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的起源和歷史?
王姓的歷史來源
王姓是中國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據中國大陸公安部對全國戶籍人口的最新(2007年4月)統計分析顯示:王姓為現代中國第一大姓,有大約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單姓之一,但極為罕見
王姓的來源有多個,但構成現代王姓的主要來源有四個:子姓、姬姓、媯姓和外族改姓
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傳說在商朝末年,商紂王的叔父比干與箕子、微子一起被稱為商末“三仁”。紂王荒淫無道,比干多次犯顏上諫,反遭到紂王殺害,其子孫因為是王子的後裔,所以就以“王”為姓,被稱為“子姓王氏”。子姓王氏的歷史至今已經有約3100年了。經歷了從秦朝一直到唐朝,再到今天。期間子姓王氏一直居住在河南地區,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後來散播到了甘肅、山東、河北和山西等地。
最多的王姓來源於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從這個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國中姬姓的王族中)中不斷有一些人由於失勢或亡國而分離出來,因為他們過去是屬於王家的因此以王為姓。這一支王姓以王子喬為始祖。
根據史書記載,周武王滅掉商朝以後,定都於鎬,歷史上稱為西周。傳二十一世至周靈王(前571年-前545年在位),國都在成周,即今河南洛陽。周靈王的兒子太子晉(也被稱為王子晉或王子僑),因為直諫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當時的人們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其為“王家”。從此,這支族人就以“王”為姓。傳到第八代孫王錯拜了魏國將軍,姬姓王氏又重新貴顯。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秦朝的武城侯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了躲避戰亂,分別遷徙到山東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了最為著名的琅琊和太原兩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的群體。姬姓王氏至少已經歷了2600年的歷史。在中國,90%的有家譜的王姓都源於姬姓王氏。
姬姓王氏還可以被細分為三個分支:
周武王的弟弟畢公高封於畢國,春秋時,他的裔孫畢萬做了晉國的司徒,功高位重,被封於魏,戰國時,魏國、韓國、趙國三方瓜分了晉國。後裔中最著名的是戰國時代的“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無忌。秦國滅了魏國以後,魏無忌的孫子魏卑子逃到山東泰山,漢朝初年,魏卑子奉詔進京做官,被封為蘭陵君。當時因其是王家之後,便稱其為“王家”,從此便以王為姓。這支姬姓王氏大約有2200年的歷史了。
第二分支源於春秋初年周平王的後裔。周平王在位51年(前770年-前720年),太子早夭,周平王駕崩之後,由其孫姬赤繼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奪了王位,即周桓王。姬赤出奔晉國,子孫以其曾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這支姬姓王氏一直生活在山西臨猗一帶,史稱河東臨猗王姓,這支姬姓王氏大約有2700年的歷史了。
第三分支源於週考王(前441年-前426年在位)的胞弟桓公揭之後。桓公揭封於王城(舊址在今天的河南洛陽王城公園一帶)。他的封地雖小,但處於東周王城的西部,歷史上稱其為西周桓公。周朝滅亡以後,子孫遷到河南伊川和臨汝,以居於王城而改姓王,後被稱為王城王氏,這支姬姓王氏大約有2400年的歷史了。
