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姓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5年04月26日

姓“聞”的名人

聞姓名人

聞啟祥:明朝人。自幼聰慧,好讀書,以文章著稱,居家不仕。後來有人幾次推薦他作官,他堅辭不赴,誓作平民終身。

聞元奎:明朝人。以孝友出名。與人交,敬而有辯。由貢生授江陰訓導,遷上海教諭。教導嚴謹,以身作則,造就人才甚多。

聞一多:原名聞家驊(1809-1946),現代著名詩人、學者、愛國人士。曾留學美國,學美術、文學。早年參加新月社,先後在青島大學、清華大學等校任教。著有《紅燭》、《死水》等詩。後來參加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鬥爭,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時年47歲。全部著作由朱自清等編成《聞一多全集》。

贊助廣告

聞良輔:明臣。浙江德清人。才幹與品行都出類拔萃,洪武年間任監察御史,後歷官大理少卿、廣東按察使。明永樂二年(1404),與寧善出使暹羅(今泰國),賜其王織金文綺、絨錦紗羅,暹羅斛國王參烈昭昆牙遂遣使入貢,進金葉表文,賜《大統歷》。

聞淵:明臣。字靜中,鄞(今浙江寧波)人。弘治十八年(1505)進士。累官吏部尚書。嚴嵩專權,部權無不侵,數以小故奪其祿。年七十,遂乞歸。家居十四年卒。贈太子太保,諡莊簡。

聞珽:清藏書家。字種懷,號書巖,清鎮洋(今江蘇太倉)人。乾隆壬申(1752)舉人,官江寧教諭。平生惟好讀書,手鈔書盈篋。得善本,必校雔點勘。得王損仲宋史記舊書稿,為海內希,謀鐫板不果,時以為憾。

贊助廣告

聞立慎:清學者。字修元,安徽人。恩貢生,任定元縣教諭,教讀六十餘年,出其門下者不下百餘人。平生手錄批點之書四百餘部。著有《子史輯要》、《春秋左傳要略》、《經解集證》、《論世知人輯略》、《四書發矇》、《四書五經會通》、《童蒙益智》、《谷詒集編》、《警省箴規》、《真意齋詩草》、及《同聲集》等,未付梓。

聞禮祜:清學者,字篤卿,安徽人。歲貢生。著有《忠孝錄》十五種、《思親哀錄語》、《存真堂詩集》五十卷、《家範》三十冊等。

聞秀玉:女,清詩人、稜家。字餐霞。太倉(今屬江蘇)人。太學聞謹然季女,熊炳妻。善丹青,又與姊芝玉並工詩,為時人稱頌。著有《蕉窗閒詠》行於世。

聞璞:女,近代詩人。約1853年前後在世,字楚璜。石門(今浙江桐鄉西南)人。雲南庫大使聞譽彥女。性至孝,奉養父母,矢志不移。曾扮男子裝從師授經,工時藝。長於詩,有《聞孝女詩抄》行於世。

其他聞姓名人有宋官吏聞韶,畫家聞秀才,名士聞見昌、聞舜舉;元雕刻家聞宣;明官吏聞澤、聞克祈、聞朝中、聞一言,學者聞璋、聞可宗;清將領聞其政,隱士聞詩禮,醫學家聞光遠,詩人聞立陔、聞芝玉,書法家聞立性,學者聞詩白、聞興琅、聞介祥等。

近當代聞姓名人有烈士聞允志、聞盛世,政治家聞世震,農學家聞伯英,生態學專家聞大中,電子學家聞瑞梅,燃氣輪機專家聞雪友,金屬材料專家聞立時,複合材料專家聞荻時,光纖專家聞鷗,振動工程專家聞邦椿,機械裝置專家聞耀祖,醫學家聞茂康,實業家聞蘭亭,教育家聞家駟,學者聞宥,世界史學家聞一,思想史學家聞黎明,近代史學家聞少華,經濟學家聞潛,作家聞捷、聞波,油畫家聞立鵬,電影編輯聞達等。

哪些明星或名人姓聞

聞一多

聞,在姓氏中讀什麼?

