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姓鄒的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0日

姓鄒的有哪些名人?

名人精粹

鄒衍:戰國時齊國人,著名的思想家、陰陽家。他學究天人,雄於辯口,號“談天衍”。創五行始終說。“深觀陰陽訊息”,藉以論述天道、世運的轉移。

鄒忌:戰國時齊國大臣、政治家。任相期間,諷諫齊王進賢納諫,整飭軍容政紀,厲行法治。一年後受封下邳,號曰成侯。後人以其懿行“諷諫”為堂號。

鄒陽:齊人,西漢辯士,以文辯知名,寫有《上吳王書》、《獄中上樑王書》。

鄒補之:北宋學者,著述頗豐,有《春秋語孟注》、《兵書解》、《宋朝識略》等。

鄒諷:江西吉水人,南宋愛國大臣,曾任江西招諭副使,後因功進兵部侍郎,文天祥被執,他自殺。

贊助廣告

鄒浩:常州晉陵(今屬江蘇)人,宋代大臣、詩人,自號道鄉居士。曾兩起兩落,歷吏部、兵部侍郎、寶文閣大學士等職。有《道鄉集》詩集。

鄒應龍:陝西長安(今西安)人,明嘉靖進士,官至御史。曾上書指斥嚴嵩,使嚴嵩父子倒臺。後得罪東廠太監,被彈劾罷職。

鄒守益:江西安福人,明朝理學家。師從王守仁,曾中狀元,授翰林院編修,後辭官還鄉講學,聽者尊其為東郭先生。有《東郭集》。

鄒元標:江西吉水人,明代左都御史。一生仕途波折,開罪張居正,謫戍都均衛六年,開罪魏忠賢,被迫辭官還鄉。曾家居講學三十年,與趙南星、顧憲成號為三君子,是東林黨首領之一,有《願學家》。

贊助廣告

鄒亮:明代學者,工詩文,為景泰十才子之一。喜藏書,著有《鳴珂》、《漱芳》。

鄒一桂:江蘇無錫人,清代大臣、畫家,累官至禮部尚書。工繪事,尤工花卉,間作山水。有《小山文集》。

鄒伯奇:廣東南海人,清末科學家。對天文、地理、物理、數學、儀器製造等均有研究和獨到的建樹。發明、製造了中國第一臺近代照相機。著有《乘方扌妻術》、《甲寅恆星表》、《測量備要》等。

鄒容:四川巴縣人,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烈士。曾留學日本,一九零三年寫成《革命軍》一書,號召四萬萬同胞團結起來推翻清政府,建立一個獨立、民主、自由的“中華共和國”。後因《蘇報》案被捕,一九零五年死於獄中,年僅二十歲。