奉虞舜為祖先的媯姓王氏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被秦國所滅之後,項羽封齊王田建的長孫田安為濟北王,隨後項羽被劉邦所滅,田安也隨之失去了王位,子孫遂改姓王。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為郡望,一直以山東原齊國的封土為活動區域,有2300年的歷史了。
“王姓”中融入了大量的遊牧民族、非漢族血液,還有許多後來改姓或賜姓王的,比較著名的有:
漢朝時候的匈奴人、西羌鉗耳氏族、南北朝時候的高麗拓王氏族、鮮卑族的烏丸人、隋唐時期西域月支......餘下全文>>
王姓的由來
王姓來源複雜,派別甚多,但仍有一些共同點,即多以爵為氏,天子之後代多以此為姓,也有不少人是賜姓王的。王氏姓源繁多,但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孫的那一支名氣最大。相傳周靈王姬洩心,太子晉曾對其直諫,觸怒龍顏而被廢為庶民,主要居住在太原(今屬山西)、琅邪(今屬山東膠南縣一帶)等地,因晉及其後裔祖宗為周天子,因此人們便稱其為“王家”,以後便以王為氏了。
天下王氏出太原。始祖太子晉,約生於公元前 565年,乃周靈王太子,本姓姬,名晉,字子喬,為黃帝第42世後人,曾避居太原。時人呼之為王家,即周王家的人。其姓由爵位而來,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後”。因始於太原,故稱太原王氏。後人尊太子晉為王氏“系姓始祖”,尊晉公子宗敬為太原王氏立姓始祖。宗敬逝後,葬於晉陽北五里。其後裔瓜瓞綿延,人才輩出,比如王翦(秦國大將)、王允(東漢名臣)、王僧辯(南朝將領)及其孫王圭(唐初大臣)、王勃、王維(唐代詩人畫家)、王審知(五代國王)、王祜(宋代兵部侍郎)等,王氏成為太原地區最顯赫的望族,太原也成為海內外王氏之祖地。
王氏衍派,為數眾多,就現所知的有 200多個。其中著稱的衍派為“開閩王”、“郎琊王”、“三槐王”、“潮州王”、“瓊崖王”、“贛湘王”等。這些衍派的後裔,在歷史上產生過較大影響的,如郎琊支派的王充(東漢哲學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東晉書法家),太原支派臨川分支的王安石、王安禮、王安國兄弟(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贛湘支派的王夫之(明末思想家,世稱“船山先生”)等。據日本慄田寬《氏族考》說,日本“山田、山田御井志、廣野、三宅等六氏皆為王氏傳人。”王、遊、尤,沈乃同宗,由於歷史上遭困避難而換姓之故形成。
“太原王氏”根在太原,“技傳海外”,與中外文化交流及開發南洋密切相關。早在隋朝,隋煬帝就派禮部主事王君政南下出訪。唐太宗貞觀年間,官左率府長史王玄策奉命三使天竺。明太祖洪武八年,中國欽差大臣王三品娶汶萊一世穆罕默德之女為妻,永結同好。明代宗景泰六年,馬六甲王入關,明朝皇帝詔給事中王暉回聘。清代,南方民眾渡洋南下日盛。至道光年間,有王晉卿者在泰國建別墅,辦醫局,設學堂,辦礦場。隨後,便有閩立、潮州、瓊崖、贛湘、三槐等太原王氏的衍派子孫相繼南下,有的遠遷歐美,以東南亞為數最多,足跡遍及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如在泰國,王姓約佔旅泰華人一半。新加坡總統王鼎昌先生也是王氏後人。歷代王氏後人對開發南洋和加強中國同這些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山西太原已在著名的風景勝地,與太原王氏同屬一脈的周室祠廟——晉祠,修築了太原王氏宗姓始祖子喬祠,成立了“海外太原聯誼後援會”,並於1993年 4月隆重舉行“太原’93世界王氏懇親聯誼活動”。參加此次盛會的有來自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等國家和地區的海內外太原王氏代表 200多人。
王姓起源有八:
