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姓名人?
歷史上包姓的名人
包鹹:字子良,後漢會稽曲阿人。少為諸生,師事博士右師細君,學習《魯詩》、《論語》。光武即位,舉為孝廉,封郎中,遷大鴻臚。明帝即位,以鹹有師傅恩,特加賜俸祿,鹹皆散於諸生之貧者。永平八年(65年)病逝,終年71歲。
包融,潤州人(一雲湖州人)。開元初,與賀知章、張旭、張若虛皆有名,號吳中四士。張九齡引為懷州司馬,遷集賢直學士、大理司直。子何、佶,世稱二包,各有集。融詩今存八首。
包何,字幼嗣,潤州延陵人。包融之子。與弟包佶齊名,世稱二包。登天寶進士第。大曆中,為起居舍人。詩一卷。
包佶,字幼正。天寶六年及進士第。累官諫議大夫,坐善元載貶嶺南。劉晏奏起為汴東兩稅使。晏罷,以佶充諸道鹽鐵輕貨錢物使。遷刑部侍郎,改祕書監,封丹陽郡公。詩一卷。
包拯:字希仁,北宋廬州合肥人,天聖五年(1027年)進士。仁宗時任監察御史,主張"練兵選將,務實邊備",以御契。後任天章閣侍制、龍圖閣直學士。官至樞密副使。知開封府時,執法嚴峻,不畏權勢。他在朝之時,貴戚官宦都不敢為非作歹,連童稚婦女也知道他是"包青天"。他剛正不阿,為民申冤,懲治權貴,樹立了清正廉潔官員的榜樣。他的官升至禮部侍郎,嘉佑七年(1062年)逝世,終年63歲,諡孝肅,著有《包孝肅奏議》十卷。明人以他斷案的民間傳說寫成《包公案》一書,流傳甚廣。
包世臣:字慎伯,號倦翁,清朝涇縣人嘉慶十三年(1808年)舉人。曾任江西新喻縣知縣,對農政、漕運、鹽政、貨幣、兵法、鴉片等問題都有論述,主張積極抗英。他還善於書法,肆力北魏,兼習二王,對咸豐、同治年間的書法很有影響。咸豐五年(1855年)逝世,終年80歲。著有《藝舟雙楫》、《管情三義》、《濁泉編》、《齊民四術》等。
包天笑(1876—1973),初名清柱,又名公毅,字朗孫,筆名天笑、拈花、春雲、釧影、冷笑、微妙、迦葉、釧影樓主等。著名報人,小說家。1876年2月26日生。江蘇吳縣(今蘇州)人。清秀才。幼進私塾,為富家開館。懂日語。曾任山東青州府學堂監督。
包惠僧(1894年-1979年7月2日),又名晦生,別名鮑一德、包生,號棲梧老人。湖北黃岡人。中共早期領導人,工人運動活動家。1920年參加武漢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受陳獨秀委派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7年脫黨。1949年從澳門來到北京。歷任內務部研究員、參事、國務院參事。 生前著有《包惠僧回憶錄》。
包玉剛(1918—1991),浙江寧波鎮海莊市鍾包村(今屬鎮海區)人。父包兆龍(1895—1982),早年在武漢開鞋店、在上海設錢莊,後任衡陽工礦銀行、重慶工礦銀行經理。抗戰勝利後任上海市銀行業務部經理。1946年與人合資在滬開辦國豐造紙廠。1949年春攜眷遷香港,從事進出口貿易,後營航運業,1967年擴為環球航運集團,任主席、名譽主席。包玉剛為次子,早年入上海中興學堂,後入吳淞商船學校。1937年輟學,供職中央信託局衡陽辦事處,任中國工礦銀行衡陽分行副經理,未幾任中國工礦銀行重慶分行經理。抗日戰爭勝利後返回上海,改任上海市銀行業務部經理,1946年任副總經理兼業務部經理。1949年初至香港,與人合資開設華人行,經營進口貿易,為大陸裝運進口鋼材、棉花、藥品等緊缺物資。1955年創設環球有限公司,經營印度至日本間煤炭運輸。次年,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為國有,運費大漲,獲資甚豐,遂購置新船,擴充套件業務。繼與日本造船業、金融業和香港匯豐銀行等合作,漸著聲航運界。1967年在中東戰爭石油危機中擴大船隊,1970年改為環球航......餘下全文>>