鄒韜奮:原籍江西餘江,生於福建永安。現代著名的新聞記者、政論家和出版家。曾因從事抗日救亡運動,被逮捕入獄,為“七君子”之一。一九四四年病逝,終年四十九歲。

鄒姓當代名人

鄒韜奮 又名: 原名恩潤 性別: 男 民族: 漢 生卒年: 1895—1944

鄒韜奮原名恩潤,筆名韜奮,祖籍江西餘江,生於福建永安。1919年由南洋大學轉入聖約翰大學文科,畢業後任中華職業教育社編輯股主任,並負責編輯《教育與職業》月刊和主編職業教育叢書,同時兼任中華職業學校和海瀾英文專門學校的英文教員。1926年2月接辦中華職業教育社和機關刊物《生活》週刊的編務。從1927年起主持生活週刊社,開始致力於新聞出版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反對蔣介石的不抵抗主義,積極為抗日募捐。1932年創辦生活書店。該店相繼在全國許多城市設立分店,大量編印發行各抗日救亡書籍和馬列主義書籍。次年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當選為執行委員。楊杏佛遇刺後被迫流亡國外。1935年8月回國,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先後在上海、香港等地主編《大眾生活》週刊、《生活日報》、《生活星期刊》,並擔任上海各界救國會和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的領導工作。1936年11月22日深夜與沈鈞儒等在上海被捕,是“七君子”之一。宋慶齡領導救國會採取一系列措施營救“七君子”。抗日戰爭爆發後獲釋。先後在上海、武漢、重慶主編《抗戰》、《全民抗戰》等刊物。1938年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41年各地生活書店被國民黨政府查封,辭去參政員職,出走香港,復刊《大眾生活》,抨擊國民黨的內外政策。5月協助成立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2年1月離開香港到廣東東江抗日根據地。10月經上海到蘇北解放區。1943年因患腦癌祕密回上海治病。次年7月24日在上海病逝。中共中央根據他生前的申請,追認其為中國共產黨黨員。9月26日宋與董必武等發起召開鄒韜奮追悼大會,並在重慶《新華日報》刊登啟事。10月1日宋參加重慶道門口銀社舉行的鄒韜奮追悼大會,親題“精神愛國”的輓詞。1949年7月24日宋在上海市紀念鄒韜奮逝世五週年大會上致詞,讚揚“韜奮先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一位英勇的人民戰士。他的鬥爭歷史,提供了革命知識分子所走道路的一個最光輝的榜樣。”指出“在我和韜奮先生幾年工作接觸的中間,他所發揮的革命知識分子的特點,一直受到大家的敬仰。他完全捨己為公,凡是人民革命的利益所在,總是竭盡全力以赴;對於任何反人民、反民主的惡勢力,他絕不肯作絲毫的片刻的妥協。”強調“韜奮先生的一支筆,曾經鼓動了中國無數萬愛國民眾走上爭取民族解放與人民民主的道路。”1981年5月12日宋應鄒韜奮紀念館的要求,為《韜奮手跡》一書題寫書名。主要著作收入《韜奮文集》。

2. 鄒家華(1926.10- )漢族。鄒韜奮之子。上海市人。194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12月參加革命工作。大學學歷。高階工程師。1944年參加新四軍,在華中新四軍建設大學學習,任山東省政府實業廳建設科幹事。1946年任松江省哈東地委祕書,賓縣常安區委副書記、區委書記。1948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蘇聯莫斯科包曼高等工業學院機械製造系學習。1955年任瀋陽第2機床廠工藝科工藝師、副主任工程師、廠副總工程師、副廠長兼總工程師、代廠長、廠長。1964年任第1機械工業部機床研究所所長兼黨委書記。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衝擊,下放勞動。1972年任1機部機械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1973年7月任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公室副主任,黨組副書記。1982年4月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1985年4月任兵器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1986年12月任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1988年4月任國務委員兼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1989年12月任國務委員兼國家計劃委員會主......餘下全文>>

姓鄒的歷史名人有哪些人

中國的鄒姓,歷史上多有記載。周武王得天下後,封顓頊高陽氏後裔於邾婁國。邾婁國也叫邾國,最初為魯國的附庸。戰國時,魯穆公改邾婁國號為鄒。後鄒國被楚國所滅,其公族子孫及部分國人分散各地,有的以國名為姓氏,有的則將“邾”去掉邑旁留朱,所以,3000多年前的鄒姓和朱姓實為同宗。

另據記載,殷商的後代被周武王封到宋國,其後人正考父食邑於鄒,傳到叔良紇的時候,以國為姓,於是有了另一支鄒姓。

鄒姓起源於山東一帶的北方地區,後來逐步外遷,在福建也成為一個望族。

一、鄒姓名人錄

鄒姓的歷史名人很多,有戰國時期齊國的鄒衍,以鼓琴遊說齊威王的鄒忌、鄒;西漢文學家鄒陽;五代時南遷入閩的鄒勇夫;宋朝直斥章誤國的忠臣鄒浩,資政殿學士鄒應龍,還有以孝行見稱、自守廬墓六年的鄒異,安貧樂道、獨得朱子之傳的鄒;元代有畫家鄒復雷;明代有大學者鄒元標和姚江學派重要人物“東郭先生”鄒守益;清代有精於歷算的鄒伯奇;現當代有出版家鄒韜奮等。

