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文化及其特點?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7日

壯族的文化有什麼特點

壯族風俗習慣建築壯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木樓,這就是壯族人的傳統民居。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無論是什麼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後廳為生活區。屋內的生活以火塘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邊進行。

服飾壯族多用自織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種多樣。壯族女子的服裝一般為一身藍黑,褲角稍寬,頭上包提花毛巾,腰間繫精緻的圍裙;小夥子多穿對襟上衣,腰間繫一條腰帶。

婚俗“炮火”入洞房壯族的一種婚俗。迎親那天新娘要經過“炮火”的洗禮後才能進門入房。這個婚俗,在廣西田陽縣玉風等壯村流行。新娘來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衝鋒”進門的準備,因為在門口、廳堂、洞房等三個地方分別由七八個男青年組成的“炮火”組,手拿著串串鞭炮等著新娘過來。當新娘將要靠近門口時,“炮手”們點響鞭炮,形成道道“火牆”,擋住新娘的進路。如果是膽小的新娘,這時只好退卻在門外,再等第二次“衝鋒”。“炮手”們也總結勝利的經驗,做好第二次的“阻擊”準備。可以說,新娘不經過兩三次的“衝鋒”是進不了門的。圍觀的客人,裡三層外三層,好不熱鬧。新娘經過苦戰躍進門口,來到洞房門前,這是難通過的最後一關,因為“炮手”要放“火炮”。這時,聰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偵察”,乘“炮火”稀疏時夾著新娘跳到洞房裡。頓時歡聲雷動,祝賀新娘“旗開得勝”。婚宴後到掌燈時分,客人們還要觀看新娘在迎孃的指引下摸黑出門“挑水”。新娘將把水缸挑滿,這是在考驗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這樣,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贊助廣告

背字在廣西宜山和環江縣交界的一些地方,壯族青年結婚,至今流行“背字”習俗。“背字”是壯話譯音,實際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條長一丈四尺、寬一尺多的寬頻,由女方母親用自織自染或買來的深黑色(以此色為最優)土布縫製而成。女兒出嫁那天,讓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帶“背”回新郎家,以備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這種習俗,當地壯語稱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生父生母雙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機靈識禮。“背字”儀式在女方家裡的正廳舉行。

主持儀式的人必須是村上德高望重、當了爺爺的長者。長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兩杯當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禮貌地雙手捧杯,恭敬地給長者回敬兩杯,雙方都要一飲而盡。接著長者把準備好的帶子從“背字”人的兩肩繞過紮緊,繼而又互相敬酒,說吉利之語。“背字”完畢,鳴放鞭炮,歡送迎親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長者鞠躬辭別,步出大門,開啟雨傘,意為庇護“外孫”離開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燒香放炮,歡迎“背字”人勝利歸來。少傾便舉行“卸字”儀式,同樣由長輩主持,互敬酒後,長者輕輕解下布帶,交給家母保管。新郎父母還要酬謝“背字”人。時過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結隊來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熱鬧。新娘過河流行在廣西桂北地區龍勝各族自治縣內的壯族婚俗。在桂北山區,本來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卻要涉水過五六次河,跨過三四座橋。所以成親時,新娘過河過橋都要請人背。背新娘的人稱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過河時,鳴炮三聲,喇叭齊鳴,“水手”兩掌按住自己的膝蓋,弓下腰,背好後才能過河或過橋。背新娘特別講究文明禮貌,行動上不能有半點粗野,更不能調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

贊助廣告

過河時,“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擔任)在旁邊給新娘打雨傘遮蔭,在寬約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親隊伍拉成一條線,熱鬧非常。上岸後,乖巧的“迎娘”把傘放得很低,不讓別人偷看蒙著面紗的新娘。龍勝的壯族婚姻是要過“三關”闖“十門”的。先談戀愛,後定親,才能成親,謂之“三關”。迎接、對歌、出門......餘下全文>>

壯族的文化傳統

建築

壯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木樓,這就是壯族人的傳統民居。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無論是什麼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後廳為生活區。屋內的生活以火塘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邊進行。?