還是讀wen第二聲,聞一多肯定知道吧,老師也是這樣讀的!

聞姓的遷徙分佈

(缺)聞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100位,在大陸地區甚至沒有進入300位。聞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人口約二十萬九千餘,佔全國人口的0.013%左右,在全國各地均有分佈。 春秋時候,魯國有個很有名的學者叫作少正卯,講學做學問,是當時一個很有名的人,被稱為“聞人”(聞在古漢語裡是聞達,出名的意思)。他的後代 以他為驕傲,就以“聞人”作為自己的姓氏,稱為聞人氏。後來聞人氏把姓氏簡化為聞,世代相傳,就形成了聞這個姓氏。又據《風俗通》和《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等古籍記載,聞姓本是聞人之後,後改單姓為聞。由此可知,單姓的“聞”與複姓的“聞人”姓,實際上是一父所出的同一家人,不過是先有聞人氏,後有聞氏罷了。換句話說,聞姓是從聞人氏分支出來的。那麼,聞姓是在可時而來的呢?據 考證推測,大致是在唐末和宋初形成的,因為,翻遍有關史冊,在此之前未有聞姓的記載和活動足跡。望族居吳興郡(今浙江省吳興縣一帶)。 聞啟祥:明朝人。自幼聰慧,好讀書,以文章著稱,居家不仕。後來有人幾次推薦他作官,他堅辭不赴,誓作平民終身。聞元奎:明朝人。以孝友出名。與人交,敬而有辯。由貢生授江陰訓導,遷上海教諭。教導嚴謹,以身作則,造就人才甚多。聞一多:原名聞家驊(1899-1946),現代著名詩人、學者、愛國人士。曾留學美國,學美術、文學。早年參加新月社,先後在青島大學、清華大學等校任教。著有《紅燭》、《死水》等詩。後來參加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鬥爭,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時年47歲。全部著作由朱自清等編成《聞一多全集》。 聞良輔明臣。浙江德清人。才幹與品行都出類拔萃,洪武年間任監察御史,後歷官大理少卿、廣東按察使。明永樂二年(1404),與寧善出使暹羅(今泰國),賜其王織金文綺、絨錦紗羅,暹羅斛國王參烈昭昆牙遂遣使入貢,進金葉表文,賜《大統歷》。聞淵:明臣。字靜中,鄞(今浙江寧波)人。弘治十八年(1505)進士。累官吏部尚書。嚴嵩專權,部權無不侵,數以小故奪其祿。年七十,遂乞歸。家居十四年卒。贈太子太保,諡莊簡。 聞珽:清藏書家。字種懷,號書巖,清鎮洋(今江蘇太倉)人。乾隆壬申(1752)舉人,官江寧教諭。平生惟好讀書,手鈔書盈篋。得善本,必校雔點勘。得王損仲宋史記舊書稿,為海內希,謀鐫板不果,時以為憾。聞立慎:清學者。字修元,安徽人。恩貢生,任定元縣教諭,教讀六十餘年,出其門下者不下百餘人。平生手錄批點之書四百餘部。著有《子史輯要》、《春秋左傳要略》、《經解集證》、《論世知人輯略》、《四書發矇》、《四書五經會通》、《童蒙益智》、《谷詒集編》、《警省箴規》、《真意齋詩草》、及《同聲集》等,未付梓。聞禮祜:清學者,字篤卿,安徽人。歲貢生。著有《忠孝錄》十五種、《思親哀錄語》、《存真堂詩集》五十卷、《家範》三十冊等。 聞秀玉:女,清詩人、畫家。字餐霞。太倉(今屬江蘇)人。太學聞謹然季女,熊炳妻。善丹青,又與姊芝玉並工詩,為時人稱頌。著有《蕉窗閒詠》行於世。聞璞:女,近代詩人。約1853年前後在世,字楚璜。石門(今浙江桐鄉西南)人。雲南庫大使聞譽彥女。性至孝,奉養父母,矢志不移。曾扮男子裝從師授經,工時藝。長於詩,有《聞孝女詩抄》行於世。其他聞姓名人有宋官吏聞韶,畫家聞秀才,名士聞見昌、聞舜舉;元雕刻家聞宣;明官吏聞澤、聞克祈、聞朝中、聞一言,學者聞璋、聞可宗;清將領聞其政,隱士聞詩禮,醫學家聞光遠,詩人聞立陔、聞芝玉,書法家聞立性,學者聞詩白、聞興琅、聞介祥等。近當代聞姓名人有烈士聞允志、聞盛世,政治家聞世震,農學家聞伯英,生態學專家聞大中,電子學家聞瑞梅,燃......餘下全文>>

