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冬至的民俗活動?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4日

冬至,北方民俗吃餃子?什麼講究?

冬至,俗稱"冬節",在古代是很隆重的節日。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也最受重視。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起源於中國人的陰、陽觀念。陰、陽象徵生命的平衡與協調,中國人相信冬至來臨之時,正是“陰”的黑暗力量與陰寒本性最強烈的時候,與此同時,亦是極為重要的關鍵時刻,只因“陽”的光明與溫暖將會逐漸取締“陰”的極寒本性。因此,冬至是一個協調及和諧的歡樂時刻。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春天已經不遠了。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閩臺民間認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團聚的節日,因為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認祖宗的人。 冬至的日期,每年都在陽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陰曆的日期則不太一定,但大抵不超過陰曆的十一月。在《尚書》“堯典”中稱冬至為“日短”,因為這一天太陽直射南迴歸線,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過了冬至後,日光照射北移,白天愈來愈長,黑夜愈來愈短。古人說:“冬至一陽生”,指的就是陰氣到冬至時盛極而衰 。相反的,陽氣則從此開始萌芽。 【冬至民間習俗】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冬至節實質上相當於今天的春節。後來實施夏曆。但冬至一直排在24個節氣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稱之為“亞歲”。從漢代以來,都要舉行慶賀儀式,高峰時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聽政;民間歇市三天,歡度節日。其熱鬧程度不亞於過年。 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許多人家利用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圓",為了區別於後來的春節前夕的"辭歲",冬節的前一日叫做"添歲"或"亞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大家都已經長了一歲。 國各地的風俗民情雖各有差別,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圓時,經常應孩子們的要求捏一些小動物,小貓、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們每到此時都很高興。吃冬至圓以前,在門窗桌櫃床燈的後面,都要分別粘一個冬至圓,稱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後才能烤食。如果這時家裡有孕婦的話,冬至圓發了,就會生男,否則就會生女。吃冬至圓時入口必須成雙成對,以求吉利。吃到最後只剩兩粒,已婚的人將會萬事如意,剩下一顆,單身未婚者將會凡事順利。還有些家庭在傍晚,用應時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也有在這一天"晒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過,在這天的陽光下曝晒後收藏起來,留給日後有病的人煮粥吃。 現在的冬至節,仍然保留著許多歷史的遺蹟。從冬至之日起,即進入了數九寒天。民間保留有塗畫“九九消寒圖”的習俗,形式多種多樣。“九九消寒圖”有三種圖式,分別為文字、圓圈、梅花三種。各傢俱體採用什麼形式,往往根據主人的愛好和文化素質而定。民間還留有九九消寒圖民諺:“下點天陰上點晴,左風右霧雪中心;圖中點得墨黑黑,門外已是草茵茵。 冬至節,民間習慣贈鞋,其源甚古。《中華古今注》話:“漢有繡鴛鴦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曹植《冬至獻襪履表》亦有“亞歲迎祥,履長綱慶”的句子。後來,贈鞋於舅姑的習俗,逐漸變成了舅姑贈鞋帽於甥侄了。主要體現在孩童身上。過去的手工刺繡,送給男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繡的也是猛獸;送給女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鳳形,鞋上刺繡多為花鳥。現在則多數是從集市購買,形式緊跟著時代的潮流。每逢節日,大人們總喜歡抱著小孩串門子,誇耀舅姑贈送的鞋帽。 冬至節,晉北地區的男孩子習慣玩打崗遊戲。各持一塊手掌大的方形石片,一方立起,另一方按規定的成套......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中國有哪些民俗節日?

