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的風俗習慣?
畲族的風俗習慣
畲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國東南部福建、浙江、安徽、江西、廣東省境內,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
baike.baidu.com/view/2739.htm
畲族人有什麼風俗習慣?
歷史上畲族人民輾轉遷徙,物質生活尤為簡樸。他們“結廬山谷,誅茅為瓦,編竹為籬,伐荻為戶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結構瓦房。現在隨著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變,修小樓房的人越來越多。火籠、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於山區氣候寒冷,嚴冬臘月,一家人都圍坐在火塘邊烤火取暖。畲族山區,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種植較少,雜糧較多。他們普遍以地瓜米摻上稻米為主食,純米飯只是宴請貴賓時才用,喜食蝦皮、海帶、豆腐等。尤喜飲“米酒”和“麥酒”。 畲族的傳統服飾,斑斕絢麗,豐富多彩。畲族服裝崇尚青藍色,衣料多為自織的麻布。現在畲族男子服裝與漢族無異,而閩東、浙南的部分畲族婦女,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衣領、袖口和右襟多鑲花邊,有穿短褲裹綁腿的習慣。尤其是婦女的髮式與漢族不同。少女喜用紅色絨線與頭髮纏在一起,編成一條長辮子,盤在頭上。已婚婦女一般都頭戴鳳冠,即用一根細小精製的竹管,外包紅布帕,下懸一條一尺長、一寸寬的紅綾。老、中、青不同年齡的婦女,發間還分別環束黑色、藍色或紅色絨線。冠上飾有一塊圓銀牌,牌上懸著三塊小銀牌;垂在額前,畲族稱 它為龍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鳳冠(傳說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許配給斬犬戎番王頭有功的盤瓠。冠上還插一根銀簪,再佩戴上銀項圈、銀鏈、銀手鐲和耳環,顯得格外豔麗奪目。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著古樸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內部的盤、藍、雷、鍾四姓中自相婚配。本來,氏族外婚制是畲族傳統婚俗。但由於歷代統治者的民族壓近和歧視政策,畲、漢兩族之間嚴禁通婚,曾是畲族內部的一條族規。解放後,隨著民族平等團結政策的執行,畲、漢兩族之間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戀愛的傳統,對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習俗。但隨著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受到漢族婚姻觀念的影響,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買賣包辦現象十分嚴重。解放後被革除,現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戀愛,婚姻自主。喪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習俗。
畲族的習俗四五個字
畲族,中國南方遊耕民族,一千多年來,畲民不畏艱辛險阻,從原始居住地——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四散遷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還到貴州和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其餘散居在江西、廣東、安徽等省,畲族早在唐永泰二年(766)就從福建羅源遷居浙江景寧。唐代,居住在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少數民族被泛稱為“蠻”、“蠻僚”、“峒蠻”或“峒僚”。南宋末年,史書上開始出現“畲民”和“拳民”的族稱。畲(She),意為刀耕火種。1956年中國國務院正式公佈確認畲族是一個具有自己特點的單一的少數民族。從此,畲族成為法定的族稱。
