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伍姓的歷史名人?
歷史上姓伍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上姓伍的名人有哪些?
伍奢(?-前522)楚國(今屬湖北省監利縣)人,春秋後期楚國大夫。楚平王時為太子太傅,楚莊王重臣伍舉之子,伍子胥之父。由於費無忌對太子的陷害,牽連伍奢被捕。費無忌擔心伍奢的兒子伍尚和伍子胥要報仇,於是召他們來,表示來了就放過伍奢,不來就馬上殺了他。伍尚和伍子胥明白去了也只是一同受死,伍尚不忍父親獨自受死,又怕自已報不了仇,被人恥笑,於是前往。伍子胥則逃走,準備報仇,輾轉去到吳國,最終成功報仇。
伍尚,伍子胥的哥哥,伍奢的長子,為楚國椒(今安徽省阜南縣焦陂鎮)人。青少年時,好文習武,勇而多謀。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因遭楚太子少傅費無忌陷害,自己和父親為楚平王所殺,弟弟伍員被迫出逃吳國,發誓必傾覆楚國,以報殺親之仇,後成就英名。伍尚為人重德行,仁孝而慈愛,當楚平王派人召見他們兄弟時,本想逃跑的他,念及或許自己去真的可以救父親,於是含淚與弟弟辭別,終與父親被平王殺害。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名員,字子胥,楚國(今屬湖北監利)人之子胥父伍奢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費無忌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帶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遂成為諸侯一霸。公元前483年,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齊國。太宰喜乘機進讒,說伍子胥陰謀倚托齊國反吳。夫差聽信讒言,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伍子胥自殺前對門客說:請將我的眼睛挖出置於東門之上,我要看著吳國滅亡。在伍子胥死後9年,吳國果然為越所滅。
伍祐:字祐之,宋代寧化人,大中祥符年間進士,曾任太常博士。他任楚州團練推官時,重新營建了州里久已廢棄的鹽場,每年收入頗豐,人稱"祐鹽場"。
伍隆起:新會人,宋代名將。宋末,他率義軍與元將張弘範力戰不屈。後來,他手下的叛將謝文子殺了他,持首級投降了張弘範。當時的宋朝宰相陸秀夫十分惋惜,命人刻木為首以葬。後又派人抓到謝文子,殺之以祭祀伍隆起。
伍鈍:明朝鄞人,字文璉,才識出眾,長於言辭論辯,人們都勸他出仕。但他的母親不希望他離開左右,故伍鈍絕口不提仕進,一心侍奉母親。他的母親去世後,他結廬守墓三年,鄉里稱之為"伍孝子"。
伍福:字天錫,明朝時臨川人,正統年間舉人,歷任咸寧教喻,陝西安察副使。伍福風格高邁,詩文典雅,兼工書法,編著有《咸寧縣誌》、《陝西通志》、《蘋野纂聞》、《三吳水利論》、《南山居士集》、《雲峰清賞集》。
歷史上姓伍的風雲人物
姓氏源流 伍姓出自羋姓。據《玄女兵法》載,黃帝為部落首領時,其下有大臣名伍胥,他是後來成為楚國望族的伍姓的始祖。春秋時候,楚莊王有個寵臣叫伍參,是伍胥的後裔。公元前597年,楚莊王北上與晉國爭霸。他先出兵討伐鄭國,晉國派荀林父救援,兩軍在邲相遇。楚令尹孫叔敖見晉軍勢大,主張撤軍,楚莊王也同意。這時伍參對莊王說:"晉軍內部不團結,號令不統一,元帥荀林父沒有威望,楚軍只要一進攻,晉軍必敗。"孫叔敖生氣的說:"楚軍連年作戰,已經疲憊不堪。如果打了敗仗,即使殺了你做肉羹,也贖不了你的罪。"伍參笑著回答:"如果打勝了,那就證明你無謀;萬一打了敗仗,我的肉將由晉人來吃,哪裡還輪得上你啊!"接著他仔細分析了楚軍的有利條件和晉軍的弱點,終於說服楚莊王同意出戰,結果楚軍獲勝。於是楚莊王就封伍參為大夫,伍參便以名為姓,成為伍氏,其後沿襲伍姓。
歷史上的伍姓名人
伍雲召 伍子胥
我國曆史上有姓伍的嗎
這個肯定有呀,
伍姓,中文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羋姓、姬姓、姜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伍胥為得姓始祖。
宋代,伍姓人口排在第二百位之後,宋版《百家姓》中未列入。至2010年,按人口排序,伍姓列第89位,人口約二百六十萬,佔全國總人口的0.21%左右。
望採納
歷史上姓伍的第一個人叫什麼名字?