服飾

壯族多用自織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種多樣。壯族女子的服裝一般為一身藍黑,褲角稍寬,頭上包提花毛巾,腰間繫精緻的圍裙;小夥子多穿對襟上衣,腰間繫一條腰帶。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壯族的一種婚俗。迎親那天新娘要經過“炮火”的洗禮後才能進門入房。這個婚俗,在廣西田陽縣玉風等壯村流行。新娘來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衝鋒”進門的準備,因為在門口、廳堂、洞房等三個地方分別由七八個男青年組成的“炮火”組,手拿著串串鞭炮等著新娘過來。當新娘將要靠近門口時,“炮手”們點響鞭炮,形成道道“火牆”,擋住新娘的進路。如果是膽小的新娘,這時只好退卻在門外,再等第二次“衝鋒”。“炮手”們也總結勝利的經驗,做好第二次的“阻擊”準備。可以說,新娘不經過兩三次的“衝鋒”是進不了門的。圍觀的客人,裡三層外三層,好不熱鬧。新娘經過苦戰躍進門口,來到洞房門前,這是難通過的最後一關,因為“炮手”要放“火炮”。這時,聰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偵察”,乘“炮火”稀疏時夾著新娘跳到洞房裡。頓時歡聲雷動,祝賀新娘“旗開得勝”。婚宴後到掌燈時分,客人們還要觀看新娘在迎孃的指引下摸黑出門“挑水”。新娘將把水缸挑滿,這是在考驗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這樣,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廣西宜山和環江縣交界的一些地方,壯族青年結婚,至今流行“背字”習俗。“背字”是壯話譯音,實際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條長一丈四尺、寬一尺多的寬頻,由女方母親用自織自染或買來的深黑色(以此色為最優)土布縫製而成。女兒出嫁那天,讓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帶“背”回新郎家,以備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這種習俗,當地壯語稱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生父生母雙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機靈識禮。“背字”儀式在女方家裡的正廳舉行。主持儀式的人必須是村上德高望重、當了爺爺的長者。長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兩杯當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禮貌地雙手捧杯,恭敬地給長者回敬兩杯,雙方都要一飲而盡。接著長者把準備好的帶子從“背字”人的兩肩繞過紮緊,繼而又互相敬酒,說吉利之語。“背字”完畢,鳴放鞭炮,歡送迎親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長者鞠躬辭別,步出大門,開啟雨傘,意為庇護“外孫”離開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燒香放炮,歡迎“背字”人勝利歸來。少傾便舉行“卸字”儀式,同樣由長輩主持,互敬酒後,長者輕輕解下布帶,交給家母保管。新郎父母還要酬謝“背字”人。時過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結隊來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熱鬧。

新娘過河

流行在廣西桂北地區龍勝各族自治縣內的壯族婚俗。在桂北山區,本來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卻要涉水過五六次河,跨過三四座橋。所以成親時,新娘過河過橋都要請人背。背新娘的人稱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過河時,鳴炮三聲,喇叭齊鳴,“水手”兩掌按住自己的膝蓋,弓下腰,背好後才能過河或過橋。背新娘特別講究文明禮貌,行動上不能有半點粗野,更不能調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過河時,“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擔任)在旁邊給新娘打雨傘遮蔭,在寬約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親隊伍拉成一條線,熱鬧非常。上岸後,乖巧的“迎娘”把傘放得很低,不讓別人偷看蒙著面紗的新娘。龍勝的壯族婚姻是要過“三關”闖“十門”的。先談戀愛,後定親,才能成親,謂之......餘下全文>>

壯族的文化主要有哪些

壯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壯錦是壯族民間流傳下來的一種獨特的織錦藝術,已有一千年的發展史,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