1.春節: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是“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是一年的開始。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到除夕,家家戶戶闔家歡聚,一起吃年夜飯,稱“團年”。然後一起守歲,敘舊話新,互相祝賀鼓勵。當新年來臨時,爆竹煙花將節日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我國北方地區在此時有吃餃子的習俗,取“更歲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習慣,象徵生活步步高。守歲達旦,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送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另外,各地還有互相登門拜年,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逛花市,賞燈會等習俗。

贊助廣告

2.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3.二月二:民間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4.清明節: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清明的前一天稱寒食節。兩節恰逢陽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紅柳綠。寒食節的設立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間,民間有禁火寒食、祭祖掃墓、踏青郊遊等習俗。另外還有盪鞦韆、放風箏、拔河、鬥雞、戴柳、鬥草、打球等傳統活動。

5.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同時,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清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6.七夕節: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鵲在銀河上搭成一座鵲橋,牛郎和織女才能相見。這個美好的傳說始於漢朝,經過千餘年的代代相傳,深入人心。這一天,民間有向織女乞巧的習俗。一般是比賽穿針引線,看誰更心靈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節或女兒節。每到七夕將至,牽牛和織女二星都竟夜經天,直至太陽升起才隱退,因而又被喻為人間離別的夫妻相會。

7.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間,因此稱中秋節。中秋之夜,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們仰望如玉如盤的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8.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佳節活動極為豐富,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9.冬至節:冬至在我國古代是一個很隆重的節日。至今我國臺灣還儲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闔浮團圓。北方地區冬至有宰羊,吃餃子的習俗,南方的傳統食品有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等等。

10.臘八節:臘八節是佛教的節日。這一天是釋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稱“成道節”。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是吃臘八粥。最早的臘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紅小豆,後來演變的極為複雜考究,主料有白米、黃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數十種,新增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乾、桂圓肉、百合、蓮子等......餘下全文>>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

互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和習慣,例如:彝族嫁人要跳火盆啊,還要哭孃家啊,還有,許多民族的春節都不是在同一天的。龍舟節,劃龍船,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很多民族也有不同的節日,舞獅龍啊,拜訪親戚,串門啊,等等......

中國民俗節日有哪些和介紹。

中國民俗節日有哪些和介紹。

1.春節: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是“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是一年的開始。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到除夕,家家戶戶闔家歡聚,一起吃年夜飯,稱“團年”。然後一起守歲,敘舊話新,互相祝賀鼓勵。當新年來臨時,爆竹煙花將節日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我國北方地區在此時有吃餃子的習俗,取“更歲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習慣,象徵生活步步高。守歲達旦,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送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另外,各地還有互相登門拜年,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逛花市,賞燈會等習俗。

2.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3.二月二:民間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4.清明節: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清明的前一天稱寒食節。兩節恰逢陽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紅柳綠。寒食節的設立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間,民間有禁火寒食、祭祖掃墓、踏青郊遊等習俗。另外還有盪鞦韆、放風箏、拔河、鬥雞、戴柳、鬥草、打球等傳統活動。

5.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同時,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清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6.七夕節: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鵲在銀河上搭成一座鵲橋,牛郎和織女才能相見。這個美好的傳說始於漢朝,經過千餘年的代代相傳,深入人心。這一天,民間有向織女乞巧的習俗。一般是比賽穿針引線,看誰更心靈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節或女兒節。每到七夕將至,牽牛和織女二星都竟夜經天,直至太陽升起才隱退,因而又被喻為人間離別的夫妻相會。

7.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間,因此稱中秋節。中秋之夜,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們仰望如玉如盤的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8.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佳節活動極為豐富,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9.冬至節:冬至在我國古代是一個很隆重的節日。至今我國臺灣還儲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闔家團圓。北方地區冬至有宰羊,吃餃子的習俗,南方的傳統食品有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等等。

10.臘八節:臘八節是佛教的節日。這一天是釋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稱“成道節”。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是吃臘八粥。最早的臘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紅小豆,後來演變的極為複雜考究,主料有白米、黃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數十種,新增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乾、桂圓肉、百......餘下全文>>

