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姓名人?
姓牛的有哪些名人
根據<中國人名大辭典>一書記載,共有牛姓名人51人,列舉數人如下:牛大年,宋人,慶元進士,歷官將作監主簿,清操凜然.牛元翼,唐人,穆宗授深冀節度使,加檢校工部尚書.牛天宿,清人,康熙時任中官瓊州知府.牛仙客,唐人,歷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封豳國公,卒諡貞簡.牛弘,隋人,官拜吏部尚書,封奇章郡公,卒諡憲.牛存節,後樑人,官拜右千牛衛上將軍,以功進太尉.牛金星,明人,授天祐殿大學士.牛皐,宋人,隨岳飛收復襄陽,破楊麼,累官荊湖南路副總管.牛富,宋人,為侍衛馬軍司統制,守樊城抵禦元軍,城破死,諡忠烈.牛僧儒,唐人,累官御史中丞,穆宗時拜同平章事,敬宗封奇章郡公,宣宗時為太子少師,卒諡文簡.牛蔚,唐人,牛僧儒之子,任山南西道節度史,以尚書右僕射致仕卒.牛諒,明人,三遷至禮部尚書,對書畫有專工.牛徽,唐人,官拜諫議大夫,改左散騎常侍,以刑部尚書致仕.牛黌,明人,封亞中大夫,宗人府儀賓,為人好施與輕財重義.
誰知道歷史上姓牛的名人?
牛弘:字裡仁,北魏時,在隋朝任吏部尚書,人稱"大雅君子"。有文集。稜
牛大年:宋代寶章閣待制,字隆叟,揚州人。一生清操,所至廉潔自將。
牛鳳及:唐代詩人。有《奉和受圖溫洛應制》詩。
牛僧孺:唐代太子少師,歷官官御史中丞。
牛皋:南宋初武將。
牛金星:明末起義領袖。
牛得草(藝名) 牛群(藝術家)
現在名人姓牛的名人有哪些人?請賜教
牛群,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天津人。牛群為藝名,本姓齊。
牛明智(1917—1981),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副政治委員的少將,山西省芮城縣人。工牛保才,中國人民志願軍二級英雄,(1921—1952),山西壺關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任電話班副班長。1952年10月14日,在朝鮮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嶺戰役中,他冒著激烈炮火搶修電話線,左腿被敵人的炮彈片打斷,仍忍受著劇痛爬到斷線的地方,用嘴咬著一根線頭,手拉著另一根線頭,讓電流通過自己的身體,保證了通訊聯絡,直至壯烈犧牲。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於“中國人民志願軍二級英雄”稱號。
牛書申,曾任原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的少將,(1913—),陝西省黃陵縣人。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陝甘邊區中宜遊擊支隊政治指導員、政治委員、獨立營政治委員,陝甘邊區中宜洛四縣指揮部政治委員,紅一方面軍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員、司令部第六科科員,西北野戰軍司令部第二科科長,陝甘寧省委軍事部第二團政治委員。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留守兵團警備第七團政治處主任,獨立第五大隊政治委員,關中軍分割槽政治部主任,關中警備區政治部主任,警一旅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黃龍軍分割槽司令員兼警備第四旅政治委員,陝北軍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陝西省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中華人民穿和國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四屆、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牛得草,著名豫劇丑角表演藝術家,(1933—1999)河南省開封市人。