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步的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30日

世界上有姓步的人嗎?

有姓步的人,歷史上的名人有:步熊 字熊叔。晉朝人。愛好占卜術,門徒很多。趙王廳到他的名聲後,請他來占卜。步熊於是對別人說,趙王的死已經不遠了,沒有什麼好佔的。趙王聽了以後很生氣,派了將士去殺他,他施了伎倆逃了出來。跑到成都王穎處,穎失敗以後,步熊被殺。步騭 字子山。三國時期吳國淮陰人。當時遇到天下大亂,他於是遷居到江東去隱居避難。每日種瓜餬口,博研道藝,廣覽群書,夜裡就看書鑽研。他性格寬巨集,頗得人心,喜怒不形於聲色,“而內外肅然。”後來,孫權為討虜將軍,召他為主記,因為他能文能武,又升遷為將軍左護軍,封為臨湘侯,拜為驃騎大將軍,屢立戰功。他精通兵法,用兵神速,特別在危機的時候,能解圍營救,其人品甚受到敵方的敬佩。 步叔乘 春秋末年齊國人。步叔氏,名乘,字子車。孔子弟子,以賢名配祀孔廟。 步諒 宋朝江西總管。 步金門 (1839~1904),字夢蓮,號榮詔;河南杞縣步大樓村人,居縣城西門大街。著名近代教育家。 步鳳鳴 (1859~1904),亦名步翔藻,號翰高,步金門之子;河南杞縣步大樓村人。著名清朝末年大臣、教育家。 步鳳藻 (1874~1933),步鳳鳴之五弟,字章五,別字彰五、章武,號翰青,自號杞人、林屋山人;河南杞縣步大樓村人。著名民主革命先驅。等。中國應該大約兩千多人姓步

贊助廣告

歷史上姓向的名人有哪些

【向姓歷史名人】

向 寵:襄陽宜城人,三國時蜀國將領

向 秀:西晉玄學名士。司馬昭時授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為竹林七賢之一。

向 拱:懷州河內人,宋代大臣。

向 寶:江西省進賢人,明朝大臣

向 侃:字希顏,明朝巢縣人,永樂年間中舉,宣德中任靖寧州判官,後升任監察御史,一度又出為知府。他潔己愛民,不避艱苦,辦事公正,清約如寒士,名節很好。

向 榮:四川省大寧(今巫溪)人,清代將領

向海明:扶風(今陝西鳳翔)人,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

向敏中:開封(今屬河南省)人,北宋大臣。

贊助廣告

向子諲:臨江軍清江人,字伯恭,號薌林居士,宋代大臣、詞人。

向子韶:宋朝開封人,字和卿,元符年間進士。子韶不屈而死,諡號忠毅。

向士璧:常州(今屬江蘇省)人,南宋將領。

向騰蛟:浙江慈溪人,清代將領、畫家。

向警予:湖南漵浦人,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婦女運動先驅1928年在漢口英勇就義。

向忠發:湖北省漢川人,中共第一位工人出身的總書記。

向秀麗:廣東廣州人,當代女英雄。

向仲華中將

向仲華(1911-1981),原名向崇如,又名向鎮華,湖南省漵浦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八軍軍部祕書,第四師政治部祕書長,第11團政治處主任,紅色中華報社社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中華報社社長,解放日報社編輯,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冀察熱遼軍區第13旅副政治委員,華北軍區第六縱隊政治委員,第20兵團68軍政治委員,兵團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軍事科學院副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廣州軍區政治委員。是第二、三、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十一屆候補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1年5月21日因病在廣州逝世,終年70歲。

向守志少將

向守志(1917-——),原名向守芝,四川省宜漢縣人。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海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9軍第76團副排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1團副連長、連長、營長、副團長,太行軍區第10團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太行軍區第1支隊副支隊長,晉冀魯豫野戰軍第6縱隊18旅副旅長,太行軍區獨立第2旅旅長,晉冀魯豫、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26旅旅長,第二野戰軍15軍44師師長兼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第15軍44師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15軍軍參謀長、第一副軍長、軍長。回國後,任炮兵技術學院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副司令員,第二炮兵司令員,1977年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1982年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同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