壯族人民能歌善唱,壯族的山歌因南北方言不同而有“歡”、“西”、“加”、“比”、“掄”等不同稱謂。壯族人定期還舉行唱山歌會“歌圩”,以農曆三月初三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右江一帶稱為“歡”,左江一帶稱為“詩”,桂北一帶稱為“比”和“歡”,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農曆三月初三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內容有請歌、求歌、激歌、對歌、客氣歌、推歌、盤歌、點更歌、離別歌、情歌、送歌等。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廣西壯族古老的歌圩集會和繡球一直流傳至今。關於繡球最早的記錄可見於寧明花山壁畫,當時是一種球狀青銅武器,打獵時投出去砸獵物,這也是古書上將壯族的繡球稱作飛砣 ( 駝 ) 的原因。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的拋繡球、“碰蛋”等娛樂活動。這期間,各家各戶吃五色糯米飯。雲南文山一帶還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會。過去,壯族一年種一造(即一季)水稻,三月初三是備耕時間,歌圩就是為春耕農忙做物質的和精神的準備。吃五色飯、五色蛋,是預祝五穀豐登的意思。

壯族有什麼特點?

其實壯族的特點是不少的,雖然跟嶺南的漢族相比,壯族的特點被認為不明顯。 按照民俗文庫之二《壯族風俗志》(樑庭望編著,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7年)的說法,“壯族民俗和一般民俗一樣,具有民族性、地區性、實用性、傳承性以及封建性、原始性和神祕性等特徵,但古越人的獨特文化,嶺西的自然環境,壯族社會的發展歷程以及漢族文化的影響,又使它具有自己的個性。首先,壯人的風俗與古越人有密切的傳承關係,在語言、文學、生活習俗上可以看到越族文化的延續。這種延續加上五嶺的峰巒,在一定程度上擋住了中央王朝等級制度的輻射,使壯族習俗產生另一特點,即封建性相對減少。例如婦女在社會生活中有較大的發言權。再就是地區性的差別較大,某一風俗在壯族各支系各地區中常常表現出不同的形態,使壯族風俗具有多樣性,這大概與地理環境有較大的關係。壯族風俗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這就是它的內向性和某種程度的隱蔽性。這是因為它的深層結構(特別是心理民俗和語言民俗)具有相對的穩固性,而表層結構則比較鬆散,易於遊移。所以初到壯族地區的人,表面上很難一下子形成通常到其他民族地區容易形成的,由五顏六色的服裝、特殊的行為所造成的強烈印象。壯族通常是用其他民族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方式進行社交的,所以容易造成無民族特點的假象。但是,當其他民族的釘到壯族村寨一段時期,就會發現這個民族特殊的心理素質。” 這段話中,我最欣賞的一句就是:“壯族通常是用其他民族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方式進行社交的,所以容易造成無民族特點的假象。” 不過,路漫貝儂提出的命題是:“壯族最鮮明的特點是什麼?”我上面引用的這一段文字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壯族的衣飾、飲食、居住、婚育、喪葬、信仰、禁忌、醫藥、交通貿易、社會組織、文學藝術等均有自己的特點,但“最鮮明”的特點,就現階段而言我認為應當是壯族的語言,它雖然不能用於區別布依族與壯族,但它卻能直截了當地區別漢族與壯族(指的是群體而不是個體)。我想,這就夠了,我們常常面對的只是壯族與嶺南漢族的區別問題,“壯族說壯語”這一特點足以區分壯族與嶺南漢族。

廣西壯族的民俗是什麼,簡要的描述及介紹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祖國南疆,山水秀麗、四季如春、物產富饒,居住著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12個民族,是我國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1997年末總人口4589萬,少數民族人口占40%。他們世世代代在這塊沃土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勇敢開拓,用自己非凡的智慧,描繪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廣西少數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著自己燦爛的文化藝術,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特點。如壯族的銅鼓、花山崖壁畫早已聞名中外。各民族的民歌在全國也享有盛名。此外,包括織錦、刺繡、陶瓷、竹編和芒編在內的各色工藝品,具有民族特點的壯族幹欄式建築、侗族風雨橋、鼓樓等民族建築,瑤、苗等民族的醫藥,以及豐富多采的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等等,都是廣西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至於壯族的三月三歌節、瑤族的達努節和盤王節、苗族的踩花山、仫佬族的走坡節、侗族的花炮節,以及別有風味的打油茶等充滿著濃郁的民族風情的節日活動,更是深深地吸引著眾多的遊人。