原名牛俊國,牛得草是藝名。解放後愛看丑角戲的戲迷李春芳老人看了他演的戲,說:“你演的丑角不俗氣,看了餘味深長。”牛俊國對李老說:“人家說我這個名字很不合丑角這個行當,請你老給取個丑角藝名。”李老學識淵博,又愛看牛俊國的戲,經過認真思考,第二天就對他說:“姓候的,有叫侯得山的,猴子得了山,可以攀登;姓於的,有叫於得水的,魚兒得了水,可以自在暢遊;姓朱的,有叫朱得糠的,豬得了糠,可以膘肥體壯;你姓牛,何不叫牛得草?你得了草,可以負重勁行,辛勤耕作,韌力無盡啊!”牛俊國高興地說:“對啊!共產黨把我從苦海救出來,讓俺當了人民演員,這不是小牛得了青草嗎!”從此,牛得草便代替了牛俊國,唱響了開封,唱紅了中原,成為國家一級演員。牛得草博採眾長,融會貫通,自成流派。他技藝精湛,唱、念、做、舞俱佳,既講究程式規範,又力求貼近生活,既有大家風範,又有鄉土氣息。他的代表劇目主要有:由他執筆整理並主演的《唐知縣審誥命》,1979年晉京演出,獲演出一等獎,該劇拍攝為電影后,又榮獲“最佳故事片獎”,香港《大公報》撰文稱他為“東方的卓別林”。他歷任鶴壁市豫劇團副團長、團長等職。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劇協理事,中國電影藝術家協會會員,鶴壁市劇協主席。他10歲學藝專攻文丑,把自己畢生精力獻給了戲劇事業。“當官不與民造福,不如回家賣紅薯”這一劇中精句,幾乎家喻戶曉。他給人們帶來歡樂的同時也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去努力為人民服務。
牛化東,曾任寧夏軍區副司令員的少將,(1906—),陝西省定邊縣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被派到西北軍隊從事兵運工作。曾在西北軍任排長、連長,新編第十一旅參謀、軍械官、副團長,1945年參......餘下全文>>
歷史上有哪些牛姓名人?最好帶上簡介。
牛邯
狄道人,東漢名將,官護羌校尉,後擢太中大夫。才氣勇力俱全,雄威邊陲,官護羌校尉,後擢大中大夫。
牛文科
1984年。山東淄博人,本科學歷。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山東青年作家協會常務理事,北京寫作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鄉土詩人協會理事。自由撰稿人,傳媒公司法人代表。作品散見於《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人民日報海外版》等。《新作文》雜誌編輯。詞條被《中國散文家大辭典》(作家出版社)收錄。[3]
牛金
三國時南陽人,曹仁麾下部將,官至魏後軍將軍,在軍中很有威望。司馬懿怕“牛隨馬後”,取代了他們的權力和地位,牛金將軍慘遭司馬懿毒酒暗殺。[4]
牛興祖
晉寧襄陵(今山西省襄汾)人,元代官吏。歷中書省掾、刑
牛姓
部主事、工部主事,後擢大都兵馬指揮使,累官至雲南行省參知政事。
牛天畀
山西省太谷人,清代將領。乾隆年間武進士,累官至貴州省提督,曾率川北官兵會剿苗民,先後屠戮上萬,後被苗民擊斃。
牛富
安徽霍邱人,南宋抗擊元兵入侵名將,自青少年時代起,就勇而知義,立志報效祖國。有一次在戰鬥轉移時,令城內居民 燒絕街道,抵抗賊軍,牛富在戰鬥中身負重傷,為下落敵人之手,自己就以頭觸柱,赴火而死。牛富的大義凜然精神,永遠激勵著後人,他死後,贈靜江軍節度史,諡“忠烈”。
牛嶠
最早寫詠物詞的五代詞人,字鬆卿,一字延峰(850?—920?年),
牛姓