向守志上將

向孝書中將

向孝書(1925-2004),山東省榮成縣(今市)和鎮南臥龍村人。1940年參加八路軍,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膠東軍區連政治指導員。參加抗日反“掃蕩”、堅守石家莊、膠東保衛戰等戰役、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營長。參加了萊蕪......餘下全文>>

歷史上姓滿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名人  滿寵:   三國時魏國太尉,跟隨曹操東征下班地,立有軍功。後曹丕篡漢即帝位,他又大破東吳於江陵,因而拜將封侯,名生當朝。魏明帝時,他老當益壯,再度以前將軍的身份代曹休都督揚州諸軍,屢次在合肥擊入侵之師。他曾為魏國立下顯赫戰功,為官廉潔奉公,生活儉樸。《三國志》對滿寵十分推崇,說他立志剛毅,勇而有謀,不治產生,家無餘財,滿寵之子滿偉、孫滿長亦有名。   滿奮:   晉朝時期尚書令,昌邑人,清高雅緻,任職司隸校尉。   滿朝薦:   字震東。明朝時期麻陽人。萬曆年間進士,擔任咸寧令。他海手下樑永縱搜刮人民,並且還鞭打平民,滿朝薦知道以後將他逮捕並且懲罰了他。樑永縱不認罪,反而誣告滿朝薦掠奪稅物,滿朝薦於是被逮捕,下面的官吏和人民都要求釋放滿朝薦,但是朝廷一直不批准,直到七年以後大學士在葉以高的請求下,他才被放了回來。光宗的時候他又開始做官,擔任尚寶卿,後來因為上書的時候,用語激烈,引起了當政者的憤怒,被遣送回原籍。崇宗的時候又被任用為太僕卿。還沒有正式上任就逝世了。   滿文軍   1996年推出單曲《懂你》,並以此成名,1998年推出首張專輯《讓你的天空最美》1999年推出第二張專輯《望鄉》,2000年簽約SonyMusic2001年推出專輯。他樸實健康,有男人味。他的歌曲抒情動人,是典型的主流情歌人物。   2009年5月19日因涉嫌聚眾吸毒被警方逮捕,09年6月3日拘留期滿獲釋,在6月8日中午12點北京電視臺《法治進行時》節目向公眾道歉。   滿江   中國男歌手、音樂製作人。   滿碧喬[1]    青年作家。2010年1月1日由現代出版社出版了長篇小說《如果愛,請深愛》 baike.baidu.com/view/299620.htm#3滿 寵:三國時魏國太尉,跟隨曹操東征下班地,立有軍功。後曹丕篡漢即帝位,他又大破東吳於江陵,因而拜將封侯,名生當朝。魏明帝時,他老當益壯,再度以前將軍的身份代曹休都督揚州諸軍,屢次在合肥擊入侵之師。他曾為魏國立下顯赫戰功,為官廉潔奉公,生活儉樸。《三國志》對滿寵十分推崇,說他立志剛毅,勇而有謀,不治產生,家無餘財,滿寵之子滿偉、孫滿長亦有名。

滿 奮:晉朝時期尚書令,昌邑人,清高雅緻,任職司隸校尉。

滿朝薦:字震東。明朝時期麻陽人。萬曆年間進士,擔任咸寧令。他的手下樑永縱搜刮人民,並且還鞭打平民,滿朝薦知道以後將他逮捕並且懲罰了他。樑永縱不認罪,反而誣告滿朝薦掠奪稅物,滿朝薦於是被逮捕,下面的官吏和人民都要求釋放滿朝薦,但是朝廷一直不批准,直到七年以後大學士在葉以高的請求下,他才被放了回來。光宗的時候他又開始做官,擔任尚寶卿,後來因為上書的時候,用語激烈,引起了當政者的憤怒,被遣送回原籍。崇宗的時候又被任用為太僕卿。還沒有正式上任就逝世了。