歷史上姓聞的名人有哪些

聞一多

聞啟祥:明朝人

聞良輔:明臣

聞姓的祖先是聞仲嗎

歷史上應該沒有聞仲這個人,歷史上商紂時期的太師並不姓聞,也就是說聞太師的歷史原形可能並不存在。關於聞仲這個人物,任何正史都沒有記載(當然,東周以前可被稱為“正史”的史書也少),在《封神演義》問世以前,民間所流傳的戲曲小說中也似乎沒有過這個人物的出現。試想在《封神》中如此一個鞠躬盡瘁,赤膽忠心的重臣如果真有原形的話,怎麼可能不被世人所大加追捧?中國帝制社會講究的是忠君愛國,“忠君”甚至在“愛國”的前面,如果確有其人,帝王階級又怎可能不大力鼓吹,塑造典型呢?當然,也可能是因為紂王昏庸,沒有哪個後來的君主願意把臣下比作聞仲而間接的把自己比作紂王。但是民間是不可能不對其的“忠義”不加讚賞的。就如諸葛亮,其人在歷朝歷代都有著眾多“粉絲”,而歷史上的他雖的確是曠世奇才,但他主要的能力是體現在政治上,而非小說中寫的在軍事上“料事如神”,封建社會的人們對其的愛戴很大原因在於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因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強勢的儒家思想講究的就是“忠”“義”。所以雖然聞仲有點“助紂為虐”的意思,但對於他的“忠義”,不可能沒人讚賞,也不可能在後世的史書(正史也好,野史也罷)中沒有記載的。

在《封神》裡有些角色是有歷史原形的,如武王,姜尚,黃飛虎等.有的人的歷史原形雖有但並非商紂時期的人,比如說李靖。封神裡的李靖的歷史原形是唐朝名將李靖。但聞仲這個人物多數人認為是沒有原形的,純粹的杜撰,可也有人說他的原形有可能是春秋時期越國的文仲。當然這已經不可考證了,畢竟我們不能起古人於地下,問清楚聞仲這個人物到底是不是有原形,但其人並非商紂時期的真實人物(至少不是當時的太師,也不是名人),應該可以肯定。

一、姓氏源流 聞(Wén 聞)姓源流純正,源出有一:

出自複姓聞人氏,是春秋時期少正卯的後代。少正卯是春秋末葉魯國人。他博學多識,很有名氣。他的有些主張與孔子不合,曾聚眾講學,同孔子唱對臺戲,使得孔子的不少弟子都跑到少正卯處聽講。後來孔子利用職權殺了少正卯。因少正卯是當時聲譽很大、遠近聞名的人,被譽為“聞人”,所以他的後代支庶子孫有的便改為聞人氏。後有一部分聞人複姓改為單姓聞,稱為聞姓。

