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路的名人?
姓路的歷史名人
一、姓氏源流
路(Lù)路姓源出有六:
1、出自姬姓,為黃帝后裔。據《唐太原令路公碑》、《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曾孫帝嚳之孫曰玄元,因功封於路中,歷虞夏稱侯,子孫以國為氏。
2、出自姜姓,為炎帝后裔。據《元和姓纂》所載,黃帝封炎帝庶子於潞地(今山西省長治一帶),春秋時有潞子嬰兒,其後以封地為氏,後去三點水為路姓。
3、出自妘姓,為陸終後裔(其實亦為黃帝后裔)。據《困學紀聞》與《姓考》所載,黃帝裔孫陸終,第四子名求言(一名鄶子),受封於路,子孫以路為姓。
4、以縣名得姓。據《姓氏急就篇注》所載,路,原作潞,初為水名,後為縣名(故城在今北京市通縣東八里),居者有以縣名為氏者。
5、出自隗姓,炎帝之裔。黃帝封炎帝之裔於路,即春秋時赤狄潞子(今山西省潞城一帶),國人稱潞氏,後滅於晉,子孫以國為氏(疑與姜姓同源)。潞又寫作路,也稱路氏。
6、出自他族。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沒路真氏後改為路姓;今滿、侗、景頗等民族亦有此姓。
★★★得姓始祖:玄元。黃帝子名玄囂,玄囂生子帝嚳,即高辛氏。帝嚳有子摯,摯生子玄元,在唐堯時為部落首領,後玄元因功被封為路中侯,歷經虞舜時期和夏朝,一直為侯爵,其子孫以國為氏,稱路姓。並尊玄元為路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佈
路姓源起十分龐雜,在兩漢時期見諸史冊之路姓已經十分搶眼,如有鉅鹿東里(今河北平鄉西南)人路溫舒,漁陽(今北京密雲)人路人,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人路建,陳留(治今河南開封)人路粹,太原(今屬山西)人路佛……。可見在此際,路姓已分佈於今河北、北京、河南、山西等北方大地,並且已有路姓落籍四川。魏晉南北朝時期,路姓繁衍得依舊興盛,尤其在今河南省境,路姓就出現了五個郡望:即襄城郡、陳留郡、河南郡、內黃縣、潁川郡。表明在今河南之襄城、開封、洛陽、內黃、禹縣一帶路姓人枝繁葉茂,風光顯赫。除此之外,路姓人在今河北大名、寧夏固原、陝西西安一帶也形成大的聚落,並且人丁興旺,一直延續到隋唐兩朝。尤可一提的是繁衍在今河北大名的路姓人,在此際竟現於史,名人不斷。當然,此際劇烈的社會動盪,也導致數量眾多的路姓人取道南下江南,並且在今浙江金華一帶形成路姓東陽郡望。隋唐時代,路姓上述郡望依舊興盛,並且以陽平等路姓郡望為中心擴充套件至今山東境內,如唐代宰相路巖為魏州冠氏(今山東冠縣)人,其家族在當地頗具盛名,世代顯貴,而且人口繁衍興盛,後路巖因故被貶嶺外,其子避地湖南,住永州祁陽,當為路姓入湖南之始。宋時,其後路振由永州祁陽徙居潭州湘潭(今屬湖南)。明初,山西路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河北、山東、天津等地。此後至清,路姓由於仕宦、謀生、避災等原因散居全國各地。如今,路姓在全國分佈較廣,尤以河北、山東、安徽、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之路姓約佔全國漢族路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一。路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五十一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七。
