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過年風俗?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4日

漢族過春節的風俗習慣

漢族的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裡,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穀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贊助廣告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貼“赤口”

在中國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裡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內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歲次甲戌正月初三日當對神前香火前門釘斷四方男女赤口賊盜火星一切禍災歸天大吉大利”),貼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則,等於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向外流一樣。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難,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

贊助廣告

“送年”

一般晚上舉行送年儀式,是送諸神和祖先回天。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兩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年畫:財神

祭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 上海舊曆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開啟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 在北方還有吃餃子的習俗預兆招財進寶。

路頭神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初五日是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頗為壯觀。

路頭又稱“五路神......餘下全文>>

漢族人民過年風俗

中國春節習俗

祭 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麵做成的糖瓜等。然後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在唐代著作《輦下歲時記》中,間有"以酒糟塗於灶上使司命(灶王爺)醉酒"的記載。人們用糖塗完灶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上天了。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子裡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著火叩頭,邊燒邊禱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壯馬,有草料, 一路順風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請對玉皇進好言。

送灶君時,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數名,喬裝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為"送灶神",以此換取食物。

送灶習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為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灶即事》詩: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他在《送灶日漫筆》一文中說:"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子那麼大小,在我們那裡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本意是在請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魯迅詩中提到"黃羊"的典故,出於《後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後,暴至鉅富。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後常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陰子方看見灶神,殺黃羊祭祀,後來交了好運。從此,殺黃羊祭灶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唐宋時祭灶的供......餘下全文>>

中國漢族的 新年風俗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

中國最早稱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從哪日算起,在漢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夏朝的夏曆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曆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才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這是夏曆,亦即農曆或陰曆,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曆(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曆(公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叫“元旦”。

今天所說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並將公曆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改為“春節”。

漢族的春節習俗

你是漢族的嗎?我是!

漢族人過春節的習俗有:貼春聯,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拜年(磕頭),散壓歲錢……

漢族春節

農曆一月一日叫"春節",是我歷史上最隆重、最熱鬧和節期最長的傳統節日。農曆的一月,又稱"正月",就是一年開始的那個月,農曆一月一日,習慣叫正月初一,又稱為元日、正日、元正、正朝、三元(即年之元、月之元、日之元)。一般人又宣呼它為"新年"、"年初一"、"大年初一"等。過年的習俗在我國由來已久,據傳在夏禹制定"星曆"時就已經開始,經過長期的演變與發展,一直沿襲至今。辛亥革命後,我國採用世界通用的公曆(陽曆)紀年,把農曆正月初一改稱"春節",但民間仍不盛行。1949年中國人民政洽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決議,"春節"之名進一步確定。

今天,我國漢族和其他許多少數民族仍然把春節視為"一元復始,永珍更新"的日子。多年以來,人們總是用傳統與現代文明結合的各種方式歡度春節。每當除夕之夜十二點新年鐘聲敲響時,全國城鄉便立即鞭炮齊鳴,火花沖天,神州大地,一片歡騰。天亮之後,人們吃了別具風味的早餐,便穿著節日盛裝,或客氣洋洋地往來道賀,或到娛樂場所遊玩觀賞,喜慶氣氛一直要延續數日。舊時,人們是在於時的歡慶聲和鞭炮聲中進入新年的。許多地方新年的第一件事是饒子時香,然後吃半夜餐、睡覺。早上起床,穿著全新的鞋帽衣褲,打扮一新,第一件事就是開門放炮--有"開門大吉"之意,認為越早越好,炮聲要越響越好。初一早餐,以象徵吉祥、幸福的食品為佳。南方人大多喜歡吃湯元,俗稱"元寶",以祝福閤家團圓;有的剛吃掛麵,麵條下鍋不能打斷,越長起好,俗稱"長壽麵",以示福壽綿長;北方人多愛吃餃子。餃子原為除夕守歲的半夜餐品,名稱的由來大概迎新辭舊交替於子時的"更歲交子"之意,諧"交子"這音。後來,人們把吃餃子的時間改在天亮後的初一早晨。早餐後,人們開始拜年,家中拜畢,再於親屬友朋中互拜。見面時大多以"恭喜發財"、"新年快樂"之語祝賀。受拜之家總愛留吃湯元、餃子,或以茶點熱情招待。初二開始,至親密友間輪流走仿賀年,主人家設豐盛酒席招待。此俗根據親朋多少為限,少則三四天,多則延續至正旦十五。初一或過後幾天,民間大多要上墳燒香,於祖宗墓前向已故先人拜年。

過去大年初一,許多地區有"說春"、"送財神"的習俗。由乞丐裝扮成"春官"、"財神"依次向各家分送用紅紙印製的"春牛圖"或"財神圖"。屆時,向主人說些吉樣幸福之類的賀語,然後主人家給打發些喜錢。許多善男信女常於此日遊朝附近寺廟,焚香拜佛,抽籤占卜,祈求新年一帆風順,幸福美好。以前,初一這天的忌諱頗多:倒水、掃地、倒灰渣、動土、用針和剪刀都是所謂有損吉祥的行為,是絕對不能作的;鬼、死、喪、病、哭、舊、破之類的字語是不吉利的象徵,大人是說不得的,對小孩也將讓其儘量避免,大人常於三十夜反覆叮囑,恐小孩萬一誤言,則於壁間貼一紅紙條,上書"童言無忌"等語。如今,歷史上一度盛行的許多過年習俗中的迷信內容已逐步廢止,代......餘下全文>>