隴西(今甘肅省隴西縣)人,唐朝宰相牛僧孺之孫。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進士。歷任拾遺、補尚書郎等小官。王建立後蜀,牛嶠在後蜀任判官、給事中等職。牛嶠一生博學多才,受好寫詩填詞,詩學李賀,詞聞於世,著有《歌詩集》三卷。是“花間派”重要詞人之一。其詞收入《花間集》一書三十二首,《全唐詩》附詞二十七首。他的詞特點是“繁弦促柱間有勁氣”,字句富麗清新,借物抒情,寓意深刻。有人評價說他的詞“蜜麗香軟”,詞風似溫庭筠。他是我國最早寫詠物詞的詞人之一,對後世詠物詞的發展具有較大影響。代表作有《夢江南·街泥燕》、《菩薩蠻·舞裙香曖金泥鳳》等。
牛僧孺
以方正敢言進身的唐代宰相,字思黯(779—847),牛弘之後代。其父牛幼簡,小官吏,早死,僧孺幼孤,依川數頃為生。好讀書,善作文。唐貞元二十一年(805年)考取進士。元和三年(808年),憲宗皇帝策試賢良方正。僧孺與李宗閔、皇甫?三人在對策中,痛詆時政,一條一條指出宰相李吉甫失政之處,以方正敢言,名聞天下,但激怒了宰相李吉甫,久未重用。穆宗即位後,升任御史中丞。長慶元年(821年),宿州刺史李直臣坐髒當死,穆宗為他求情說:“直臣的事情雖超越本分,有違法之過,但他有經度之才,可免死,委之邊任。”僧孺婉轉地對皇上說:“昔日安祿山、朱?以才過人,但他們卻亂我大唐江山,受到嚴懲,何況李直臣和他們相比,只是小才,怎能不依法制裁,使法律受屈呢?”皇上嘉其守法,不再說情,並升其為戶部侍部,同平章事。還有一件事,使皇上更加器重僧孺。當時韓弘因有前科,就和兒子公武以豐厚的家產,賄賂各路權貴。事發,穆宗命中使到其家查閱納賄記載,唯僧孺名下,記不受退還。穆宗甚悅,及之議誰可任宰相時,穆宗第一個就提到僧孺。敬宗即位(825年)後,又任僧孺為中書侍郎,銀青光祿大夫,加封奇章郡公,集賢殿大學士,兼修國史。僧孺為相時,政績較佳,他整頓綱紀,清理刑獄。審治不法,朝野肅然。文宗時,僧孺與李德裕轉入朋黨之爭,親近同黨,排拆異己,權震天下,時稱牛李黨爭。寶曆年間,貶至武昌軍鄂嶽靳黃觀察使,大和四年(830年),召還拜兵部尚書,同平章事。武宗時,會昌二年(842年),罷僧孺兵權,貶為循州長史。宣宗繼位後,還......餘下全文>>
牛姓的牛姓典故
牛姓,唐《元和姓纂》曰:“宋微子之後司寇牛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戰國時趙有牛翦、秦有牛缺等名人。東漢時期,牛邯擔任護羌校尉,牛姓遂成隴西望族。十六國後趙石季龍“以韋杜牛辛皇甫胡樑七姓衣冠華胄,不在戌後限。”北朝時期,隴西大量牛姓因官播遷到山西、河南等地。唐宋以來,山西牛氏日漸繁衍壯大,尤其在晉東南地區廣為分佈。三國曹魏後將軍牛金因“牛繼馬後”讖語被司馬懿毒殺,子孫逃離。宋代《古今姓氏書辨正》記載牛金之子牛元定逃難到安定,改姓寮氏。據一些史籍、碑刻記載,唐代許多牛姓家狀都記載為牛金之後,如牛弘家族、牛肅家族,以及上黨一帶牛氏。山西壺關沙窟村近年因盜掘出土許多唐代牛姓家族墓誌,這些墓誌大都記載其先祖為牛金,官任上黨太守等職。上世紀八十年代沙窟村一張姓村民建房時牛金墓及墓碑據說被發現,墓碑被村民移作他用後下落不明。從山西明初遷出牛姓基本都為打鍋牛情況來看,宋元時期打鍋牛傳說已經在山西廣為流傳。今沙窟村流傳牛丞相因皇帝巡遊被饞抄家打鍋一說,依據本村牛姓以牛金為始祖來看,其打鍋傳說可能與牛金家族罹難有關。北周末年,工部尚書寮允複姓牛氏,其子牛弘曾任隋吏部尚書等職,敕封為奇章公,史稱“大雅君子”。唐貞觀二年,牛弘次子牛方裕因參與弒殺隋煬帝,被流放到嶺表。貞觀七年唐太宗又下詔這些弒君罪臣“其子孫並宜禁錮,勿令齒敘”,牛弘家族再次蒙難。唐天寶年間,宰相牛仙客因武皇時期出現的“牛姓幹唐祚”讖語被周子諒參劾,唐玄宗因此大怒把周子涼杖殺。唐代後期,牛弘之後牛僧孺再任宰相一職。因“牛李黨爭”緣故,李德裕一黨又刻意編撰《周秦行記》、《牛羊日曆》等文詆譭牛僧孺,此讖語被再次提及。“牛姓幹唐祚”讖語為“首尾三麟六十年,兩角犢子恣狂顛,龍蛇相鬥血成川”。當時好事者解雲:“兩角犢子,牛也,必有牛姓幹唐祚。”故周子諒彈牛仙客,李德裕謗牛僧孺,皆以應圖讖為辭。然“朱”字“牛”下安“八”,八即角之象也。從歷史真實情況來看,此讖語預示唐末朱泚、朱溫之亂。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建立後梁,正應讖語之驗。除壺關流行的牛丞相打鍋傳說外,河南、山西兩地還流傳“猛牛撲帝王”、“九牛撞金殿”打鍋傳說。