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為什麼掛燈籠?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5日

元宵節燈籠的來歷 為什麼要掛燈籠

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廟宇中、客廳裡,處處都有燈籠。

仔細推算,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有紙燈籠又可能是在東漢

紙發明之後。

中國的燈籠,不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種象徵,吳敦厚說

,他以前做新娘燈(即宮燈)就代表婚禮喜慶;竹篾燈則告示這是喪

葬場合;傘燈(字姓燈),因「燈」與「丁」語音相同,意味著人丁

興旺。所以,過去每家都有字姓燈,懸掛在屋簷下和客廳中。今天迎

神賽會上,神明的陣頭前仍有兩盞大燈籠,就是這種習俗的延續。

不過,燈籠最讓人遐思、期盼恐怕還是元宵節的花燈了。

贊助廣告

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於漢朝初年,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

安,乃紮結花燈,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彩龍兆祥,民阜國強

」,花燈風氣至此廣為流行。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時,更於秦淮河上燃

放水燈萬支;永樂朝在午門大立虌山燈柱,又在華門外設「燈市」,

使得北平尚有「燈市口」街道。

民國後,花燈之舉雖仍在,但平淡了許多,幸虧如今因著中國熱

,燈籠又逐漸在居家裝飾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燈籠的材料,有

的由紙、竹子,變成布、塑膠、鐵線,而且燈籠的形狀和顏色與傳統

也大不相同。

傳統中寺廟是以黃色為主,燈籠的大小、顏色全以個人喜好變化,

贊助廣告

無所謂一定的象徵意義。

除了照明以外,燈籠還有其他意義。每年正月私塾(古代的學校)

開學時,家長會為子女準備一盞燈籠,由老師點亮,象徵學生的前途一片

光明,稱為「開燈」。後來就由此演變成元宵節提燈籠的習俗。由於字音和

「添丁」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祈求生子。到了日據時代,愛國志士們在燈

籠上繪製民間故事,教導子孫認識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傳的意義。

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有紙燈籠又可能是在東漢紙發明之後。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於漢朝初年,但也有相傳唐明皇於元宵節在上陽宮大陳燈影,是為了慶祝國泰民安,才紮結花燈,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著“彩龍兆祥,民富國強”,花燈的風氣至今仍還廣為流行。

關於打燈籠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流傳較廣的一個說法是:元宵節打燈籠的習俗始於東漢時期,東漢明帝劉莊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人們紮結花燈,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彩龍兆祥,民阜國強”,花燈風氣從此廣為流行。

關於打燈籠的由來,民間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光。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們。一個聰明人想出個法子,他讓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3天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天兵已經放過火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3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而作罷。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來紀念這個日子。...餘下全文>>

春節為什麼要掛燈籠?

過春節掛燈籠是為了取吉祥喜慶之意。

燈籠分三種:掛燈、擺燈、提燈。

掛燈高高地掛在房樑上,照亮整個房間,亮堂堂的,溫暖、祥和、喜慶。

擺燈主要是為了裝飾房屋,沒有太大的實際用處,也是為了增加節日氣氛。

提燈是三十晚上孩子們挨家串門在路上照亮的燈,記得小時候每年春節都會買一個可愛漂亮的新燈,和小夥伴一起串門拜年。這種提燈不僅可以用來照亮,更是取一種照亮錦繡前程的美好祝願。

元宵節習俗:元宵節為什麼要掛燈籠

元宵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漢。我國各個民族的元宵習俗也大同小異,有吃湯圓,點燈籠,猜燈謎。那麼,大家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掛燈籠嗎?元宵節掛燈籠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就讓萬年曆詳細給大家道來吧。

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元宵節習俗:元宵節為什麼要掛燈籠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過年為什麼要掛燈籠

過年為什麼要掛燈籠的傳說

傳說一

傳說姜子牙封完神後,自已卻沒有什麼司職,只有某位神仙出遊時給打替班。大年三十眾神都歸位,姜子牙卻沒有地方可去,百姓見他可憐,就在高杆頭點一盞燈,讓他在燈下蹲上一夜。久而久之就形成點燈籠的習俗。

傳說二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凶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柺杖,臂搭袋囊,銀鬚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

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

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燈火通明。

"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

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同樣,掛紅燈籠也是為了“過年”,從此就流傳下來。

傳說三

關於打燈籠的由來,民間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光。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們。一個聰明人想出個法子,他讓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3天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天兵已經放過火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3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而作罷。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來紀念這個日子 .