姓來的名人有哪些 30分

來章:(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時期齊國人。

來英:(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時期楚國人。

來歙:字君叔,東漢初將領。南陽新野(今屬河南省)人。

來護兒:字崇善,隋朝大將軍。

來整:(生卒年待考),來護兒之六子;江都人(今江蘇揚州)。

來敏:(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國蜀漢大臣,學識為時人所稱,官典學校尉。

來軍:(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國蜀漢將領,為姜維參軍。

來恆:(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大臣,官至中黃門侍郎。

來濟:(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學者,唐高宗永徽時中書侍郎兼弘文館學士。

來金烈:(公元1928~2006),山西武鄉人。

來國柱:(公元1929~今),浙江杭州人。

來養芳:(公元1930~今),山東鄒城人。著名現代書畫家。

來辛程:(公元19浮1~今),曾用名宋心誠、宋心澄、何蹇,自署立錐齋主、蝸廬先生、長白山人、大道無常等;吉林吉林人。著名中國畫畫家、工藝美術家、美術教育家

來洪雲:(公元1945~今),浙江東陽人。著名文化業政工幹部。   來廣銓:(公元1907~1988年),字楚庚,以字行,號柴若;浙江蕭山人。著名當代臺灣“謎聖”。

中國姓氏中有姓步的嗎

步(Bù)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是以封邑命名的姓氏。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叔虎,他有三個兒子:稱、芮、義。義後來生了揚,揚被封於步邑。人稱步揚。他的後代於是以邑為姓,稱為步氏。

2、出自北方鮮卑族三字姓所改。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步鹿根氏,入中原後逐漸與漢文化融合,後改為單姓步氏,稱步姓。

得姓始祖:梗揚。步源出於姬姓,以封邑名為氏。春秋時期,晉國公族大夫谷豹有個三子:稱,芮,義。義之子孫子名揚,他的封邑在一個叫步的地方(今山東省臨汾縣),因此又被稱為步揚,後代就改為步氏,故步氏後人奉佔揚為步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佈

(缺)步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步氏源自春秋時期的晉國公族,是以地為姓的姓氏。根據《元和姓纂》與《潛夫論》等古籍記載,《左傳》上曾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卻步陽的先人食採於步這個地方,後來他們就以自己的祖宗的采邑為名為姓,世稱步氏。步氏發祥于山東,後來很快向南發展,自山東移向江蘇長江以南,自三國時期開始在東吳所在地的江南地區,為整個家族奠定了穩固的基礎。春秋時期的齊國也有步氏人家。距今大約2500年前,孔子的門徙中有一位叫步叔乘,就是當時的齊國人,也就是今天的山東人。另一支步氏,根據《元和姓纂》上的記載說,曾有一位步毅,由出自卻氏。此外,《魏書·官氏志》上說,曾有步鹿氏改複姓為單姓步氏。望族居於平陽郡,就是現在的山西省臨汾縣西南。

三、歷史名人

步 熊:字熊叔。晉朝人。愛好占卜術,門徒很多。趙王廳到他的名聲後,請他來占卜。步熊於是對別人說,趙王的死已經不遠了,沒有什麼好佔的。趙王聽了以後很生氣,派了將士去殺他,他施了伎倆逃了出來。跑到成都王穎處,穎失敗以後,步熊被殺。

孫權作討虜將軍時,他為主記,後官至丞相。觀其起居住處,仍像是個儒生。在西陵戌守20年,

步 騖:字子山。三國時期吳國淮陰人。當時遇到天下大亂,他於是遷居到江東去隱居避難。每日種瓜餬口,博研道藝,廣覽群書,夜裡就看書鑽研。他性格寬巨集,頗得人心,喜怒不形於聲色,“而內外肅然。”後來,孫權為討虜將軍,召他為主記,因為他能文能武,又升遷為將軍左護軍,封為臨湘侯,拜為驃騎大將軍,屢立戰功。他精通兵法,用兵神速,特別在危機的時候,能解圍營救,其人品甚受到敵方的敬佩。