漢族過春節的習俗

漢族人過春節的習俗有:貼春聯,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拜年(磕頭),散壓歲錢……

漢族春節

農曆一月一日叫"春節",是我歷史上最隆重、最熱鬧和節期最長的傳統節日。農曆的一月,又稱"正月",就是一年開始的那個月,農曆一月一日,習慣叫正月初一,又稱為元日、正日、元正、正朝、三元(即年之元、月之元、日之元)。一般人又宣呼它為"新年"、"年初一"、"大年初一"等。過年的習俗在我國由來錠久,據傳在夏禹制定"星曆"時就已經開始,經過長期的演變與發展,一直沿襲至今。辛亥革命後,我國採用世界通用的公曆(陽曆)紀年,把農曆正月初一改稱"春節",但民間仍不盛行。1949年中國人民政洽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決議,"春節"之名進一步確定。

今天,我國漢族和其他許多少數民族仍然把春節視為"一元復始,永珍更新"的日子。多年以來,人們總是用傳統與現代文明結合的各種方式歡度春節。每當除夕之夜十二點新年鐘聲敲響時,全國城鄉便立即鞭炮齊鳴,火花沖天,神州大地,一片歡騰。天亮之後,人們吃了別具風味的早餐,便穿著節日盛裝,或客氣洋洋地往來道賀,或到娛樂場所遊玩觀賞,喜慶氣氛一直要延續數日。舊時,人們是在於時的歡慶聲和鞭炮聲中進入新年的。許多地方新年的第一件事是饒子時香,然後吃半夜餐、睡覺。早上起床,穿著全新的鞋帽衣褲,打扮一新,第一件事就是開門放炮--有"開門大吉"之意,認為越早越好,炮聲要越響越好。初一早餐,以象徵吉祥、幸福的食品為佳。南方人大多喜歡吃湯元,俗稱"元寶",以祝福閤家團圓;有的剛吃掛麵,麵條下鍋不能打斷,越長起好,俗稱"長壽麵",以示福壽綿長;北方人多愛吃餃子。餃子原為除夕守歲的半夜餐品,名稱的由來大概迎新辭舊交替於子時的"更歲交子"之意,諧"交子"這音。後來,人們把吃餃子的時間改在天亮後的初一早晨。早餐後,人們開始拜年,家中拜畢,再於親屬友朋中互拜。見面時大多以"恭喜發財"、"新年快樂"之語祝賀。受拜之家總愛留吃湯元、餃子,或以茶點熱情招待。初二開始,至親密友間輪流走仿賀年,主人家設豐盛酒席招待。此俗根據親朋多少為限,少則三四天,多則延續至正旦十五。初一或過後幾天,民間大多要上墳燒香,於祖宗墓前向已故先人拜年。

過去大年初一,許多地區有"說春"、"送財神"的習俗。由乞丐裝扮成"春官"、"財神"依次向各家分送用紅紙印製的"春牛圖"或"財神圖"。屆時,向主人說些吉樣幸福之類的賀語,然後主人家給打發些喜錢。許多善男信女常於此日遊朝附近寺廟,焚香拜佛,抽籤占卜,祈求新年一帆風順,幸福美好。以前,初一這天的忌諱頗多:倒水、掃地、倒灰渣、動土、用針和剪刀都是所謂有損吉祥的行為,是絕對不能作的;鬼、死、喪、病、哭、舊、破之類的字語是不吉利的象徵,大人是說不得的,對小孩也將讓其儘量避免,大人常於三十夜反覆叮囑,恐小孩萬一誤言,則於壁間貼一紅紙條,上書"童言無忌"等語。如今,歷史上一度盛行的許多過年習俗中的迷信內容已逐步廢止,代之而起的是時代所賦予的......餘下全文>>

漢族春節習俗有哪些?

漢族的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餈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

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如年夜飯,尤為講究:一是全家務必聚齊,因故未回者必須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體現團圓之意;二是飯食豐盛,重視“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餃子叫“萬萬順”,酒水叫“長流水”,雞蛋叫“大元寶”,金魚叫“年年有餘”;這條魚準看不準吃,名為“看餘”,必須留待初一食用.北方無魚的地區,多是刻條木頭魚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為祖輩居上。孫輩居中,父輩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飲酒。吃飯時關門閉戶,熱鬧盡興而止。

除夕的家宴菜餚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舊時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乾飯,燉豬肉、牛羊肉、燉雞,再做幾個炒菜。陝西家宴一般為四大盤、八大碗,四大盤為炒菜和冷盤,八大碗以燴菜、燒菜為主。安徽南部僅肉類菜餚就有紅燒肉、虎皮肉、肉圓子、木須肉、粉蒸肉、燉肉及豬肝、豬心、豬肚製品,另外還有各種炒肉片、炒肉絲等。湖北東部地區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為蒸全魚、蒸全鴨、蒸全雞;“三糕”是魚糕、肉糕、羊糕;