三、歷史名人
路 雄:陽平人,北魏大將。因從軍征伐立下大功,官至伏波將軍,奉車都尉。
路 隋:陽平人,唐代大臣。舉明經第。歷遷左補闕、侍講學士、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文宗時,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位同宰相),監修國史。後出任鎮海軍節度使。有《平淮西記》。
路 巖: 魏州冠氏人,唐代大臣。進士出身,歷遷屯田員外郎、翰林學士,以兵部郎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居位八年,累進左僕射。後與韋保衡交惡,被流放儋州,並賜死。
路 皋:幷州(今山西省太原)人,宋代畫家。善畫駱駝,醉後數筆,頗具生意,時稱河東三絕之一,兼長畫鬼神。
路 彬:晉陽(......餘下全文>>
路姓名人
路朝霖 〔清〕字訪巖,一字覃叔,貴州畢節人。宣侄。清光緒二年(一八七六)翰林,四川東鄉萬縣知縣。擬道員改官河南。工詩古文辭,兼擅書法。早歲沈潛米、董兩家,晚年法李邕,益豪放遒逸。有烏蒙山人詩文集。《益州書畫錄續編》 路坯 〔清〕(一八三九至一九O二)字山夫,陝西盩厔人。官知縣,罷後居江蘇淮安,築園居焉,有葦西書屋、溫經室諸勝。工八分書,嗜金石碑版,藏異甚富。偶寫小幅梅花。《三洲畫史、志學齋雜誌》 路喬加 〔約公元前一四0年前後在世〕字、裡、生卒年均不詳,約漢武帝建元初年前後在世。樑孝王在忘憂館令諸遊士作賦,枚乘、羊勝、公孫詭、公孫乘、鄒陽等各有所作,獨喬加作鶴賦,與枚乘各得賜絹五匹。喬加的鶴賦,亦載古文苑。 路慎莊 〔清〕字子端,號小洲,陝西盩厔人。德子。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翰林,以給諫官淮陽道。藏書極富,才證精詳。丹鉛之暇,以山水自娛。沉鬱蒼潤,得公望筆意。兼工花卉,有自繪使閩紀程冊。《墨林今話續編、清畫家詩史》 路石瞻 〔清〕江南人。工擊技,與甘鳳池齊名。喜畫鷹,有英雄得路圖傳於世。《蝶陛外史、詞堪日記》 路氏 〔唐〕初制琴名手。佚名。生卒不詳。唐李肇《國史補》下:“京師又以樊氏、路氏琴為第一。路氏琴有房太尉(琯)石枕,損處惜之不理”。宋沈括《夢溪筆談·樂律》:“予曾見唐初路氏琴,木皆枯朽,殆不勝指,而其聲愈清”。 路術淳 〔約公元一六九二年前後在世〕字不詳,山東汶水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約清聖祖康熙中前後在世。工曲,著有玉馬佩傳奇,《曲海總目提要》傳於世。 路坦 〔現代〕一九三四年生。吉林公主嶺人。擅石版畫。魯迅美術學院。 路溫舒 〔約公元前七三年前後在世〕路溫舒字長君,鉅鹿東里人。生卒年不詳。約漢昭、宣二帝間前後在世。少時,父使牧羊,乃截澤中蒲爹為牒,用以為書。稍習善,求為獄小吏。因學律令,轉為獄史。太守見其而異之,署決曹史。又受《春秋》通大義。決孝廉,為山邑丞坐法免,復為郡吏。昭帝時,守廷尉史。宣帝即位,(公元前七三年)溫舒上書言宜尚德緩行。帝喜其言,遷廣陽私府長。舉文學高節。遷右扶風丞。久之,遷臨淮太守,政跡優異,卒於官。 路翔 〔清〕字漢飛,杭州人。善畫人物。《圖繪寶鑑續纂》 路學巨集 〔清〕(一七二O至一八O一)字慕堂,荊溪(今江蘇宜興)人。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舉人,官縣令。