1、出自姬姓。周靈王的太子姬晉,因為直言進諫,使王上大怒,被廢為庶民,遷居到琅琊(今山東省膠南一帶),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為王族,世人稱其為“王家”,就延用成姓。還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畢公高,其後代子孫因故散居京兆、河間一帶,以本為王族之故,自稱為王姓。後世沿襲未改,漸成大姓。
2、出自媯姓,為古帝王虞舜之後,居於北海、陳留一帶,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湯的後人。殷末,王子比干,鼎紂王的兄長,因勸諫紂王被殺,葬於汲郡,其子孫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為齊國君主,史稱“田氏代齊......餘下全文>>
王姓起源於哪一個時期,歷史上的王姓名人有哪些
王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媯姓和外族改姓。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王姓歷代名人2360名,佔總名人數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位;王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6.86%,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5.37%,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5.89%,排在第一位。
姓名 朝代 生卒年 籍貫 備註
王詡 東周 前400年-前320年 不詳 縱橫家,又名鬼谷子
王翦 戰國 不詳 頻陽 秦國著名軍事家
王陵 西漢 ?-前181年 沛縣 漢朝右丞相
王昭君 西漢 前52年—15年 南郡秭歸 四大美女之一
王莽 新朝 前45年-23年 章丘 新朝開國皇帝
王充 東漢 27年—約97年 會稽上虞 哲學家,思想家
王允 東漢 137年-192年 太原祁縣 東漢末年司徒
王朗 三國魏 ?-228年 東海郯 魏司徒、經學家
王粲 東漢 177年—217年 山陽郡高平 建安七子之一
王濬 西晉 206年-286年 弘農湖縣 鎮軍大將軍
王導 東晉 276年—339年 琅琊臨沂 政治家、書法家
王羲之 東晉 303年—361年 琅琊臨沂 書法家
王獻之 東晉 344年-386年 琅琊臨沂 書法家
王猛 前秦 325年—375年 北海劇縣 政治家、軍事家
王世充 隋唐 ?-621年 西域 隋末唐初軍閥
王孝傑 唐朝 ?-公元697年 京兆新豐 唐朝名將
王勃 唐朝 650年—676年 絳州龍門 初唐四傑之一
王維 唐朝 701年-761年 蒲州 詩人、畫家
王昌齡 唐朝 698年— 756年 晉陽 盛唐邊塞詩人
王忠嗣 唐朝 706年-749年 太原祁縣 唐朝名將
王仙芝 唐朝 ?-公元878年 濮州 農民起義領袖
王建 五代 847年-918年 許州舞陽 前蜀開國皇帝
王審知 五代 862年—925年 光州固始 閩國開國君主
王安石 北宋 1021年—1086年 臨川 政治家、文學家
王全斌 北宋 908年—976年 幷州太原 北宋將領
王審琦 北宋 925年―974年 洛陽 北宋將領
王欽若 北宋 962年―1025年 臨江軍新喻 北宋宰相、政治家
王詵 北宋 1036年―? 太原 北宋畫家
王重陽 金代 1113年―1170年 京兆咸陽 全真教始祖
王應麟 南宋 1223年—1296年 慶元府鄞縣 《三字經》作者
......餘下全文>>
王姓的來歷
中華民族許多姓氏從山西開宗立姓,目前可查的有40多個,其中王、張、趙、魏、楊、郭、賈、郝、裴、傅、尹、霍、路、冀、萬、解、蒲、溫、芮、耿訂荀、晉、籍、南、祁等姓氏均源自山西,上古母系社會八大姓之一“媯”姓也源自山西。這些姓氏儘管有些因種種原因在現代社會中已不多見,但其中不少姓氏成為中華民族發展中自強不息,人才輩出的望族。
