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飲食文化?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壯族飲食文化,生活習俗

壯族飲食文化,生活習俗: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乾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

製作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大米有秈米、粳米、糯米等品種。平時用於做飯、煮粥,也常蒸成米粉(類似麵條,有湯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鮮美可口。粳米、糯米還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與漢族同)。營養豐富,在冬天常吃,能起禦寒滋補作用。糯米常用做餈粑、粽子、五色糯米飯等,是壯族節慶的必備食品。

贊助廣告

玉米也有機玉米與糯玉米之別,機玉米用於熬粥,有時也煎成玉米餅。玉米粥乃山裡壯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還有吃南瓜粥的習慣,即先將瓜熬爛,加玉米麵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後,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雞蛋大小的麵糰(內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餡料),再用水煮熟,與其清湯同吃,相當於漢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壯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

餈粑、五色飯、水晶包(一種以肥肉丁加白糖為餡的包子)等均要用糖,連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醃菜的習慣,醃成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蔥花。

贊助廣告

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還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製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

壯族自家還釀製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為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一飲而盡,留在嘴裡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壯族人忌諱農曆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裡串門。

壯族以農業為主,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素負盛名的特產。甘蔗產量居全國首位。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俯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

壯族的生活習俗: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其代負並送到分手處。

壯族飲食文化:壯族都有著什麼樣的特色美食

1、五色糯米飯又稱“五色飯”、“花色飯”、烏米飯“,是壯族節日傳統食品,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象徵著吉祥如意。五色糯米飯是將紅蘭草、黃花、楓葉、紫番藤的根莖或花葉搗爛,並取其汁分別浸泡糯米,蒸熟而成紅、黃、黑、紫四色,再加上糯米本色而構成五色,色彩繽紛,香味誘人。每年農曆三月三日清明時節,家家戶戶都有做五色飯,用於祭禮和食用,或饋贈親友。

至於傳說,我沒聽過,這是百科裡搜到的,有待考證:

傳說,有位才智超群的壯人韋特桂,在土皇帝手下為臣。一年大旱,他為解除百姓疾苦,奏邀土皇帝親往壯鄉視察,用計使皇帝免去皇糧。土皇帝后來發覺上了當,把特桂視為眼中釘,下令捉拿他歸案。壯鄉百姓聞知,連夜送特桂上山躲藏。皇兵捉拿不著,就放火燒山,那天正是農曆三月初三。皇兵走後,鄉親們在一棵大楓樹洞裡找到特桂屍體,含淚把他葬在楓樹旁。以後的每年三月三,壯人就用楓葉等植物顏汁把糯米染成紅、黃、紫、黑等色,蒸熟後拿到山上祭祀特桂。

2、粽子,我們一年裡有倆節日吃粽子:春節和端午節。

我們過年時不吃餃子,但必吃粽子,沒有粽子不算過年。我們春節的粽子統稱年粽,細分之下,新媳婦回孃家所送的一對粽子又稱”逢白務“(壯語,意即新媳粽);年內有人亡故的人家因禁忌包粽子,親友所贈送的用於祭祀新故者的粽子稱”拜逢“(壯語,意即粽祭)。我們的年粽在形狀上與端午所吃的三角粽不同,而是做成底平上拱中部隆起的長條形。粽子中有各種各樣的餡兒,去了皮的綠豆、長條形的五花肉、花生仁兒、板栗等,依個人口味而配製。年粽小的有幾兩,大的有幾斤重,後者多用於祭祀。