廣西少數民族一般穿家織的土布,上面有姑娘們親自手繡的各種精美、複雜的圖案,色澤豔麗,款式多樣。姑娘們喜戴銀製飾物,耳環、項圈、手鐲、銀釵、銀扣等,看上去光彩奪目。人民豪爽、純樸、熱情、友善、崇尚美德,並且能歌善舞,喜歡用歌聲表達自己的情感。每逢節日或者祭祀,會舉行各種盛大的活動,人們穿上最隆重的服裝,唱歌、跳舞,熱烈的氣氛會令遊人深深陶醉其中。

廣西的少數民族都保持著他們純樸的民族習俗,在飲食、服飾、居住、節日、禮俗方面都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其中壯族的歌、瑤族的舞、苗族的節、侗族的樓和橋是廣西民族風情旅遊不可不看的四絕。

壯族的歌--壯族人民善於以歌來表現自己的生活和勞動,抒發思想感情,所以廣西又被稱為"歌的海洋"。青年男女戀愛唱情歌,婚嫁唱哭嫁歌,喪葬唱哭喪歌,還有互相盤考比賽智力的歌,宴請賓客唱勸酒歌和節令歌,祈神求雨唱祈禱歌,教養兒童唱兒歌和童謠。每到春秋兩季,男女青年盛裝打扮會集到特定的場所對歌,這種歌會形式稱為"歌圩",亦稱"歌節"。

瑤族的舞--廣西的金秀瑤族自治縣居住著一支保持了瑤族古老文化及習俗的瑤族同胞。他們的歌舞民族色彩極為濃厚,其旋律、歌詞、服裝、舞姿、形象與道具均獨立構成。18種舞蹈尤以長鼓舞、捉龜舞、黃泥鼓舞、盤古兵舞、八仙舞、胡碟舞等最為盛行。每年在中國農曆十月十六日、七月初七、六月初六等瑤族節日都可以看到各種瑤舞的表演。

苗族的節--苗族以節日多、場面大而出名。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每年有苗年節、蘆笙節、拉鼓節、芒歌節、新禾節、鬥馬節等眾多節日,紀念豐收、祭祀等。節日中可以聽到動聽的蘆笙曲和看到優美的蘆笙舞表演,到苗寨旅遊或作客,可以享受到攔路歌、攔路酒、攔路鼓、掛彩帶、掛彩蛋、打酒印等眾多苗族好客習俗的款待。

侗族的樓和橋--三江侗族自治縣的風雨橋是我國聞名的木建築,是侗族的象徵。橋身建築不用一枚鐵釘,全是榫頭結合,高超的建築技藝令人驚歎不止。侗族的樓,包括吊腳樓、鼓樓、涼亭、寨門、水井亭等幾種木結構建築,都是獨具特色的侗族建築。近年來,侗族的建築藝術展,更是轟動了全中國,人們一致稱讚侗族的建築藝術是"凝固的詩,立體的畫"。

壯族有著什麼樣的歷史文化及藝術

壯族-舊稱(zhuàng僮)族,壯文-Bouxraeuz ,英文-Bourau 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桂、粵、滇、黔、湘等地。壯族是嶺南一個歷史悠久的土著民族。先秦時期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百越部族中的“西甌”、“駱越”等,是壯族最直接的先民。