包家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給您分兩個部分解答 (剛巧我母族姓包)
分別是起源 各代名人 人才 希望樓主採納
一 姓氏起源
1、出自風姓,為上古傳說中的部落酋長太昊(伏羲)的後代。太昊創制八卦,教民捕魚、畜牧,以充庖廚,故又名庖犧或庖羲。據《路史》載:"包羲氏後有包氏"。
2、為春秋時楚國大夫申包胥之後。
3、出自鮑姓,據《後漢書》載,丹陽包氏,本為鮑氏,為避王莽之亂,改鮑為包,成為包姓的一支。
4、蒙古族包姓,成吉思汗直系後代,黃金家族,孛兒只斤氏,蒙古族第一大姓。
5、《周易·繫辭下》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最為著名的有包拯 包拯之後有包綬和包永年
堂號"剛毅堂"、"清河堂"、"孝肅堂":都是根據包拯命名的。宋時包拯,除龍圖閣大學士,知開封府,遷右司郎中,是著名的清官。他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無不斂手,男女老少皆知其名。死後諡孝肅
第二部分 歷代傑出人才 按朝代給您劃分下來
一、春秋戰國
1、包胥——原名申包胥,為楚國大夫,乃楚君蚡冒之後,別名蚡冒勃蘇,又稱王孫包胥。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吳王用伍子胥計破楚入郢。為救楚復國,他赴秦求救,在秦宮殿痛哭七日七夜,滴水不沾,終於感動秦哀公,派戰車五百輛救楚,擊退吳軍,收復郢都。昭王以5000戶獎賞申包胥,包胥不受,寧願隱居山中,並讓其子孫後代去掉申字,以包為姓,這就是包姓的始祖。
二、西漢
2、包宗善——(約公元前140年)配胡氏,生子二:長應星、次應鬥。漢武帝建元元年舉賢良方正入仕,位至山西太原太守。
三、東漢
3、包鹹(鹹)——字子良,後漢會稽曲阿人,是東漢初期著名的經學家、儒學家。少為諸生,師事博士右師細君,習《魯詩》、《論語》。王莽末,自長安歸鄉里,途為赤眉所執,晨夜誦經自若,賊異而遣之。往東海、立精舍教授。光武帝建武初,舉孝廉,除郎中,授皇太子《論語》,明帝永平中累遷大鴻臚,以師恩特加賜俸祿。顯宗以鹹有師傅恩而素清苦,俸祿視諸卿加厚,鹹以給諸生之貧者。永平八年(65年)病篤,帝親臨視。年七十一,卒於官。著有《論語章句》、《魯詩章句》。卒後歸葬延陵,其遺冢巍然,與延陵十字碑可並立千古。
4、包福——包鹹之子,漢永平中以父蔭任衛尉,後授中郎將遷大中大夫改太子少傅,以論語授太子劉肇(後為漢和帝),福以忠直忤竇憲,謝政東歸,卒於家,葬於延陵。
四、西晉
5、包宗遠——仕西晉,為郎中。隋煬帝時為國子博士學者,先生見隋室荒亂,退歸東海,教授數千人,與門人遊於吳興,遂家焉。卒後葬延陵包墓,墓碣曰:“左中郎將守大中大夫包君墓”。
五、隋朝
6、包愷——學者。《包氏宗譜》(南城譜)序中稱包愷為一世祖,但為東漢鴻臚卿鹹公之後,包鹹的十六世孫,宗遠八世孫,說明其為包宗遠之後的一個支族。
六、唐朝
7、包融——愷之曾孫,潤州延陵(今常州)人,一說浙江湖州人,唐代詩人。玄宗開元間歷大理司直,官至集賢院學士。工詩,有才名,與賀知章、張旭、張若虛齊名,號吳中四士。唐開元中,張九齡引為懷州司馬,遷集賢學士、大理司直。長子包何官至起居舍人,次子包佶官至御史中丞,俱能詩,世稱‘二包’;包佶子包陳官至國子祭酒
8、包何——包愷第四代孫,包融長子,潤州延陵人。為天寶六年進士,官至起居舍人。
9、包佶——潤州延陵人。為包氏三十二世孫,包愷第四代孫。與兄包何均為天寶六年進士,拜諫議大夫御史中丞,擢邢......餘下全文>>
姓包有些名人?