365jia.cn/...3.html
關於伍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作文400)
人類的歷史是一條浩瀚的長河。幾千年來,人類泛著時代的輕舟,在歷史長河上留下了一道道長痕:興盛與衰弱,輝煌與慘淡,朝陽暖月與血雨腥風……無數歷史蒼桑在來去輪換,時代的闊步在前進,人類向前發展的階段總是那麼值得讓人回味……
歷史蘊含著真知,瞭解昨天,是為了充實自己的頭腦,是為了嚮往明天,吸取寶貴的人生經驗與啟迪,從而更好地充實今天、創造明天。
民族的英雄,祖國的功臣,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在民族的毫髮間,熱血橫灑,才有了現在祖國的富強。作為新時代的先鋒,我們應該學習革命先烈們“愛祖國高於一切”的愛國熱情;“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我真橫刀向天吳,去留肝膽兩崑崙”的愛國情操……
我們現在寬敞明亮的教室,條件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諧安祥的美好社會難道不是革命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嗎?我想是的,如果沒有他們,也就沒有了祖國的繁榮富強。所以,我們應當“樹愛國之心,立愛國之志。”以鋼一般的意志,火一樣的熱情,繼承革命的遺志,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歷史是一面鏡子,回味它是為了讓我們今天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當自己過去的光榮、恥辱成為遠去的背影時,我們為自己曾經擁有過這樣的一次歷史之旅而感到讚歎不己!
因此,我們應為了充實自己的人生,而瞭解歷史,讓自己的一生成為日後歷史舞臺上的主角!
伍姓的祖先是誰
伍姓遷徙分佈
伍姓在大陸與臺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伍姓起源古老。傳說伍姓起源於上古時期,黃帝有臣子伍胥,他的後代非常興旺。其子孫後代就以他名字中的“伍”為姓。春秋時,楚國有大夫伍參(伍子胥先祖),後代就以他名字中的“伍”為姓。這支伍姓起源於楚國的王族之姓羋姓。伍姓在樑國郡發展成望族,世稱樑國望。姓纂:楚大夫伍參之後。又姓氏考略:黃帝臣有伍胥,見玄女兵法,當為伍氏之始。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他們實際都有著共同的祖先伍子胥。民俗學家在仔細地研究了伍氏族譜後認為,儘管伍子胥出生在湖北,但是伍氏家族自古以來最早、最重要的發源地還是在湖南常德。在湘西地區苗族也有姓伍的人。伍姓是當今較常見的姓氏,分佈較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11%,居第一百二十一位。尤以湖北、湖南、廣東多此姓,三省伍姓約佔全國漢族伍姓人口的64%
伍姓在百家姓姓氏排名
伍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未列入。至2010年,按人口排序,伍姓列第89位,人口約二百六十萬,佔全國總人口的0.21%左右。
姓氏簡介:
伍姓,中文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羋姓、姬姓、姜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伍胥為得姓始祖。
姓氏起源:
1、源於羋姓,出自遠古黃帝的臣子伍胥,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黃帝為部落首領時,有大臣名伍胥。伍胥就是楚國望族的伍氏始祖,伍氏家族傳至春秋時候,楚莊王有個謀臣叫伍參,傳說便是伍胥的後裔。此後,伍參的後裔子孫遂以先祖名字為姓氏,其後裔世代稱伍氏至今,史稱伍氏正宗。
2、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官稱小司徒,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司徒,是上古時期官名,主管教化民眾和行政事務。在夏、商、周王朝時期都設有“司徒”之官,輔佐君主操持行政事務。春秋時期,諸侯列國也多設有“司徒”職位,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命氏的,就稱作司徒氏。
3、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戶甲制度,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西周初期,姜尚為齊國建立了戶甲管理制度,將五戶人家編在一起,稱作“軌”,五戶連保稱伍,由軌長管理,軌長在民間俗稱“伍伯”。在軌長、伍伯的後裔子孫中,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伍氏。
4、源於官位,出自春秋戰國時期軍制,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在周朝,軍隊編制中設定有伍長,即五人編為一伍,由伍長統之作戰。伍長的後裔子孫中,以先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伍氏。
5、源於改姓而來:
①回族改伍姓,出自元末明初西域撒馬兒罕人伍儒,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明洪武二年,伍儒奉詔遷居今南京城中的天津街,授職欽天監刻漏科博士。後裔世居江蘇省南京市。
②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末明初蒙古察哈爾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蒙古族臺本氏,源出喀爾喀蒙古,元朝時有冠漢姓為伍氏者;武堯氏、烏扎喇氏,世居今河北張家口一帶,清朝中葉多冠漢姓為伍氏。
③源於滿族,出自清朝滿族溫都氏部落,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清朝中葉多冠漢姓為伍氏。
④源於錫伯族,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錫伯族伍都氏,亦稱溫都氏,世居今黑龍江海林張廣才嶺及烏蘇里江流域。
伍姓氏的古風詩句
【李】花落相思地,滿桃李。黛眉低,驀然回首,幾回別離。
【陳】輕拂心上塵,淚滿枕。紅顏讖,筆端百轉,卻道心陳。
【秦】昔日夢中音,空餘秦。國破已,庭院幽冷,夢迴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