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縣城的名字?
求這幾個縣城在古代的名字~
南昌縣——南昌縣(西漢),宜善縣(新莽)、豫章縣(隋、唐),唐貞元元年(785)複名南昌縣,自此再未更名
進賢縣——鍾陵縣(晉代),宋崇寧二年(1103年)置進賢縣
安義縣——西漢屬海昏縣,隋代屬建昌縣,唐代置龍安縣,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置安義縣
永修縣——西漢屬海昏縣,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廢海昏,移建昌居焉”,改稱建昌縣。1914年改稱永修縣。
奉新縣——西漢屬海昏縣,東漢靈帝中平二年改名新吳,公元943年(南唐保太元年)為表示“棄舊迎新”之意改名奉新。
靖安縣——西漢屬海昏縣。東漢屬建昌縣。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始立靖安縣
餘干縣——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縣、以境處餘水之幹得名為餘干縣。西漢初名餘汗縣、王莽始建國初年(9)改名治幹縣。南朝宋永初年間改名餘干縣
豐城市——富城縣(孫權析南昌縣南境為之),晉太康元年(280年)改為豐城縣
高安市——建成縣(西漢初),多聚縣(漢武帝),唐武德五年(622年),為避太子李建成名諱,改建成為高安。
新建縣——北宋興國六年(981),析南昌縣西境置新建縣。
古代時候的城池名字
三國時期城池
成都 許昌 洛陽 宛 徐州 長安
西涼 隴右 安定 弘農 咸陽 陳倉 扶風 街亭 天水 雁門 絳 平陽 晉陽 鄴 代郡 平原 烏巢 濮陽 樂陵 南皮 高唐 北平 襄平 昌黎 樂浪 帶方 梓潼 江州 上庸 漢中 筑陽 巴郡 襄陽 白帝 臨江 郿 新野 汝南 陳留 廬江 譙 小沛 定陶 樂安 北海 都陽 下邳 州 淮安 盱眙 壽春 合淝 江夏 夏口 赤壁 湘潭 桂陽 長沙 廬陵 南海 豫章 建業 南昌鄱陽 會稽 松江 江陵 零陵 桂林 涪陵 武陵 交趾 建寧 夷州
古代北京房山縣叫什麼記名字
據考古發現,新石器時期,今天的丁家窪村一帶已有人類活動。 殷商時期,在古燕山腳下,出現了一個和商同期形成的小國——郾,屬部族的方國。據專家考證,殷商時所說的燕山,就是今天的大房山。所以,房山地區的歷史建置,至少可以上溯至古燕國時期。後來,周武王興兵滅商,同時滅掉了自然形成的小國燕國,將其封給戰功卓著的召公,時間大約在公元前11世紀,距今已3000多年。周初分封的燕國,在古燕國基礎上建立,其都城遺址就是琉璃河燕都遺址。 戰國燕時,設中都縣。
秦漢之際,中都改為“良鄉”。漢初,今房山地區曾置良鄉(侯國)、西鄉(侯國)和廣陽縣,良鄉縣城在今竇店村西,即俗稱的“竇店土城”。依地理位置分析,今房山地區當屬良鄉縣。此後,歷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隸轄關係未變。
唐代,幽州良鄉縣轄12鄉。
五代時,劉仁恭佔據大安山,屬地方割據。劉仁恭奉道士王若訥為師,並單劃出一縣——玉河縣。據趙其昌《遼代玉河縣考》,玉河縣範圍從今天門頭溝三家店一帶起,包括大安山、良鄉、房山,直到石窩。玉河縣廢止時間,在金天眷元年(1138年)。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為奉山陵,始析良鄉、范陽、宛平三縣邊地,置萬寧縣。
金明昌二年(1191年),改萬寧縣為奉先縣。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改奉先縣為房山縣。
1986年,撤銷房山縣、燕山區,設立房山區,以燕山區和房山縣的行政區域為房山區的行政區域。1997年11月17日,國務院批准將房山區人民政府駐地遷至良鄉。
古代好聽的關卡名字
居庸關