包姓起源,名人及家譜釋出時間: 2008-07-17 18:46:52 來源: 商都網文化頻道【 我來說兩句 瀏覽評論 】瀏覽次數: 字號: 大 中 小 [包氏屬地]
丹陽郡,今安徽宣城。《百家姓》注居上黨郡,今山西長治縣。
[包氏來歷]
《通志·氏族略》記載,包氏源出於羋姓,是楚國大夫申包胥之後。據《元和姓纂》一書的考證,申包胥是春秋後期楚國的大夫,是楚君蚡冒的後裔。此人品行高尚,重信義,他和伍子胥是好朋友,當年伍子胥因父遭讒被害而出逃至吳國,並於楚昭王十五年(公元前506年)用計助吳攻破楚國。申包胥赴秦國求救,但秦哀公拿不定主意是出兵還是不出,申包胥就“哭秦庭七日,救昭王返楚”,秦哀公終被其誠意感動而出兵求楚。楚復國後,要重獎申包胥,但他卻拒不受賞,躲到山裡隱居起來了。後來他的子孫就以其名字中的“包”為姓,稱為包氏。
[包氏名望]
包氏名人中,最值得稱頌的當首推宋代名臣“包青天”包拯。包拯,字希仁,官至樞密副使,為官堂堂正正,大公無私,以廉潔清正著稱於世,是官吏的典範。除了包拯之外,歷史上的包姓名人還有東漢大鴻臚包鹹,唐代詩人包融、包何、包佶,宋人理學家包恢,清代書法家包世臣等。
一個姓包的名人全名叫什麼
包拯!
歷史上姓包的名人有哪些
包拯:
字希仁(999—1062),漢族,宋廬州合肥(今屬安徽)人,字希仁。天聖朝進士。累遷監察御史,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奉使契丹還,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幸大臣。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裕六年(1061),任樞密副使。後卒於位,諡號“孝肅”。
包康
包康,安徽合肥人氏。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五世孫。
包孝
包孝,明代官吏。字元愛,包節之弟,嘉靖十四年進士。
包萬有
包萬有(1590~1657),字似之,號敬衡,縣城北隅人,一代文豪。
包壯行
[明]字穉修,揚州(今江蘇揚州)人
包世臣
800字作文個記我包姓之名人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以下是寫作方法:
1、好的文章源於生活,寫你的所見、所聞;寫你的親身體會;寫出你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文章,才會生動感人.
2、寫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對當今的應試教育,你不妨學會一些技巧.比如,平時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開頭及結尾.以備考試用之.
3、多讀書,用心讀,學會借鑑.好的文章、好詞、好句,學會積累.
4、確立新穎、獨特的文章標題.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堅持寫日記,既能練筆,又積累了素材.
6、學會引用名人名言,引用仙人的詩詞歌賦,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說服力.
7、好詞好句的用法,好詞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給你的文章增添色彩,並使文章得以昇華.但要恰到好處,不宜過多,過多會顯得華而不實.
8、學會套用,即變通的能力,以不變應萬變 .
9、接近大自然,節假期走出去,見多才能識廣.
10、接近大自然還能使您收集的素材更加豐富多彩.
姓包的全國有多少人
包姓人口數量:約265570人(全國)
我找的好辛苦 釘希望對樓主有幫助,。!呵呵
中國姓包的有多少