工設色花卉。卒年八十二。《墨香居畫識、畫傳編韻》 路衙推 〔宋〕善畫魚,體制純古。《圖畫見聞志》 路易司卜脫 〔清〕西洋人。乾隆(一七三六至一七九五)時以畫供奉內廷。《春明瑣事》 路于飛 〔清〕字齊園,荊溪(今江蘇宜興)人。善畫竹石,筆勢奇特。《清朝書畫家筆錄》 路澤農 〔清〕字吾徵,一字安卿,直隸曲周(今河北曲周)人。明都御史振飛字。少負奇才,外家申鳧盟兄弟,每以詩古文相切靡,又與顧亭林相友善。工琴,善畫。著有琴譜、宜軒詩。《清畫家詩史》 路振 〔公元九五七年至一O一四年〕字子發,永州祁陽人。生於周世宗顯德四年,卒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年五十八歲。幼穎悟,五歲讀孝經論語。淳化中,(公元九九二年左右)舉進士,試卮言日出賦,振所作尤典贍,擢甲科。起家大理寺評事,通判汾州。大中祥符初,(公元一OO八年)遷太常博士,左司諫,擢知制誥。振文辭溫麗,屢奏賦頌,為名輩所稱。尤長詩詠。以嗜酒,得疾卒。振著有文集二十卷。又嘗採五代末九國君臣行事作九國志,均《宋史本傳》未成而卒。 ......餘下全文>>
古代姓路的名人
路鐓 路鐓 〔清〕 (一七四八至一八O九)字墨莊,湖北漢陽人。聽政餘暇,兼精繪事,善畫山水。卒年六十二。《牧庵雜記、當湖歷代畫人傳》
路術淳 路術淳 〔約公元一六九二年前後在世〕字不詳,山東汶水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約清聖祖康熙中前後在世。工曲,著有玉馬佩傳奇,《曲海總目提要》傳於世。
路振 路振 〔公元九五七年至一O一四年〕字子發,永州祁陽人。生於周世宗顯德四年,卒於宋真宗大中祥符
七年,年五十八歲。幼穎悟,五歲讀孝經論語。淳化中,(公元九九二年左右)舉進士,試卮言日出賦,振所作尤典贍,擢甲科。起家大理寺評事,通判汾州。大中祥符初,(公元一OO八年)遷太常博士,左司諫,擢知制誥。振文辭溫麗,屢奏賦頌,為名輩所稱。尤長詩詠。以嗜酒,得疾卒。振著有文集二十卷。又嘗採五代末九國君臣行事作九國志,均《宋史本傳》未成而卒。
路慎莊 路慎莊 〔清〕字子端,號小洲,陝西��人。德子。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翰林,以給諫官淮陽道。藏書極富,才證精詳。丹鉛之暇,以山水自娛。沉鬱蒼潤,得公望筆意。兼工花卉,有自繪使閩紀程冊。《墨林今話續編、清畫家詩史》
路學巨集 路學巨集 〔清〕(一七二O至一八O一)字慕堂,荊溪(今江蘇宜興)人。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舉人,官縣令。工設色花卉。卒年八十二。《墨香居畫識、畫傳編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易司卜脫 路易司卜脫 〔清〕西洋人。乾隆(一七三六至一七九五)時以畫供奉內廷。《春明瑣事》
路鐸 路鐸 〔公元?年至一二一三年〕字宣叔,冀州人。生年不詳,卒於金宣宗貞�元年。官臺諫,有直臣之風。章宗稱其敢言,每優禮之。出為景州刺史,述十二訓以教民,詔遍諭州郡。後為孟州防禦使。貞�初,城破,投沁水死。鐸為文尚奇,詩則溫潤精緻,自成一家。有虛舟居士集《金史本傳》傳於世。
路澤農 路澤農 〔清〕字吾徵,一字安卿,直隸曲周(今河北曲周)人。明都御史振飛字。少負奇才,外家申鳧盟兄弟,每以詩古文相切靡,又與顧亭林相友善。工琴,善畫。著有琴譜、宜軒詩。《清畫家詩史》
