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焦姓的由來?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01日

百家姓中姓焦的排行第幾?

①前100名 01李02王03張04劉05陳06楊07趙08黃09周10吳 11徐12孫13胡14朱15高16林17何18郭19馬20羅 21樑22宋23鄭24謝25韓26唐27馮28於29董30蕭 31程32曹33袁34鄧35許36傅37沈38曾39彭40呂 41蘇42盧43蔣44蔡45賈46丁47魏48薛49葉50閻 51餘52潘53杜54戴55夏56鍾57汪58田59任60姜 61範62方63石64姚65譚66廖67鄒68熊69金70陸 71郝72孔73白74崔75康76毛77邱78秦79江80史 81顧82侯83邵84孟85龍86萬87段88雷89錢90湯 91尹92黎93易94常95武96喬97賀98賴99龔100文 ②第101—200名 101龐102樊103蘭104殷105施106陶107洪108翟109安110顏 111倪112嚴113牛114溫115蘆116季117俞118章119魯120葛 121伍122韋123申124尤125畢126聶127叢128焦129向130柳 131邢132路133嶽134齊135沿136梅137莫138莊139辛140管 141祝142左143塗144谷145祁146時147舒148耿149牟150卜 151路152詹153關154苗155凌156費157紀158靳159盛160童 161歐162甄163項164曲165成166遊167陽168裴169席170衛 171查172屈173鮑174位175覃176霍177翁178隋179植180甘 181景182薄183單184包185司186柏187寧188柯189阮190桂 191閔192歐陽193解194強195柴196華197車198冉199房200邊 焦姓排行第一百二十八位

贊助廣告

百家姓有姓焦。的嗎?

焦伯:神農氏的後裔。焦氏的得姓早在周朝之時,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是華夏古老姓氏之一,也是南夷的大姓之一。周朝初年,周武王大肆分封諸侯,除分封有功之臣及王族外,還分封前代聖賢之後,經查訪,他找到神農氏的嫡系後裔,就將其封於焦,建立焦國,因其為伯爵,故世稱焦伯。春秋時,焦國被晉國所吞併,其後子孫即以故國為氏,稱焦姓。他們尊焦伯為焦姓的得姓始祖焦(Jiāo)姓源出有四:   1、上古神農氏後裔,以國為姓。據《通志·氏族略》、《廣韻》及《史記》所載,西周初周武王立國之後,封神農氏後代裔孫於焦,建立焦國(在後世的陝州東北百步之遙的焦城),春秋時被晉國所滅,其後代以國為姓,遂為焦氏。   2、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據《廣韻》所載,周朝時,有王室同姓諸侯國焦國(故城在今河南省陝縣南二里之焦城),後被晉國所滅,原焦國王族之後遂以國名為姓。   3、系自姜姓,以地名為氏。春秋時許靈公(即姜寧,為春秋諸侯國許國君主:前581年─前547年)遷焦,其後以地名為氏。   4、出自他族改姓:   ① 據《通鑑》所載,南安焦姓出自氐人;(兩晉、十六國時,氐人曾建立“仇 池”、“前秦”、“後涼”政權。)   ② 據《華陽國志》所載,南中夷四姓有焦,別為一派;   ③ 西夏人中有焦姓;   ④ 清滿洲八旗姓黨佳氏,後改為焦;今滿、土家、蒙古、布依等民族均有此姓;   ⑤ 根據《華陽國志》上記載,古代南中夷(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雲南、貴州兩省)少數民族中有焦姓,另為一派。焦氏名望  焦氏開始頻繁活動是在兩漢時期,此時的焦姓人物有不俗的表現,其中以焦先與焦延壽為代表。焦先是東漢末年的處士,生平飢不苟食,寒不苟衣,被皇甫謐稱之為:“棄榮味,釋衣裳,擴然以天地為棟宇,羲皇以來一人而已。”連著名學者蔡邕也曾經在寫作中稱讚他。焦延壽是西漢經學家,通《易經》。此外,南朝梁畫家焦寶願,明代學者焦竑,清代戲曲理論家焦循等,都是焦氏中的名人 遷徙分佈   始建於西周初年的焦國,春秋時滅於晉,於是子孫紛紛出奔,或北渡黃河進入山西,或西徙陝西,或向東北方向的河北、山東播遷。先秦時期,焦姓人於史書不顯,表現得較為沉寂。西漢時,見諸史冊之焦姓除樑(今河南省商丘)人焦延壽外,還有在《田延年傳》中稍微提了一下的茂陵(今陝西省興平)富人焦氏。東漢時,入載史冊之焦姓有焦觸、焦和、焦永,還有廬江(今屬安徽省)人焦仲卿,曾任河東太守的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人焦貺。這些資料表明,此際焦姓除繼續繁衍於北方外,已有焦姓人在長江以北之安徽,長江以南之浙江等地定居。繁衍於北方的焦姓,逐漸發展成為河北中山(今定州)、廣平(今雞澤東)以及陝西馮翊等地的望族。魏晉南北朝時,有河東(今山西省夏縣)人焦先,樑人焦寶願,安定(治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人焦嵩,南安(今甘肅省隴西)人焦遺、焦楷父子以及氐人改為焦姓的焦明、焦度父子。說明此際社會動盪造成焦姓南遷外,更多的焦姓經陝西避兵火於寧夏、甘肅一帶。唐代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使上述焦姓之郡望繁衍更勝。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以及五代十國雖造成焦姓人口銳減,但其繁衍播遷卻是呈小規模、無序的播遷,原因是藩鎮割據或各國分立,天下烏鴉一般黑,哪裡還有戰火不焚燒的淨土。宋靖康之恥後,焦姓避居江東,繁衍於今安徽、江西、江蘇、浙江一帶,宋理宗時,有焦炳炎由安徽宣州遷居浙江嘉興。宋末元初,焦姓又不得不播遷於更廣泛的南方其他諸省。明初,山西焦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江蘇、河南、山東等地。明清之際,焦姓人家大量出現於江南各地,同時人才輩出,......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焦姓在百家姓有嗎 排第幾