二、鄒姓名人

1。戰國哲學家、陰陽家鄒衍

鄒衍(約公元前305~前240年),戰國時齊國人,哲學家、陰陽家的代表人物,曾遊歷魏、燕、趙等國,受到諸侯“尊禮”。

鄒衍深入研究萬物的陰陽消長,記錄了各種神奇怪異的變化,寫在自己的50多篇著作中。鄒衍擅長談“天”,被人們稱為“談天衍”。他認為,天地不是與生俱來的原始物質,更不是永恆不變、絕對無窮的。鄒衍還從時間概念上來論述天的屬性,不同於當時流行的具有神祕色彩的對“天”的認識。他提出以“天地未生”、“天地剖制”作為“天”起始的時間標界,從客觀世界尋求“天”發展的順序標定,從而為自己的學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儒家所說的中國,都是把地理與中國等同起來,鄒衍則衝破了這一思想束縛。他認為,中國(赤縣神州)只不過是天下的1/10,在中國之外,像赤縣神州這樣的地方,還有9個。這才是真正的九州,九州都有小海相隔,不能互通,更有大海環繞在它的外面,再外就到了天的盡頭了。鄒衍的論證,一定是先從小開始,由小到大,以至無邊無際。他的社會史觀也是如此,先從現世說起,再往前推至黃帝時代,再大到世代的興衰變化。他還將“五行”發展為“五德”,用以論述世事的興衰、王朝的更替。

鄒衍的學說,引起了當時王公貴族的好奇和關注。鄒衍到魏國,梁惠王高迎遠接,視他為上賓;到趙國,平原君側身陪行,畢恭畢敬;到燕國,燕昭王親自清掃街道,以師禮相敬。鄒衍周遊列國,受到如此擁戴,與孔子陳蔡斷糧、面有飢色,孟軻在齊、樑陷入困境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別呀!

2。識蔽求真的鄒忌

鄒忌,戰國時齊人。他以鼓琴遊說齊威王,被任為相國,封於下邳(今江蘇邳縣西南),稱成侯。

成語“鄒忌照鏡”,說的就是他識蔽求真諫齊王的事。鄒忌身高八尺,相貌堂堂。一天他照著鏡子,問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誰更美呢?”妻子說:“您的相貌,徐公哪能比得上?”他又問小妾:“我和徐公哪個更美?”小妾說:“徐公根本比不上您!”第二天,有客人來訪,交談之餘,鄒忌問他:“我和城北的徐公誰更美?”客人也很肯定地說他更美。過了幾天,徐公來訪鄒忌,一見之下,鄒忌發現自己遠不如徐公,經過反覆思考,幡然醒悟。於是,他上諫齊威王說:“妻說我美,是有偏愛之心;妾言我美,乃出於畏懼之意;客稱我美,實乃有求於我。今大王在萬人之上,極易受矇蔽,而難察自身之過。”威王便採納了他的建議,廣開言路,齊國因而國力大增。 鄒衍:戰國時齊國人,著名的思想家、陰陽家。他學究天人,雄於辯口,號“談天衍”。創五行始終說。“深觀陰陽訊息”,藉以論述天道、世運的轉移。鄒忌:戰國時齊國大臣、政治家。任相期間,諷諫齊王進賢納諫,整飭軍容政......餘下全文>>

歷史上有哪些鄒姓名人?

鄒姓名人鄒衍  鄒衍:亦作騶衍,戰國時齊國人,著名的思想家、陰陽家。他學究天人,雄於辯口,號“談天衍”。創五行始終說。“深觀陰陽訊息”,藉以論述天道、世運的轉移。鄒衍的著作很多,皆已散佚。《史記·卷七十四》說鄒衍著有“十餘萬言”。《漢書·藝文志第十》陰陽家著錄《鄒子》四十九篇,《鄒子終始》五十六篇,也都亡佚。 鄒忌  鄒忌:鄒氏家族在戰國時期有名的人物,以鼓琴遊說齊威王,被任為宰相。他曾勸說齊威王納諫,導致齊國實力加強。

鄒 陽:西漢散文家。齊人。生卒年不詳。文帝時,為吳王劉濞門客,以文辯著名於世。吳王陰謀叛亂,鄒陽上書諫止,吳王不聽,因此與枚乘、嚴忌等離吳去樑,為景帝少弟樑孝王門客。鄒陽“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後被人誣陷入獄,險被處死。他在獄中上書樑孝王,表白自己的心跡。樑孝王見書大悅,立命釋放,並尊為上客。著有《上吳王書》、《獄中上樑王書》。