此外,端午吃的粽子便與全國各地大同小異了。

3、竹筒煨飯

民間野炊食品。砍青竹一節,兩頭的節留住,一頭鑿口,將肉、油、水、鹽和淘淨的糯米等裝入竹筒,封好後用文火煨熟,風味尤隹。

4、玉米粥

是將玉米磨成面,煮粥時取適量撒入沸水裡,然後再放米煮粥,煮出的粥帶著玉米香。

另外的又稱玉米糊,桂西一帶民間日常食品。將玉米粒磨成細粉末,待水沸後,一邊用手抓玉米粉末均勻地撒下鍋裡,一邊用手持一根木叉或木板不停地攪拌,煮成糊狀即可食。

5、炒田螺

民間風味小吃。春夏季節,將田螺放入水中(水裡可放些柚子葉加快吐泥)養數日吐淨泥漿,然後將其外殼洗淨,將尾部去掉一點尖端,剝開螺蓋,以便油、鹽、配料入螺肉。煮時先用猛火將田螺略炒,加少量油、鹽、酒、姜,以除腥味,再加水燜熟,起鍋前,將油、鹽、蔥、蒜、紫蘇等佐料下鍋略炒。食之,螺湯鮮美,螺肉爽脆。

6、檸檬鴨

姑且算作小吃吧。

鴨子用流動水沖洗乾淨,斬塊放料酒、鹽、薑絲醃製1小時讓其入味;

酸姜切小片、酸蕎頭用刀背拍碎、酸辣椒切滾刀狀、鹹檸檬取皮剁碎(別放檸檬肉和核,會苦);

下油熱鍋,爆香蒜蓉、生薑絲,將鴨塊放進去翻炒至鴨塊收水出油,下酸辣椒、酸蕎頭、酸姜、鹹檸檬泥翻炒出香味、加入柱侯醬(海鮮醬)、白糖、鹽、鮑魚汁(蠔油)翻炒均勻,加蓋子燜軟鴨肉收汁出鍋。

7、此外,就是隨處可見的各種米粉:桂林米粉、螺絲粉、榨粉、捲筒粉等等。

壯族的飲食習慣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乾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醃菜的習慣,醃成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蔥花。

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區卻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製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

壯族喜愛獵食烹調野味、昆蟲,對三七的食療頗有研究,利用三七花、葉、根、須做菜很有特色。壯族還擅長烤、炸、燉、醃、滷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壯家燒鴨、鹽風肝、脆熘蜂兒、五香豆蟲、油炸沙蟲、皮肝糝、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雞、岜夯雞等。

壯族自家還釀製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為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一飲而盡,留在嘴裡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典型食品:壯族有許多著名的菜餚和小吃,主要有:馬腳杆,魚生,烤乳豬,花糯米飯、寧明壯粽,狀元柴把,白切狗肉,壯家酥雞,清燉破臉狗,龍泵三夾。

節慶的飲食最能反映壯族飲食習慣的特色。三月三最愛吃的是五色飯和五色蛋。五色飯是用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等植物的汁液分別浸泡糯米,然後蒸熟製成的;五色蛋有雞蛋、鴨蛋和鵝蛋,也分別染成五種顏色。五色飯和五色蛋色彩鮮豔,表示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也用於祭祀和待客。此外,烤整豬、白斬雞等,也都是壯族用以待客的特色佳餚。壯族忌吃牛肉。

