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屬什麼生肖?
同治5年是什麼生肖
同治,清代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的年號,時間為公元1861年至1875年。
同治5年是1865年,1865年是牛年
同治通寶背面十二生肖圖值多少錢
看圖。
清朝皇帝的名字
清朝歷代皇帝
1、順治
順治帝福臨,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極的第九子,生於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ten+six日在瀋陽即位,改元順治,在位18年。卒於順治十八年(1661),終24歲。
順治即位後,由叔父多爾袞輔政。順治七年,多爾袞出塞射獵,死於塞外。14歲的福臨提前親政。順治帝天資聰穎,讀書勤奮,他吸收先進的漢文化,審時度勢,對成法祖制有所更張,且不顧滿洲親貴大臣的反對,倚重漢官。為了使新興的統治基業長治久安,他以明之興亡為借鑑,警惕宦官朋黨為禍,重視整飭吏治,注意與民休息,取之有節。但他少年氣盛,剛愎自用,急噪易怒,當他寵愛的董妃去世後,轉而消極厭世,終於匆匆走完短暫的人生歷程,英年早逝。他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公開歸依禪門的皇帝。
2、康熙
康熙帝名玄燁,是順治的第三子,生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自幼勤奮好學,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統一臺灣,平定準葛爾叛亂等一系列軍事行動中或御駕親征,或決勝千里,充分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慎選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籠絡漢族知識分子等行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和玄燁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並不美滿,諸皇子奪儲之爭,使他心力憔悴。
玄燁儘管是以為勵精圖治,關心民生的好皇帝。當然,作為站在歷史潮流前面,引導國家,民族快速進步的偉大人物,他則遜色得多了。
3、雍正
雍正帝胤禎,生於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歲的胤禎繼承帝位,在位13年,死於圓明園。廟號世宗。
胤禎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會出現停滯的形式下登上歷史舞臺的。複雜的社會矛盾,為胤禎提供了施展抱負和才幹的機會。他有步驟地進行了多項重大改革,高瞻遠矚,又惟日孜孜,勵精圖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為後代的乾隆打下了紮實雄厚的基礎,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時期達到了頂峰。他的歷史地位,同乃父康熙和乃子乾隆相比,毫不遜色。儘管他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統治嚴酷,但比起他的業績來,畢竟是次要的。
4、乾隆
乾隆帝弘曆,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卒於嘉慶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終年89歲。
乾隆即位之初,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務實足國,重視農桑,停止捐納,平定叛亂等一系列活動中,充分體現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嚮慕風雅,精於騎射,筆墨留於大江南北,並是一個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宮書川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間編纂的《四庫全書》共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其卷數是《永樂大典》的三倍,成為我國古代思想文化遺產的總彙。
但乾隆為人重奢靡,晚年時國庫財用耗竭,並重用貪官和紳,以至農民起義在其晚年也已層出不窮,是清王朝從強盛走向衰敗的標誌。
5、嘉慶
嘉慶帝喁琰,清高宗弘曆的第十五子。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慶,在位25年。卒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終年61歲。廟號“仁宗”。
嘉慶帝是一位勤政圖治的守成君主。他親政後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對於改變乾隆後期的種種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沒有,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扭轉清代中衰之勢。從嘉慶帝個人來說,他始終開不出一個根治日趨嚴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藥方,對一大批“尸祿保位”的官僚只能警告,恫嚇,最終徒呼奈何而已。他對西方殖民主義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認識,但對於一個日趨衰弱的封建的古老國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對付外來侵略者,此後只能沿著衰敗的道......餘下全文>>
清朝帝王誰只活了十九歲?