鄒 諷:江西省吉水人,南宋愛國大臣,曾任江西招諭副使,後因功進兵部侍郎,文天祥被執,他自殺。

鄒 浩:常州晉陵(今屬江蘇省)人,宋代大臣、詩人,自號道鄉居士。曾兩起兩落,歷吏部、兵部侍郎、寶文閣大學士等職。著有《道鄉集》詩集。

鄒 亮:明代學者,工詩文,為景泰穿才子之一。喜藏書,著有《鳴珂》、《漱芳》等書。 鄒容  鄒容:原名鄒紹陶(1885-1905),四川省巴縣人。1903年加入愛國學社,組建中國學生同盟會,寫成著名的《革命軍》一書,倡言反清革命,號召推翻清廷,建立中華共和國,頌揚革命為世界之公理,自稱“革命軍中馬前卒”,遭到清廷和上海租界當局的迫害,《蘇報》案發,章太炎被租界當局拘捕,鄒容自投捕房,一同入獄於提藍橋的公共租界監獄。1905年4月3日死於獄中,年僅21歲。

鄒補之:北宋學者,著述頗豐,有《春秋語孟注》、《兵書解》、《宋朝識略》等。

鄒元標:明江西吉水,萬曆進士。剛作官的時候因得罪張居正而被貶,於是潛心研究理學。張死後,他又出來作官,以敢言著稱,母死後居家講學三十年,為東林黨首領之一。與趙南顯、顧憲成號為三君。.後為魏忠賢所忌,被迫辭官而歸。著有《願學家》。

鄒守益:明學者,字謙之,號東郭。安福人。官至南京國子祭酒。師從王守仁,強調“縝獨”、“戒懼”。著作有《東郭集》。

鄒應龍:明朝陝西省長安人。嘉靖進士。曾上書揭發嚴篙父子,言辭激烈,因此被罷。嘉慶時任雲南巡撫。萬曆年間因得罪東廠太監馮保被罷免,後病死。

鄒元標:江西吉省水人,明代左都御史。一生仕途波折,開罪張居正,謫戍都均衛六年,開罪魏忠賢,被迫辭官還鄉。曾家居講學三十年,與趙南星、顧憲成號為三君子,是東林黨首領之一,著有《願學家》等。

鄒一桂:江蘇省無錫人,清代大臣、畫家,累官至禮部尚書。工繪事,尤工花卉,間作山水。著有《小山文集》等。

鄒伯奇:清代科學家,字特夫,廣東南海人。精通天文、曆法、算術。把數學應用於實際,總結我國關於幾何學方面的經驗,寫成比較完整的幾何學著作《格術補》。用數學方法表述了反光鏡、透鏡等的成像規律以及關於眼鏡、望遠鏡、顯微鏡等光學儀器的基本原理。另 外還著有《赤道星圖黃道星圖》等。 鄒韜奮  鄒韜奮:原名恩潤。1895年生於福建省長樂,原籍江西餘江。中國現代新聞記者、政論家和出版家。1921年畢業於聖約翰大學。1922年入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工作。1926年在上海主編《生活》週刊,畢生從事新聞出版工作。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2年創辦生活書店。1933年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大同盟。同年7月被迫流亡海外,周遊歐美,並至蘇聯參觀。1......餘下全文>>

歷史上有哪些姓鄒的名人

鄒姓的由來

鄒姓出自春秋時期,是以國名命名的姓氏。上古有鄒國,又稱邾婁(在今山東鄒縣一帶),宋緡公裔孫正孝父受封於鄒,他的子孫便以封地名為姓,稱為鄒氏。望族居范陽郡(今河北涿縣)。

鄒姓家族專用楹聯

鄒姓家族常用以下2位族中名人嵌作楹聯,以事彰揚,並表明為正宗鄒姓之後。

道氣稟江山之靈秀(鄒元標)。

詩章奪月露之高華(鄒 定)。

鄒姓家族名人之最

鄒姓名人中最著名的記者是鄒韜奮。新聞記者兼政論家和出版家。江蘇餘江人。1926年在上海主編《生活》週刊。從此畢生從事新聞事業。批評國民黨對日寇不抵抗政策。創辦生活書店,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同盟。1933年被迫流亡海外。1935年回國後從事抗日救亡運動。1936年與沈鈞儒等被捕,是“七君子之一”,出獄後主編《抗戰》等刊物,1942年進入解放區,後因癌症而奪去生命,根據遺囑要求,中共追任他為中共黨員。

