部份居民還保持著)。?

服飾

壯族多用自織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種多樣。壯族女子的服裝一般為一身藍黑,褲角稍寬,頭上包提花毛巾,腰間繫精緻的圍裙;小夥子多穿對襟上衣,腰間繫一條腰帶。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壯族的一種婚俗。迎親那天新娘要經過“炮火”的洗禮後才能進門入房。這個婚俗,在廣西田陽縣玉風等壯村流行。新娘來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衝鋒”進門的準備,因為在門口、廳堂、洞房等三個地方分別由七八個男青年組成的“炮火”組,手拿著串串鞭炮等著新娘過來。當新娘將要靠近門口時,“炮手”們點響鞭炮,形成道道“火牆”,擋住新娘的進路。如果是膽小的新娘,這時只好退卻在門外,再等第二次“衝鋒”。“炮手”們也總結勝利的經驗,做好第二次的“阻擊”準備。可以說,新娘不經過兩三次的“衝鋒”是進不了門的。圍觀的客人,裡三層外三層,好不熱鬧。新娘經過苦戰躍進門口,來到洞房門前,這是難通過的最後一關,因為“炮手”要放“火炮”。這時,聰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偵察”,乘“炮火”稀疏時夾著新娘跳到洞房裡。頓時歡聲雷動,祝賀新娘“旗開得勝”。婚宴後到掌燈時分,客人們還要觀看新娘在迎孃的指引下摸黑出門“挑水”。新娘將把水缸挑滿,這是在考驗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這樣,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丁。

背字

在廣西宜山和環江縣交界的一些地方,壯族青年結婚,至今流行“背字”習俗。“背字”是壯話譯音,實際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條長一丈四尺、寬一尺多的寬頻,由女方母親用自織自染或買來的深黑色(以此色為最優)土布縫製而成。女兒出嫁那天,讓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帶“背”回新郎家,以備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這種習俗,當地壯語稱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生父生母雙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機靈識禮。“背字”儀式在女方家裡的正廳舉行。主持儀式的人必須是村上德高望重、當了爺爺的長者。長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兩杯當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禮貌地雙手捧杯,恭敬地給長者回敬兩杯,雙方都要一飲而盡。接著長者把準備好的帶子從“背字”人的兩肩繞過紮緊,繼而又互相敬酒,說吉利之語。“背字”完畢,鳴放鞭炮,歡送迎親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長者鞠躬辭別,步出大門,開啟雨傘,意為庇護“外孫”離開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燒香放炮,歡迎“背字”人勝利歸來。少傾便舉行“卸字”儀式,同樣由長輩主持,互敬酒後,長者輕輕解下布帶,交給家母保管。新郎父母還要酬謝“背字”人。時過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結隊來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熱鬧。

新娘過河

流行在廣西桂北地區龍勝各族自治縣內的壯族婚俗。在桂北山區,本來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卻要涉水過五六次河,跨過三四座橋。所以成親時,新娘過河過橋都要請人背。背新娘的人稱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過河時,鳴炮三聲,喇叭齊鳴,“水手”兩掌按住自己的膝蓋,弓下腰,背好後才能過河或過橋。背新娘特別講究文明禮貌,行動上不能有半點粗野,更不能調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過河時,“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擔任)在旁邊給新娘打雨傘遮蔭,在寬約五六十米的河面......餘下全文>>

壯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壯族風俗習慣

建築

壯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木樓,這就是壯族人的傳統民居。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無論是什麼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後廳為生活區。屋內的生活以火塘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邊進行。?

服飾

壯族多用自織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種多樣。壯族女子的服裝一般為一身藍黑,褲角稍寬,頭上包提花毛巾,腰間繫精緻的圍裙;小夥子多穿對襟上衣,腰間繫一條腰帶。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壯族的一種婚俗。迎親那天新娘要經過“炮火”的洗禮後才能進門入房。這個婚俗,在廣西田陽縣玉風等壯村流行。新娘來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衝鋒”進門的準備,因為在門口、廳堂、洞房等三個地方分別由七八個男青年組成的“炮火”組,手拿著串串鞭炮等著新娘過來。當新娘將要靠近門口時,“炮手”們點響鞭炮,形成道道“火牆”,擋住新娘的進路。如果是膽小的新娘,這時只好退卻在門外,再等第二次“衝鋒”。“炮手”們也總結勝利的經驗,做好第二次的“阻擊”準備。可以說,新娘不經過兩三次的“衝鋒”是進不了門的。圍觀的客人,裡三層外三層,好不熱鬧。新娘經過苦戰躍進門口,來到洞房門前,這是難通過的最後一關,因為“炮手”要放“火炮”。這時,聰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偵察”,乘“炮火”稀疏時夾著新娘跳到洞房裡。頓時歡聲雷動,祝賀新娘“旗開得勝”。婚宴後到掌燈時分,客人們還要觀看新娘在迎孃的指引下摸黑出門“挑水”。新娘將把水缸挑滿,這是在考驗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這樣,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廣西宜山和環江縣交界的一些地方,壯族青年結婚,至今流行“背字”習俗。“背字”是壯話譯音,實際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條長一丈四尺、寬一尺多的寬頻,由女方母親用自織自染或買來的深黑色(以此色為最優)土布縫製而成。女兒出嫁那天,讓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帶“背”回新郎家,以備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這種習俗,當地壯語稱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生父生母雙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機靈識禮。“背字”儀式在女方家裡的正廳舉行。主持儀式的人必須是村上德高望重、當了爺爺的長者。長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兩杯當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禮貌地雙手捧杯,恭敬地給長者回敬兩杯,雙方都要一飲而盡。接著長者把準備好的帶子從“背字”人的兩肩繞過紮緊,繼而又互相敬酒,說吉利之語。“背字”完畢,鳴放鞭炮,歡送迎親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長者鞠躬辭別,步出大門,開啟雨傘,意為庇護“外孫”離開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燒香放炮,歡迎“背字”人勝利歸來。少傾便舉行“卸字”儀式,同樣由長輩主持,互敬酒後,長者輕輕解下布帶,交給家母保管。新郎父母還要酬謝“背字”人。時過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結隊來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熱鬧。