壯族先人在中國古代曾先後稱為僚、俚、溪峒、烏滸等。宋代始稱“僚”、“撞”、“僮”、“仲”,明清有稱為僮人、良人、土人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寫作“撞”,是壯語Cuengh的音譯。1949年後改“撞”為“僮”,1965年10月12日,根據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提議,並徵得壯族人民的同意,由國務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為“壯”。[1] 壯族與貴州的布依族、越南的岱依族、儂族、熱依族的語言文化基本一致。2011年1月24日至29日,在央視第七頻道播出12集壯族文化紀錄片《麗哉勐僚》,從各個領域全面地解讀了壯族文化。

藝術

山歌

壯族人民能歌善唱,壯族的山歌因南北方言不同而有“歡”、“西”、“加”、“比”、“掄”等不同稱謂。壯族人定期還舉行唱山歌會“歌圩”,以農曆三月初三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右江一帶稱為“歡”,左江一帶稱為“詩”,桂北一帶稱為“比”和“歡”,都是唱山歌的意思。內容有請歌、求歌、激歌、對歌、客氣歌、推歌、盤歌、點更歌、離別歌、情歌、送歌等。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劉三姐不但勤勞聰明,紡紗織布是眾人誇讚的巧手,而且長得宛如出水芙蓉一般,容貌絕倫。尤其擅長唱山歌,她的山歌遐爾聞名,故遠近歌手經常聚集其村,爭相與她對歌、學歌。

劉三姐常用山歌唱出窮人的心聲和不平,故而觸犯了土豪劣紳的利益。當地財主莫懷仁貪其美貌,欲佔為妾,遭到她的拒絕和奚落,便懷恨在心。莫企圖禁歌,又被劉三姐用山歌駁得理屈詞窮,又請來三個秀才與劉三姐對歌,又被劉三姐等弄得醜態百出,大敗而歸。[29]

繡球

繡球是壯族民間傳統織繡工藝品,青年男女婚戀的吉祥物與定情物,在壯族民間廣為流傳。唐宋時期已出現,今靖西、 龍州、都安、邕寧等地仍流行。多由姑娘用手工精繡而成。以圓形居多,也有橢圓形、方形 或菱形。球大如拳頭,內用棉籽、豆殼或木糠填實,外用大紅、粉紅、綠色綢布剪成花瓣形 拼合,中間繡以各種花鳥、蝴蝶或吉祥物,下有5道絲墜,上繫有綵帶,以供手持拋投。個 體小巧,造型別致,色彩絢麗。已發展成為一項民間家庭手工業和旅遊工藝品,產品遠銷海內外。[30] 在古代壯族有一個風俗,當姑娘到了婚嫁之時,就預定於某一天(這一天一般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讓求婚者集中在繡樓之下,姑娘丟擲一個繡球,誰得到這個繡球,誰就可以成為這個姑娘的丈夫。當然,姑娘一般會看準意中人,把繡球拋到他身上,以便他撿到。在很多地方,抬新娘的花轎頂上要結一個繡球,即代表吉祥如意,幸福美滿。現在,拋繡球仍然是壯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體育專案。人們在茶餘飯後常互相拋接以娛樂,起到溝通感情的作用。[31]

舞蹈戲劇

《壯族繡球》

唐代,壯族先民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為內容,以敲擊聲伴舞。宋代有扁擔舞、採茶舞、撈蝦舞、春牛舞等。男的舞姿剛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這舞蹈流傳至今。在漢族戲劇的影響下,大約在清代,壯族開始出現戲劇。一種是用壯語演唱的壯劇、師公戲、木偶戲;另一種是在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歌舞劇。壯劇又分為流行於田林、西林、百色一帶的“北路壯劇”,是在滇戲的影響下,於民間說唱曲藝“板凳戲”的基礎上形成,吸收了滇戲的唱腔,伴奏的樂器有壯族的馬骨胡、葫蘆胡、木葉和漢族的笛子、三絃、二胡。流行於靖西、德保一代的“南路壯劇”......餘下全文>>

請問壯族有什麼民俗特色?