鄒姓名人中年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烈士是鄒容,四川巴縣人。1902年留學日本,參加留日學生愛國運動,回國後寫了著名的反清檄文《革命軍》,號召推翻清朝統治,建立中華共和國。後因《蘇報》案被判刑兩年,1905年死於獄中,年僅20歲。

鄒姓名人中最傑出的古代政治家是鄒忌,戰國時人,以鼓琴遊說天下。被齊威王看中,任為相國,封為成侯,勸說齊王鼓勵群臣百姓進諫,改革政治,在他治理下,齊國日益強大起來。

鄒姓名人中最反動的反共分子是鄒魯。廣東人,早年留學日本,參加中國同盟會,曾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堅決反對孫中山的“三大政策”,是“西山會議派”的骨幹分子。解放前夕逃亡海外。

姓鄒的名人有哪些

鄒家華,以前的國家領導人呢!

在中國歷史上姓鄒的有哪些名人?

朋友,中國歷史上姓鄒的名人不少,如鄒魯氏,其女為帝嚳之妃。戰國時人陰陽家的先驅鄒衍。戰國時期以諷諫知名政治家鄒忌。唐末名將鄒勇夫。姓鄒的現代名人也不少啊,除你知道的鄒容外,還有民主先驅鄒韜奮,著名將領鄒洪,跳遠名將鄒振先,拳擊冠軍鄒市明等等。

鄒姓的名人

名人精粹

鄒衍:戰國時齊國人,著名的思想家、陰陽家。他學究天人,雄於辯口,號“談天衍”。創五行始終說。“深觀陰陽訊息”,藉以論述天道、世運的轉移。

鄒忌:戰國時齊國大臣、政治家。任相期間,諷諫齊王進賢納諫,整飭軍容政紀,厲行法治。一年後受封下邳,號曰成侯。後人以其懿行“諷諫”為堂號。

鄒陽:齊人,西漢辯士,以文辯知名,寫有《上吳王書》、《獄中上樑王書》。

鄒補之:北宋學者,著述頗豐,有《春秋語孟注》、《兵書解》、《宋朝識略》等。

鄒諷:江西吉水人,南宋愛國大臣,曾任江西招諭副使,後因功進兵部侍郎,文天祥被執,他自殺。

鄒浩:常州晉陵(今屬江蘇)人,宋代大臣、詩人,自號道鄉居士。曾兩起兩落,歷吏部、兵部侍郎、寶文閣大學士等職。有《道鄉集》詩集。

鄒應龍:陝西長安(今西安)人,明嘉靖進士,官至御史。曾上書指斥嚴嵩,使嚴嵩父子倒臺。後得罪東廠太監,被彈劾罷職。

鄒守益:江西安福人,明朝理學家。師從王守仁,曾中狀元,授翰林院編修,後辭官還鄉講學,聽者尊其為東郭先生。有《東郭集》。

鄒元標:江西吉水人,明代左都御史。一生仕途波折,開罪張居正,謫戍都均衛六年,開罪魏忠賢,被迫辭官還鄉。曾家居講學三十年,與趙南星、顧憲成號為三君子,是東林黨首領之一,有《願學家》。

鄒亮:明代學者,工詩文,為景泰十才子之一。喜藏書,著有《鳴珂》、《漱芳》。

鄒一桂:江蘇無錫人,清代大臣、畫家,累官至禮部尚書。工繪事,尤工花卉,間作山水。有《小山文集》。

鄒伯奇:廣東南海人,清末科學家。對天文、地理、物理、數學、儀器製造等均有研究和獨到的建樹。發明、製造了中國第一臺近代照相機。著有《乘方扌妻術》、《甲寅恆星表》、《測量備要》等。

鄒容:四川巴縣人,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烈士。曾留學日本,一九零三年寫成《革命軍》一書,號召四萬萬同胞團結起來推翻清政府,建立一個獨立、民主、自由的“中華共和國”。後因《蘇報》案被捕,一九零五年死於獄中,年僅二十歲。

鄒韜奮:原籍江西餘江,生於福建永安。現代著名的新聞記者、政論家和出版家。曾因從事抗日救亡運動,被逮捕入獄,為“七君子”之一。一九四四年病逝,終年四十九歲。

古代姓鄒的名人有哪些?/有哪些故事?