焦姓在百家姓中有,排在第128位。焦姓歷史來源(1)出自姬姓。一說出自姜姓。以國為氏。據《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所載,周武王封神農氏之後於焦。今陝洲東北百步焦城是也。古傳曰:虞、虢[guo]、焦、滑,皆姬姓也。為晉所滅,子孫以國為氏。既曰“神農之後”應屬姜姓;一說此罰“神農”殆[dai]指后稷,乃姜姓之祖。焦國故址在今河南省陝縣南部。(2)為南方少數民族姓氏。據《華陽國志》雲:南中夷四姓又焦氏,別為一派。

姓氏墨與姓氏焦有什麼淵源?

傳說上古時聖帝舜在位時,大水成災,經四嶽舉薦,任命鯀(注音:guěn)為水正,負責治理水患。鯀採取堵塞之法,結果越堵水患越大,反到淹死了很多人。舜依法殺了鯀,又改任鯀的兒子禹治水,那時禹僅只十七歲。面對如此重任,他感到了責任的重大。這時,墨如就向他建議,採取疏導之法。墨如本為炎帝神農的後裔,見多識廣,他的建議使禹茅塞頓開,經過十三年的艱苦努力,終於平定了水患,禹因此拜墨如為師。因治水有功,舜後來把帝位傳給了禹,史稱大禹。後來,大禹的兒子啟繼禹為帝,建立了第一個中國奴隸制國家——夏朝,就封墨如的兒子胎初為孤竹國的國君(故址在今河北省盧龍縣內),胎初即以父命為姓,人稱墨胎初,傳下去即為墨氏,奉墨如為墨姓的始主。

一、姓氏源流

焦(Jiāo)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上古神農氏後裔,以國為姓。據《通志·氏族略》、《廣韻》及《史記》所載,西周初周武王立國之後,封神農氏後代裔孫於焦,建立焦國(在後世的陝州東北百步之遙的焦城),春秋時被晉國所滅,其後代以國為姓,遂為焦氏。

2、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據《廣韻》所載,周朝時,有王室同姓諸侯國焦國(故城在今河南省陝縣南二里之焦城),後被晉國所滅,原焦國王族之後遂以國名為姓。

3、系自姜姓,以地名為氏。春秋時許靈公遷焦,其後以地名為氏。

4、出自他族改姓:

① 據《通鑑》所載,南安焦姓出自氐人;