壯族飲食 飲食風俗

壯族的飲食,在種植稻米的地區,喜食大米飯、大米粥,喜歡用糯米制成各種粽子、餈粑、糕餅等食品,愛食酸品。在山區以玉米、小米、薯類為主食。

壯族人都喜歡吃豬、牛、雞、鴨、魚肉,有的地方喜歡吃蛇肉、魚生、豆腐圓等。壯族男子喜歡飲酒,並以酒招待客人。熱情好客,是壯族人民的良好品質。

壯族的主食是稻米。此外有玉米芋頭、紅薯、木薯和蕎麥,輔以黑飯豆、白飯豆和綠豆等。玉米僅次於稻米,品種齊全,其中的糯玉米是壯人培育的優良品種之一,可以用來做棕子和餈粑,和糯米一樣可口。壯族地區的平峒及富裕家庭,以稻米為主;山區及貧寒之家,以玉米和薯類為主。糙米的脫粒在歷史上用木槽,脫殼用水碾或石臼。磨玉米麵用石磨。稻米的做法是燜飯、蒸飯、燙飯或煮粥。壯族的節日特殊主食,代表了食品的民族特色。有色、味、香俱全的五色飯、餈粑、油堆和沙糕;有外形奇特的各種粽子;有吃法與眾不同的包生飯;有金燦燦的粘小米飯;還有無論是節日或平時都受歡迎的米粉。壯族不論是吃稻米,還是食玉米,吃乾飯還是吃粥,一天均三餐,即早、中、晚餐;農家則一天吃四餐。 壯族的傳統肉食,有豬肉、雞肉、鴨肉、鵝肉、羊肉、牛肉、馬肉,以及山禽野獸等。在這些肉食中,較有特色的是白斬雞、烤豬和魚生。白斬雞的做法是,將未下過蛋的雌雞宰後拔毛,洗淨掏出內臟,腹腔內抹少許鹽,放入一團生薑,入清水鍋中,煮到八九成熟撈起,切成一寸長的肉塊。蘸以姜、蒜、蔥、香菜、生抽、......餘下全文>>

壯族都有哪些飲食習慣?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乾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醃菜的習慣,醃成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蔥花。

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區卻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製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

壯族喜愛獵食烹調野味、昆蟲,對三七的食療頗有研究,利用三七花、葉、根、須做菜很有特色。壯族還擅長烤、炸、燉、醃、滷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壯家燒鴨、鹽風肝、脆熘蜂兒、五香豆蟲、油炸沙蟲、皮肝糝、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雞、岜夯雞等。

壯族自家還釀製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為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一飲而盡,留在嘴裡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典型食品:壯族有許多著名的菜餚和小吃,主要有:馬腳杆,魚生,烤乳豬,花糯米飯、寧明壯粽,狀元柴把,白切狗肉,壯家酥雞,清燉破臉狗,龍泵三夾。

節慶的飲食最能反映壯族飲食習慣的特色。三月三最愛吃的是五色飯和五色蛋。五色飯是用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等植物的汁液分別浸泡糯米,然後蒸熟製成的;五色蛋有雞蛋、鴨蛋和鵝蛋,也分別染成五種顏色。五色飯和五色蛋色彩鮮豔,表示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也用於祭祀和待客。此外,烤整豬、白斬雞等,也都是壯族用以待客的特色佳餚。壯族忌吃牛肉。

壯族飲食文化 壯族人為什麼會偏愛糯米食品

【民族概況】

壯族, 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廣西、雲南、廣東、湖南、貴州、四川等省區。以廣西最多。1990年人口1548萬。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壯族人口數為16178811.使用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壯錦”享譽海內外。南宋時已出現方塊漢字構成的土俗字。但使用面不廣,多用於書寫地名,編山歌、記事。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得到推廣,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訂。

壯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發展而形成的,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共有1548萬多人,其中雲南有100萬,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紅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在1965年統一稱壯族以前,壯族的自稱和他稱較多,僅雲南就有40多種,主要有“儂人”、“沙人”、“土僚”等。

壯族地區石灰岩分佈很廣,是世界有名的岩溶地區,石山拔地而起,石山裡有巖洞和地下河。這種地形構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的名勝景色。沿海盛產各種名貴海產,尤以南珠聞名。壯族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足,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玉米、薯類等。果品也很豐富,森林面積廣,盛產柳州杉、銀杉、樟木等名貴木材。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久負盛名的特產。

【飲食】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乾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

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醃菜的習慣,醃成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蔥花。

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還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製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

壯族喜愛獵食烹調野味、昆蟲,對三七的食療頗有研究,利用三七花、葉、根、須做菜很有特色。壯族還擅長烤、炸、燉、醃、滷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壯家燒鴨、鹽風肝、脆熘蜂兒、五香豆蟲、油炸沙蟲、皮肝糝、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雞、岜夯雞等。