天下王氏出太原。始祖太子晉,約生於公元前 565年,乃周靈王太子,本姓姬,名晉,字子喬,為黃帝第42世後人,曾避居太原。時人呼之為王家,即周王家的人。其姓由爵位而來,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後”。因始於太原,故稱太原王氏。後人尊太子晉為王氏“系姓始祖”,尊晉公子宗敬為太原王氏立姓始祖。宗敬逝後,葬於晉陽北五里。其後裔瓜瓞綿延,人才輩出,比如王翦(秦國大將)、王允(東漢名臣)、王僧辯(南朝將領)及其孫王圭(唐初大臣)、王勃、王維(唐代詩人畫家)、王審知(五代國王)、王祜(宋代兵部侍郎)等,王氏成為太原地區最顯赫的望族,太原也成為海內外王氏之祖地。
王氏衍派,為數眾多,就現所知的有 200多個。其中著稱的衍派為“開閩王”、“郎琊王”、“三槐王”、“潮州王”、“瓊崖王”、“贛湘王”等。這些衍派的後裔,在歷史上產生過較大影響的,如郎琊支派的王充(東漢哲學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東晉書法家),太原支派臨川分支的王安石、王安禮、王安國兄弟(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贛湘支派的王夫之(明末思想家,世稱“船山先生”)等。據日本慄田寬《氏族考》說,日本“山田、山田御井志、廣野、三宅等六氏皆為王氏傳人。”王、遊、尤,沈乃同宗,由於歷史上遭困避難而換姓之故形成。
“太原王氏”根在太原,“技傳海外”,與中外文化交流及開發南洋密切相關。早在隋朝,隋煬帝就派禮部主事王君政南下出訪。唐太宗貞觀年間,官左率府長史王玄策奉命三使天竺。明太祖洪武八年,中國欽差大臣王三品娶汶萊一世穆罕默德之女為妻,永結同好。明代宗景泰六年,馬六甲王入關,明朝皇帝詔給事中王暉回聘。清代,南方民眾渡洋南下日盛。至道光年間,有王晉卿者在泰國建別墅,辦醫局,設學堂,辦礦場。隨後,便有閩立、潮州、瓊崖、贛湘、三槐等太原王氏的衍派子孫相繼南下,有的遠遷歐美,以東南亞為數最多,足跡遍及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如在泰國,王姓約佔旅泰華人一半。新加坡總統王鼎昌先生也是王氏後人。歷代王氏後人對開發南洋和加強中國同這些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山西太原已在著名的風景勝地,與太原王氏同屬一脈的周室祠廟——晉祠,修築了太原王氏宗姓始祖子喬祠,成立了“海外太原聯誼後援會”,並於1993年 4月隆重舉行“太原’93世界王氏懇親聯誼活動”。參加此次盛會的有來自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等國家和地區的海內外太原王氏代表 200多人。
人為什麼會逐漸衰老呢?
人體衰老與細胞衰老雖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二者是密切相關的,人體衰老是以細胞衰老為基礎的。近數十年來,關於細胞衰老原因雖有各種假說,但均不能圓滿解答各種因果問題,尚未被多數人接受,如“內生因素”說,認為細胞衰老是由於構成細胞本身的原生質的膠體狀態發生不可逆的變化。“外生因素”說,認為細胞衰老是細胞周圍的介質、或直接影響細胞介質的各種外界條件:如溫度、食物、光線、宇宙射線等的影響。如“遺傳因素”說,認為細胞衰老是細胞本身所攜帶的遺傳物質被擾亂所引起的。還有人認為衰老是礎定的遺傳程式,不論是生長、發育或性成熟以及衰老至死亡都是遺傳規定好的程式。近來較被人重視的是“細胞大分子合成錯誤成災”說,認為細胞裡的核酶和蛋白質在生物合成過程中,如果由於某些原因而發生差錯,這些差錯會(得到)累積而迅速擴大,引起代謝功能大幅度降低,造成衰老。使人感興趣的是“免疫功能改變”說,發現胸腺功能隨年齡增長急劇下降,並與衰老有平行關係,故認為可能是衰老的主要因素,甚至有胸腺決定壽命的說法。特別要提出的“自由基學說”,認為生物機體在代謝過程中可以產生“自由基”並可隨年齡增加而增加。自由基誘發細胞損傷的一個重要途徑是使細胞膜中的不飽和脂類產生過氧化作用,從而使膜的結構發生變化,特別是線位體和線粒體的膜很脆弱,膜中的脂類過氧化作用可以產生脂褐素(即老年色素)。