路德延 冠氏人。光化初擢第,天佑中授拾遺。河中節度使朱友謙闢掌書記。詩三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喬加 路喬加 〔約公元前一四0年前後在世〕字、裡、生卒年均不詳,約漢武帝建元初年前後在世。樑孝王在忘憂館令諸遊士作賦,枚乘、羊勝、公孫詭、公孫乘、鄒陽等各有所作,獨喬加作鶴賦,與枚乘各得賜絹五匹。喬加的鶴賦,亦載古文苑。
路洵美 路洵美,永州祁陽人,唐相巖之孫。避地湘潭,事馬氏,署連州從事。詩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惠期 路惠期 〔明〕(約公元一六三六年前後在世)名不詳,號海來道人,江蘇宜興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約明毅宗崇禎中前後在世。工作曲,作有《鴛鴦絛》傳奇,劇中《虜蠢》諸出,寫滿兵侵明,並痛罵明朝邊將的無能,故在清乾隆間成為禁書。
路于飛 路于飛 〔清〕字齊園,荊溪(今江蘇宜興)人。善畫竹石,筆勢奇特。《清朝書畫家筆錄》
路皋 〔宋〕幷州(今山西陽曲)人。畫橐馬,不過數筆而成,頗全生意。《畫繼、圖繪寶鑑》
路德 〔清〕(一七八四至一八五一)字潤生,號鷺洲,陝西��人。嘉慶十四年(一八O九)進士,入......餘下全文>>
路姓的由來是什麼?歷史上有哪些姓路的名人?
路姓由來
一、姓氏源流
路(Lù)路姓礎出有六:
1、出自姬姓,為黃帝后裔。據《唐太原令路公碑》、《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曾孫帝嚳之孫曰玄元,因功封於路中,歷虞夏稱侯,子孫以國為氏。
2、出自姜姓,為炎帝后裔。據《元和姓纂》所載,黃帝封炎帝庶子於潞地(今山西省長治一帶),春秋時有潞子嬰兒,其後以封地為氏,後去三點水為路姓。
3、出自妘姓,為陸終後裔(其實亦為黃帝后裔)。據《困學紀聞》與《姓考》所載,黃帝裔孫陸終,第四子名求言(一名鄶子),受封於路,子孫以路為姓。
4、以縣名得姓。據《姓氏急就篇注》所載,路,原作潞,初為水名,後為縣名(故城在今北京市通縣東八里),居者有以縣名為氏者。
5、出自隗姓,炎帝之裔。黃帝封炎帝之裔於路,即春秋時赤狄潞子(今山西省潞城一帶),國人稱潞氏,後滅於晉,子孫以國為氏(疑與姜姓同源)。潞又寫作路,也稱路氏。
6、出自他族。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沒路真氏後改為路姓;今滿、侗、景頗等民族亦有此姓。
歷史人物:路鐓、路振、路慎莊、路學巨集、路鐸、路澤農、路喬加、路惠期、路翔、路粹、路皋、路德……
中國有姓路的嗎
有
一、姓氏源流
路(Lù)路姓源出有六:
1、出自姬姓,為黃帝后裔。據《唐太原令路公碑》、《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曾孫帝嚳之孫曰玄元,因功封於路中,歷虞夏稱侯,子孫以國為氏。
2、出自姜姓,為炎帝后裔。據《元和姓纂》所載,黃帝封炎帝庶子於潞地(今山西省長治一帶),春秋時有潞子嬰兒,其後以封地為氏,後去三點水為路姓。
3、出自妘姓,為陸終後裔(其實亦為黃帝后裔)。據《困學紀聞》與《姓考》所載,黃帝裔孫陸終,第四子名求言(一名鄶子),受封於路,子孫以路為姓。
4、以縣名得姓。據《姓氏急就篇注》所載,路,原作潞,初為水名,後為縣名(故城在今北京市通縣東八里),居者有以縣名為氏者。
5、出自隗姓,炎帝之裔。黃帝封炎帝之裔於路,即春秋時赤狄潞子(今山西省潞城一帶),國人稱潞氏,後滅於晉,子孫以國為氏(疑與姜姓同源)。潞又寫作路,也稱路氏。
