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對照?
月份和日子和天干地支是如何對應的?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夏曆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曆法用天干、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干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天干”,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乾。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天干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干在前,地支在後,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對陽支,陰乾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乾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週期的甲子迴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迴圈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天干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執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中國曆法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迴圈運化的規律。
年:每個干支為一年,六十個幹後,又從頭算起,周而復始,迴圈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干支紀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然後依次與天干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干支的週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地支固定不變,每天十二個時辰。
天干地支各有多少個
天干有十個,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對應屬相依次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天干不對應屬相!
天干地支裡對應現在是什麼時間
子23點-1點,,,,醜1-3,,,寅3-5,,,卯5-7,,,辰7-9,,,巳9-11,,,午11-13,,, 未13-15,,,申15-17,,,酉17-19,,,戍19-21,,,亥21-23
天干地支對應
這些只是天干地支的別稱
古人用天干地支來記“年、月、日、時”,但有時也用其別稱
天干
甲:閼逢,(è féng)
乙:旃蒙, (zhān méng)
丙:柔兆, (róu zhào)
丁:強圉, (qiáng yǔ)
戊:著雍, (zhe yōng)
己:屠維, (tú wéi)
庚:上章, (shàng zhāng)
辛:重光, (chóng guāng)
壬:玄黓, (xuán yì)
癸:昭陽。(zhāo yáng)
地支
子:困敦, (kùn dūn)
醜:赤奮若, (chì fèn ruò)
寅:攝提格, (shè tí gé)
卯:單閼, (dān è)
辰:執徐, (zhí xú)
巳:大荒落, (dà huāng luò)
午:敦牂, (dūn zāng)
未:協洽, (xié qià)
申:涒灘, (tūn tān)
酉:作噩, (zuò è)
戌:閹茂, (yān mào)
亥:大淵獻。(dà yuān xiàn)
關於十天干的引證
甲
焉逢yān fénɡ
十干紀年法,太歲在甲之名。《史記·曆書》:“ 太初 元年,歲名‘焉逢攝提格’。” 司馬貞索隱:“焉逢,《漢書》作‘閼逢’。”《史記·曆書》:“焉逢困敦三年。” 司馬貞 索隱:“焉逢,甲也。”
乙
端蒙
duān ménɡ
古代曆法中歲星在“乙”的稱呼。《史記·曆書》:“端蒙單閼二年。” 司馬貞 索隱:“端蒙,乙也。《爾雅》作“旃蒙”。” 清馮桂芬《程楞香中丞六十壽序》:“端蒙蟬嫣之歲,日在翼,將遷於壽星之次。”
丙
遊兆
yóu zhào
亦作“ 遊桃 ”。天干中“丙”的別名。《史記·曆書》:“遊兆執徐三年。” 司馬貞索隱:“遊兆,景也。《爾雅》作‘柔兆’;執徐,辰也。” 張守節 正義:“丙辰歲也。”按,景代“丙”字, 唐 人避 高祖 父 李昞諱所改。《史記·曆書》:“遊兆攝提格 徵和 元年。” 裴駰集解引 徐廣 曰:“作‘遊桃’。” 清 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藝術·漢敦煌太守裴岑紀功碑跋》:“ 光緒遊桃之歲涂月,同年孫叔茀吏部持此本過餘,屬為審定。”
丁
強圉
qiánɡ yǔ(疆梧)
亦作“ 強圉 ”。
天干第四位丁的別稱。用以紀年。《淮南子·天文訓》:“大荒落之歲,歲有小兵,蠶小登,麥昌,菽疾,民食二升,巳在丁,曰強圉。” 高誘注:“在丁,言萬物剛盛,故曰強圉也。”《宋史·律曆志三》:“陛下履極當強圉之歲,握符在作噩之春。”按,“作噩”是十二地支中“酉”的別稱。真宗登極在丁酉年(公元997年)。
戊
徒維(徒維)
tú wéi
歲陽名,天干中戊的別稱。《史記·曆書》:“徒維敦牂 天漢 元年。” 司馬貞 索隱:“徒維,戊也。”
己
祝犁
zhù lí
古時以干支紀年,十干中的己稱屠維,又稱祝犁。《史記·曆書》:“祝犁協洽二年。” 司馬貞 索隱:“祝犁,己也。協洽,未也。”
庚
商橫
shānɡ hénɡ
十干中“庚”的別稱。《史記·曆書》:“商橫涒灘三年。” 司馬貞 索隱:“商橫,庚也。《爾雅》作上章。”按,涒灘為申,即庚申三年。參見“ 上章 ”。
辛
昭陽
zhāo yánɡ
《史記》與《爾雅》記載不同,後者稱做“重光”。
壬
橫艾
hénɡ ài
歲星紀年法中的歲陽名。指太歲在壬之年。《史記·曆書》:“橫艾淹茂, 太始 元年。” 司馬貞索隱:“橫艾,壬也。《爾雅譁作‘玄黓’。淹茂,戌也。” 張守節 正義:“ 太始 元年,壬戌歲也。”
癸
尚章
shànɡ zhānɡ
歲陽名。歲陽在癸曰尚章,因亦為十干中癸的別稱。《......餘下全文>>
誰有天干地支五行對照表 能告訴我嗎? 30分
天干 五行 陰陽
甲 木 陽
乙 木 陰
丙 火 陽
丁 火 陰
戊 土 陽
己 土 陰
庚 金 陽
辛 金 陰
壬 水 陽
癸 水 陰
子 水 陽
醜 土 陰
寅 木 陽
卯 木 陰
辰 土 陽
巳 火 陰
午 火 陽
未 土 陰
申 金 陽
酉 金 陰
戌 土 陽
亥 水 陰
天干地支對應時間?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年:每個干支為一年,六十個幹後,又從頭算起,周而復始,迴圈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干支紀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然後依次與天干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干支的週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地支固定不變,每天十二個時辰。
天干地支五行對照表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干支紀法”。
干支法在中國古代一直使用,從未間斷。因此對研究歷史非常有幫助,非常容易推算曆史時間。希望能夠幫助到你!謝謝!
在梅花易數裡,年用天干地支怎麼表示,比如說2015年,用干支怎麼表示,對應的數字是幾?
例2015.12.24 13:00:
農曆乙未年十一月十四午時【羊年】戊子月 甲戌日起卦: 未年8數,午時7數。
上卦為:(年+月+日)÷8,取餘數。 即:(8+11+14)÷8,餘數1,則乾卦:為天。五 行屬性為金。代表天,也代表金屬或具有金屬性質的東西。
下卦為:(年+月+日+時)÷8,取餘數。 即:(8+11+14+7)÷8,此處無餘數,坤 卦:為地,五行屬性為土。代表地、大地,也代表具有土性的東西。。
動爻數為:(年+月+日+時)÷6,取餘數。 即:(8+11+14+7)÷6,餘數不為0。
此卦為:上卦為乾坤,下卦為坤,動爻為陰爻。
天干地支和五行各代表那個數字如:1234567890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甲對應一,乙對應二,....以此類推,癸對應十.
子對應一,醜對應二...以此類推,亥對應十二.
至於因素,可以去看 十天干生旺死絕表.
這些一言兩語不可道清.建議多看易學的書.如<四柱預測學>邵偉華.這本書的基礎知識講得不錯.
奇門可看張志春的<神奇之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