古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名。在今北京市昌平縣境內。取“徒居庸徒”之意而得名。三國時稱西關。北齊時改為納款關。唐代沒有居庸、薊門、軍都等關。遼以後都稱此關為居庸關。此關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所爭奪。841年,幽州(今北京)發生兵亂,雄武軍節度使張仲武因扼住居庸,斷亂軍糧草,使亂軍陷於困境,得以收復幽州。
玉門關
古代關隘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北。此關北依天山餘脈,南接阿爾金山,為中國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門戶。為漢武帝開闢河西后所置。前108年,漢將趙破奴破車師國,前104年,李廣利兩伐大宛國均由此關出師。
嘉峪關
古代關名。在今甘肅省嘉峪關市西。此關南屏祁連山,西北靠嘉峪山,兩山夾峙,北大河橫貫其間,為古代肅州(今甘肅省酒泉市)西北門戶和河西走廊西端之咽喉。明正德年間,即倚此關抵禦吐魯番東侵。
仙人關
古代關隘名。在今甘肅省徽縣東南。此關西臨喜陵江,南接略陽北界,北有虞關緊接鐵山棧道,是關中、天水進入漢中的要地,也是由陝入川的重要咽喉。1134年,宋將吳玠軍在此據險堅守,大敗金兵,使金軍南下的企圖破滅。
陽關
古代關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因居玉門關之南而得名,與玉門關同為西漢通往西域的交通門戶。宋代以後,隨著中西陸路交通的逐漸減少,關址漸廢。
天井關
古代關名。又稱太行關。在今山西省晉城縣南部太行山頂。因關南有三所深不可測井泉而得名。這裡適當太行南北要衝,形勢險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秦與韓、魏相爭上黨,多交戰於此。東漢建武元年(25年),馮異得過此關,連拔上黨兩城。
雁門關
古代關名。又稱西陘關。在今山西省代縣城西北雁門山腰。與附近寧武關、偏關合稱三關。因“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蜚雁出於其間”而得名。關附近峰巒疊嶂,峭壑陰森,異常險要,為歷代鎮守重地。現關城為明洪武七年所建,為當時的軍事重鎮。唐會昌二年(842年),回紇侵犯唐朝,唐河東節度使劉沔進屯雁門,爾後向大同出擊,打退了回紇兵。
石嶺關
古代關名。在今山西省陽曲縣東北。此關形勢險要,為山西北部之要衝。唐朝為防止突厥南下,曾駐兵於此。宋與契丹相爭,也屢次在此交戰。979年3月,宋攻北漢之時,曾在此重創遼援北漢之軍。
平型關
古代關名。在今山西省繁峙縣東北。此關西託雁門之險,東擁紫荊之固,山勢險要,道路崎嶇,為古代出入晉、冀兩省北部的重要交通孔道,歷為兵家戍守之重鎮。
娘子關
古代關名。又稱葦澤關。在今山西省平定縣東北,晉、冀兩省交界處。此關地勢險要,兩山夾峙,東與井陘相通,為古代太行山重要關口和太原東方的屏障,歷為兵戍要地。唐時曾設承天軍,宋時設承天塞,明設承天鎮。
潼關
古代關名。在今陝西省潼關縣北。東漢末在此設關。此關扼黃河要津渡口,鎖東西交通咽喉,歷來為關中地區的防守重地。211年,曹操派兵以攻漢中為名,由河南進軍關中,因馬超、韓遂等扼守潼關,致使曹操頗費周折才得以進據關中。
蒲津關
古代關名。又稱臨晉關。在今陝西省大荔縣東。是黃河重要的古渡口和秦晉間的重險之地。戰國時魏在此設蒲津關。漢武帝時改名臨晉關。前205年,漢高祖劉邦曾由此關進入河內(今河南省沁陽縣一帶),擊虜了殷王邛。唐初,李淵父子能順利引兵自太原而下,也主要是由於蒲津守將的不戰而降。
武關
古代關名。在今陝西省丹鳳縣城東。和潼關、蕭關、大散關被稱為秦之四寨。關東崖懸壑深,狹窄難行,險阻天成。秦末劉邦取此道入關,滅掉了秦王朝。
大散關
古代關名。在今陝西省寶雞縣南大散嶺上。此關扼南北交通要道,是秦、蜀往來的咽喉,為歷代兵家必外之地。宋時吳玠、吳鱗兄弟率軍扼守此關,打敗金兵多次進攻。
古代各關的地理位置
函谷......餘下全文>>
古代府的名字
古代府的名字如下:希望可以幫助你
【浮曲閣】【引嫣閣】【褚玉苑】【世安苑】【青黛樓】【驚蟄樓】