6、出自他族。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沒路真氏後改為路姓;今滿、侗、景頗等民族亦有此姓。
得姓始祖:玄元。黃帝子名玄囂,玄囂生子帝嚳,即高辛氏。帝嚳有子摯,摯生子玄元,在唐堯時為部落首領,後玄元因功被封為路中侯,歷經虞舜時期和夏朝,一直為侯爵,其子孫以國為氏,稱路姓。並尊玄元為路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佈
路姓源起十分龐雜,在兩漢時期見諸史冊之路姓已經十分搶眼,如有鉅鹿東里(今河北平鄉西南)人路溫舒,漁陽(今北京密雲)人路人,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人路建,陳留(治今河南開封)人路粹,太原(今屬山西)人路佛……。可見在此際,路姓已分佈於今河北、北京、河南、山西等北方大地,並且已有路姓落籍四川。魏晉南北朝時期,路姓繁衍得依舊興盛,尤其在今河南省境,路姓就出現了五個郡望:即襄城郡、陳留郡、河南郡、內黃縣、潁川郡。表明在今河南之襄城、開封、洛陽、內黃、禹縣一帶路姓人枝繁葉茂,風光顯赫。除此之外,路姓人在今河北大名、寧夏固原、陝西西安一帶也形成大的聚落,並且人丁興旺,一直延續到隋唐兩朝。尤可一提的是繁衍在今河北大名的路姓人,在此際竟現於史,名人不斷。當然,此際劇烈的社會動盪,也導致數量眾多的路姓人取道南下江南,並且在今浙江金華一帶形成路姓東陽郡望。隋唐時代,路姓上述郡望依舊興盛,並且以陽平等路姓郡望為中心擴充套件至今山東境內,如唐代宰相路巖為魏州冠氏(今山東冠縣)人,其家族在當地頗具盛名,世代顯貴,而且人口繁衍興盛,後路巖因故被貶嶺外,其子避地湖南,住永州祁陽,當為路姓入湖南之始。宋時,其後路振由永州祁陽徙居潭州湘潭(今屬湖南)。明初,山西路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河北、山東、天津等地。此後至清,路姓由於仕宦、謀生、避災等原因散居全國各地。如今,路姓在全國分佈較廣,尤以河北、山東、安徽、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之路姓約佔全國漢族路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一。路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五十一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七。
三、歷史名人
路 雄:陽平人,北魏大將。因從軍征伐立下大功,官至伏波將軍,奉車都尉。
路 隋:陽平人,唐代大臣。舉明經第。歷遷左補闕、侍講學士、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文宗鼎,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位同宰相),監修國史。後出任鎮海軍節度使。有《平淮西記》。
路 巖: 魏州冠氏人,唐代大臣。進士出身,歷遷屯田員外郎、翰林學士,以兵部郎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居位八年,累進左僕射。後與韋保衡交惡,被流放儋州,並賜死。
路 皋:幷州(今山西省太原)人,宋代畫家。善畫駱駝,醉......餘下全文>>
路姓的分佈