“猛牛撲帝王”描述為“牛肋插雙刀”或“牛生雙尾”,也與“朱”字有關。清末以牛鳳山為代表的眾多牛氏族人因把牛川奉為打鍋牛始祖,順理成章地解釋此“朱”字應代表朱元璋,由此衍生出許多新的典故和傳說。但實際上,“猛牛撲帝王”、“九牛撞金殿”傳說與“牛姓幹唐祚”讖語關係更大,牛丞相打鍋傳說可能為“牛姓幹唐祚”的民間故事版本,另外再加上牛金、牛弘家族罹難故事變化、演繹而成。由於時間、地點、流說者不同進而演化出多種版本,此為民間傳說流傳的共性特點。今山西潞城賈村流傳“八角牛”傳說,“兩角犢子”,“八角牛”也,此可能為“牛姓幹唐祚”讖語的另一個民間版本,與牛丞相打鍋傳說異曲同工。綜合考慮,牛丞相打鍋傳說應該始自唐代,但打鍋來源則有可能上溯到三國牛金罹難事件。元代打鍋牛姓已經遍佈山西全省,尤其晉東南地區牛姓更為集中,出現了許多名門望族,如定襄牛榮家族、襄陵牛光祖家族、陵川牛潛家族。另有多位牛姓考取進士,如僅陵川一地就有牛潛、牛元偉、牛宗文三名牛姓進士。明清之際,大量打鍋牛姓從山西分遷到河南、河北、山東、安徽等地。今北方牛姓基本都為打鍋牛,名稱有“打鍋牛”、“破鍋牛”、“ 鍋茬牛”等多種稱謂,除牛丞相打鍋傳說外,另有三兄弟、四兄弟、五兄弟、八兄弟、九兄弟、十八兄弟等多種兄弟破鍋傳說。千百年來,“打鍋牛是一家”祖訓一直在打鍋牛家族傳唱,族人見面往往先問一句“打鍋不打鍋?”回答“打鍋”的就是一家人。相識後常......餘下全文>>
牛姓最高職位的人,有權利,有錢的名人是誰
牛根生
牛根生,男,生於1954年,籍貫,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董事會主席。
據牛根生自己回憶,他出生在內蒙一戶貧農家庭。後來,他被賣給姓牛的人家做兒子。到現在,他連自己原來姓氏都不知道。牛根生改姓牛,他的命運似乎也從此與牛結下了不解之緣。
1978年牛根生參加工作。在伊利集團從一名洗瓶工幹起,擔任過車間主任、廠長等職,在伊利做到了生產經營副總裁的位置。伊利曾經記下了他的輝煌;在這裡,他曾獲得呼和浩特科技興市貢獻一等獎,呼和浩特市特級勞動模範稱號,入選“呼和浩特市首屆十大青年企業家”等榮譽。
1999年,伊利股份有限公司鑑於公司生產經營副總裁牛根生同志不再適於擔任該職,公司董事會決定對其予以免職。
牛根生1999年創立蒙牛集團,作為乳業的後起之秀,“蒙牛”以出色的營銷手段實現了快速增長。2002年其銷售額突破21億元,在全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一舉躍升至第4位。2003年“蒙牛”藉助“神五升空”的出色營銷,銷售額再次翻番,達到近50億元。
三國姓牛的名人有哪些啊?
我說的是《三國演義》這本書裡哈。
牛輔:最早出現於第三回: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是時得詔大喜,點起軍馬,陸續便行;使其婿中郎將牛輔;守住陝西,自己卻帶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提兵望洛陽進發。董卓女婿。
牛金:最早出現於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驍將牛金奮然進曰:“兵臨城下而不出戰,是怯也。況吾兵新敗,正當重振銳氣。某願借精兵五百,決一死戰。”曹仁部將, 傳聞被毒死
錢文忠解讀百家姓之牛姓
《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第一部,涉及《百家姓》前80個姓的起源和演變、遷徙路線,關於各個姓的文史典故、名人軼事等等。
趙 錢 孫 李 周 吳 鄭 王 馮 陳 褚 衛 蔣 沈 韓 楊 朱 秦 尤 許
何 呂 施 張 孔 曹 嚴 華 金 魏 陶 姜 戚 謝 鄒 喻 柏 水 竇 章
雲 蘇 潘 葛 奚 範 彭 郎 魯 韋 昌 馬 苗 鳳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鮑 史 唐 費 廉 岑 薛 雷 賀 倪 湯 滕 殷 羅 畢 郝 鄔 安 常
百家姓有沒有姓牛的,,,?