【竹笛居】【玉笙居】【嘯風殿】【扶雲殿】【絲廂閣】【別亦閣】
三到五個好聽的古代城市名字。
清嶼城
景揚城
花默縣
冷陽郡
古代人的名字
:“名字”一詞,在古代代包括“姓”、“名”、“字”三個部分,三者各有各的效能和作用,是三個各自獨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整
古人剛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長大以後要取字,兩者相連,通稱名字。關於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應奎曾說:“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意思是說,名是用來區分彼此的,字則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質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樣。一般說來,古時候,名是階段性的稱呼,小時候稱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應該避諱的東西,相稱時也只能稱字而不稱名。
名與字在多數情況下共同構成一個人的代號,儘管用途不盡相同,二者之間還是有聯絡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與字內容毫不相干的情況幾乎見不到。如三國時的名將張飛,字翼德,在這—名字中,
“飛”是名, “翼德”則是對“飛”的解釋,因為
“飛”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動而造就的功德)。又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名與字之間也有聯絡,即“居易”是因,“樂天”是果,只有居處安寧,才能知命而樂天。
古人的名有多種種類,字也有不同用途。起初,人們取字非常簡單,往往只取一字,與“子”、“伯”、“仲”、“甫”等表示年齡階段的字相連。如孔子弟子顏回字子淵,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這些名字中的“淵”、“牛”、“弓”就是他們的字。當然,有些人取字時乾脆只用一字,不加別的字辭,如陳勝字涉,項羽字籍等即是。東漢以後,人名取字才越來越講究,情況也越來越複雜。人們在有了名以後,往往把取字看得很重要。有些人在取字時注重效法古人,取字“士則”、“思賢”、“師亮”等等;有些人則寄託對當事人的厚望,取字“溫叟”(長壽不天)、“永全”等等。這些,無不含有深刻的意義。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號以代替名字。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又稱“別號”。早在周朝時,人們就已經開始取號。對此,《周禮》解釋說,號為“尊其名更為美稱焉”,意思是說,號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稱或美稱。早期的號具有這一特點,有號的人多是那些聖賢雅士。如老子別號廣成子、范蠡別號鴟夷子皮等。先秦時期有名字又有號的人並不太多,至秦漢魏晉南北朝時,取號的人仍不很多,名載史籍者僅有陶潛別名五柳先生、葛洪別號抱朴子等數人。但是,到了隋唐時期,伴隨著封建國家的強盛和文化的高度發達,在名、字之外另取別號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如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白居易號香山居士,皆屬此類。到了宋代,取號之風又有進一步的發展。人們熟知的《水滸傳》108將個個都有別號,正是代表著當時的社會風氣。