微子啟。乃商王紂的庶兄,本應承繼帝位。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克商滅紂,封子於宋地立國,定都商丘,以供奉商湯的宗祀。微子薨後,其弟衍繼位,是為微仲,又傳至其曾孫愍公,愍公有孫名考父,歷仕宋國戴公、武公、宣公三朝,食採於鄒邑,其五世孫叔梁紇時,以邑名鄒為氏,是為鄒姓,他們尊微子啟為鄒姓的得姓始祖。

鄒衍。戰國時期的鄒衍,深通陰陽、盛衰、興亡之道。燕昭王招賢,專門建造了碣石宮來招待鄒衍。戰國時期的鄒忌,看到齊威王不喜歡聽別人向他提意見,於是以巧妙的方式規勸他。齊威王接受了他大意見,下令:凡是對他提出意見的人可以得到不同的獎賞。一開始大家都爭著給他提意見,兩個月以後,提意見的人很少了,三個月以後,提意見的人幾乎沒有了,大家把能提的意見都提完了。齊威王收集了這些意見,改正了自己的錯誤,把國家質理得很好。這就是鄒忌諷諫的結果。所以鄒氏又稱“諷諫堂”。

鄒陽是漢初齊國人。最初在吳王劉濞手下任職,以文辭著稱。漢景帝三年,吳王謀反,鄒陽勸諫吳王而不聽,於是鄒陽改投樑孝王門下。鄒陽為人有智謀才略,慷慨不荀合。樑孝王手下的寵臣羊勝等一幫小人嫉恨他,在樑孝王面前詆譭他,樑孝王聽信讒言,把他打入監牢並要殺死他。  鄒陽為洗雪冤枉,在獄中寫了《獄中上樑王書》,其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聽說明月之珠和夜光之璧,如果在黑暗的夜晚把它扔向在道路上行走的人,那麼過往的行人沒有不按著劍把,警覺地斜著眼注視它的。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無緣無故地贈送給人東西的緣故啊!無緣無故地把東西贈給人,即使是明月之珠和夜光之璧也只能引起人家的警惕,而不能讓人家感激。現在,處於貧賤環境下的布衣賢士,雖然懷有治國之道,持有口才和忠心,卻沒有人向君主推薦,即使要竭忠盡力,披肝瀝膽,卻讓君主走上按著劍把警覺地斜著眼注視他的老路。這就使布衣賢士連朽木一般的作用也發揮不出來。”鄒陽的一番表白,讓樑孝王很受感動。於是,便釋放了他並把他當作上賓對待。

鄒忌身高八尺多,體形容貌美麗。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跟城北的徐公誰漂亮?”他的妻子說:“您漂亮極了,徐公哪裡比得上你呀!”原來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鄒忌自己信不過,就又問他的妾說:“我跟徐公誰漂亮?”妾說:“徐公哪裡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從外邊來,鄒忌跟他坐著聊天,問他道:“我和徐公誰漂亮?”客人說:“徐公不如你漂亮啊。”又過了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地看他,自己認為不如他漂亮;再照著鏡子看自己,更覺得相差太遠。晚上躺在床上反覆考慮這件事,終於明白了:“我的妻子讚美我,是因為偏愛我;妾讚美我,是因為害怕我;客人讚美我,是想要向我求點什麼。”

於是,鄒忌上朝延去見威王,說:“我確實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可是,的我妻子偏愛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說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齊國的國土方圓一千多裡,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侍從沒有不偏愛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沒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國的人沒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由此看來,您受的矇蔽一定非常厲害的。”

威王說:“好!”於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級大小官員和老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得頭等獎賞;書面規勸我的,得二等獎賞;能夠在公共場所評論(我的過錯)讓我聽到的,得三等獎賞。”命令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言規勸,官門口和院子裡象個鬧市;幾個月後,偶爾才有人進言規勸;一年以後,有人即使想規勸,也沒有什麼說的了。

燕國、趙國、韓國、魏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拜。這就是人們說的“在朝延上征服了別國。”