步叔乘:春秋末年齊國人。步叔氏,名乘,字子車。孔子弟子,以賢名配祀孔廟。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據《姓氏考略》與《郡望百家姓》中記載:“步氏望出平陽。”

平陽郡:三國魏正始八年將河東郡分出一部分設定平陽郡,治所在平陽縣(今山西省臨汾縣西南)。

2、堂號

臨湘堂、寬巨集堂:三國的時候,東吳步涉性格寬巨集大量。開始得時候隱居於江東,種瓜自給自足,晝夜讀書,勤於鑽研,博研藝道,無不精通。孫權知道後拜他為討虜將軍,後又召為主記,遷將軍左護軍,封為臨湘侯。孫權稱帝后,拜為驃騎大將軍。他前後推薦的人才,提拔埋沒的人才,解救受患難的人才很多。當了丞相以後,生活中吃的、穿的、用的東西和平常的書生一樣。西陵20年,大家都折服於他的威興。內外都很尊重他。

歷史上姓何的名人有哪些

何武(?-3),西漢臣。字君公,西漢蜀郡郫縣(今四川郫縣北)人。治《易》經,射策甲科為郎。歷任諫大夫、揚州刺史、清河太守,廷尉、御史大夫、大司空等官。成帝時,封汜鄉侯。哀帝即位,與丞相孔光擬定限田限奴婢方案,以緩和當時尖銳的階級矛盾,因貴族官僚反對,未能實行。後被王莽所誣,自殺。

何敞(?-105),東漢臣、水利家。字文高,扶風平陵(陝西咸陽)人。和帝時,任侍御史,遷尚書。數切諫,言諸竇罪,竇憲怨之,出為濟南王太傅,旋改任汝南太守。曾發民工修治鮦陽舊渠,增墾田三萬頃,百姓賴其利。後任五官中郎將。

何休(129-182),東漢經學家。任城樊(今山東曲阜)人,字邵公。太博陳蕃徵他參政,蕃敗,擢黨錮。黨禁解,闢司徒,拜議郎,遷諫議大夫。鑽研今文諸經,歷十七年撰成《春秋公羊解詁》,認為《公羊傳》有三科九旨,系統地闡發《春秋》中的“微言大義”,成為今文經學家議政的主要依據。另撰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廢疾》等,已佚;清王謨《漢魏遺書鈔》有輯本。

何進(?-189),東漢臣、外戚。字遂高,南陽宛(河南南陽) 人。靈帝朝因異母妹為皇后,拜侍中、河南尹。中平元年(184),黃巾起義,任大將軍鎮壓黃巾軍,封慎侯。靈帝死,他迎立少帝,專斷朝政。後與袁紹等謀誅宦官,被張讓矯詔殺害。《後漢書》稱其“雖外收大名而內不能斷”。

何晏(?-249),三國魏玄學家。南陽宛縣(今河南南陽)人,字平叔。何進孫,曾隨母為曹操收養。少以才秀知名,好老莊言。娶魏公主,累官尚書,典選舉。貌美面白,人稱“傅粉何郎”。和夏侯玄、王弼等倡導玄學。在漢儒經學漸失統治作用後,他“援老入儒”,宣稱“天地萬物以無為本”,主張君主無為而治。能詩賦。後因附曹爽,為司馬懿所殺。著有《道德論》、《無名論》、《無為論》。

何曾(199-278),魏晉時臣。字穎考,陳國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仕魏為文學掾,累遷司徒,封侯。魏末,積極參與司馬氏代魏的活動。晉武帝代魏,授太尉,進封公。性奢豪,日食萬錢,還說無下筷處。咸寧四年死,諡孝,後改諡元。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無神論者、天文學家。東海郯(今山東郯城西南)人。歷官至衡陽(今湖南省衡陽市)中丞。他博通經史,精於歷算。曾考定《元嘉歷》,訂證舊曆所定之冬至時刻和冬至時日所差無幾。他善彈古箏,且通音律,反對京房把樂律“謬為六十”。他發明一種接近十二平均律之“新律”。後奉命纂修《宋書》未成而卒。他曾運用自然科學觀反對佛教之理論,認為:“有生必有死,形斃而神散,尤春榮秋落,四時代換,奚有於更受形哉?”在形與神的問題上,集中批判了佛教的“神不滅”論和“因果報應”論。所著有《報應問》和《達性論》。