畲族節日:農曆的三月三、農曆四月的分龍節、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另外,每年農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三月三又稱“烏飯節”
烏飯節是畲族人民紀念本民族英雄同反動統治階級鬥爭取得勝利的節日。相傳:在唐高宗總章年間,畲族英雄恨興領導義軍反抗唐王朝,被官軍圍困在大山裡,糧斷援絕,處境十分艱難,眼看有全軍覆滅的危險,時值隆冬季節,天寒地凍,山裡各種植物都已脫葉落果,唯有一種叫烏稔的野生植物,枝條上還掛有串串的甜果。畲軍採集回營,雷萬興之香甜可口,便傳令全軍四出採集,軍糧解決了,雷萬興便於三月初三日殺出重圍,取得了反圍剿的勝利。又是一年的三月初三日,雷萬興想吃當年的烏稔果,讓畲軍入山採摘,可是這時烏稔剛吐芽抽葉,士兵只採回葉子,加入糯米蒸制,飯呈藍黑色,同樣香噴可口,後來畲民為分享雷萬興抗擊官軍勝利的喜悅,每年三月初三日出門“踏青”,採集烏稔葉,蒸制烏米飯,世代相沿,衍成風俗。如今,各地畲民為紀念民族英雄雷萬興,每年“三月三”都要蒸制烏米飯,閤家共餐,饋贈親友。舉辦舞會,集體對歌,歡度節日。特別是近十幾年來,各地歡度這個古老的節日更加熱烈和豐富多彩。1983年4月17日,有一百多位畲族同胞首次在京舉行“三月三”活動。
年節
年節也叫春節,是畲族最隆重和熱鬧的節日。從農曆12月24日的“祭灶”、“送神”畲族就開始過新年了。祭灶神後,就準備除夕的“年夜飯”,閤家“圍爐”。畲族屆時家家蒸制“黃金餈”吃“黃金餈”是畲民過新年的特色之一。畲鄉流傳“糯米做餈圓又圓,香麻攔餈甜粘粘”的順口溜,表示畲家人團圓共聚天倫和來年日子更甜美的意願。除夕夜全家“吃隔歲”(即吃“年夜飯”),這是畲民最歡樂的時刻,一邊盡情地享受美味佳餚,一邊抒發追求來年日子過得更比今年好的願望。“圍爐”後,主婦選一根直徑約七、八釐米粗的楮楮木放在灶膛裡燃燒,燒至一定火候以灰燼掩埋之,使之不至熄滅,備為正月初一的火種,俗稱“隔年豬(楮)”或“留隔年火種”。是夜,萬家燈火,通宵達旦,盡情歡樂“守歲”。所謂“守歲”就是“守祟”崇,意在防“祟”入室傷害兒童。初一清晨,雞鳴第一聲,各個畲村不約而同開啟廳門,燃放大炮(即雙響紙炮),人們走村串寨,平輩互相道賀新年大吉,晚輩向長輩拜年,主婦爭先恐後到井裡挑水,煮線面充作早餐,寓意家人平安長壽;兒童三五成群到竹村裡“搖竹娘”,邊搖邊唱道:“搖竹娘,搖竹娘,你長我也長,舊年是你長,新年讓我長,明年你我一樣長。”以示像毛竹一樣茁壯成年;青少年參加各種娛樂遊戲活動,如弈棋、“猴孵蛋”、捉迷藏、盪鞦韆等。活動一直持續至“元夕節”,歡度新春佳節才告結束。
二月二又稱“會親節”
會親節是畲族僅次於春節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閩東的福鼎、福安等縣。所謂“會親”,係指原由福鼎雙華、福安阪中分爐至浙南、閩東各地的畲族於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回祖地相聚,舉行會親活動。福建雙華“會親節”規模最大,遐邇聞......餘下全文>>
畲族民風民俗
畲族民風民俗
米酒
歷史上畲族人民輾轉遷徙,物質生活尤為簡樸。他們“結廬山谷,誅茅為瓦,編竹為籬,伐荻為戶 畲族“三月三”烏飯節
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結構瓦房。現在隨著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變,修小樓房的人越來越多。火籠、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於山區氣候寒冷,嚴冬臘月,一家人都圍坐在火塘邊烤火取暖。畲族山區,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種植較少,雜糧較多。他們普遍以地瓜米摻上稻米為主食,純米飯只是宴請貴賓時才用,喜食蝦皮、海帶、豆腐等。尤喜飲“米酒”和“麥酒”。
服飾