南京特色民俗風情

老南京民俗冬至  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一位老南京也給記者講述了南京“冬至”的不少民俗。舊時,老南京就有“賀冬”的風俗。“賀冬”也稱“拜冬”,實際上就是指“冬至”節的各類慶賀活動。每逢“冬至”節,南京百姓都會更換新衣,往來慶賀,相互饋贈,商鋪、手工作坊、學堂都放假一天,風俗一如過年。民諺曰:“冬至大似年,先生不放不給錢,冬至大似年,東家不放不肯歇”。由此可見,“冬至大似年”之諺也是一點不虛了。南京於“冬至”所準備的家宴中,有吃糯米豆沙團、小蔥燒豆腐的習俗,以取團圓,一清二白之意。   老南京稱“冬至”為“大冬”,這一天,民間百姓要開展祭祖活動,做媳婦的要孝敬公婆新鞋新襪。媳婦為老人送上新鞋新襪,叫做“履長節”,這種敬老的風俗在過去穿著傳統布鞋布襪的年代,特別是郊區縣農村尤其盛行。據說這樣做是希望長者健康長壽。在六合一些地區,每逢“冬至”節,凡有女兒出嫁不足一年的人家,都要送冬令用物到女婿家,即所謂的“送冬”之俗。有的還在送給女兒女婿取暖用的木炭中放進手爐、火盆等,意為希望女兒女婿日子美滿紅火。 春節   【爆竹之聲始於送“灶神”】傳說,“灶神”是掌管一家禍福的神。為祈求平安,臘月廿四晚,家家戶戶都要祭“灶神”。而“送灶”時,家家戶戶都要燃放鞭炮,祈求吉祥降臨。春節爆竹聲,也由此開始。   【“掃陳”之後好過年】送走“灶神”,街頭巷尾到處炸“炒米”、做“歡喜團”,一天比一天熱鬧。   除夕前幾天,家家戶戶都要搞衛生。因為“灰”與“毀”、“晦”,“塵”與“陳”諧音,“掃塵”也就改稱“掃陳”。   【除夕之夜爆竹聲聲】南京人稱春聯為“對子”。除夕,家家戶戶換新畫,貼春聯。   年夜飯必有一條紅燒鰱魚,一盤“素什錦”。魚當天不吃,留到年初五,取“連年有餘”之意。   年夜飯前,放爆竹進入高潮。飯前燃一通,稱“閉門炮仗”;新年首次開門放,稱“開門炮仗”。放3枚,叫“連中三元”;放4枚,叫“福祿壽禧”;放6枚,叫“六六大順”;放一串,叫“百子爆”。炸碎的鞭炮屑覆蓋在門前的地上,寓意“滿地金錢”。另外,吃的果殼及碎紅紙屑要掃至屋角,叫“聚財”,大人通宵達旦“守歲”不眠,叫“接年”,小輩向長輩行別歲禮,稱“辭歲”,長輩給孩子紅紙包的錢,稱“壓歲錢”。除夕子夜時,全家都要喝蓮子、紅棗、荸薺、野菱煮成的“洪福齊天湯”。   【初一最是隆重日】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   一大早,換上新衣的晚輩要向長輩祝福。市內、郊縣多食湯糰、麵條,寓意全年“圓滿、順利、長壽”。隨後是親友互拜新年,客至以糖、瓜子、花生、糖茶、松子茶、炒米團、元寶蛋招待。   【歡歡喜喜迎“財神”】初五大清早,家家戶戶放爆竹迎“財神”。一班人裝扮成頭戴烏紗,身穿紅袍,手捧大元寶的“財神”,敲鑼打鼓來到每戶人家門前去“跳財神”,房主要笑臉相迎。   【萬人空巷去賞燈】正月十五元宵節,又名燈節、上元節。“初八上燈,十八落燈”,南京的元宵節是歷史上最長的燈節。正月初五,市面上就有彩燈出售。正月初八,家家戶戶掛春燈。燈的品種有花果燈、百族燈、人物燈等名目繁多。燈節開始,老少觀燈,萬人空巷,非常熱鬧。“上燈元宵落燈面”,正月十八落燈,家家戶戶要用吃麵條表述燈節結束。   【“爬城頭”祛百病】正月十六日,只要天氣晴朗,從水西門到中華門這一段城牆上,遊人不約而......餘下全文>>