參考資料:人的衰老
王氏家族起源
王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王姓來源主要有五種:
一、是出自姬姓
由此又衍生出構成王氏主體的三支姬姓族派:
1、為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後裔。
據《通志·氏族略》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畢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時,他被封於畢(今陝西省咸陽西北),為公爵,故史稱為畢公高。春秋時,其裔孫畢萬自畢國出奔晉,為司徒,並被分封於魏,傳至魏文侯斯,與趙、韓三國瓜分晉國。公元前225年為秦所滅,其子孫四散,因是王者之後,也都被稱為王家。
姬姓在先秦時期是著姓、大姓,武王滅商後,延續三個半世紀的西周都是姬姓的天下。
姬姓的始祖即史籍中記載的后稷。傳說后稷的母親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見一個巨大的人的腳印,她感到很好奇,因為她從來沒見過這麼巨大的腳印。她走過去,踩在那個巨大的腳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腳大多少。誰知這一踩就懷了孕,後來居然生下一個男孩。姜原以為這個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讓過往的牛馬把他踩死。不料牛馬見了這個孩子全都繞道而行。姜原又想把他扔在森林裡,但她走到哪裡哪裡都有人,又沒扔成。最後姜原來到一條水渠旁,當時正值冬天,渠水結了冰,姜原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凍死。就在這時候,又飛來一隻大鳥,它臥在冰上,用自己巨大的翅膀護翼溫暖著這個孩子。姜原以為這個孩子有神靈保護,不是個普通的人,就放棄了把他拋棄的打算,抱回家去把他撫養成人。因為當初這個孩子曾經被拋棄,所以這個孩子名字就叫棄。
棄因為善種五穀,在帝堯時被舉為農師。舜繼位後,又把他封在邰(今陝西省武功縣西南),號為后稷,賜姓為姬。
后稷以後的第三代,姬姓部族出了一個名叫公劉的人使姬姓部族迅速發展起來。這時正是殷商王朝建立的初期。
公劉以後的第九代,姬姓部落又出了一個名叫古公亶父的人。在那個時候,當地戎狄之人經常侵擾姬姓部族,為了避免與他們發生衝突,古公亶父便率領部族從豳(今陝西省旬邑縣西南)遷徙到岐山(今陝西省岐山縣東北)腳下。古公宣父帶領部族在這裡建築城郭房屋,並建立了官僚機構管理部族事務,從而具備了國家的規模。
古公亶父的孫子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姬昌。當時正值商紂王殘暴統治時期,姬昌大行仁德,禮賢下士,與之成了鮮明的對比。姬周的力量不斷髮展,接連征服了周邊的一些小國,又把都城向東遷到了豐邑(今陝西省長安縣西北灃河西岸)。到了周武王姬發的時候,終於推翻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的兄弟眾多,其中有一個弟弟名高,是文王的第15子。姬高在武王滅商及周初政治生活中都曾發揮過重要作用。武王滅商後,舉行了莊重的進入商都的儀式,入城以後,姬高又奉命開啟殷商的監獄,釋放出關押在那裡的百姓。接著又接管了商朝掌管音樂禮儀的機構。因此,當武王分封諸侯的時候,姬高被分封於畢(今陝西省咸陽西北),所以又稱畢公高。武王死,成王立。成王臨死的時候,又把召公、畢公召來,讓他們輔佐太子釗。成王死,太子釗立,是為康王。
不知過了幾代,畢公高的後代們失去了封爵和封地,變成了平民,有的還跑到了少數民族居住區。只有他們因地而改的姓氏——畢。在春秋中期的時候,畢公高的後代中有一個叫畢萬的人來到了晉國,再一次使畢公高這一支姬姓家族興旺起來。當時晉國正是晉獻公在位,畢萬在晉獻公手下當差。晉獻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畢萬和趙夙一起統兵進攻霍、耿、魏三國,將它們滅掉。