傳說四

清代雍正年間河北省有一個老漢,此人心靈手巧,酷愛民間工藝,有一套做燈籠的手藝,每到年節,他都要做幾對鮮豔奪目的燈籠掛在自家的門前,為新春佳節增添了祥和、喜慶的氣氛......餘下全文>>

過年掛燈籠是怎麼來的?

燈籠的簡介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綵。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經過歷代燈綵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從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中國的燈綵綜合了繪畫藝術、剪紙、紙紮、刺縫等工藝,利用各個地區出產的竹、木、藤、麥稈、獸角、金屬、綾絹等材料製作而成。在中國古代製作的燈綵中,以宮燈和紗燈最為著名。

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廟宇中、客廳裡,處處都有燈籠。仔細推算,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有紙燈籠又可能是在東漢紙發明之後。

中國的燈籠,不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種象徵,吳敦厚說,他以前做新娘燈(即宮燈)就代表婚禮喜慶;竹篾燈則告示這是喪葬場合;傘燈(字姓燈),因「燈」與「丁」語音相同,意味著人丁興旺。所以,過去每家都有字姓燈,懸掛在屋簷下和客廳中。今天迎神賽會上,神明的陣頭前仍有兩盞大燈籠,就是這種習俗的延續。

不過,燈籠最讓人遐思、期盼恐怕還是元宵節的花燈了。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於漢朝初年,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乃紮結花燈,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彩龍兆祥,民阜國強」,花燈風氣至此廣為流行。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時,更於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支;永樂朝在午門大立虌山燈柱,又在華門外設「燈市」,使得北平尚有「燈市口」街道。民國後,花燈之舉雖仍在,但平淡了許多,幸虧如今因著中國熱,燈籠又逐漸在居家裝飾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現在燈籠的材料,有的由原來的紙、竹子,變成布、塑膠、鐵線,而且燈籠的形狀和顏色與傳統也大不相同。

傳統中寺廟是以黃色為主,燈籠的大小、顏色全以個人喜好變化,無所謂一定的象徵意義。

除了照明以外,燈籠還有其他意義。每年正月私塾(古代的學校)

開學時,家長會為子女準備一盞燈籠,由老師點亮,象徵學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稱為「開燈」。後來就由此演變成元宵節提燈籠的習俗。由於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祈求生子。到了日據時代,愛國志士們在燈籠上繪製民間故事,教導子孫認識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傳的意義。

關於打燈籠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流傳較廣的一個說法是:元宵節打燈籠的習俗始於東漢時期,東漢明帝劉莊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人們紮結花燈,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彩龍兆祥,民阜國強”,花燈風氣從此廣為流行。

關於打燈籠的由來,民間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光。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們。一個聰明人想出個法子,他讓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3天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天兵已經放過火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3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而作罷。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來紀念這個日子...餘下全文>>

