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五行屬什麼?
中藥五行屬性與五臟關係
內經:酸—苦—甘—辛—鹹 輔行訣:辛鹹甘酸苦
肝—心—脾—肺—腎(—心包)
木—火—土—金—水
筋—脈—肉—皮—骨
怒—喜—思—悲—恐
淚—汗—涎—涕—唾
春—夏—長夏—秋—冬
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
兩本書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五味的排列。相比較而言,內經的闡述更明確,一個“入”字,說明了“歸於”、“標靶”的含義,讓人一目瞭然。而輔行訣的中的“屬”字,則需要好好琢磨和玩味:也是“歸
於”或“標靶”的含義?還是“有關係”的意思?或者是“秉某某之性”之說?在這裡特別要注意兩者的用詞區別,精微之處就在於此:內經在闡述“O入X”
時,X用的是五臟名稱,所以可以用“入”,比如“入肝”的含義很明確;而輔行訣則用的是五行,並不對應具體某髒,用“入”字毫無含義。因此,輔行訣中的
“屬”,應該是“秉某某之性”、“刺激發揮某某元素之功能特徵”的意思,這樣理解最通順。
內經的闡述明確、直接、一目瞭然。酸味的東西有收澀作
用,吃了之後最先有反應的是肝,因此酸收、酸入肝;辛味的東西有發散效果,經常能緩解渴症,最先有反應的是肺,因此辛散、辛潤、入肺;苦味的東西吃了大小
便會增加,還會口渴,最先有反應的是心,因此苦洩、苦燥,苦入心;鹹味的東西吃了會興奮,最先有反應的是腎,因此鹹軟(此“軟”字當做“鼓動”、“興奮”
解釋,“心欲軟”之軟同理);淡味和甜味的東西吃了會增進消化和吸收,能解決一些腹痛、拘攣的現象,最先有反應的是脾,因此甘緩,甘屬脾。
可見,
酸收、酸入肝;辛散、辛潤,辛入肺;苦堅、苦燥,苦入腎;鹹軟,鹹入心;甘緩,甘入脾。來自於古人的生活體驗和治病實踐,是對事實的記錄,不摻雜太多的推
斷,是一種基於經驗的“黑盒理論”。實際上根據現代醫學理論,有些方面是可以印證的,比如“鹹軟”,從細胞學角度,正是通過鈉-鉀交換調節滲透壓,從而影
響血液流動和體液水平。
而輔行訣的條文中,五味對應了五行,而不是五臟。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五行?“木曰曲直、金曰從革、火曰炎上、水曰潤下、
土愛稼穡”,這是五行最源本之解釋。按輔行訣所說:“味辛皆屬木”,我們知道,木曰曲直,木既有曲(收),又有直(舒),而“辛”的作用是“散和潤”,只
有“辛散”與“直”匹配,而“曲”字按理說應該與“酸收”匹配才對,而“酸”卻是“皆屬金”的,這個“皆”字的含義,就是說“酸”和“木”沒有一點關係,
這是讓人費思量的地方。除非把五行的源本定義全部推翻,否則此處有解釋不通的地方,或者至少是不嚴謹的。
結論,關於五味所屬及五味之性,個人認為還是要以內經的闡述為主。輔行訣的闡述存在一些瑕疵,在參考時應更多偏重於其實際應用,以及具體場合。
我知道國醫戰隊目前正在做中醫問診板塊,我推薦您去百度國醫戰隊,然後找他們去問問吧,他們會耐心解答您的問題。
五行屬性對應的中草藥有哪些?
每種草藥都有歸經,心肝脾肺腎,這個五臟的五行屬性應該知道的吧。
田七中藥五行屬性是啥
。。誰跟你說中藥分五行了,只有歸經好吧,歸足厥陰肝經,兼入足太陰脾經,主要功效是止血活血,生肌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