路氏是一個多民族、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五十二位,人口約一百零四萬六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65%左右。路氏源起十分龐雜,在兩漢時期見諸史冊之路氏族人已經十分搶眼,如有鉅鹿東里人(今河北平鄉)人路溫舒、漁陽人(今北京密雲)路人、蜀郡人(今四川成都)路建、陳留人(今河南開封)路粹、太原人(今山西太原)路佛……等等。可見在此際路氏族人已分佈於今河北、北京、河南、山西等北方大地,並且已有路氏落籍四川。魏、晉、南北朝時期,路氏族人繁衍得依舊興盛,尤其在今河南省境,路氏就出現了五個郡望:即襄城郡、陳留郡、河南郡、內黃縣、潁川郡。表明在今河南之襄城、開封、洛陽、內黃、禹縣一帶路氏族人枝繁葉茂,風光顯赫。除此之外,路氏人在今河北大名、寧夏固原、陝西西安一帶也形成大的聚落,並且人丁興旺,一直延續到隋唐兩朝。尤可一提的是繁衍在今河北大名的路氏族人,在此際竟現於史,名人不斷,此際劇烈的社會動盪,也導致數量眾多的路氏人取道南下江南,並且在今浙江金華一帶形成路氏東陽郡望。隋、唐時期,路氏族人依舊興盛,並且以陽平等路氏郡望為中心擴充套件至今山東境內,如唐朝宰相路巖為魏州冠氏人(今山東冠縣),其家族在當地頗具盛名,世代顯貴,而且人口繁衍興盛,後路巖因故被貶嶺外,其子避地湖南,住永州祁陽,當為路氏族人入湖南之始。宋朝時期,路振由永州祁陽徙居潭州湘潭(今湖南湘潭)。明朝初期,山西路氏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河北、山東、天津等地。至清朝時期,路氏族人由於仕宦、謀生、避災等原因散居全國各地。例如,商丘市寧陵縣路氏一族,先祖在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奉詔自山西洪洞縣遷至今寧陵縣,繁延至今歷六百多年二十六世,現族眾分居在商丘市的寧陵、睢縣、柘城、民權、夏邑、虞城六個縣梁園、睢陽二區、周口市的開發區、淮陽縣、鄲城縣、太康縣,開封的杞縣等地。2000年春重修族譜,在譜族眾一萬六千餘人。如今,路氏族人在全國分佈較廣,尤以河北、山東、安徽、河南等省多此姓,這四省之路氏約佔全國路氏人口的70%左右。
從古至今姓紀的名人有哪些??
紀 瞻:(公元253~324年),字思遠,丹陽秣陵人(今江蘇南京)。著名晉朝大臣。
紀 昌:(生卒年待考),著名戰國時期神箭手。
紀 信:(生卒年待考),四川南充關文鎮扶龍村人,著名秦末漢初將領。
紀少瑜:(生卒年待考),著名南朝文士。
紀君祥:(生卒年待考),又名紀天祥,大都人(今北京)。著名元朝戲曲作家。
紀映淮:(生卒年待考),女,小字阿男,上元人。著名清朝詩人。
紀 昭:(生卒年待考),字懋園,號悟軒,直隸獻縣人(今河北河間)。著名清朝大臣。
紀 昀:(公元1724~1805年),字曉嵐,一字春帆,號雲石,紀昭之弟,直隸獻縣人(今河北河間)。著名清朝學者、文學家。
紀玉良:(公元1917~2002年),原名紀雲峰,曾用名紀應甫,祖籍北京。著名當代京劇老生演員。
紀登奎:(公元1923~1988年),山西武鄉人。原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
紀亭榭:(公元1914~今),黑龍江東寧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紀惟正:(生卒年待考),著名國民革命軍海軍少將,臺灣省海軍第二撫六戰隊戰隊長。
紀 政:(公元1944~今),女,臺灣新竹人。著名臺灣運動員。
歷史上的路姓名人
路朝霖