② 據《華陽國志》所載,南中夷四姓有焦,別為一派;

③ 西夏人中有焦姓;

④ 清滿洲八旗姓黨佳氏,後改為焦;今滿、土家、蒙古、布依等民族均有此姓;

⑤ 根據《華陽國志》上記載,古代南中夷(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雲南、貴州兩省)少數民族中有焦姓,另為一派。

得姓始祖:焦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焦氏的得姓早在周朝之時,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是華夏古老姓氏之一,也是南夷的大姓之一。周朝初年,周武王大肆分封諸侯,除分封有功之臣及王族外,還分封前代聖賢之後,經查訪,他找到炎帝神農氏的嫡系後裔,就將其封於焦,建立焦國,因其為伯爵,故世稱焦伯。春秋時,焦國被晉國所吞併,其後子孫即以故國為氏,稱焦姓。他們尊焦伯為焦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佈

始建於西周初年的焦國,春秋時滅於晉,於是子孫紛紛出奔,或北渡黃河進入山西,或西徙陝西,或向東北方向的河北、山東播遷。先秦時期,焦姓人於史書不顯,表現得較為沉寂。西漢時,見諸史冊之焦姓除樑(今河南省商丘)人焦延壽外,還有在《田延年傳》中稍微提了一下的茂陵(今陝西省興平)富人焦氏。東漢時,入載史冊之焦姓有焦觸、焦和、焦永,還有廬江(今屬安徽省)人焦仲卿,曾任河東太守的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人焦貺。這些資料表明,此際焦姓除繼續繁衍於北方外,已有焦姓人在長江以北之安徽,長江以南之浙江等地定居。繁衍於北方的焦姓,逐漸發展成為河北中山(今定州)、廣平(今雞澤東)以及陝西馮翊等地的望族。魏晉南北朝時,有河東(今山西省夏縣)人焦先,樑人焦寶願,安定(治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人焦嵩,南安(今甘肅省隴西)人焦遺、焦楷父子以及氐人改為焦姓的焦明、焦度父子。說明此際社會動盪造成焦姓南遷外,更多的焦姓經陝西避兵火於寧夏、甘肅一帶。唐代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使上述焦姓之郡望繁衍更勝。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以及五代十國雖造成焦姓人口銳減,但其繁衍播遷卻是呈小規模、無序的播遷,原因是藩鎮割據或各國分立,天下烏鴉一般黑,哪裡還有戰火不焚燒的淨土。宋靖康之恥後,焦姓避居江東,繁衍於今安徽、江西、江蘇、浙江一帶,宋理宗時,有焦炳......餘下全文>>

百家姓姓焦的排第幾

焦姓在2007年、2012年統計公佈均列為第128姓,在2008年統計公佈列為第132姓,共有115萬多人。

姓氏一句話姓焦怎麼說

文化人 都會說 免貴焦姓

你越是繞嘴的去解釋 越顯得你沒文化 比如那個最佳答案

百家姓都有什麼?

姓氏分類索引:

白 畢 卞 蔡 曹 岑 常 車 陳 成

程 池 鄧 丁 範 方 樊 費 馮 符

傅 甘 高 葛 龔 古 關 郭 韓 何

賀 洪 侯 胡 華 黃 霍 姬 簡 江

姜 蔣 金 康 柯 孔 賴 郎 樂 雷

黎 李 連 廉 樑 廖 林 凌 劉 柳

龍 盧 魯 陸 路 呂 羅 駱 馬 梅

孟 莫 母 穆 倪 寧 歐 區 潘 彭

蒲 皮 齊 戚 錢 強 秦 丘 邱 饒

任 沈 盛 施 石 時 史 司徒 蘇 孫

譚 湯 唐 陶 田 童 塗 王 危 韋

衛 魏 溫 文 翁 巫 鄔 吳 伍 武

席 夏 蕭 謝 辛 邢 徐 許 薛 嚴

顏 楊 葉 易 殷 尤 於 餘 俞 虞

元 袁 嶽 雲 曾 詹 張 章 趙 鄭

鍾 周 鄒 朱 褚 莊 卓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馮陳褚衛 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 何呂施張