畲族的傳統服飾,斑斕絢麗,豐富多彩。畲族服裝崇尚青藍色,衣料多為自織的麻布。現在畲族男子服裝與漢族無異,而閩東、浙南的部分畲族婦女,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衣領、袖口和右襟多鑲花邊,有穿短褲裹綁腿的習慣。尤其是婦女的髮式與漢族不同。少女喜用紅色絨線與頭髮纏在一起,編成一條長辮子,盤在頭上。已婚婦女一般都頭戴鳳冠,即用一根細小精製的竹管,外包紅布帕,下懸一條一尺長、一寸寬的紅綾。老、中、青不同年齡的婦女,發間還分別環束黑色、藍色或紅色絨線。冠上飾有一塊圓銀牌,牌上懸著三塊小銀牌;垂在額前,畲族稱 它為龍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鳳冠(傳說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許配給斬犬戎番王頭有功的盤瓠)。冠上還插一根銀簪,再佩戴上銀項圈、銀鏈、銀手鐲和耳環,顯得格外豔麗奪目。
婚俗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著古樸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內部的盤、蘭、雷、鍾四姓中自相婚配。本來,氏族外婚制是畲族傳統婚俗。但由於歷代統治者的民族壓近和歧視政策,畲、漢兩族之間嚴禁通婚,曾是畲族內部的一條族規。解放後,隨著民族平等團結政策的執行,畲、漢兩族之間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戀愛的傳統,對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習俗。但隨著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受到漢族婚姻觀念的影響,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買賣包辦現象十分嚴重。解放後被革除,現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戀愛,婚姻自主。喪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習俗。
傳統節日
畲族節日主要有農曆的三月三、農曆四月的分龍節、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另外,每年農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家很重視傳統節日,重視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時要以兩杯酒、一杯茶、三葷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時節的餜。在節日期間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個節日吃什麼都有一定的傳統習慣。但不論過什麼節日都要做餈粑。成年人過生日除殺雞、宰鴨外,也要做餈粑。
“三月三”是畲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其主要活動是去野外“踏青”,吃烏米飯,以緬懷祖先,亦稱“烏飯節”。烏米飯就是用一種植物的汁液把糯米飯染成烏色。相傳在唐代,畲族首領雷萬興和藍奉高,領導著畲族人民反抗當時的統治階級,被朝廷軍隊圍困在山上。將士們靠吃一種叫‘嗚飯”的野果等充飢度過年關,第二年三月三日衝出包圍,取得勝利。為紀念他們,人們把三月三日作為節日,吃“烏米飯”表示紀念。節日期間,附近幾十裡同宗詞的畲族雲集歌場,自晨至暮,對歌盤歌,內容為歌頌盤瓠,懷念始祖。整個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烏米飯”。深夜,進行祭祖活動。
此外,畲族也過春節。過春節時除宰雞殺豬外,還要做餈粑,祝願在新年裡有好時運,日子年年(粘粘)甜。初一早上,全家叩拜“盤古祖先”,老人講祖先創業的艱難,過後舉家團聚,唱山歌,送賀禮。青年男女則走鄉串寨,以歌傳情,互敘友......餘下全文>>
畲族人有什麼忌諱
族禁忌習俗
【生育禁忌】
孕婦臥房忌釘釘子或亂翻動,擔心受驚,動了胎氣。
孕婦忌摘水果,據說摘了果樹不結果。產婦忌吃鴨子、鴨蛋,因為有“七月半鴨不知死期”之說。
未滿月的嬰兒忌見生人。
小孩麻疹後數十天忌吃芥菜。
【儲際禁忌】
正月初七出門,初八忌歸來。
新娘第一次回孃家住宿天數忌單數。
【生產禁忌】
潮汐時分忌播稻種。
秧田忌在水田出水處先拔。