明清人更把取號視為一種時髦,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幾乎人人有號。正如清人凌楊藻在《蠡勺編》一書中記載的那樣,其時“閭市村壟,嵬人瑣夫,不識字者莫不有號,兼之庸鄙狂怪,鬆蘭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弟則必‘水’,伯‘鬆’則仲必‘竹’,不尤大可笑也哉。近聞婦人亦有之,向見人稱‘冰壺老拙’,乃嫠媼也”。甚至一些落草為寇的盜賊也有別號。如上述書中舉了一個縣官審案的例子,弗十分能說明問題。這一例子說,一位縣官在審理一樁竊案時,責難犯人為自己開脫罪責,犯人突然說道:“守愚不敢。”縣官不解其意,一問左右,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稱別號。
在用字上,取號與取名、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數多少的限制。從已知的歷代別號來看,有2字號,也有3字、4字號,甚至還有10餘字、20餘字的別號。如清代畫家鄭板橋的別號就有12字,即“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至於宗教界的一位叫釋成果的法師,別號的字竟達28個之多,即“萬里行腳僧小佛山長統理天下名山風月事兼理仙鶴糧餉不醒鄉侯”。一個人的別號竟然用了近30個字,真可謂古今一大奇觀。
因......餘下全文>>
中國古代河流名稱
怒江
湄公河
紅河
元江
珠江
北江
東江
韓江)
梅江
寧江
汀江
大靖河
西江
鬱江
邕江
左江
右江
潯江
黔江
融江
紅水河
北盤江
南盤江
灞水
桂江
灕江
閩江
錢塘江
黃浦江
長江
金沙江
雅礱江
岷江
烏江
嘉陵江
白龍江
白水
渠江
涪江
湘江
瀟水
蒸水
澧水
沅江
巫水
資江
贛江
章江
貢水
梅河
湘水
淮河
沙穎河
沂河
沭河
泗河
膠河
鴨綠江
濰河
小清河
黃河
大峽河
汾河
渭河
涇河
洛河
海河
衛河
漳河
永定河
灤河
遼河
圖們江
黑龍江
松花江
額爾齊斯河
大運河
古代好聽的名字
凝霜、凌楓、姬雪、雪姬、雨寒、紫嫻.
上官月
冰凝
慕容雪
女:
詩婧(如詩畫一般的美麗女孩)
睿婕(意思是聰明的女孩)
婉玗(婉寓意“和順、溫和”“玗“寓意“美好”)
黛瀅(一個很有古典韻味的名字)
雯媛(端莊高雅有才華的女孩)
婉婷(婉寓意“和順、溫和”“婷“寓意“美好”)
雲舒(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慢隨天外雲捲雲舒)
怡霏(這個挺不錯哦,讓人覺得很舒服!)
欣妍(美麗且快樂的女孩)
珂玥(珂是古代象白玉一樣的美石,玥是傳說中的神祕佛珠。代表吉祥的意思。)
玉茗(玉茗是山茶花的別稱,山茶花是質樸純潔的象徵)
不必再為給書中的人物起名字而發愁,這裡一定有你喜歡的(上傳字數限制還有2萬多個名字沒有上傳)
笑柳、雪卉、南蓉、谷夢、巧蘭、綠蝶、飛荷、平安、孤晴、芷荷、曼冬、尋巧、寄波、爾槐、以旋、綠蕊、初夏、依絲、憐南、千山、雨安、水風、寄柔、念巧、幼楓、凡桃、新兒、春翠、夏波、雨琴、靜槐、元槐、映陽、飛薇、小凝、映寒、傲菡、谷蕊、笑槐、飛蘭、笑卉、迎荷、元冬、書竹、半煙、綺波、小之、覓露、夜雪、春柔、寒夢、爾風、白梅、雨旋、芷珊、山彤、爾柳、沛柔、靈萱、沛凝、白容、樂蓉、映安、依雲、映冬、凡雁、夢秋、醉柳、夢凡、秋巧、若雲、元容、懷蕾、靈寒、天薇、白風、訪波、亦凝、易綠、夜南、曼凡、亦巧、青易。冰真、白萱、友安、詩翠、雪珍、海之、小蕊、又琴、香彤、語夢、惜蕊、迎彤、沛白、雁山、易蓉、雪晴、詩珊、春冬、又綠、冰綠、半梅、笑容、沛凝、念瑤、天真、含巧、如冬、向真、從蓉、春柔、亦云、向雁、爾蝶、冬易、丹亦、夏山、醉香、盼夏、孤菱、安蓮、問凝、冬萱、曉山、雁蓉、夢蕊、山菡、南蓮、飛雙、凝絲、思萱、懷夢、雨梅、冷霜、向鬆、迎絲、迎梅、聽雙、山蝶、夜梅、醉冬、巧雲、雨筠、平文、青文、半蕾、幼菱、尋梅、含之、香之、含蕊、亦玉、靖荷、碧萱、寒雲、向南、書雁、懷薇、思菱、憶文、翠巧、懷山、若山、向秋、凡白、綺煙、從蕾、天曼、又
古代人都是怎麼取名字的?