壯族作為一個民族,它重要的基本特徵就是有本民族的共通語言——壯語。壯語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優美語言,它是壯族人民千百年來在共同的生活、生產和鬥爭中創造的。由於長期與漢人相處,壯語不斷地吸收漢語的用語來豐富自己。但壯族人民非常懂得珍惜保護自己的語言,所以壯語在基本語彙和基本語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徵。壯族後來分佈到西南不少地方,語言都是大同小異,語根詞彙變化很少。

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自己的戲--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

壯族人民能歌善唱,每年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以農曆三月初三最為隆重。大的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是壯族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的拋繡球、碰蛋等娛樂活動,吃五色糯米飯、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等,預祝五穀豐登。唐代壯族已有舞蹈。廣西寧明、龍州等地的斷崖陡壁上留下了壯族先民繪製的眾多崖壁畫。鑄造和使用銅鼓在壯族已有2000多年曆史。壯錦是享有盛名的紡織工藝品。

壯族傳統歌節。又叫“三月三”、“歌圩節”、歌圩,壯語叫“窩埠坡”“雙龍垌”。意為到田間或巖洞外唱的歌。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倚歌擇配為主要內容; 夜歌圩在村子裡,主要唱生產歌、季節歌、盤歌和歷史歌。除農曆三月初三,春節、四月初八、中元、中秋以及婚嫁、小孩滿月、喬遷等時節都可形成歌圩。甚至趕圩路上歌逢對手時,也可形成臨時歌圩。其起源有多種傳說,一說劉三姐發明山歌,眾人爭相傳唱,逐漸衍成歌圩; 一說為娛神,除災驅疫; 一說為紀念一對堅貞情侶。歌圩節前,人們要備好五色飯和彩蛋,姑娘們還要趕製繡球。歌圩日,小夥子和姑娘們都穿節日盛裝,男攜禮物,女揣繡球,成群結隊前往。有的抬著劉三姐神像繞行歌圩一週,才開始對歌。有的則由姑娘們搭起五彩繡棚,待小夥子到來,邊對歌、邊審度對方人品、才華。有的是男女對列,姑娘向意中人丟擲繡球,對方如果中意,就在繡球上綁上禮物,擲還女方。有些歌圩有碰蛋的習俗:小夥子用手上彩蛋碰姑娘手中彩蛋,姑娘如願意和他做朋友,就露半邊蛋讓他碰,不願,就整個握住。還有的是甲村向乙村送去綵球,相約還球時舉行山歌比賽,如乙村輸了,綵球不準送還,來年繼續比賽,直到唱贏為止。現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已將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定為壯族歌節,逐漸發展成“三月三”文化藝術節。

廣西壯族人民聚居的地區,除了信奉道、佛兩教之外,還普遍盛行一種稱作“梅山教”(或 稱“三元教”、“師教”)的原始宗教,尊奉唐道相、葛定志、周護正為始祖,系多神信仰,是當地巫教、道教與古代儺禮混合而形成的一種教派。壯族人民的傳統習俗,天旱求雨、豐收酬神、驅鬼逐疫或料理喪事,需請“梅山教”師公(壯語稱“公篩”,即巫師)主持盛大的祭祀儀式。這種儀式的稱謂各地不一,有“打醮”、“做齋”、“古篩”(壯語譯音,意為做師)、“調芒廟(壯語譯音,意為跳廟神)、“調篩”(跳師的諧音)、“唱師”等稱呼。 師公在祭祀儀式中,除進行唸咒、卜卦、請神、驅鬼等巫術活動外,主要是戴面具跳神,並演唱各位神的傳說故事。師公所表演的各種跳神舞蹈,群眾稱之為“師公舞”。?