清朝帝王只活了十九歲的是【清穆宗同治帝愛新覺羅·載淳】
姓名:愛新覺羅·載淳
別名:同治帝
國籍:中國
民族:滿族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
出生日期:1856年4月27日
屬相:龍
父親:清文宗咸豐帝愛新覺羅·奕詝
生母: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
職揣:清朝第十位皇帝、清軍入關以來第八位皇帝
在位:1861年11月11日——1875年1月12日
年號:同治
駕崩日期:1875年1月12日
駕崩地點:皇宮養心殿
死因:梅毒說(民間說法)、天花說(官方說法)
廟號:清穆宗
諡號: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明肅毅皇帝。
葬陵:河北省遵化清東陵之惠陵
海豐人的習俗是什麼
節日活動簡介:
資料來源:《同治海豐縣志》、海豐科技網、數字汕尾
一.春節
俗稱「老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
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祭灶神,然後掃塵、置辦年貨、做年糕等。年糕,大多地區炊甜果、發果、松果,小漠、鵝埠等地做水餈。
除夕,俗稱「三十冥」。是日家家戶戶貼對聯,更年畫,有的還置放柑桔、鮮花,下午備祭品祭拜天地、祖宗,晚上闔家圍爐團聚。晚飯後,家中長輩給小孩「壓歲錢」,在大湖等地老人還要給小孩「續須」。交子時,便開啟大門,說聲「開門大吉」,燃爆竹,謂「放開門炮」。赤坑還有於除夕晚八、九時放「安更炮」的習俗,以示一年來平安順利。放開門炮後,大多地方還要到神廟爭點「頭爐香」,以祈新的一年平安富貴。
正月初一,起早身,拜祖宗,穿新衣,並要吃素二餐、兩餐或三餐,各地不一。早飯後,親友往來;互相拜年,並帶幾對大柑等作為禮物。客人登門時,主人以糖果等甜食招待;以示圓滿甜蜜。如有小孩要賞給紅包。梅隴、後門等地,客人告辭時;主人以同樣的禮物回贈,謂「大桔(吉)來,大桔(吉)去」,表示互送吉祥。
初二至初五,到各地親戚家拜年,俗叫「相巡」,主人盛席款待客人。
初三(有的初五)客家地區是「送窮日」。人們把屋內汙穢雜物打掃乾淨,送到田野等處焚燒,同時燃上幾炷香,叩頭作揖,說幾句吉利話,以為可「窮去富來」。
春節期間,各地有舞虎獅、曲班走唱、猜謎、棋(球)類比賽等活動。
二.人日
正月初七古稱「人日」。是日要吃「七樣菜」,即用大菜、芹菜、蒜、蔥、韭菜、蘿蔔、春菜等,加上配料,放在一起煮。俗信吃此菜可拂邪氣,治百病,或謂可吉利得財。
三.拜天地
舊曆正月初九日俗謂「天地生」,家家戶戶清早點燈籠在門前,備辦粿品拜天公。傳說此事起於清朝初年,滿清異族入主中國,殺戮漢人,明崇禎君雖然敗亡,但崇弧極恨宦官司專權、王侯貪汙奢侈荒淫,愛民若赤,京城破敗之日題字宮壁雲:「朕為爾留倉庫,爾為朕留百姓;朕為爾留宮殿,爾為朕留太廟。自謂『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不殺百姓,殺孤一人可也。』」故此人民眷念亡君,存在反清復明之想,正月初九日是崇禎皇帝的誕生日,京都各地擺香案禮拜。清朝官吏查詢及此,百姓諱言,此日為天地生。這一天城鄉不宰牲畜,不除穢物,誠感天地好生之德。
四.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日,古稱上元,夜謂宵,故名。從正月初十起,一些地方便陸續「開燈」,「泡燈茶」互宴;大多地方在十三日才「開燈」,兒童做「菜頭燈」遊街,今燃放煙花已成為時尚。元宵夜,海城等地有遊行燈會等活動;欲求子者,則到河邊「拾燈」(現不傳),廟前「串燈腳」。十六夜,男女嬉遊,謂之「走百病」;未婚姑娘跑到菜園裡在大菜上坐一下,謂「坐大菜」,據說可選上好夫婿。
五.正月十九日
《同治海豐縣志》載:「十九日,俗傳天穿節。人家各煎糕餅,名「補天穿」。此風自唐已然,李青蓮有「一枚煎餅補天穿」之句。」
六.正月二十
正月二十日,在梅隴是繼春節之後的又一盛節。據傳清雍正十二年(西元1734年)這天,梅隴王堂竣工,梅隴圩遷新址。民間現有演戲、燈會、猜謎等活動,舊時還有「擎神」習俗。主人在這天盛饌宴請親朋戚友。汕尾、捷勝等地也有此日設宴款待親友的習俗。
七.清明節
時在陽曆4月5日前後。民間有掃墓習俗,稱「拜祖」或「掛帋」。《同治海豐縣志》載:『清明有事祖先,烝嘗多者,始祖傳下,無不遍祭。祭則置楮於墓,紅白滿山,曰「掛帋」。』民間掃墓分私祖、公祖兩種形式,祭拜時都要獻祭品或飯菜,焚紙錢,一些地方還要獻蚶殼。機關學校等於清明節前一、二天上烈......餘下全文>>