“三丸”是魚丸、肉丸、藕丸。哈爾濱一帶一般人家炒8個、10個或12、16個菜不等,其主料無非是雞鴨魚肉和蔬菜。贛南的年夜飯一般為12 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為“十大碗”,討“十全十福”之彩,以雞鴨魚肉及各種蔬菜為主。江西南昌地區一般十多道菜,講究四冷、四熱、八大菜、兩個湯。

各地除夕家宴上都有一種或幾種必備的菜,而這些菜往往具有某種吉祥的含義。比如蘇州一帶,餐桌上必有青菜(則安樂菜)、黃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懇懇)。湘中南地區必有一條一公斤左右的鯉魚,稱“團年魚”,必有一個3公斤左右的豬肘子,稱“團年肘子”。皖中、皖南餐桌上有兩條魚,一條完整的鯉魚,只能看卻不許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餘,另一條是鰱魚,可以吃,象徵連子連孫,人丁興旺。祁門家宴的第一碗萊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筍、蝦米、鮮肉等製成,含義為“和氣生財”。

合肥的飯桌上有一碗“雞膽豆”,意思是”抓錢發財”。管家人要吃一隻雞腿,名為“抓錢爪”,意味著明年招財財進寶。安慶的當家人要在飯前先吃一碗麵條,叫“錢串子”。南昌地區必食年糕、紅燒魚、炒米粉、八寶飯、煮糊羹,其含義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魚、糧食豐收、稻米成串、八寶進財、年年富裕。

北方地區春節喜吃餃子,其寓意團圓,表示吉利和辭舊迎新。為了增加節日的氣氛和樂趣,歷代人們在餃子餡上下了許多功夫,人們在餃子裡包上錢,誰吃到來年會發大財;在餃子裡包上蜜糖,誰吃到意味著來年生活甜蜜等等。據傳說,古時有年獸專於年夜侵擾人間,人們為了驅趕年獸,年夜守歲,將“賜福鎮宅聖君”鍾馗真神、鬱磊、秦瓊、敬德神像貼於門上辟邪,放鞭炮、掛紅燈嚇跑年獸。

春節我國的廣大地區自唐朝以來就有請真鍾馗進家門的習俗,春節期間鍾馗是門神、護福、鎮宅、驅年獸的神,“賜福鎮宅,唯真鍾馗”,“拜請鍾馗,中榜得魁”,“鍾馗真神顯,送咱福祿壽禧安”。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在春節期間大家還舉行鬧鐘馗、跳鍾馗、耍社火、扭秧歌、敲鑼鼓等民俗活動。

經西安鍾馗文化藝術研究所專家考證,自晉代以來請真鍾馗、跳鍾馗、鬧鐘馗,就是春節和端午節的......餘下全文>>

漢族過年的風俗

包餃子,貼春聯,放鞭炮,拜年,祭灶,掃塵等

從臘月初八開始,臘八粥的香味,最先使過年的氣氛在家家戶戶呈現出來。臘八粥的配製特別豐富:紅棗、栗子、薏仁米、花生、芝麻、核桃仁、松子、杏仁、雜豆瓣及五顏六色的各樣果脯,遠遠不止八種。親朋好友之間,還有互相饋贈臘八粥的習俗。另外,祖國南北在臘八粥的內容中也有一些差異。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兒”,是民間祭灶的日子,家家戶戶都鄭重其事地舉行祭灶儀式。據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昇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一年的善惡,供玉皇據以賞罰,於是,百姓們供上紅燭、糖瓜,企望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據說七天以後大年三十晚上,他還要與眾神同來人間過年,屆時各家則舉行“接神”、“接灶”儀式。

臘月二十四,為“掃房日”,此後家家戶戶煥然一新,各店鋪、百姓人家,新貼的春聯鮮豔奪目,顯示著家富人寧,紅紅火火的鴻福盛景。

除夕這天,祭祖、接神、接灶、好不熱鬧。大家已不再勞作,遊子們千里迢迢,也要趕回來,閤家歡聚一堂。北方人包水餃,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取其吉祥如意的好徵兆。除夕通宵燈火齊明,人們辭歲守歲,盡情娛樂。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四面八方鞭炮齊鳴,歡慶活動進入高潮。初一一大早,熱熱鬧鬧的拜年便拉開了序幕。

少數民族過年的習俗與我們漢族一樣麼

不一樣,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的慶祝方式,只是現在的很多少數民族都隨了漢族的習俗,和漢族沒什麼區別了

相關問題答案
漢族的過年風俗?
漢族的節日風俗?
漢族的春節風俗?
苗族的過年民風民俗?
傣族的飲食風俗?
傣族的節日風俗?
怒族的節日風俗?
普米族的節日風俗?
滿族的節日風俗?
苗族的節日風俗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