關於民風民俗的資料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

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一,是中國農曆的新年。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這是一個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因為過農曆新年的時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們也把這個節日叫“春節”。

中國人過春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人們就開始準備過年了。在這段時間裡,家家戶戶要大掃除,買年貨,貼窗花,掛年畫,寫春聯,蒸年糕,做好各種食品,準備辭舊迎新。

春節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笑笑,直到天亮,這叫守歲。除夕零點的鐘聲一響,人們還要吃餃子。古時候叫零點為“子時”,除夕的子時正是新舊年交替的時候,人們在這時吃餃子,是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也是“餃子”名稱的由來。

過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從初一開始,人們要走親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節的重要習俗。拜年時,大家都要說一些祝願幸福、健康的吉祥話。

春節習俗——放爆竹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裡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高興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舊時,從春節子夜開財門起,就有送財神的,手拿著一張紙印的財神在門外嚷著:“送財神爺的來啦!”這時屋裡的主人,為了表示歡迎財神,便拿賞錢給來人,送財神的口中,當然總免不了要說些吉利話。例如:“金銀財寶滾進來”啦!“左邊有對金獅子,右邊有對金鳳凰”啦!等等之類的口彩。另外還有一種就是裝扮成財神爺的模樣,身穿紅袍,頭戴紗帽,嘴上掛著假鬍子,身上揹著一個收錢的黃布袋,後面跟著幾個敲鑼打鼓的,挨家挨戶地去散發財神爺像,以便討賞錢。每到人家門口,就唱起:“左廂堆滿金銀庫,右邊財寶滿屋堆。”一大堆討吉利的話,不絕於口,直到主人歡喜地接過那張紅紙財神爺像,給他們些錢,扮財神的這些人,連聲道謝之後,就起勁地敲打一陣,在咚咚鏘鏘的鑼鼓聲中,轉到別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裡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南方人還在祭祖之後,檢視曆書上所載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燈籠火把,提壺挈酒,奉香鳴爆竹,開門出行,迎接喜神,稱“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尋”,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為趨吉、祈求神靈保佑一年百事順遂。除夕守歲是整夜不睡、通宵達旦的。是夜,主婦們忙著掛燈結綵,張貼春聯,剪窗花,貼年畫,紅紅綠綠把房子裝飾得花團錦簇,為節日增添了濃郁的氣氛。孩子們最盼望的事也許就是壓歲錢了。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媽媽的臥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餘下全文>>

無錫傳統風俗有哪些

無錫人對冬至很重視,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的前一天稱"冬至夜",一家老少團聚在一起吃冬至夜飯。如家裡有人外出未歸,要留個座位,擺副碗筷,象徵性地盛些飯菜,以示思念。吃夜飯前,先祭祖宗。祭畢,把菜回鍋燒一燒。如不燒就吃,說是記憶力要衰退。飯裡要放黃豆,叫"元寶飯",飯碗裡預先放兩隻熟荸薺,吃飯時把荸薺夾出來,叫"鉗元寶"。冬至夜飯,有錢人家吃得很豐盛。"有錢的吃一夜,無錢的凍一夜"。冬至那天的早晨稱"冬至朝",吃隔夜做好的糯米糰子,故有詩云:"家家搗米作團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史傳,冬至這天在周代是新年元旦,故今無錫地區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