孔曹嚴華 金魏陶姜 戚謝鄒喻 柏水竇章 雲蘇潘葛 奚範彭郎

魯韋昌馬 苗鳳花方 俞任袁柳 酆鮑史唐 費廉岑薛 雷賀倪湯

滕殷羅畢 郝鄔安常 樂於時傅 皮卞齊康 伍餘元卜 顧孟平黃

和穆蕭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貝明臧 計伏成戴 談宋茅龐

熊紀舒屈 項祝董樑 杜阮藍閔 席季麻強 賈路婁危 江童顏郭

梅盛林刁 鍾徐邱駱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萬支柯 昝管盧莫

經房裘繆 幹解應宗 丁宣賁鄧 鬱單杭洪 包諸左石 崔吉鈕龔

程嵇邢滑 裴陸榮翁 荀羊於惠 甄麴家封 芮羿儲靳 汲邴糜鬆

井段富巫 烏焦巴弓 牧隗山谷 車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宮

寧仇欒暴 甘鈄厲戎 祖武符劉 景詹束龍 葉幸司韶 郜黎薊薄

印宿白懷 蒲邰從鄂 索鹹籍賴 卓藺屠蒙 池喬陰鬱 胥能蒼雙

聞莘黨翟 譚貢勞逄 姬申扶堵 冉宰酈雍 郗璩桑桂 濮牛壽通

邊扈燕冀 郟浦尚農 溫別莊晏 柴瞿閻充 慕連茹習 宦艾魚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庾終 暨居衡步 都耿滿弘 匡國文寇 廣祿闕東

歐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師鞏庫聶 晁勾敖融 冷訾辛闞 那簡饒空

曾母沙乜 養鞠須豐 巢關蒯相 查後荊紅 遊竺權逯 蓋益桓公

万俟 司馬 上官 歐陽 夏侯 諸葛 聞人 東方

赫連 皇甫 尉遲 公羊 澹臺 公冶 宗政 濮陽

淳于 單于 太叔 申屠 公孫 仲孫 軒轅 令狐

以下便是複姓的種類。

安陵 安平 安期 安陽 白馬 百里 柏侯 鮑俎 北宮 北郭 北門 北山 北唐 奔水 逼陽 賓牟 薄奚 薄野 曹牟 曹丘

常濤 長魚 車非 成功 成陽 乘馬 叱盧 醜門 樗裡 穿封 淳子 答祿 達勃 達步 達奚 淡臺 鄧陵 第五 地連 地倫

東方 東里 東南 東宮 東門 東鄉 東丹 東郭 東陵 東關 東閭 東陽 東野 東萊 豆盧 鬥於 都尉 獨孤 端木 段幹

多子 爾朱 方雷 豐將 封人 封父 夫蒙 夫餘 浮丘 傅餘 幹已 高車 高陵 高堂 高陽 高辛 皋落 哥舒 蓋樓 庚桑

梗陽 宮孫 公羊 公良 公孫 公罔 公西 公冶 公斂 公樑 公輸 公上 公山 公戶 公玉 公儀 公仲 公堅 公伯 公祖

公乘 公晰 公族 姑布 古口 古龍 古孫 穀梁 谷渾 瓜田 關龍 鮭陽 歸海 函治 韓餘 罕井 浩生 浩星 紇骨 紇奚

紇於 賀撥 賀蘭 賀樓 赫連 黑齒 黑肱 侯岡 呼延 壺丘 呼衍 斛律 胡非 胡母 胡毋 皇甫 皇父 兀官 吉白 即墨

季瓜 季連 季孫 茄眾 蔣丘 金齒 晉楚 京城 涇陽 九百 九方 睢鳩 沮渠 巨母 勘阻 渴侯 渴單 可汗 空桐 空相

中國古代複姓大全

a安陵 安平 安期 安陽

b白馬 百里 柏侯 鮑俎 北宮 北郭 北門 北山 北唐 奔水 逼陽 賓牟 薄奚 薄野

c曹牟 曹丘 常濤 長魚 車非 成功 成陽 乘馬 ......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百家姓王氏的由來?
百家姓排名的由來?
姓氏謝的由來?
姓氏蘇的由來?
姓氏胡的由來?
姓氏劉的由來?
姓氏趙的由來?
姓氏羅的由來?
姓氏徐的由來?
姓氏孫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