何遜(?-約518),南朝梁詩人。東海剡(今山東郯城)人。字仲言。八歲能賦詩。南朝梁武帝天監中,官尚書水部郎,終廬陵王記室。文章與劉孝綽齊名,世號“何劉”。詩長於寫景及煉字,為杜甫所推許。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何記室集》。

何仙姑,傳說中的八仙之一。相傳是唐廣州增城女子,十四五歲時夢神人教食雲母粉而昇仙,行動如飛,日往山中採果奉母。另一說何仙姑為永州道姑,曾吃了仙人給的桃子,而能知人禍福。更有人附會何仙姑為呂洞賓的弟子。現廣州增城縣建有何仙姑廟。三月初七傳說為保仙姑生日,村裡唱大戲,放煙火,異常熱鬧。

何執中(1044-1117),北宋臣。字伯通,處州龍泉(今屬浙江)人。舉進士。歷寶文閣待制、兵部侍郎、工部吏部尚書兼侍讀等。崇寧四年 (1105),拜尚書左丞。大觀初,進中書門下侍郎。三年(1109),為尚書左僕射,無所建樹。政和二年(1112),加少保,轉少傅,為......餘下全文>>

姓乾的名人有哪些

幹寶:晉代人。少時勤奮好學,博覽群書。所撰《搜神記》為魏、晉志怪小說的代表作。

幹吉:三國時代人。相傳從一仙翁那兒學得道家經典,能治療百病,祈神求雨。

幹桂:明代順天人,正德年間中進士,官至督御史,政治嚴明,所官之處,豪強不敢妄為,威風收斂。

幹祖望:1912年9月出生,教授。現為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附屬醫院主任醫師。系中醫耳鼻喉科奠基人創業者之一。  干將:春秋末年吳國 廬時人。著名冶金匠,工於鑄劍。吳王曾命他鑄造寶劍。三年,鑄成雌雄各一,雄為干將,稱為"吳幹之劍" 。

幹奕--元朝時北庭人。其祖畏懼孫兒歸元,世居永昌。幹奕歷官平章政事,廉明典重,通達治體,政績顯著,皆有令聞。

幹道衝:據《康熙字典》記載,《萬姓統譜》見《姓苑》,宋時西夏有幹道衝,其先 從夏主遷興州,世掌夏國史。其通五經,官至中書宰相。元有幹勒忠,習識女真契丹字,通法律,官至同僉樞密院事。