〔清〕字訪巖,一字覃叔,貴州畢節人。宣侄。清光緒二年(一八七六)翰林,四川東鄉萬縣知縣。擬道員改官河南。工詩古文辭,兼擅書法。早歲沈潛米、董兩家,晚年法李邕,益豪放遒逸。有烏蒙山人詩文集。《益州書畫錄續編》
路坯
〔清〕(一八三九至一九O二)字山夫,陝西盩厔人。官知縣,罷後居江蘇淮安,築園居焉,有葦西書屋、溫經室諸勝。工八分書,嗜金石碑版,藏異甚富。偶寫小幅梅花。《三洲畫史、志學齋雜誌》
路喬加
〔約公元前一四0年前後在世〕字、裡、生卒年均不詳,約漢武帝建元初年前後在世。樑孝王在忘憂館令諸遊士作賦,枚乘、羊勝、公孫詭、公孫乘、鄒陽等各有所作,獨喬加作鶴賦,與枚乘各得賜絹五匹。喬加的鶴賦,亦載古文苑。
路慎莊
〔清〕字子端,號小洲,陝西盩厔人。德子。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翰林,以給諫官淮陽道。藏書極富,才證精詳。丹鉛之暇,以山水自娛。沉鬱蒼潤,得公望筆意。兼工花卉,有自繪使閩紀程冊。《墨林今話續編、清畫家詩史》
路石瞻
〔清〕江南人。工擊技,與甘鳳池齊名。喜畫鷹,有英雄得路圖傳於世。《蝶陛外史、詞堪日記》
路氏
〔唐〕初制琴名手。佚名。生卒不詳。唐李肇《國史補》下:“京師又以樊氏、路氏琴為第一。路氏琴有房太尉(琯)石枕,損處惜之不理”。宋沈括《夢溪筆談·樂律》:“予曾見唐初路氏琴,木皆枯朽,殆不勝指,而其聲愈清”。
路術淳
〔約公元一六九二年前後在世〕字不詳,山東汶水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約清聖祖康熙中前後在世。工曲,著有玉馬佩傳奇,《曲海總目提要》傳於世。
路坦
〔現代〕一九三四年生。吉林公主嶺人。擅石版畫。魯迅美術學院。
路溫舒
〔約公元前七三年前後在世〕路溫舒字長君,鉅鹿東里人。生卒年不詳。約漢昭、宣二帝間前後在世。少時,父使牧羊,乃截澤中蒲爹為牒,用以為書。稍習善,求為獄小吏。因學律令,轉為獄史。太守見其而異之,署決曹史。又受《春秋》通大義。決孝廉,為山邑丞坐法免,復為郡吏。昭帝時,守廷尉史。宣帝即位,(公元前七三年)溫舒上書言宜尚德緩行。帝喜其言,遷廣陽私府長。舉文學高節。遷右扶風丞。久之,遷臨淮太守,政跡優異,卒於官。
路翔
〔清〕字漢飛,杭州人。善畫人物。《圖繪寶鑑續纂》
路學巨集
〔清〕(一七二O至一八O一)字慕堂,荊溪(今江蘇宜興)人。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舉人,官縣令。工設色花卉。卒年八十二。《墨香居畫識、畫傳編韻》
路衙推
〔宋〕善畫魚,體制純古。《圖畫見聞志》
路易司卜脫
〔清〕西洋人。乾隆(一七三六至一七九五)時以畫供奉內廷。《春明瑣事》
路于飛
〔清〕字齊園,荊溪(今江蘇宜興)人。善畫竹石,筆勢奇特。《清朝書畫家筆錄》
路澤農
〔清〕字吾徵,一字安卿,直隸曲周(今河北曲周)人。明都御史振飛字。少負奇才,外家申鳧盟兄弟,每以詩古文相切靡,又與顧亭林相友善。工琴,善畫。著有琴譜、宜軒詩。《清畫家詩史》
路振
〔公元九五七年至一O一四年〕字子發,永州祁陽人。生於周世宗顯德四年,卒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年五十八歲。幼穎悟,五歲讀孝經論語。淳化中,(公元九九二年左右)舉進士,試卮言日出賦,振所作尤典贍,擢甲科。起家大理寺評事,通判汾州。大中祥符初,(公元一OO八年)遷太常博士,左司諫,擢知制誥。振文辭溫麗,屢奏賦頌,為名輩所稱。尤長詩詠。以嗜酒,得疾卒。振著有文集二十卷。又嘗採五代末九國君臣行事作九國志,均《宋史本傳》未成而卒。
路鐸
〔公元?年至一二一三......餘下全文>>
有多少人姓路?誰有相關資料?