畢萬因功被晉獻公授予大夫之位,封在了魏(今山西芮城縣北)地。從此,畢萬及其後代又以封地作為自己的姓氏而改姓魏了。在一次次的政治鬥爭中,魏氏協助了晉室,卻也壯大了自己。最後......餘下全文>>
江西的王姓的來源及歷史和現狀 20分
江西的王姓在全國來說不算多,但同樣來源複雜,主要由太原王、琅琊王、三槐王、開閩王的後裔構成,其中尤以太原王的後裔王季友和王安石知名,在江西王姓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江西王姓同樣來源廣泛,但從總的來說,莫過於太原王、琅琊王、三槐王、開閩王四大支流。
“太原王”和“琅琊王”的始祖均為王子喬,只是到了王離這代才開始分開,長子王元,徙山東琅琊,成為“琅琊王”始祖,次子王威則仍居太原,遂為“太原王”始祖。“琅琊王”在贛的流傳和分佈情況至今沒有統一的說法,據王研會主任王令策介紹,永修縣有個鎮上的王姓村民曾翻出了家譜,上面記載為琅琊王的一支,流傳已有400餘年。至於太原王,則由唐玄宗開元年間王景肅開始,在江西的分佈基本上已相當明瞭。
“三槐堂”雖然是王姓知名的堂號,但“三槐王”的來歷,卻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記載說:五代末時,大名府莘縣人王祐在自家庭院中種了三棵槐樹,並說了吾之後世,必有三公。其後他的次子王旦果然官居宰相;又有記載說系出自琅琊王。在南昌縣武陽鎮三槐村王家,都說他們的始祖是五代——北宋的太原人王全斌。村中的《王氏家譜》記載:“從金陵遷徙豫章,仕宋刺史,亦鎮豐城。”
至於開閩王王審知,則是五代時河南固始人。五代動亂時期,他在福建採取保境安民政策,努力發展經濟和文化教育,被尊為“開閩王氏始祖”。後來他的兒子稱帝,建立了包括江西在內的閩國。宋太祖敬仰王審知的德政,御筆題寫了“入閩人祖”四個大字,此乃開閩王之由來。
王姓早期主要在北方發展繁衍,到了西晉末年才開始逐步遷往江南諸省,早在公元618年以前,王氏就進入了我省的南昌、新建、豐城、宜春、瑞昌、都昌、廣豐、上饒等地。北宋及以後,由於受遼、金侵擾,造成越來越多的中原人南遷,於是就有了更多的王氏後人進入了今天的上高、宜豐、清江、東鄉、臨川、金溪、浮樑等38個縣市。北宋末、南宋初由於戰亂的原因,中原人多次大規模南移,遷入江西、安徽、四川、浙江和江蘇等省。1368年明代以後,又有王家人進入高安、萍鄉、萬載、九江、貴溪、橫峰、寧都、尋烏等20個縣市,據《江西通志稿》不完全統計,截至清末,王姓氏族先後遷入了我省66個以上縣市;但後人的研究表明,今天的婺源、德興等很多縣市仍有王氏人口沒有統計進去,可以說王姓人口遍佈江西各地。這些王姓,從源流上來說,主要還是上述四大支派的後裔組成的,這其中又以太原王和琅琊王的後裔為最多。
太原王在江西有兩支重要的後裔,一為王景肅締造的豫章王氏,另一是以王明為始祖的臨川王氏。
據省譜牒研究會副會長王炯堯介紹,豫章王的始祖——王儀,字景肅,唐高宗儀鳳丁丑年(677年)生。於唐初由陝西京兆府萬年縣業裡(一說為河南)徙居豫章(今江西南昌市)東湖菊花巷,為豫章王氏基祖。他生有三子:政、致、徵,即孟友、仲友、季友。三脈同宗,齊驅併發,以始祖開基地名而合稱豫章王氏。
王徵字季友,為避旁人歧視,從東湖邊輾轉來到了豐城市櫧山邊的雲嶺裡,在他仰慕的東漢高士徐孺子隱居地附近搭起了茅屋,躬耕苦讀終結碩果,於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高中,成為我省第一位狀元。他善詩,任內常以詩會友,與李白、杜甫、張九齡等時相唱和,官至光祿大夫、御史中丞;其侄兒(王政之子)王仲舒(762年—623年),字弘中,曾任左拾遺,元和初為吏部員外郎,穆宗時,任江西觀察史,曾出官錢200萬,代貧民輸稅。
王令策給記者提供了一本1949年修的《王世家乘》,上面記載:南昌市青少年宮對面的中國工商銀行大樓這個位置就是當年王景肅入贛的首居地——當年名叫菊花巷,今名羊子街,就是他入贛的第一站。王氏後人為紀念他的功績,在這裡建造了一座氣勢恢巨集的江西......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