十二月的最後一夜稱大除夕,俗稱大年夜;其前一夜稱小除夕,俗稱小年夜。除夕前,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撣灰塵,乾乾淨淨迎新年。用一定比例的糯米和粳米磨成粉,做成年糕,象徵年年高、節節高。刷掉門上舊春聯,貼上新春聯,以示除舊更新。除夕之夜,家家祭祖,焚香,點燭,燒紙錢,祭品豐盛,反映人們對祖宗的崇敬。祭畢,全家男女老少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又稱"閤家歡")。晚上,有的在灶神龕內換上新的灶神像,兩邊貼"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紅紙對聯,上供品,俗稱"接灶",把十二月二十四日上天奏事的灶神接回來。有的掛鐘馗像,以避鬼祟。農家還在屋前空地上用石灰畫糧囤,企求五穀豐登。入睡前,放3聲"關門爆仗"。有人還在大除夕守歲,做圓子,切糕絲,在燈光中達旦不眠。

九月初九為重陽節。古時以奇數為陽,九月初九兩個陽重疊,故稱重陽,亦稱重九。無錫人重陽節一般吃重陽糕,有的還吃"九品糕"(用荸薺、栗子、蓮心等9種果品煮成的羹),意取甜蜜、和順。這天的主要活動是上山登高。現在,重陽節被定為敬老節,以弘揚我國敬老傳統。

七月初七夜稱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相會的日子。七夕風俗中流傳最久、最廣的是"乞巧"。這天晚上,少女紛紛結綵線,穿七孔針。穿得快,就意昧著乞到的巧多。白天,有些少女在庭院中放茶几,上置一碗用井水和河水混合而成的鴛鴦水,挨次把繡花針平放到碗中,視陽光下的各種投影,判斷乞巧的情況。有些婦女,採集各種鮮花,放在盛著水的銅盆裡,露置院中,第二天取來搽面,據說可使面板嬌嫩自淨。有些婦女搗風仙花,取汁,染無名指和小指指甲,稱"紅指甲"。有些婦女還唱《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孃千百歲,乞我姐妹千萬年。"乞巧風俗今已不存,僅留牛郎織女的傳說。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又稱團圓節。無錫人過中秋節.早晨吃紅燒糖芋頭,晚上賞月、吃月餅。這一風俗延續至今.並多有群眾團體舉行的中秋賞月晚會,以增進友誼。

無錫民間開始種植蔬菜、果樹。蠶農在清明夜把蠶種裹在棉衣裡進行孵化。這天,人們紛紛上惠山踏青。不上惠山的,上城牆繞城而走,叫登高踏青。東門東林庵一帶,為士女聚集處,故有"東林庵裡看桃花"的說法。這天,也是東鄉膠山和北鄉斗山的節場,附近還有賽會,故斗山別名清明山。人們都上山踏青,趕節場,觀看賽會。從元宵節至清明節,大人孩子,三五成群,至野外放風箏,別有情趣。清明時節祭掃祖墳(俗稱"上墳"),為無錫傳統民俗。掃墓時挑些新土壅墳瑩。凡......餘下全文>>

寧波有哪些民風民俗

過冬了。先整條過冬的風俗吧。

寧波人過冬至風俗:舊時各家以蘆穄粉搓圓子,叫蘆穄湯果。後漸改為糯米粉圓子,加番薯粒,叫番薯湯果。先供灶神,再全家吃。俗稱“冬至小年夜”,俚語“冬至大如年,皇帝佬倌要謝年”。這天長輩囑咐小孩不可啼哭,大人也不打罵小孩,不可摔壞東西,否則視為不吉利。大族開祠堂門,具牲禮神祭祖,按丁分麻餅(吉餅)或分碗,女性不計在內。大戶人家在家祭祖,做“冬至羹飯”。祭祀陳設禁用紅色,燭用綠色,饅頭蓋藍色戳子,謂可“壓火”保安。冬至前夕,稱“冬至夜”,出嫁女兒須回夫家。俗諺“嬉嬉夏至日,睡睡冬至夜”,因冬至夜最長,夏至夜最短。是夕,睡前須洗腳,說是夕洗腳,冷天不開裂。這夜要比平常睡得早,以祈好夢。謂“冬至前夜夢最靈”,冬至早晨相互傳夢,長者為小輩“圓夢”,亦有趕至慈溪清道觀(今慈城,道觀毀於“文化大革命”)求夢者。冬至正時辰,拋擲蘿蔔至屋瓦上,經雨淋日晒成幹後,收集掛壁上,俗稱“冬至蘿蔔”,說可治痢疾。以上習俗多已不行,但冬至後民間仍視為吃補藥、服補品的進補季節。

