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代表的月份?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7日

十二地支還對應著農曆月份,子對應

採用干支方法紀年月,就是八字的月份是用十二地支表示,八字的月份是按照二十四節氣劃分。簡單說,十二地支不與農曆月份一一對應。八字月份劃分簡單方法:按照陽曆每一個月有二個節氣,前一個是“節”,後一個是“氣、中氣”。八字月份就是按照前一個“節”劃分的。月份數字等於陽曆月份數字減去一。立春是年份、正月的劃分標誌。十二地支與八字月份關係:寅,正月;卯,二月;辰,三月;巳,四月;午,五月;未,六月;申,七月;酉,八月;戌,九月;亥,十月;子,十一月;醜,十二月。

贊助廣告

怎樣用天干地支表示年月日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

我國曆法以月球繞地球一週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 365.24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迴歸年的天數相符,設定閏月。據記載,西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曆和陽曆。

贊助廣告

天干地支,是過去人建曆法時,為了方便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號。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數字般的單純,而且後來更開始把這些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所以這些數字被賦於的意思就越來越多了。

古人(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一個迴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干),產生陰陽合曆,發展出現在的天干地支;較為成熟時應該是在夏商周這幾個朝代。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夏曆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曆法用天干、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干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干」,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乾。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乾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干在前,地支在後,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對陽支,陰乾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乾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週期的甲子迴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迴圈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天干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執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中國曆法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迴圈運化的規律。

年:每個干支為一年,六十個幹後,又從頭算起,周而復始,迴圈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干支紀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然後依次與天干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干支的週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地支固定不變,每天十二個時辰。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

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

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

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

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任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骸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

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己55.戊午56.己未

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餘下全文>>

十二天干地支月份是怎麼看的?

寅月 立春—驚蟄 雨水 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卯月 驚蟄—清明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辰月 清明—立夏 穀雨 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立夏—芒種 小滿 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午月 芒種—小暑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申月 立秋—白露 處暑 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丑月 小寒—立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用天干地支表示月份,日是怎樣的?

天干表示月份和天日是根據年上起月 月上起日來推算的 年上起月比如今年是甲午年 那麼正月就是丙寅月(甲己之年丙作首) 月份又是以節氣劃分 也就是說立春那一天就是正月的開始 立春那一天就是丙寅日 剩下的以此類推 想要了解更詳細 建議你去看看“天干地支百度百科”

月份和日子和天干地支是如何對應的?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夏曆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曆法用天干、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干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天干”,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乾。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天干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干在前,地支在後,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對陽支,陰乾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乾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週期的甲子迴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迴圈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天干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執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中國曆法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迴圈運化的規律。

年:每個干支為一年,六十個幹後,又從頭算起,周而復始,迴圈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干支紀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然後依次與天干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干支的週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地支固定不變,每天十二個時辰。

農曆十二個月有沒有天干地支的名稱?

干支紀年在我國古代立法中屬於陽曆,即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週為一年進行紀年。每年的立春是一年的開始,稱之為“歲首”。同樣,干支紀月也是陽曆曆法,每年十二個月,以干支來表示,從立春到驚蟄為第一個月份(地支寅月),從驚蟄到清明為第二個月份(地支卯月),如此等等。 我國以月亮圍繞圓缺為週期進行紀年的立法,稱之為陰曆;月亮一圓一缺為一月,以數字來表示,每年也並非總十二個月,一般三年會多出一個潤月。

干支紀月是以二十四節氣為紀月曆法,與陰曆立法並沒有關係。干支紀月與農曆月也沒有直接對應關係,一般曆法書上所註明的農曆幾月對應干支幾月,只是大概對應,並非整個月都是,和前面的公元紀年和干支紀年的相似。

干支紀月的地支是這樣的,從立春到驚蟄為寅月,其餘月份按照地支類推。每年的第一個月份的天干需要根據當年年份的天干來決定。若遇甲或己的年份,第一個月份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第一個月份為戊寅;丙或辛之年第一個月份為庚寅,丁或壬之年第一個月份為壬寅,戊或癸之年第一個月份為甲寅。依照第一個月份之干支,其餘月份按干支推算。有歌訣為證: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必定尋庚起,丁壬壬位順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覓,甲寅之上好追求。