牛(Niú)周朝建立以後,封商朝皇族微啟於宋地(今河南商丘),建立了宋國。微子啟有後人名叫牛父,曾任宋國司寇。宋武公時,長逖軍隊進攻宋國,牛父率軍抵禦,不幸戰死,後來其後世子孫以他的字“牛”作為自己的姓氏。另外一支牛姓是由寮姓改姓而來的,北魏時有一個名叫寮允的大臣,被賜姓牛,其後世子孫也隨之以牛為姓。牛弘是隋朝的吏部尚書。牛僧孺是唐朝時的宰相,是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著有《玄怪錄》。
《百家姓》詳解
1and2.bokee.com/blog/2605668.html
一、姓氏源流
牛(Niú)姓源出有四:
出自子姓,是商朝開國帝王湯的後裔,以王父字為氏。始祖為宋微子啟。據《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唐書·世系表》所載,周朝建立以後,封商朝皇族微子(紂王庶兄)於宋地(今河南省商丘),以奉湯王之祀,建立宋國。微子之後有人名牛父,官宋國司寇(掌管刑獄)。宋武公時,遊牧民族長逖人進攻宋國,牛父率軍抵禦,不幸戰死。他的兒子便以王父字為姓,稱牛氏。
2、出自尞姓改為牛姓。據《隋書》及《路史》所載,隋代牛弘,其父尞允,在北魏朝廷做官(侍中)時,被賜恢復祖姓牛氏。古代尞、寮、了常通用,故尞也作寮、了等姓。叮一說三國時魏國名將牛金,被司馬懿毒殺,其家人避難逃亡,因祖先名宜僚,改姓尞氏。至尞允賜復本姓)。
3、形成於民間。農家與牛為伴,終日不離,有的就以牛為姓;在北方有一種說法,砸鍋牛是一家;還有一種說法,姓牛的祖先是以放牛為生,故以職業為姓。
4、出自他族改姓而來和有牛姓:
① 明清時雲南麗江府石鼓、中江等地土把總有牛姓,為納西族。
② 清滿洲人姓,世居瀋陽,歸鑲黃旗包衣管領。
③ 今滿、藏、土家、蒙古、東鄉、回、朝鮮、彝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牛父。牛姓出自子姓,是商朝開國皇帝商湯的後裔。周武王滅紂後,封商朝皇族微子於宋地(今河南省商丘),建立宋國。微子之後有牛父,官任宋國司寇(掌管刑獄)。宋武公時,遊牧民族西戎狄人屢次犯宋,牛父曾率軍敗敵於長丘。後在一次作戰中,不幸壯烈殉國。因其為國而死,後世子孫即以其字為氏,稱牛姓。他們尊牛父為牛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佈
由上可知,牛姓在春秋時發祥於今河南商丘,公元前286年,即戰國後期,宋被齊、楚、魏三國瓜分,子孫散亡各地。此際,見諸史冊之牛姓人有:秦國大儒牛缺、趙國大將牛翦,以及趙國人牛畜等,說明此際牛姓有入今河北、陝西等地者。兩漢時期牛姓歷史人物有:張掖太守牛商、御史大夫牛抵、護羌校尉狄道(今甘肅省臨洮)人牛邯、外黃令隴西人牛述以及董卓的兒女親家牛輔等。牛商後又到扶風任職,牛輔為董卓(董為甘肅省臨洮人)親信,從其經歷來看,二人也應為陝甘一帶人,可見此際牛姓在隴西已初具規模。魏晉南北朝時期,軍閥紛爭,夷族入侵,導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有中原一帶之牛姓徙居江南,但人數不多。雖隴西之牛姓與他族毗鄰,但遠離中原是非之地,故所受波及不大,反而人丁興旺,繁衍昌盛起來,並形成牛姓歷史上最重要的郡望——隴西郡。隋唐之際,隴西之牛姓更勝,可謂名人輩出,高官不斷,如大雅君子牛弘,及其裔孫後任唐相的牛僧孺,以及牛僧孺之孫、詞人牛嶠,還有牛嶠之侄牛希濟,皆有名於當世,併名垂青史,此際隴西名人尚有在唐為相的牛仙客等。......餘下全文>>
牛這個姓氏的歷史?