得姓始祖:少正卯(見上)。先秦典籍中有的提到孔子誅殺少正卯,有的則沒有記載。這樣,孔子是否誅殺少正卯,成了後世聚訟疑問。據《荀子·宥坐》曰:“孔子為魯攝相,朝七日,而誅少正卯。門人進問曰:‘夫少正卯,魯之聞人也,夫子為政而始(先)誅之,得無失乎?’孔子曰:‘居!吾語女(汝)其故。人有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闢而堅,三日言偽而辯,四曰記醜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於人,則不免於君子之誅,而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不誅也。”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雲:“(魯)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於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也就是說,孔子在魯國由司寇代行宰相職務才七天,就殺死當時魯國的大夫少正卯,理由是少正卯兼有五種惡行,並且在家裡聚眾成群,鼓吹邪說,譁眾取寵,已是小人中的雄傑,所以非殺不可。後來的《尹文子》、《說苑》、《孔子家語》等書,都引用《荀子》的說法,認為孔子殺了少正卯。然而,南宋朱熹認為,孔子並沒有殺少正卯。此說一出,許多學者表示贊同。

其主要理由是:

一,諸子百家著作中寓言居多,不足為信。成書早於《荀子》的《左傳》、《國語》、《論語》、《孟子》等,都沒有提到這件事,而且《左傳》、《國語》往往對孔子有所誣罔,也不提此事,可見歷史上沒有孔子誅殺少正卯之事。

二,孔子代行宰相職務才七天,以一個大夫的身份去殺掉另一個大夫......餘下全文>>

聞姓在百家姓裡排第幾位

聞姓是中國比較稀少的一個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289位,在全國姓氏人口排行中排名第305位。為區別其他同音姓,常被稱為"新聞的聞"。據統計,其中中國大陸有聞姓19.8萬人,約中國人口總數的0.013%,江蘇省和湖北為中國聞姓的主要省。在香港或海外,聞姓的英文有時被寫為Woon。而Wen為漢語拼音。聞姓姓氏出處有二,一說出自複姓聞人氏,是春秋時期少正卯的後代。一說出自文姓,文天祥之後避難改姓。據考證推測,聞姓大致是在唐末和宋初形成的。主要歷史名人有聞良輔、聞一多等。

中國有多少人姓聞 5分

聞姓是中國比較稀少的一個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289位,在全國姓氏人口排行中排名第305位。為區別其他同音姓,常被稱為“新聞的聞”。據統計,其中中國大陸有聞姓19.8萬人,約中國人口總數的0.013%,江蘇省和湖北為中國聞姓的主要省。在香港或海外,聞姓的英文有時被寫為Woon。而Wen為漢語拼音。聞姓姓氏出處有二,一說出自複姓聞人氏,是春秋時期少正卯的後代。一說出自文姓,文天祥之後避難改姓。據考證推測,聞姓大致是在唐末和宋初形成的。主要歷史名人有聞良輔、聞一多等。

請問我們中國姓氏裡有沒有『聞』的

中國姓氏裡有聞姓姓氏。聞姓姓氏出處有二,一說出自複姓聞人氏,是春秋時期少正卯的後代。一說出自文姓,文天祥之後避難改姓。據考證推測,聞姓大致是在唐末和宋初形成的。主要歷史名人有聞良輔、聞一多等。希望對你有幫助~

做紫砂壺的名人有姓聞?

聞娟

職稱:工藝美術員

稽核時間: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五日

出生年月:1970年06月

聞正榮

職稱:工藝美術員

稽核時間: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九日

出生年月:1963年02月

聞濤

職稱:工藝美術員

稽核時間: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五日

出生年月: 1980年08月

聞碧

職稱:工藝美術員

稽核時間: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五日

出生年月:1976年02月

希望能幫到您!

相關問題答案
聞姓名人?
姓聞的名人?
歷史上姓聞的名人?
藍姓名人?
歷史上張姓名人?
歷史上韓姓名人?
金姓名人?
季姓名人?
歷史上劉姓名人?
吳姓名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