元宵節為什麼又叫燈節30字

節日的前一天晚上,家人們陸續要坐在炕上,中間擺放著一個供插燈燭用的沙盤,沙盤中放著家庭每個人的酥油燈。當全家人到齊坐定後,由家中的長者按輩份和年齡高低呼叫每個人的名字,叫一個答應一個,並在應者面前插一支點燃的燈燭,表示興旺和吉祥。全家人的燈燭都點亮後,待油燈燃旺後,每個家庭成員伸出雙手在火焰上烘烤一下,然後做“都瓦”, 祈禱安拉保佑一年平安,祈禱儀式就此結束。儀式結束,闔家大小在燈光下共享豐盛的佳餚。飯後,各家將把最大的燈燭點燃,綁在木杆上插上房頂,名叫“天燈”,塔吉克人認為,這樣做可以招來吉祥,讓事事如意。這時全家人要肅立房前,仰望熊熊燃燒的火把,默默地祈禱。與此同時,在房前點起驅鬼的火堆,孩子們圍繞著燃燒的篝火歡樂地跳躍。這一夜從山村到牧場,在火把的照耀下,各村各戶燈火通明,到處洋溢著節日氣氛,徹夜不眠,年輕人盡情歡樂、小孩子盡情戲耍,通宵達旦。 節日的第二天,一家人都到祖先墳上掃墓。到了墓地,先給每座墳墓點燃三、五支酥油燈,把招魂龔插在盤子裡,擺上油饢、熟羊肉等準備好的祭品,並用一個盤子盛上麩皮、麵粉、酥油等攪拌而成的“依德”。一家老少跪在墳前向亡靈祈告,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幸福平安。儀式結束後,他們各家互相交換在墓地祭祀的食品,友好地圍坐在一起進食,並互相祝賀節日。

元宵節為什麼又叫燈籠節為什麼要吃湯圓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充套件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關於燈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 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訊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 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 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

另一個傳說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祕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絡,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餘下全文>>

掛燈籠的由來

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廟宇中、客廳裡,處處都有燈籠。

仔細推算,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有紙燈籠又可能是在東漢

紙發明之後。

中國的燈籠,不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種象徵,吳敦厚說

,他以前做新娘燈(即宮燈)就代表婚禮喜慶;竹篾燈則告示這是喪

葬場合;傘燈(字姓燈),因「燈」與「丁」語音相同,意味著人丁

興旺。所以,過去每家都有字姓燈,懸掛在屋簷下和客廳中。今天迎

神賽會上,神明的陣頭前仍有兩盞大燈籠,就是這種習俗的延續。

不過,燈籠最讓人遐思、期盼恐怕還是元宵節的花燈了。

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於漢朝初年,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

安,乃紮結花燈,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彩龍兆祥,民阜國強

」,花燈風氣至此廣為流行。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時,更於秦淮河上燃

放水燈萬支;永樂朝在午門大立虌山燈柱,又在華門外設「燈市」,

使得北平尚有「燈市口」街道。

民國後,花燈之舉雖仍在,但平淡了許多,幸虧如今因著中國熱

,燈籠又逐漸在居家裝飾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燈籠的材料,有

的由紙、竹子,變成布、塑膠、鐵線,而且燈籠的形狀和顏色與傳統

也大不相同。

傳統中寺廟是以黃色為主,燈籠的大小、顏色全以個人喜好變化,

無所謂一定的象徵意義。

除了照明以外,燈籠還有其他意義。每年正月私塾(古代的學校)

開學時,家長會為子女準備一盞燈籠,由老師點亮,象徵學生的前途一片

光明,稱為「開燈」。後來就由此演變成元宵節提燈籠的習俗。由於字音和

「添丁」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祈求生子。到了日據時代,愛國志士們在燈

籠上繪製民間故事,教導子孫認識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傳的意義。

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有紙燈籠又可能是在東漢紙發明之後。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於漢朝初年,但也有相傳唐明皇於元宵節在上陽宮大陳燈影,是為了慶祝國泰民安,才紮結花燈,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著“彩龍兆祥,民富國強”,花燈的風氣至今仍還廣為流行。

關於打燈籠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流傳較廣的一個說法是:元宵節打燈籠的習俗始於東漢時期,東漢明帝劉莊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人們紮結花燈,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彩龍兆祥,民阜國強”,花燈風氣從此廣為流行。

關於打燈籠的由來,民間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光。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們。一個聰明人想出個法子,他讓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3天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天兵已經放過火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3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而作罷。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來紀念這個日子。...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元宵節為什麼掛燈籠?
元宵節為什麼鬧花燈?
元宵節為什麼要鬧花燈?
農曆元宵節是什麼星座?
元宵節與什麼生肖有關?
元宵節跟什麼生肖有關?
陰曆元宵節是什麼星座?
元宵節是什麼節?
元宵節幹什麼?
元宵節是什麼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