苗族的風俗
苗族傳統節日
苗族的傳統節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節日早晨,人們將做好的美味佳餚擺在火塘邊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對其辛苦勞作一年的酬謝。盛裝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苗年
苗年,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等地的苗族人民歡慶豐收,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的傳統節日。一般在收穫季節以後,有的在農曆十月亥日,有的在農曆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醜(牛)日舉行。相當於漢族的春節。
節日早晨,晚輩將做好的美味佳餚、虔誠地擺在火塘邊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些酒以示對其辛苦耕作一年的酬謝。姑娘們身著色彩鮮豔、風格各異、刺繡鑲邊或挑花的蠟染衣褲或長短百褶裙,佩戴著引人注目的耳環、手測釧等多種銀飾物,與英俊的小夥子們跳起踩堂舞(男的吹蘆笙,女的排成弧形翩翩起舞)。入夜,大銅鼓聲傳遍整個村寨。外村寨男青年手提馬燈吹著笛子來到村寨附近的“遊方”場去遊方(又稱“坐妹”、“坐寨”、“踩月亮”等,即青年男女的社交戀愛活動),村村寨寨歌聲不斷。通過對歌,鍾情男女便由定情之物--繡有鴛鴦的錦花帶連線在一起。
苗年若與“吃鼓藏”年相遇,更為隆重“鼓”為“大家族”之意,“鼓藏”是由家族人共同舉行的祭祖儀式,若干年舉行一次,七八年、十來年不等。“鼓藏”前,將“鼓藏”牛(為鼓藏神餵養三年的大牯牛)排隊角鬥。屆時,大家推舉的“鼓藏頭”一主持儀式,殺牛祭祖,還要殺雞鴨。全鼓的親戚都要趕來參加,活動持續十餘天。
吃新節
也叫“新禾節”。“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節日之一。沒有統一的規定日期。按照習慣,在收穫的季節裡,找一塊稻穀長勢最好的田,大家就在這裡歡慶“吃新節”。相傳很古的時候,人間沒有穀子,只有天上告呼(雷公)掌管的穀子國有穀子,人們只好打獵為生。為了得到谷種,苗族的老祖先告勞拿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種珍禽異獸到穀子國換了九鬥九升九碗谷種,放在倉庫裡,等來年開春播種。可是有一天晚上,胳膊很長很長的阿烏友,手扒著天邊,藉著天燈的光,踩著石頭,舂蕨粑根,不小心將天燈打翻,恰恰掉落到木板倉頂上。結果起火,火越燒越大,谷種在倉裡哭喊連天,最後乘著煙飛上了天,跑回了告呼家。告勞去找告呼,請他勸回谷種,可是告呼硬說谷種沒上天。沒辦法,告勞又和告呼商量,再拿九千九百九十九種珍禽異獸去換回谷種。嘴巴磨破了九層皮,嗓子說幹了九壇水,告呼死活不答應。告勞想了九天九夜,終於想出了一條計策:等穀子成熟的時候,派一隻狗到稻田裡打幾個滾,讓穀子沾在毛毛上帶回來。古歷七月十三日早上,狗要出發了,告勞又交待:要取穀子杆有五尺高、穀穗有五尺長的谷種。但因狗走的太急,到南大門時,不小心絆了一跤,把告勞交待的話記顛倒了,結果跑到只有五寸長的稻田裡,趕忙打了幾個滾就往回跑。計策被告呼識破了,當狗走到天橋時,告呼早派了九十九個彪壯的武士一把守橋頭,他們把狗打落到天河裡,他們想天河又寬又深,狗只有死路一條。可他們萬萬沒想到,狗落入天河後趕緊把尾巴翹得高高的露出水面,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遊過天河回來了,尾巴上還沾有九粒谷種。告勞有了谷種,趕緊犁田撤種,到了古歷六月六日這天,秧尖上抽出了一串狗尾巴一樣的穀穗,一個月後,金閃閃的穀穗成熟了。古歷七月十三日,正是取得谷種一年的日子,告勞這天摘了九升穀子,煮了一大鍋香噴噴的白米飯。他先舀了三大碗給狗吃了,然後自己才嘗新。剩下的谷種,年年播種,使人們都吃上了白米飯。為了記住取谷種的日子,將七月十三日定為吃新節,一直傳下來。節日這天,家家都用新谷做飯,天剛破曉,......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