再貼些別的。呵呵。

廟祀

民國《鄞縣通志?輿地志?廟社》載:“今之廟,即古之社也。古者,人民聚落所在必奉一神以為社,凡期會要約,必於社申信誓焉。故村社之多寡,即可覘其時民戶之疏密,此講地方史者所當注意也。茲編所載,雖不盡如上所謂,然神廟多處,其民居亦盛,村落凋亡地,其神廟亦多廢圮,於此亦可考見地方今昔興衰之故。蓋神社雖亦屬迷信之一,而其起源則與僧寺、道院絕殊,不可不表而出之也。”約在1933年,鄞縣城鄉共有517處廟祀,其中當時城區(一區至五區)有159處,這是崇神、信鬼、好祀的民間習俗的表現。《鄞縣通志》所載“廟社一覽表”的欄目,有名稱、地址、所祀之神、廟社組織、建修年月、廟下(廟腳)戶口、廟會報賽、地圖縱橫線交點、備註。在城區社廟中,廟下(廟腳)戶口在千戶以上的摘錄於下:

新水仙廟 在惠政鎮偃月街,祀水仙淵靈侯。廟社組織分周、韓、林、江、施五堡。宋時建,郡守趙以夫撰有碑記。清乾隆四十九年重修,全祖望撰有碑記。咸豐十一年毀於兵,同治二年重葺。廟下戶口一千四百餘戶、六千餘人。舊例元宵燈祭,八月十五日為神誕期,演戲致祭,今皆停止。是廟,傳為阿育王龍神之行館。

湯君廟 在清潔鎮驚駕橋下,祀敕封明濟侯湯華。廟社組織分仁、義、禮、智、信五柱。唐元和間建,清雍正十一年重建,乾隆四十七年重修。嘉慶四年重建,道光十八年、咸豐九年、光緒二十七年三次重修。廟下戶口約二千數百戶。夏曆六月五日為神誕期,演戲、奉牲祭神。廟內舊有壁畫。

櫟木廟 在櫟木鎮櫟木巷,祀鄞令張峋。廟社組織分潛龍漕、仇畢、舟孟橋、荷花莊等十八堡,每兩堡推委員一人,共九人主持廟事。明時建,清代屢有修葺,董沛有記。廟下戶口約數千戶。夏曆二月十二日為神誕期,致祭演戲,八月十六日神像出巡每堡,今已停止。相傳神有功翦馬,今各營於中秋日設祭,謂張峋有功德於民,民故報以廟食。

白馬廟 在櫟木鎮李家橋(舊名李家廟橋)畔,祀神失考,惟據盧友炬撰序,謂與西街白馬廟神同(祀宋竇公)。廟社組織與櫟木廟同。建於清光緒間,堡下王鶴亭重修。民國年間被風所毀,里人毛佑清、陸熊飛、林康年等募捐修葺。廟下戶口與櫟木廟同(約數千戶)。夏曆十月二十四日裡人奉牲祭祀,今仍相沿不改。廟僅一楹,其半為行人憩息所。

顯德廟 在泗州鄉南偏,祀敕封靈徵侯王姚器。廟社組織分東南西北四堡四柱。元大德間都漕運萬戶盧滎捐址建,明成化元年盧禹、盧常大加修葺,清乾隆五十七年重修,同治五年又修,民國三年四堡又捐資重建。廟下戶口一千三百八十六戶、五千八百四十餘人。堡下歲時致祭。

......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廣東冬至的民俗活動?
冬至的民俗?
中秋節的民俗活動?
冬至民俗活動?
冬至的習俗?
冬至的風俗?
夏至的民俗?
關於冬至的風俗?
冬至的風俗是什麼?
中秋節民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