壯族與回族的簡介與特點

回族,現有866.3餘萬人。回族是中國分佈最廣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以及甘肅、青海、河南、河北、山東、雲南、新疆等地,其餘分佈全國各地。

回族通用漢語,使用漢文,但在日常用語和宗教活動用語中夾雜著阿拉伯語或波斯語詞彙。

回族多數人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善於經營商業、手工業和飲食業。

公元7世紀中葉,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經海路和陸路來到中國的廣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內地的長安、開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紀,蒙古軍隊西征,中亞的穆斯林穆斯林:伊斯蘭教教徒的特稱。(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的特稱)大批遷入中國,以這些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移民、波斯人、阿拉伯人為主,後吸 收漢、蒙古、維吾爾等民族成分,逐漸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民族--回族。

在元代,回族被蒙古統治者定為色目人(色目人:元朝統治者對西域各族人及西夏人的總稱),輔助治理國家,社會地位較高。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明末,使回族中湧現出不少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航海家,他們為中國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回族信仰伊斯蘭教:並由此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回族服裝大體與漢族相近,但在頭飾上仍保留著古老的傳統,回族男子一般戴白色無沿小帽,表示清潔不染;婦女一般戴“蓋頭”,遮住兩耳、脖子和頭髮,只將面孔露出。青年婦女一般戴綠色的,蓋頭較短,只批到肩上;老年婦女一般戴白色的,蓋頭較長,直披到腰際。

在回族的聚居區都建有清真寺。清真寺一般主要舉行宗教活動,也是進行宗教教育、傳播宗教知識的學校。清真寺的建築風格一般都是阿拉伯式的,也有中國古典式或兩種風格混合的,由禮拜殿、水房和經堂三大部分組成。

伊斯蘭教也稱清真教,“清”字的含義是清淨、清潔、遠離穢物及不良思想行為和惡劣品行;“真”則指真實、真理、真知。“清真”一詞準確概括了伊斯蘭教的精髓,反映了回族的審美標準和價值取向。

根據《古蘭經》規定:回族人只吃牛、羊、駝等反芻類偶蹄動物,不吃馬、驢、騾、狗肉,不吃動物的血和自死動物,尤其禁食豬肉。

油香是回族的傳統麵食。它是將發酵麵粉用鹼中和,摻進雞蛋,擀成小餅,然後在油鍋裡炸熟,色澤金黃、香酥可口,是待客的佳品。傳說油香的來歷與先知穆罕默德有關。

回族喜愛喝茶:有紅糖磚茶、白糖清茶、冰糖鍋鍋茶等;但不論何種茶,都講究盛在蓋碗裡喝,因而被統稱為“蓋碗茶”。

回族的三大節日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都是宗教節日。伊斯蘭教歷九月,所有成年的、身心健康的穆斯林男女都要履行一個月的齋戒。齋月結束時舉行開齋節,屆時人們沐浴淨身,施散錢財,聽阿訇講經,互相道安,祈禱亡人……

開齋節後第70天,即伊斯蘭教歷的十二月十日,是古爾邦節。古爾邦節也稱“宰牲節”,是穆斯林赴麥加朝覲的最後一天。這一天要沐浴淨身,室內焚香,齋戒半日。上午人們要去清真寺參加會禮,向麥加叩拜,請阿訇宰牲,將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贈親友、濟貧施捨。

聖紀節是紀念先知穆罕默德誕生的日子,這天是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紀念活動一般在清真寺舉行,在活動中要誦經演說,講述聖績。有的地方還在這天舉行盛大的爾麥裡會(善事宴會),宴請賓客。

“花兒”是西北民歌的一種,據說由元曲演變而來。其旋律高亢豪放、悠揚婉轉,富於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廣泛流行於甘肅、青海、寧夏等地區的各民族群眾中。回族群眾也十分喜歡唱"花兒"。花兒會是“花兒”歌手們競賽與......餘下全文>>

廣西壯族民俗特點200個字

廣西少數民族一般穿家織的土布,上面有姑娘們親自手繡的各種精美、複雜的圖案,色澤豔麗,款式多樣。姑娘們喜戴銀製飾物,耳環、項圈、手鐲、銀釵、銀扣等,看上去光彩奪目。人民豪爽、純樸、熱情、友善、崇尚美德,並且能歌善舞,喜歡用歌聲表達自己的情感。每逢節日或者祭祀,會舉行各種盛大的活動,人們穿上最隆重的服裝,唱歌、跳舞,熱烈的氣氛會令遊人深深陶醉其中。