火姓的歷史名人

明初蒙古郭爾羅斯人,洪武年間官翰林侍講,與編修馬沙亦黑等編著有《華夷譯語》、《元朝祕史》等,著有《涵芬樓密籍》第四集等。生卒年待考,蒙古族,郭爾羅斯氏;內蒙古科爾沁人。著名明朝初期大臣,古代民族文字學家,火氏鼻祖之一。明朝洪武年間官至翰林侍講,與編修馬沙亦黑等編有著名的《華夷譯語》、《元朝祕史》等,還著有《涵芬樓密籍》第四集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命通曉蒙漢兩種文字的翰林院侍講火源潔與編修馬沙赤黑二人,在光華門附近的會同館裡編纂一部“用漢字譯寫胡語”的詞典,這就是中國工具書史上第一部正規的多文種詞典——《華夷譯語》。《華夷譯語》中收錄了多種少數民族文字,包括蒙古、女真、高昌(畏兀兒,即維吾爾)、西番(藏)、倮倮(彝)、壯、百夷(傣)等,古蒙古文即八思巴文亦為其一種。 (公元1954~今),蒙古族;內蒙古包頭人。著名防疫醫學專家。教授,內蒙古包頭醫學院室主任。內蒙古預防醫學會勞動衛生職業病專業委員會常務主任(第一屆)。畢業於山西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畢業至今一直從事預防醫學教學、科學研究及教學管理工作。曾先後出席1989年華北五省(區)勞動衛生職業病學術會議;1990年中華預防醫學會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學會職業流行病學學組成立暨學術交流會;1996年全國預防醫學學術會議;所提交論文均在大會發言。特別邀請曾赴寧夏醫學院進行理論教學,深受師生好評。自1990年以來,主持了七項科學研究課題,撰寫的七篇有價值的科學研究論文在市級。省級、國家級雜誌公開發表,如《噪聲暴露對人體血壓及心率的影響》、《粉塵劑量與塵肺發病關係分析》、《矽肺診斷中二項生化指標正常探討》、《呼和浩特市1991~1993大氣汙染狀況分析》等。1996年為《預防醫學主要課程教學指導》編者,1996年為《預防醫學綜合論文集》編委,1998年為《預防醫學論文集》副主編。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察布查爾:得自察布查爾渠名,系錫伯族語,意為“糧倉”,本源出蒙古語“凹陷的隘口”之意。兩漢時期,察布查爾僻處要荒,先後為塞種、月氏居牧。西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列入漢朝版圖。西漢迄晉朝為烏孫國,南北朝時期為悅般國,隋、唐兩朝時期為西突厥屬地。唐朝為昆陵都護府下溫鹿洲都督府轄地,公元720年歸北庭都護府統轄。南宋時期屬西遼所轄,元朝初期為察合臺封地,至公元1274年屬阿里麻裡行中書省轄。元朝末期為翰亦刺地,明朝時期屬也先瓦刺之後,分四衛拉特,準噶爾部崛起居之。至清朝興起,準噶爾建庭於此,成為準噶爾政治、宗教之中心和渾臺吉噶爾丹策凌兀魯思(即蒙語領地之意)。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軍平定準噶爾後,察布查爾變為荒無人煙的原野。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清朝政府自東北調遣錫伯軍民四千餘人西遷伊犁,進駐察布查爾屯墾戍邊。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7年),按新額魯特例,不論旗分,以近二百戶為一牛錄,錫伯昂吉共編為八旗八牛錄:鑲黃旗(烏珠牛錄)、正黃旗(寨牛錄......餘下全文>>

姓華的名人有哪些

華元:華常曾孫,

華毋害:西漢將領。以越將從高祖起於留,定三秦,擊臧荼,有功,封為終陵侯,

華佗: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醫學家。

華歆:平原高唐(今山東禹城西南)人,三國時魏國大臣。

華嶠:華歆孫,華表子,西晉史學家。官至侍中。因不滿《東觀漢記》,乃撰《後漢書》九十七卷,記東漢一代史事,文質事核,有司馬遷、班固之風,如今已散佚。

華恆:華表孫,東晉大臣。娶晉武帝女,拜附馬都尉,後任尚書、潁川令。西晉亡,南渡。領國子祭酒,封苑陵縣侯,官至左光祿大夫、開府,身後無餘財。

華溫琪:宋州下邑(今安徽碭山)人,五代樑唐間將領。

華鎮: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北宋官吏。

華雲龍:安徽定遠人,明初將領。

華蘅芳:江蘇無錫人,清末數學家。致力於翻譯工作,譯出算學、地質學等書十七種,包括《代數術》、《三角數理》、《微積溯源》等,己著有《行素軒算稿》。

華喦:福建上杭人,清代畫家。擅畫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為揚州畫派代表之一。

華羅庚:著名數學家。

華-國-鋒

相關問題答案
姓步的名人?
姓圖的名人?
歷史上姓喬的名人?
姓秦的名人?
姓童的名人?
姓全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上姓尤的名人?
搜尋姓常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姓盛的名人?
古代姓俞的名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