正月初一、初五、初九忌挑糞。
正月二十忌作田事。
三月初三忌下田。
“封龍日”忌執鐵器。
四月初八忌水牛下地犁田。
“立秋日”忌巡田。
【生活禁忌】
正月初五、初九忌在露天曠地上晒衣服。
爐灶忌燉狗肉、蛇肉。
忌以手帕贈人,忌拾路遺毛巾。
贈送禮物忌單數。
忌單手棒茶迎賓。
忌用筷子打貓。
【祭祀禁忌】
忌女性代表家庭在壇前燒香秉燭與朝拜。忌以鴨子為供品,忌在神宮廟觀、石母、樹王面前便溺。
畲族的文化和來歷
畲族是中國56個民族之一,傳說發源自廣東潮州鳳凰山脈,但畲族傳說之中其實有三大聖山:
高辛帝誕生於“石揭山”、在“銅鼓嶂”上奏響銅鼓使畲族第一次統一為一個民族、高辛帝在鳳凰山墮崖而死
這三座山後來到了河婆人那裡,還演變為漢族客家人的“三山國王”的信仰,其實“三山國王”的信仰也是源於畲族傳說
畲族傳說中的三大聖山,一座在湯西鎮、一座在砂田鎮、一座在留隍鎮
第二章:畲族的來源地
其實,畲族不是粵東潮嘉地區的原住民,他們是瑤族的分支,他們原來的祖地與瑤族一樣在“南荊地區”,也就是湖南省湘西。他們的祖先歷史上記載為“五溪蠻”。經廣西東部入廣東西部的形成瑤族。瑤族的祖先據說是盤古王,畲族的傳說中也有盤古王的傳說,甚至把盤古王的傳說與高辛帝的傳說匯合為“狗王的傳說”。
所以畲族是崇拜狗的。但他們也崇拜蛇、龍、鳳,被合稱為四大祥物。
雖然現在在外地的畲族通常會認為他們發源自潮州縣鳳凰山脈,但是其實他們只是形成於此地,換句話說畲族是在豐順才從瑤族裡面分出來成為一個獨立民族的。
第三章:畲族與客家爭地然後外遷
畲族(瑤族)從廣東中西部遷來和客家人從福建、江西遷到廣東幾乎是在同時,所以兩族之間發生了大規模戰爭,然後這場戰爭促成了從瑤族分化出畲族,確立了客家在粵東一帶的地位。形成現在粵東幾乎沒有畲族的局面。
畲族戰敗後,畲族也形成了,形成單一民族後的畲族,主要外遷到福建、浙江,現在全國只有一個畲族自治縣在浙江省,畲族應該是人口很少的一個少數民族,因為全國只有一個畲族自治縣,而且據說即使在這個縣,畲族比例也不是很高,而且年輕一代逐漸不會畲語了,只會講“景寧話”。
在我們廣東省,只有一個“鄉級”畲族鄉(比“村”建制範圍大),那就是河源市東源縣漳溪畲族鄉。豐順只有一個畲族村,而且全村6000多人口中只有2000多人是畲族,而這個村已經是梅州地區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的地方。
第四章:梅州今日與鳳凰文化
就梅州地區來說,只有豐順一個縣有少數民族,豐順縣又有梅州地區最多的講潮州語的人,豐順還有講半畲語半客家語的潘田人。
大埔縣的光德鎮九社村也有人講潮語的。
鳳凰山脈橫亙在梅州地區的大埔、豐順與潮州地區的饒平、潮安之間,主峰也叫“鳳凰山”,是潮汕四市第一高峰(1496米),粵東地區第二高峰,僅次與粵東第一高峰“銅鼓嶂”(1559米),但是粵東最高峰在廣東省內排前十位都排不上,廣東省的高山主要集中在清遠地區。
大埔縣和豐順縣是原屬潮州的兩個客家語為主流的縣,早在清末,就已經以“潮州的客家縣”而為京人所知。在清末出了很多名人,如爭取收復中國東海海域外群島鏈國“流虯”(Loochoo)的首任駐日本大使何如璋,還有福建省(臺灣)巡撫、洋務派南洋水師人物丁日昌等。國學大師章太炎(炳麟)著有《嶺外三州語》一書專門論述客家人,其中的三州是指惠州、潮州、嘉應州,其中的潮州現在大家都只有潮語的印象,其實原來所謂潮州客家人就是指大埔、豐順兩縣。
在近代,上海的潮州會館,又細分為:潮陽惠來分館、海澄饒分館、揭普豐分館,其中的揭普豐分館,就包含豐順縣。共計“潮郡八邑”。
在惠州府海豐縣的潮州九邑會館,則包括了大埔縣。
mzchen123 網友回覆:據最新考證:畲族的發源地就是現在的畲江.畲族四周有條河環繞故後來就叫畲江.
畲族現在很少,在廣東的豐順、潮安、增城、東源等縣域都有,但是總數很少。
畲族傳說中的高辛皇,其實漢族古代傳說之中的“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嚳(ku)”,也叫高辛。畲族把自己民族的遠古始祖盤古與漢族的傳說“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嚳和畲人遷到粵東潮嘉一帶後的民族......餘下全文>>
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
少數民族
目錄
【數字習俗】
【國家政策】
【分佈特點】
【地理位置】
【人口一覽】
【語言文字】