下表是地支紀月時對應的時間段、中氣、近似農曆月份、近似陽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構成的月干支:

由於干支紀月推算起來較為麻煩,因此除非星相先生推算生辰八字和選擇良辰吉日,很少有人使用,干支紀月也沒有普及。

古代用天干地支表示月份,是怎麼算的? 20分

十天干,十二地支,陽幹配陽支,陰乾配陰支,共計六十組,所以我國古代曆法六十年為一甲子,就是一輪迴

至於節氣演算法太複雜,直接百度唄

怎麼用十天干十二地支表示年份,知道月份,日,和時的最好了。

十二地支的生肖——

子屬鼠 醜屬牛寅屬虎卯屬兔 辰屬龍巳屬蛇

午屬馬 未屬羊申屬猴酉屬丁 戌屬狗 亥屬豬

一鼠,二牛,三虎,四兔,五龍,六蛇,

七馬,八羊,九猴,十雞,十一狗,十二豬。

寅為正月——立春~~驚蟄。

卯為二月——驚蟄~~清明。

辰為三月——清明~~立夏。

巳為四月——立夏~~芒種。

午為五月——芒種~~小暑。

未為六月——小暑~~立秋。

申為七月——立秋~~白露。

酉為八月——白露~~寒露。

戍為九月——寒露~~立冬。

亥為十月——立冬~~大雪。

子為十一月——大雪~~小寒。

醜為十二月——小寒~~立春。

日:

由天干和地支組合而成,具體的日子則需要查詢萬年曆,舉例如下:

農曆2012年2月12日為甲子,13日為乙丑,14日為丙寅,15日為丁卯,16日為戊辰,17日為己巳,18日為庚午,19日為辛未,20日為壬申,21日為癸酉,22日為甲戌,23日為乙亥……依次排列。由天干和地支組合而成,具體的日子則需要查詢萬年曆。

命理十二時辰

子 1——23 半夜11 點~~次日凌晨l 點

醜 1——3 凌晨1 點~~3 點

寅 3——5 早晨3 點~~5 點

卯 5——7 早晨5 點~~7 點

辰 7——9 上午7 點~~9 點

巳 9——11 上午9 點~~1l 點

午 11——13 中午11 點~~13 點

未 13——15 下午1 點~~3 點

申 15——17 下午3 點~~5 點

酉 17——19 傍晚5 點~~7 點

戌 19——21 夜晚7 點~~9 點

亥 21——23 夜晚9 點~~11 點

天干地支關於月的記法?

年上起月法:六十甲子,每一個單位都可按先後順序分別代表不同的年,月,日,時。以年為例,如1984年是甲子年,1985年順推就是乙丑年,那1983年倒推就是癸亥年了。隔六十年,又從甲子開始,周而復始,如此迴圈。記日也是一樣,例如:1992(壬申)年農曆七月(戊申)十八日為甲子日,十九為乙丑日,二十丙寅日,十七逆推為癸亥日。。。。。。六十甲子迴圈往復,周而復始,以至無窮。用六十甲子記月,因為每月的地支是固定不變的。正月為寅月,二月為卯月,三月為辰月。。。。。。八月為酉月,九月為戌月,十月為亥月,十一月為子月,十二月為丑月。可是月份的天干卻不固定,要經過一定的推算才能排出。推算的歌訣是:甲已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之歲尋庚上,丁壬壬寅順行流。戊癸之年何方法,甲寅之上好追求。 甲已之年丙作首,就是說,遇甲年或已年,正月為丙寅月。然後順次推出二月丁卯,三月戊辰,四月已已,五月庚午,六月辛未。。。。。。。乙庚年的正月與戊相配,就是,正月戊寅,二月已卯,三月庚辰,四月辛已。。。。。。。。還可參照下表:年上起月表

月/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十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冬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臘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此表查法是, 凡甲年己年(年柱天干為甲或己), 正月為丙寅, 二月為丁卯,餘類推.如1998年為戊寅年, 三月是丙辰月. 2000年為庚辰年, 八月為丁酉月.

相關問題答案
十二地支代表的月份?
地支代表的月份?
天干地支代表的月份?
八卦所代表的月份?
天干地支代表的性格?
天干地支對應的月份?
十二地支代表的性格?
十二地支代表的時間?
十二地支代表的數字?
十二地支代表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