新娘過河

流行在廣西桂北地區龍勝各族自治縣內的壯族婚俗。在桂北山區,本來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卻要涉水過五六次河,跨過三四座橋。所以成親時,新娘過河過橋都要請人背。背新娘的人稱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過河時,鳴炮三聲,喇叭齊鳴,“水手”兩掌按住自己的膝蓋,弓下腰,背好後才能過河或過橋。背新娘特別講究文明禮貌,行動上不能有半點粗野,更不能調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過河時,“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擔任)在旁邊給新娘打雨傘遮蔭,在寬約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親隊伍拉成一條線,熱鬧非常。上岸後,乖巧的“迎娘”把傘放得很低,不讓別人偷看蒙著面紗的新娘。龍勝的壯族婚姻是要過“三關”闖“十門”的。先談戀愛,後定親,才能......餘下全文>>

壯族的習俗是什麼?

【民族概況】

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廣西、雲南、廣東、湖南、貴州、四川等省區。以廣西最多。1990年人口1548萬。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壯族人口數為16178811.使用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壯錦”享譽海內外。南宋時已出現方塊漢字構成的土俗字。但使用面不廣,多用於書寫地名,編山歌、記事。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得到推廣,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訂。

壯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發展而形成的,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共有1548萬多人,其中雲南有100萬,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紅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在1965年統一稱壯族以前,壯族的自稱和他稱較多,僅雲南就有40多種,主要有“儂人”、“沙人”、“土僚”等。

壯族地區石灰岩分佈很廣,是世界有名的岩溶地區,石山拔地而起,石山裡有巖洞和地下河。這種地形構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的名勝景色。沿海盛產各種名貴海產,尤以南珠聞名。壯族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足,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玉米、薯類等。果品也很豐富,森林面積廣,盛產柳州杉、銀杉、樟木等名貴木材。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久負盛名的特產。

【歷史】

壯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是百越的一支,南宋時始稱僮人、撞丁。明、清時與土、依、沙並稱。

嶺南地區自遠古時代就有人類居住,遠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有柳江縣的“柳江人”和,“甘前人”,來賓縣的“麒麟山人”,荔浦縣的“荔浦人”。都安縣的“幹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蓮洞人”和“都樂人”桂林市的“寶積巖人”,田東縣的“定模洞人”,靈山縣的“靈山人”等等。這些古人類所在的區域,恰好是壯族先民的活動地域,也是今天壯族的聚居地區。基於此,我們認為壯族是這些古人類的後裔之—,壯族是土著民族。

從文獻記載看,距今三千多年前,就有人類在嶺南生息活動。如《逸周書·王會篇》在記述華南各族向周王朝進貢土特產品時曾指出: “正南甌鄧、桂國、損子、產裡、百濮、九菌、請以珠璣、玳瑁、象齒、文犀、翠羽、菌鶴、短狗為獻”。這裡所提到的“甌鄧”、“桂國”就是當時嶺南地區的人們。該篇還提到南方的土特產有:“路人大竹,揚蠻之翟,倉吾翡翠,區陽鰲,........”等種。所提到的“路人”、“倉吾”大部分居住在今廣西地區。“桂國”《山海經》說:“桂林八樹,在番禺之西”,秦時為桂林郡; “路人”清人朱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說:“路音近駱,疑即駱越”;“倉吾”,《禮記注》雲:“倉吾於周南越之地,楚吳起南並蠻越,遂有洞庭、蒼梧”。這些人就是嶺南地區的原始居民一一壯族先民之一。西甌、駱越這兩大部落,自東漢以後,逐漸演變為烏滸、俚僚、僚人、僮人、等等。

“僮”這個民族名稱,是南宋時出現的。米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議”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輔在《溪蠻叢笑》中進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瑤、口嘹、曰僮、曰仡佬”。以後歷代均多沿用“僮”名,到明代“僮”名引用逐漸增多,但往往與“瑤”並舉。到清代對“僮”名的引用已遍於廣西各地。1949年後,經過深入調查和進行民族識別,人民政府把廣西、廣東、雲南等地自稱“布壯”、“布土”、“布農”、“布泰”、“布班”、“布隴”、“布諾”、“布衣” 、“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們統一稱為僮族。後因“僮”字的含義不夠清楚,又容易讀錯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來總理的倡議,把“僮”改為“壯”,把“僮族”改為“壯族”。

壯族名稱雖隨代而異,其主要源流:甌一甌駱一西甌駱一西甌駱越一......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壯族的風土人情?
黎族的風土人情?
布依族的風土人情?
彝族的風土人情?
滿族的風土人情?
回族的風土人情?
蒙古族的風土人情?
漢族的風土人情?
傣族的風土人情?
壯族風土人情?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