壯族自家還釀製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為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一飲而盡,留在嘴裡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典型食品:壯族有許多著名的菜餚和小吃,主要有:馬腳杆,魚生,烤乳豬,花糯米飯、寧明壯粽,狀元柴把,白切狗肉,壯家酥雞,清燉破臉狗,龍泵三夾。

【建築】

居住在壩區和城鎮附近的壯族,其房屋多為磚木結構,外牆粉刷白灰,屋簷繪有裝飾圖案。居住在邊遠山區的壯族,其村落房舍則多數是土木結構的瓦房或草房,建築式樣一般有半乾欄式和全地居式兩種。

幹欄,也叫木樓、吊腳樓。壯、侗、瑤、苗、漢都有。多為兩層。上層一般為3天間或5開間,住人。下層為木樓柱腳,多用竹片、木板鑲拼為牆,可作畜廄,或堆放農具、柴火、雜物。有的還有閣樓及附屬建築。一般幹欄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前景開闊,採光也好。一個寨子一個群落,整體肜去,既雄偉又壯觀。有些村寨,家家相通,連成一體,就像一個大家庭。居室格局,各族自有特點。龍勝縣龍脊鄉壯族幹欄,以神龕為中心,神龕後......餘下全文>>

壯族的文化傳統

建築

壯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木樓,這就是壯族人的傳統民居。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無論是什麼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後廳為生活區。屋內的生活以火塘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邊進行。?

服飾

壯族多用自織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種多樣。壯族女子的服裝一般為一身藍黑,褲角稍寬,頭上包提花毛巾,腰間繫精緻的圍裙;小夥子多穿對襟上衣,腰間繫一條腰帶。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壯族的一種婚俗。迎親那天新娘要經過“炮火”的洗禮後才能進門入房。這個婚俗,在廣西田陽縣玉風等壯村流行。新娘來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衝鋒”進門的準備,因為在門口、廳堂、洞房等三個地方分別由七八個男青年組成的“炮火”組,手拿著串串鞭炮等著新娘過來。當新娘將要靠近門口時,“炮手”們點響鞭炮,形成道道“火牆”,擋住新娘的進路。如果是膽小的新娘,這時只好退卻在門外,再等第二次“衝鋒”。“炮手”們也總結勝利的經驗,做好第二次的“阻擊”準備。可以說,新娘不經過兩三次的“衝鋒”是進不了門的。圍觀的客人,裡三層外三層,好不熱鬧。新娘經過苦戰躍進門口,來到洞房門前,這是難通過的最後一關,因為“炮手”要放“火炮”。這時,聰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偵察”,乘“炮火”稀疏時夾著新娘跳到洞房裡。頓時歡聲雷動,祝賀新娘“旗開得勝”。婚宴後到掌燈時分,客人們還要觀看新娘在迎孃的指引下摸黑出門“挑水”。新娘將把水缸挑滿,這是在考驗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這樣,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廣西宜山和環江縣交界的一些地方,壯族青年結婚,至今流行“背字”習俗。“背字”是壯話譯音,實際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條長一丈四尺、寬一尺多的寬頻,由女方母親用自織自染或買來的深黑色(以此色為最優)土布縫製而成。女兒出嫁那天,讓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帶“背”回新郎家,以備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這種習俗,當地壯語稱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生父生母雙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機靈識禮。“背字”儀式在女方家裡的正廳舉行。主持儀式的人必須是村上德高望重、當了爺爺的長者。長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兩杯當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禮貌地雙手捧杯,恭敬地給長者回敬兩杯,雙方都要一飲而盡。接著長者把準備好的帶子從“背字”人的兩肩繞過紮緊,繼而又互相敬酒,說吉利之語。“背字”完畢,鳴放鞭炮,歡送迎親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長者鞠躬辭別,步出大門,開啟雨傘,意為庇護“外孫”離開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燒香放炮,歡迎“背字”人勝利歸來。少傾便舉行“卸字”儀式,同樣由長輩主持,互敬酒後,長者輕輕解下布帶,交給家母保管。新郎父母還要酬謝“背字”人。時過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結隊來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熱鬧。