古代人的名字有姓、氏、名、字、號五個部分組成。
姓、氏、名、字、號的歷史由來及演變情況。 一、姓 許慎《說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生亦聲。”班固《白虎通德論》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稟天氣所以生者也。” 《左傳·隱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這都說出了“姓”的本義是“生”。因此人們普遍認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緣、血統、血族關係的種族稱號,簡稱族號。作為族號,它不是個別人或個別家庭的,而是整個氏族部落的稱號。據文獻記載,我們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為了“別婚姻”,“明世系”、“別種族”。它產生的時間大約在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時期。 姓是怎麼來的?人們推測,姓的由來與祖先的圖騰崇拜有關係。在原始蒙眛時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圖騰崇拜物,比如說麥穗、熊、蛇等都曾經是我們祖先的圖騰,這種圖騰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標誌。後來便成了這個部落全體成員的代號,即“姓”。由於古代氏族部落的數量畢竟是有限的、可數的,所以,純正的遠古時代留下來的姓是很少的。 後人據《春秋》整理出來的“古姓”有:媯(今河北涿鹿有媯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風、贏(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歸、曼、羋(楚姓)、隗(原北方少數民族姓)、漆(瞞)、允等22個姓。這些姓中近半數帶女字旁。所以,人們推測,姓的產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會。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學者又從《說文》、《山海經》、甲骨文、金文等較古的文獻中整理出幾十個古姓(約59個,章太炎得52個,他人又從金文中得嫘等7個),這樣加上原有的也不過80幾個,可以想見,這只是遠古實際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時候的姓決沒有我們今天講的“姓”多。我們這裡可以羅列幾個從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關於姓的數字。 ①北宋以後的封建社會,長期作為兒童識字讀物的《百家姓》(北宋錢塘無名氏編),共收入502個姓氏(其中單姓342個,複姓60個。開頭曰:“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②宋代鄭樵《通志·姓氏略》中統計古代姓氏共有1745個。③明代翰林院編修吳沈等人據當時戶部所藏戶籍編成《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個。(開頭曰:“朱奉天運,富有萬方,聖神文武,道合陶唐……”)④清代康熙帝親自審定《御製百家姓》,(開頭曰:“孔師闕黨,孟席齊樑,高山詹仰,鄒魯榮昌,冉季宗正,遊夏文章……”)⑤清人張澍《姓氏尋源》、《姓氏辨誤》中說古姓氏有5129個。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陸學者閻福卿等曾編輯出版過《中國姓氏彙編》共收姓氏5730個。其中單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五字姓12個。臺灣省也出版過《中華姓符》共收姓氏6363個,但裡面有異體字重複收入的情況。⑦據中國語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員會漢字處1984年的抽樣調查及有關專家的估計,直到今天還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個以上。(氣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王大良編《當代百家姓》據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資料認為:目前,我國常用的姓約400個,按當時人口數算,前100個姓是: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馬羅,樑宋鄭謝韓唐馮於董蕭,程曹袁鄧許傅沈曾彭呂,蘇盧蔣蔡賈丁魏薛葉閻,餘潘杜戴夏鍾汪田任姜,範方石姚譚廖周熊金陸,郝孔白崔康王丘秦江史,顧侯郎孟龍萬段雷錢湯,尹黎易常武喬賀賴龔文。這100姓佔全國總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張劉陳5姓就有3億多人口。李8700萬、王8000萬、張800萬、劉6000萬、陳5000萬。全國各城市的大姓情況也不一樣,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張王陳李徐朱......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