一、姓氏源流 路(Lù)路姓源出有六: 1、出自姬姓,為黃帝后裔。據《唐太原令路公碑》、《新唐書· 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曾孫帝嚳之孫曰玄元,因功封於路中, 歷虞夏稱侯,子孫以國為氏。 2、出自姜姓,為炎帝后裔。據《元和姓纂》所載, 黃帝封炎帝庶子於潞地(今山西省長治一帶),春秋時有潞子嬰兒, 其後以封地為氏,後去三點水為路姓。 3、出自妘姓,為陸終後裔(其實亦為黃帝后裔)。據《困學紀聞》 與《姓考》所載,黃帝裔孫陸終,第四子名求言(一名鄶子), 受封於路,子孫以路為姓。 4、以縣名得姓。據《姓氏急就篇注》所載,路,原作潞, 初為水名,後為縣名(故城在今北京市通縣東八里), 居者有以縣名為氏者。 5、出自隗姓,炎帝之裔。黃帝封炎帝之裔於路, 即春秋時赤狄潞子(今山西省潞城一帶),國人稱潞氏,後滅於晉, 子孫以國為氏(疑與姜姓同源)。潞又寫作路,也稱路氏。 6、出自他族。據《魏書·官氏志》所載, 北魏沒路真氏後改為路姓;今滿、侗、景頗等民族亦有此姓。 ★★★得姓始祖:玄元。黃帝子名玄囂,玄囂生子帝嚳,即高辛氏。 帝嚳有子摯,摯生子玄元,在唐堯時為部落首領, 後玄元因功被封為路中侯,歷經虞舜時期和夏朝,一直為侯爵, 其子孫以國為氏,稱路姓。並尊玄元為路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佈 路姓源起十分龐雜,在兩漢時期見諸史冊之路姓已經十分搶眼, 如有鉅鹿東里(今河北平鄉西南)人路溫舒,漁陽(今北京密雲) 人路人,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人路建,陳留(治今河南開封) 人路粹,太原(今屬山西)人路佛……。可見在此際, 路姓已分佈於今河北、北京、河南、山西等北方大地, 並且已有路姓落籍四川。魏晉南北朝時期,路姓繁衍得依舊興盛, 尤其在今河南省境,路姓就出現了五個郡望:即襄城郡、陳留郡、 河南郡、內黃縣、潁川郡。表明在今河南之襄城、開封、洛陽、 內黃、禹縣一帶路姓人枝繁葉茂,風光顯赫。除此之外, 路姓人在今河北大名、寧夏固原、陝西西安一帶也形成大的聚落, 並且人丁興旺,一直延續到隋唐兩朝。 尤可一提的是繁衍在今河北大名的路姓人,在此際竟現於史, 名人不斷。當然,此際劇烈的社會動盪, 也導致數量眾多的路姓人取道南下江南, 並且在今浙江金華一帶形成路姓東陽郡望。隋唐時代, 路姓上述郡望依舊興盛, 並且以陽平等路姓郡望為中心擴充套件至今山東境內, 如唐代宰相路巖為魏州冠氏(今山東冠縣)人, 其家族在當地頗具盛名,世代顯貴,而且人口繁衍興盛, 後路巖因故被貶嶺外,其子避地湖南,住永州祁陽, 當為路姓入湖南之始。宋時,其後路振由永州祁陽徙居潭州湘潭( 今屬湖南)。明初,山西路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 被分遷於河南、河北、山東、天津等地。此後至清,路姓由於仕宦、 謀生、避災等原因散居全國各地。如今,路姓在全國分佈較廣, 尤以河北、山東、安徽、河南等省多此姓, 上述四省之路姓約佔全國漢族路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一。 路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五十一位的姓氏,人口較多, 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七。 三、歷史名人 路雄:陽平人,北魏大將。因從軍征伐立下大功,官至伏波將軍, 奉車都尉。 路隋:陽平人,唐代大臣。舉明經第。歷遷左補闕、侍講學士、 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文宗時,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位同宰相),監修國史。後出任鎮海軍節度使。有《平淮西記》。 路巖: 魏州冠氏人,唐代大臣。進士出身,歷遷屯田員外郎、翰林學士, 以兵部郎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居位八年,累進左僕射。 後與韋保衡交惡,被流放儋州,並賜死。 路皋:幷州(今山西省太原)人,宋代......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