廣西的少數民族都保持著他們純樸的民族習俗,在飲食、服飾、居住、節日、禮俗方面都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其中壯族的歌、瑤族的舞、苗族的節、侗族的樓和橋是廣西民族風情旅遊不可不看的四絕。

壯族的歌--壯族人民善於以歌來表現自己的生活和勞動,抒發思想感情,所以廣西又被稱為"歌的海洋"。青年男女戀愛唱情歌,婚嫁唱哭嫁歌,喪葬唱哭喪歌,還有互相盤考比賽智力的歌,宴請賓客唱勸酒歌和節令歌,祈神求雨唱祈禱歌,教養兒童唱兒歌和童謠。每到春秋兩季,男女青年盛裝打扮會集到特定的場所對歌,這種歌會形式稱為"歌圩",亦稱"歌節"。

瑤族的舞--廣西的金秀瑤族自治縣居住著一支保持了瑤族古老文化及習俗的瑤族同胞。他們的歌舞民族色彩極為濃厚,其旋律、歌詞、服裝、舞姿、形象與道具均獨立構成。18種舞蹈尤以長鼓舞、捉龜舞、黃泥鼓舞、盤古兵舞、八仙舞、胡碟舞等最為盛行。每年在中國農曆十月十六日、七月初七、六月初六等瑤族節日都可以看到各種瑤舞的表演。

苗族的節--苗族以節日多、場面大而出名。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每年有苗年節、蘆笙節、拉鼓節、芒歌節、新禾節、鬥馬節等眾多節日,紀念豐收、祭祀等。節日中可以聽到動聽的蘆笙曲和看到優美的蘆笙舞表演,到苗寨旅遊或作客,可以享受到攔路歌、攔路酒、攔路鼓、掛彩帶、掛彩蛋、打酒印等眾多苗族好客習俗的款待。

侗族的樓和橋--三江侗族自治縣的風雨橋是我國聞名的木建築,是侗族的象徵。橋身建築不用一枚鐵釘,全是榫頭結合,高超的建築技藝令人驚歎不止。侗族的樓,包括吊腳樓、鼓樓、涼亭、寨門、水井亭等幾種木結構建築,都是獨具特色的侗族建築。近年來,侗族的建築藝術展,更是轟動了全中國,人們一致稱讚侗族的建築藝術是"凝固的詩,立體的畫"。

壯族的文化藝術

銅鼓壯族鑄造和使用銅鼓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迄今,在壯族地區的絕大多數縣份已發掘出不同時期的銅鼓。銅鼓的型別很多,大小不一。鼓面圓平,鼓身中空無底,裝飾著各種圖案花紋。在歷史上,銅鼓既是樂器,也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從冶煉技術和造型技術來看,在廣西田東縣鍋蓋嶺出土的屬於戰國時期的銅鼓,在廣西貴縣、西林縣出土的屬西漢時期的銅鼓,均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天琴天琴,壯語叫“叮叮”,是著眼於它的發音特點而得名的。彈唱天琴流傳於左江流域的壯族地區。這種琴的共鳴器呈圓碗形,用大竹筒或葫蘆瓜殼製作。琴面蒙上蛇皮或蚌皮,也有用薄木板或竹殼覆蓋的。琴桿為木質,細而長,兩弦為絲質,是壯族農民舉行消災驅邪、祀神求福的跳天或唱天活動中所用的樂器,故稱天琴。群眾在演唱時,常常是邊唱邊彈。在節日喜慶時,天琴是伴舞的樂器。跳天者邊唱邊彈邊舞。

相關問題答案
壯族文化及其特點?
楚文化建築特點?
黎族文化特色?
羌族文化特色?
藏族文化特色?
瑤族文化特色?
民族文化特色?
黎族文化?
滿族文化網?
雲南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