新娘過河

流行在廣西桂北地區龍勝各族自治縣內的壯族婚俗。在桂北山區,本來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卻要涉水過五六次河,跨過三四座橋。所以成親時,新娘過河過橋都要請人背。背新娘的人稱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過河時,鳴炮三聲,喇叭齊鳴,“水手”兩掌按住自己的膝蓋,弓下腰,背好後才能過河或過橋。背新娘特別講究文明禮貌,行動上不能有半點粗野,更不能調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過河時,“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擔任)在旁邊給新娘打雨傘遮蔭,在寬約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親隊伍拉成一條線,熱鬧非常。上岸後,乖巧的“迎娘”把傘放得很低,不讓別人偷看蒙著面紗的新娘。龍勝的壯族婚姻是要過“三關”闖“十門”的。先談戀愛,後定親,才能成親,謂之......餘下全文>>

壯族和漢族生活和飲食習慣差距很大嗎?

壯族聚居的地區,風景秀麗,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水利條件較好。由於佔有這一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壯族人民多以種植水稻著稱,壯鄉被譽為魚米之鄉。清乾隆《開化府志》卷九明確記載說:“黑土僚,喜種水田。”又說:“特別善種糯谷和其它水稻。”由於壯族“善治田”,其主食均以大米為主,其它雜糧為輔。糯食早巳成了壯族的

生活

習俗,“五彩糯飯”是壯族特有的飲食佳品,在日常生活中佔有特殊的地位,無論喜慶節日,紅白喜事都缺一不可。

壯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飲食類別很多,如以糯米制成的“後方”(壯語即“捆綁”)米花、油團,搭褳粑、粽子,壯家特有的風味扁米等佳品,都離不開糯米。還有著名的壯家糯米酒,更是香甜可口。這些美味食品,除節日,大小喜慶活動外,又多用來招待至親好友。

漢族以大米為主食,把大米煮(或蒸)成飯,或熬成粥,以豆豉、腐乳、酸菜、辣椒佐餐,或烹飪一二盤蔬菜佐餐。過節時,依節日習慣把大米加工成粉條、粉皮、涼粉、米糕,糯米則加工成粽子、湯圓(元霄)、年糕(餈粑)等花樣食品。節日佳餚用豬、雞、魚肉分別配以蔬菜,烹飪成八盤或十盤大菜。

以麵粉為主食,把麵粉蒸成饅頭或煮成麵條、麵糊糊,以大蔥、甜醬、大蒜、鹹菜即可佐餐,或烹飪一二盤蔬菜佐餐。麵粉製作的花樣食品有花捲、包子、餃子、餛飩、油條、鍋貼、春捲、炸糕、燒餅、燒賣、大餅、煎餅、酥餅、月餅等。節日菜餚烹飪也同稻作文化區一樣講究。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中國少數民族的飲食文化

你要哪個民族的?問題具體點。如果以你的問題作題目,可以寫本書了。

壯族的習俗

禁忌內容

壯族人忌諱農曆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裡串門。登上壯族人家的竹樓,一般都要脫鞋。壯族忌諱戴著斗笠和扛著鋤頭或其他農具的人進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壯家門外要放下農具,脫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壯族家庭最神聖的地方,禁止用腳踩踏火塘上的三腳架以及灶臺。壯族青年結婚,忌諱懷孕婦女參加,懷孕婦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別是懷孕婦女不能進入產婦家。家有產婦,要在門上懸掛袖子枝條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闖入產婦家者,必須給嬰兒取一個名字,送嬰兒一套衣服。一隻雞或相應的禮物,做孩子的乾爹、乾媽。