鄒 諷:江西省吉水人,南宋......餘下全文>>

秦朝歷史上鄒姓名人

鄒忌:鄒氏家族在戰國時期有名的人物,以鼓琴遊說齊威王,被任為宰相。

鄒衍:戰國時末期的齊人。長於思辯,倡九州說、五德終始說,為陰陽家的先驅。著書立說,名重諸侯,燕昭王曾師事之。因其言論迂大而閎辯,齊人稱之為“談天衍”。

鄒陽:(公元前206~前129年),齊國人(今山東淄博臨淄)。著名西漢文學家。鄒陽有文章七篇,現存兩篇,即《上書吳王》、《於獄中上書自明》。

鄒魯氏:其女為帝嚳之妃。黃帝戰敗蚩尤,千其民於“鄒魯”之地。

第一個淵源:源於姜姓,出自蚩尤族人鄒屠氏,屬於以居邑名為氏。

黃帝在打敗蚩尤部落聯盟以後,蚩尤屬下部分族人分遷至鄒(今山東濟寧微山湖一帶)、屠(今陝西西安)之地,該部分族民以地名命氏,居鄒地者為鄒氏,居屠地者為屠氏。

該支鄒氏,為最古早的姜姓鄒氏,是為山東鄒氏,史稱鄒氏正宗。

第二個淵源:源於子姓,出自商紂王微子啟的封地鄒邑,屬於以居邑名為氏。

西周初年,周公旦平定武庚的叛亂後,把商都附近地區分封給紂王的兄長微子啟,建立宋國,都於商丘(今河南商丘),微子啟死後,其弟微子仲繼位。

微仲的八世孫是正考父,為宋國上卿,得食邑於鄒(今山東鄒縣),其後代第五世孫叔樑仡以邑名“鄒”為姓氏,是為山東鄒氏。

當今的河南族鄒氏,多尊微子啟為得姓始祖。

第三個淵源:源於姒姓,出自春秋時期越王勾踐之後,屬於以先族之名字訛為氏。

勾踐,其姓名原本為姒騶,又名菼執,是春秋末期越國君主,公元前497~前465年在位。

越國,系夏王朝後裔古越人所建之國,在越王允常時其國漸強,故當時的楚國乃經常聯越以制吳。

周敬王姬丐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勾踐即位後不久,即打敗了吳國。兩年後,吳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踐被迫屈膝投降,並隨夫差至吳國,臣事吳王,後被赦歸返國。勾踐自戰敗以後,時刻不忘會稽之恥,日日臥薪嚐膽,反躬自問:“汝忘會稽之恥邪?”他重用范蠡、文種等賢人,經過“十年生聚又十年教訓”,使越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可是吳對此卻毫不警惕。

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為參加黃池之會,盡率精銳而出,僅使太子和老弱守國。越王勾踐遂乘虛而入,大敗吳師,殺吳太子。夫差倉卒與晉國定盟而返,連戰不利,不得已而與越國議和。

周元王姬仁三年(公元前473年),越軍再次大破吳國,吳王夫差被圍困在吳都西面的姑蘇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殺,吳國就此滅亡。越王勾踐平吳後,聲威大震,乃步吳國之後塵,以兵渡淮,會齊、宋、晉、魯等諸侯國於徐州(今山東滕縣),周天子使人命勾踐為“伯”。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諸稱霸王”

不過此時,春秋世代行將結束,霸政趨於尾聲,勾踐已是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主了。

因春秋、戰國時期,“騶”與“鄒”二字可以互假通用,因此“騶”字多被寫為“鄒”。因此,在越王勾踐的後裔子孫中,有人以先祖名字之通假字為姓氏,稱鄒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吳越鄒氏。

第四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戰國時期魯穆公所設鄒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西周初年,周武王姬發分封上古五帝之一顓頊的後裔曹俠建立了邾國,又稱邾婁國,初建都於邾(今山東曲阜陬村),春秋中期又遷都於繹(今山東鄒縣紀王城)。邾婁國勢小力單,一直為大國魯國的附庸國,並屢受魯國的欺壓和掠奪。

到戰國時期,邾婁國以邾、婁合音魯國人讀作“鄒”,因而魯國君主魯穆公姬顯在孟子的建議下,強行改邾婁國為鄒國。

周烈王姬喜七年~周顯王姬扁二十九年間(公元前369~前340年間),楚宣王熊良夫親率楚軍滅了鄒國,即邾、小邾二國,擄......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現代姓鄒的名人?
現代姓翟的名人有哪些?
現代姓張的名人有哪些?
現代姓楊的名人有哪些?
現代姓靳的名人?
現代姓俞的名人有哪些?
現代姓顧的名人有哪些?
現代姓羅的名人有哪些?
現代姓董的名人有哪些?
現代姓陳的名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