牛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三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四。? 尋根溯源 牛姓來源有四:1、出自子姓,是商湯的後裔。據《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唐書·世系表》所載,周武王封微子(紂王庶兄)於宋,以奉湯王之祀,微子之裔宋司寇牛父之後,以王父字為氏。2、寮姓改為牛姓。據《隋書》及《路史》所載,隋代牛弘,其父寮允為北魏時侍中,賜姓牛(一說三國魏大將軍牛金之後,為避難改寮姓,至寮允賜復本姓)。3、形成於民間。農家與牛為伴,終日不離,有的就以牛為姓。4、他族改姓而來。明清時雲南麗江府石鼓、中江等地土把總有牛姓,為納西族;清滿洲人姓,世居瀋陽,歸鑲黃旗包衣管領;今滿、藏、土家、蒙古、東鄉、回、朝鮮、彝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牛父。牛姓出自子姓,是商朝開國皇帝商湯的後裔。周武王滅紂後,封商朝皇族微子於宋地(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國。微子之後有牛父,官任宋國司寇(掌管刑獄)。宋武公時,遊牧民族西戎狄人屢次犯宋,牛父曾率軍敗敵於長丘。後在一次作戰中,不幸壯烈殉國。因其為國而死,後世子孫即以其字為氏,稱牛姓。他們尊牛父為牛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遷 由上可知,牛姓在春秋時發祥於今河南商丘,公元前二八六年,即戰國後期,宋被齊、楚、魏三國瓜分,子孫散亡各地。此際,見諸史冊之牛姓人有:秦國大儒牛缺、趙國大將牛翦,以及趙國人牛畜等,說明此際牛姓有入今河北、陝西等地者。兩漢時期牛姓歷史人物有:張掖太守牛商、御史大夫牛抵、護羌校尉狄道(今甘肅臨洮)人牛邯、外黃令隴西人牛述以及董卓的兒女親家牛輔等。牛商後又到扶風任職,牛輔為董卓(董為甘肅臨洮人)親信,從其經歷來看,二人也應為陝甘一帶人,可見此際牛姓在隴西已初具規模。魏晉南北朝時期,軍閥紛爭,夷族入侵,導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有中原一帶之牛姓徙居江南,但人數不多。雖隴西之牛姓與他族毗鄰,但遠離中原是非之地,故所受波及不大,反而人丁興旺,繁衍昌盛起來,並形成牛姓歷史上最重要的郡望——隴西郡。隋唐之際,隴西之牛姓更勝,可謂名人輩出,高官不斷,如大雅君子牛弘,及其裔孫後任唐相的牛僧孺,以及牛僧孺之孫、詞人牛嶠,還有牛嶠之侄牛希濟,皆有名於當世,併名垂青史,此際隴西名人尚有在唐為相的牛仙客等。唐末至五代,再一次使中原百姓陷入兵荒馬亂的無奈困境中,不得不顛沛流離徙奔四方。時陝甘之牛姓有南遷四川,東越黃河進入山西者,而中原之牛姓則播遷於江蘇、浙江、安徽等地。宋元之際,山西的牛姓開始昌盛起來。明初,山西牛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安徽、山東、河北、東北三省等地。清代,有山西牛姓走西口到內蒙、河南牛姓闖關東到東北,此際牛姓已廣佈全國各地,並有渡海赴臺,遠徙海外者。如今,牛姓在全國分佈甚廣,尤以河南多此姓,其人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一,另外,山西亦多此姓,兩省牛姓約佔全國漢族牛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五。 郡望堂號 牛姓在長期的繁衍播遷過程中,形成的主要郡望有:隴西郡——秦置郡。治所在狄道,故城在今甘肅臨洮南。轄境相當今甘肅東鄉以東,武山以西,禮縣以北等地。三國魏移治襄武,故城在今甘肅隴西南。 堂號:“隴西”、“大雅”、“惟明”等。 宗族特徵 1、牛姓起源於宋微子之後牛父。與其姓氏一樣,牛姓多勤苦勞作,踏實肯幹之人。2、牛姓源於北而盛於北。據《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所載,明清進士牛姓及第者共有六十五名,其中南方人僅有兩名,人言江南才子山東將,其寥寥幾人足以表明牛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