壯族是稻作民族,十分愛護青蛙,有些地方的壯族有專門的“敬蛙儀”,所以到壯族地區,嚴禁捕殺青蛙,也不要吃蛙肉。每逢水災或其他重大災害時,壯族都要舉行安龍祭祖活動,乞求神龍賑災。儀式結束後,於寨口立碑,謝絕外人進寨。

文化藝術

壯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帶稱為“歡”,左江一帶稱為“詩”,桂北一帶稱為“比”和“歡”,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農曆三月初三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內容有請歌、求歌、激歌、對歌、客氣歌、推歌、盤歌、點更歌、離別歌、情歌、送歌等。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的拋繡球、“碰蛋”等娛樂活動。這期間,各家各戶吃五色糯米飯。雲南文山一帶還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會。過去,壯族一年種一造(即一季)水稻,三月初三是備耕時間,歌圩就是為春耕農忙做物質的和精神的準備。吃五色飯、五色蛋,是預祝五穀豐登的意思。

唐代,壯族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為內容,以敲擊聲伴舞。宋代有扁擔舞、採茶舞、撈蝦舞、春牛舞等。男的舞姿剛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這舞蹈流傳至今。在漢族戲劇的影響下,大約在清代,壯族開始出現戲劇。一種是用壯語演唱的壯劇、師公戲、木偶戲;另一種是在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歌舞劇。壯劇又分為流行於田林、西林、百色一帶的“北路壯劇”,是在滇戲的影響下,於民間說唱曲藝“板凳戲”的基礎上形成,吸收了滇戲的唱腔,伴奏的樂器有壯族的馬骨胡、葫蘆胡、木葉和漢族的笛子、三絃、二胡。流行於青西、德保一代的“南路壯劇”,是在馬隘土戲的基礎上,受邑劇影響而形成演唱合一的戲曲形式,伴奏樂器除本民族的馬骨胡]、葫蘆胡外,還採用了邑劇的文鑼、武鑼、大鈸、小鈸、二胡、三絃、笛子、鼓、梆子。

歌圩

歌圩盛行於壯族地區。各地圩期不完全一樣,但大體上春秋二季為最盛。春季多於春節後的一段時間,為正月初四或正月初七、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十六等等;秋季則多於中秋節後的一段時間,為八月十五或九月初九、十月初十等。此外,還有不定期的歌圩,這是經常的普遍的。定期歌圩一般一年舉行三兩次,規模大者上萬人蔘加,小者也有一二千人。不定期歌圩一般是小型的,三五十人,一二十人都可以進行。歌圩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男女青年追求美好愛情理想為主題。其內容一般為見面歌、邀請歌、盤歌、新歌、愛慕歌、盟誓歌、送別歌等。歌圩一般為期一天,也有連續兩三天的。參加歌圩的除青年人外,也有中老年和少年。老人小孩主要是“觀戰”、欣賞、品評,有的老年歌手參與活動,但他們不唱歌,而是給青年人當參謀。歌圩非常熱鬧,除青年們對歌外,還有唱戲的、做買賣的。各種日用百貨、綾羅布匹、飲食糕點、雞鴨魚肉、蔬菜等,應有盡有。實際上歌圩也帶有幾分交易會的性質。

歌會

歌會與歌圩有所不同,大概是從歌圩派生出來的。歌會的會期不一定,只要有需要,隨時都......餘下全文>>

壯族的傳統小吃有哪些?

1、五色糯米飯又稱“五色飯”、“花色飯”、烏米飯“,是壯族節日傳統食品,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象徵著吉祥如意。五色糯米飯是將紅蘭草、黃花、楓葉、紫番藤的根莖或花葉搗爛,並取其汁分別浸泡糯米,蒸熟而成紅、黃、黑、紫四色,再加上糯米本色而構成五色,色彩繽紛,香味誘人。每年農曆三月三日清明時節,家家戶戶都有做五色飯,用於祭禮和食用,或饋贈親友。

至於傳說,我沒聽過,這是百科裡搜到的,有待考證:

傳說,有位才智超群的壯人韋特桂,在土皇帝手下為臣。一年大旱,他為解除百姓疾苦,奏邀土皇帝親往壯鄉視察,用計使皇帝免去皇糧。土皇帝后來發覺上了當,把特桂視為眼中釘,下令捉拿他歸案。壯鄉百姓聞知,連夜送特桂上山躲藏。皇兵捉拿不著,就放火燒山,那天正是農曆三月初三。皇兵走後,鄉親們在一棵大楓樹洞裡找到特桂屍體,含淚把他葬在楓樹旁。以後的每年三月三,壯人就用楓葉等植物顏汁把糯米染成紅、黃、紫、黑等色,蒸熟後拿到山上祭祀特桂。

2、粽子,我們一年裡有倆節日吃粽子:春節和端午節。

我們過年時不吃餃子,但必吃粽子,沒有粽子不算過年。我們春節的粽子統稱年粽,細分之下,新媳婦回孃家所送的一對粽子又稱”逢白務“(壯語,意即新媳粽);年內有人亡故的人家因禁忌包粽子,親友所贈送的用於祭祀新故者的粽子稱”拜逢“(壯語,意即粽祭)。我們的年粽在形狀上與端午所吃的三角粽不同,而是做成底平上拱中部隆起的長條形。粽子中有各種各樣的餡兒,去了皮的綠豆、長條形的五花肉、花生仁兒、板栗等,依個人口味而配製。年粽小的有幾兩,大的有幾斤重,後者多用於祭祀。

此外,端午吃的粽子便與全國各地大同小異了。

3、竹筒煨飯

民間野炊食貳。砍青竹一節,兩頭的節留住,一頭鑿口,將肉、油、水、鹽和淘淨的糯米等裝入竹筒,封好後用文火煨熟,風味尤隹。

4、玉米粥

是將玉米磨成面,煮粥時取適量撒入沸水裡,然後再放米煮粥,煮出的粥帶著玉米香。

另外的又稱玉米糊,桂西一帶民間日常食品。將玉米粒磨成細粉末,待水沸後,一邊用手抓玉米粉末均勻地撒下鍋裡,一邊用手持一根木叉或木板不停地攪拌,煮成糊狀即可食。

5、炒田螺

民間風味小吃。春夏季節,將田螺放入水中(水裡可放些柚子葉加快吐泥)養數日吐淨泥漿,然後將其外殼洗淨,將尾部去掉一點尖端,剝開螺蓋,以便油、鹽、配料入螺肉。煮時先用猛火將田螺略炒,加少量油、鹽、酒、姜,以除腥味,再加水燜熟,起鍋前,將油、鹽、蔥、蒜、紫蘇等佐料下鍋略炒。食之,螺湯鮮美,螺肉爽脆。

6、檸檬鴨

姑且算作小吃吧。

鴨子用流動水沖洗乾淨,斬塊放料酒、鹽、薑絲醃製1小時讓其入味;

酸姜切小片、酸蕎頭用刀背拍碎、酸辣椒切滾刀狀、鹹檸檬取皮剁碎(別放檸檬肉和核,會苦);

下油熱鍋,爆香蒜蓉、生薑絲,將鴨塊放進去翻炒至鴨塊收水出油,下酸辣椒、酸蕎頭、酸姜、鹹檸檬泥翻炒出香味、加入柱侯醬(海鮮醬)、白糖、鹽、鮑魚汁(蠔油)翻炒均勻,加蓋子燜軟鴨肉收汁出鍋。

7、此外,就是隨處可見的各種米粉:桂林米粉、螺絲粉、榨粉、捲筒粉等等。

相關問題答案
壯族飲食文化?
蒙古族飲食文化圖片?
白族飲食文化?
滿族飲食文化?
高山族飲食文化?
瑤族飲食文化?
壯族的飲食文化?
傣族的飲食文化?
中國漢族的飲食文化?
高山族的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