姓氏起源 1、出自風姓,為上古傳說中的部落酋長太昊(伏羲)的後代。太昊創制八卦,教民捕魚、畜牧,以充庖廚,故又名庖犧或庖羲。據《路史》載:"包羲氏後有包氏"。 2、出自申姓,為春秋時楚國大夫申包胥之後。申包胥,楚國君蚡冒的後裔,故又稱王孫包胥。他曾赴秦國求兵援楚。申包胥的後代以其名字中的包字為姓,為包氏。 3、出自鮑姓,據《後漢書》載,丹陽包氏,本為鮑氏,為避王莽之亂,改鮑為包,成為包姓的一支。 4、出自滿族老姓漢化,改為包姓的滿族老姓包括:巴雅拉氏、拜察氏等。 5、蒙古族包姓,成吉思汗直系後代,黃金家族,包爾積金氏(或稱孛爾只金、博爾濟吉特),蒙古族第一大姓。 包姓目前主要分支(部分) 1 安徽合肥,桐城字輩:包拯 包繶 包永年 包完 林正延夢 (排行)裕福德勝仲道相文大宗原一本國泰允長清;禮義遵先訓 詩書啟後昆 詒謀忠厚積 繼述事功存 康隆敦昌定 普興常煥仁 景瑞益紹久 茂修貞尚巨集 《萬卷堂》遷桐始祖(元)裕禎,字世龍,號效伯;(遷肥始祖)(明)吏員,行名福三,字生亭。 2 某支 包氏字輩:詒德燕翼,永應習俗,作輔永遠,洪澤延長,興家有道,安國崇良,逢世楚生,敬少芳宗 3 江蘇儀徵謝集月塘:先繼志尊祖,芝蘭祥茂盛,松柏兆長春 (長塘包《授經堂》明朝洪武年間包質樸,字樸軒 配陳氏 宣德年由江西省南昌府進賢縣始遷江都 後又遷至江蘇省儀徵市) 4 江蘇儀徵移居字輩:天生德金永,芝蘭祥茂盛,松柏兆長春 (長塘包與民包1993年聯譜《芝蘭堂》 5 江蘇江陰文林字輩: 待敘排行(包拯之孫包景年後裔 孝肅奏摺和家譜)《秀幹堂》 6 江蘇揚中三茅鎮 :仁義禮智信,庸熙福澤常,平安節慶春(包旭初,揚州江揚中路568號) 7 江蘇泰州興化字輩:良國培慶,允文宗善(包拯35世) (包拯後裔,元代包實遷入) 8 山東濟寧嘉祥字輩:玉金順廣殿興, (明朝由山西洪洞遷入) 9 山東煙臺包氏字輩:玉紹世敦德 (300年前由雲南省遷入) 10 山東海陽 :作善維賢光宗守法,明勝子先家傳元楷(明朝洪武包武,由安徽合肥遷入) 11 四川遂寧包氏字輩: 天國明正九,十大永長安。 四川大英縣包九雲) 12 四川鄰水包氏字輩:包拯12世包元恆(1421年) 有子應大丹 志勝永嘉蘭 從金萬國順 孟季月中安善述光前美 13 四川成都包氏字輩:文起能光祖, 英華奕世興,勳尤輝國卓,萬代有名真(湖北省麻城孝感鄉包元恆於明朝洪武年遷至四川新都一帶) 14 四川大邑包氏字輩: 林永文國龍 洪月萬朝玉 啟先恆煜光 清正德流長 15 重慶巴南包氏字輩:包拯21世包繼祥(1737年)良玉士國大 承永順明宗 萬代興榮 16 重慶渝北包氏字輩:包拯21世包溢海(1660年)洪湧宇從朝 元甲第開明 清正乾坤光 華福壽星 17 貴州貴陽包氏字輩: 國政育明良 家和發增強 忠孝福澤大 人義方正長 18 貴州冠英包氏字輩:包拯19世包萬嗣(1641年)雲源茂廷章 德世學中和 正恩承祖澤 祥 19 貴州大方包氏字輩:包拯19世包永珍(1632年)志澄先式永 國正天興順 官清民自安 20 貴州普定包氏字輩:包拯20世包學詩(1651年)勝正弘士文 廷大永元其 繼興毓桂 21 貴州宣威包氏字輩:包拯 包綬 包景年 包安中 包幫直 (排行) 必有元兼儼 禳希怡什智 杞鳳良 萬宣 毓軫文士迎 煥汝於維其 繼崇廣宇致 慶聖道欣安 22 浙江樂清柳市 :包拯 包綬 包康年(公未祿卒,同宗包聞紹長子包惟莘過繼) 包惟莘 汝昂履志許克善 講明清臚百代兆 吉一朝崇祖成德 尚賢永膺福鉅起(禮)秀(義)景(遵)元(先......餘下全文>>
"包姓"起源?
姓氏起源
1、出自風姓,為上古傳說中的部落酋長太昊(伏羲)的後代。太昊創制八卦,教民捕魚、畜牧,以充庖 伏羲廚,故又名庖犧或庖羲。據《路史》載:"包羲氏後有包氏"。
2、為春秋時楚國大夫申包胥之後。
3、出自鮑姓,據《後漢書》載,丹陽包氏,本為鮑氏,為避王莽之亂,改鮑為包,成為包姓的一支。
4、蒙古族包姓,成吉思汗直系後代,黃金家族,孛兒只斤氏,蒙古族第一大姓。
5、《周易.繫辭下》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中國姓包的人有多少
不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