【宗教信仰】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稱為“慄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僳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穫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杆節等。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杆節”扣人心絃,據說上刀杆是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裡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曆正月初一的藏曆年。
7、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餘下全文>>
閩東的畲族民俗
全國現有畲族人口63萬人,在56個民族中居第19位。福建境內約有畲族34多萬人,分佈在寧德地區的福安、寧德、霞浦等縣(市)的有15萬多人。畲族人民勤勞、淳樸、正直,能歌善舞,在服飾、婚嫁、祭祀、節慶等方面保留著獨特的民族傳統習慣。 傳說在堯帝之前有高辛帝,其手下勇士盤瓠平蠻有功,高辛帝把三公主嫁給他。盤瓠與三公主生下3男1女,皆由高辛帝賜姓:長子姓盤,次子姓藍,三子姓雷,招的女婿姓鍾。盤瓠成為畲族始祖。在一次畲族人的大遷徙中,長子盤姓一房人乘船遇風浪漂泊到海外去了,所以畲人以藍、雷、鍾三姓為多。最有特色的畲族服飾是婦女的“鳳凰裝”。相傳三公主從小就把女兒打扮成鳳凰的模樣。當女兒長大出嫁時,美麗的鳳凰從廣東鳳凰山銜來五彩斑斕的鳳凰裝,從此畲族女子就根據鳳凰鳥的模樣來打扮。未婚女子是小鳳凰的打扮,頭髮梳成獨辮,用紅頭繩纏成一圈,盤在頭上;衣領衣袖邊的剌繡較窄,腰帶向後扎,帶上繡有花紋,帶尾有絲絮,象徵美麗的鳳凰。成年結婚的女子,紅頭繩扎的頭髻升高,象徵鳳冠;衣領衣邊衣袖繡著很寬的彩色花邊,多是大紅、桃紅夾著黃色的花紋,象徵鳳凰的頸、腰和翅膀;向後飄的腰帶增寬,繡的花紋也增多,有的還紮上閃光的金邊的珍珠般的絲絮,象徵鳳尾。老年婦女頭髻低矮,衣服和腰帶的花紋稀少。畲民生來愛唱歌,日常生活或山間勞動,喜慶節日或求婚說情,都常以歌代言。每逢佳節,畲族人民都要歡聚山頭,盤詩賽歌。每年農曆的二月二、三月三、封龍日(夏至後逢辰日)、端午節、七月七、中秋節、重陽節為畲族的傳統節日。福安市每年“二月二”的廟會最為熱鬧,青年男女圍著2丈多高的“火樹”,盤歌對歌,通霄達旦。寧德市每年“三月三”為一年一度的賽歌會。霞浦縣則每逢“封龍日”舉行大規模的畲族群眾性歌會。1990年9月,寧德地區還舉行閩東畲族文化節活動,來自廣東、浙江、江西、安徽、福建等地17個民族的21個代表隊以及中央民族歌舞團的700多名歌手和藝術家,參加了這一盛會。婚禮也表現畲族的獨特風俗。女方(畲族稱“少娘”)出嫁不管是否願意,在梳妝前都要“以歌當哭”,名為“哭嫁日”,目的是給孃家討個吉利。其中,哭母舅最為感人,少娘見到母舅,便邊歌邊哭,還要跪拜,佯裝不願出嫁,親友給她梳妝也不順從。哭到第三天午後,母舅叫來兩個人抱著她梳妝打扮後,半推半拉地把她扶出廳堂與胞弟“分酸”。胞弟手捧紅漆樟木八角茶盤,盤裡放著兩碗帶骨的肉煮成的線面。少娘站在竹製的米篩裡,把甲碗裡的肉面分一半到乙碗,又從乙碗裡分一半到甲碗,連分三次,以示骨肉情深,日後兩家常來常往。隨後少娘又從另一茶盤裡抓起一把米穀,邊唱邊撒到廳堂,祝願孃家年年吃穿有餘。接著由大哥抱少娘上轎,親友們把一碗茶葉拌大米撒向轎頂,祝福她一路平安。娶親隊伍中,新娘坐著朱頂彩邊的花轎,新郎一身獵手打扮,還有手執紅燈籠的“接姑”,肩挑禮品彩擔的“赤郎”。閩北畲家也有迎親走嫁不坐轎的,“及期,婿前導,新婦以紅帕裹首,著藍色衣,張雨傘,徒步隨之,女父殿其後”。到了男家,由“八仙頭”(村中三代同堂的年長者)用秤子鉤去新娘的紅布蓋頭,新娘踏著米篩步入廳堂,意為她是米篩上的人,新郎不能輕視她。這時在畲歌聲中,新郎先向天地、再向祖宗神位行三跪九叩禮。新娘則手執花絹掩面,由伴娘扶著站在一邊。因為傳說畲族祖先盤瓠是高辛帝的駙馬,成親時按皇家儀式,公主不要下跪。畲族婚嫁請酒,母舅未入席,任何人不得“開筷”。婚宴開始後,新郎新娘邊唱歌邊給母舅敬酒。接著,新娘手捧茶盤,盤內擺著10只茶盅,盅內泡著花蜜茶,壓上一把銀匙,從母舅席上開始,逐席獻上一盤茶。客人邊喝茶邊唱歌,祝願新人“添丁......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