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學說與五臟的關係?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5日

五行與五臟的關係

五臟: 肺、 肝、 腎 、 心、 脾 五行: 金、 木、 水 、 火、 土 五味: 辛、 酸、 鹹 、 苦、 甘 中醫根據五行的特性,來描述五臟的某些生理特性和功能作用。如木性可曲可直,條順而暢達,肝屬木,其特點是喜條達而惡抑鬱,並有疏洩之功能;火性溫熱而炎上,心屬火,其特點是心陽有溫煦之功能,心火易於上炎;土性敦厚,有生化萬物之特性,脾屬土,其特點是有消化水谷,運輸精微,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又為氣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肅收斂,肺屬金,其特點是具有清宣肅降之功能;水性潤下,有下行、閉藏之性,腎屬水,其特點是主水液代謝之蒸化排洩,並有藏精功能。 五行說認為,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係。相生即相互資生和相互助長。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即相互制約和約束。五行的相剋次序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果五行相生相剋太過或不及,就會破壞正常的生克關係,而出現相乘或相侮的情況。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對被克的一行剋制太過。比如,木過於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剋制木時,木就會過度地克土,使土更虛,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過,使克它的一行無法制約它,反而被它所剋制,所以又被稱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況下水克火,但當水太少或火過盛時,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會被火燒乾,即火反克或反侮水。相生相剋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生,事物就無法發生和生長;而沒有克,事物無所約束,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協調關係。只有保持相生相剋的動態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發生與發展.相生相剋的關係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於解釋五臟之間的關係憨臟腑間的病理影響,和相應的診斷和治療。 五臟之間相互資生的關係,可用五行相生來闡明。如腎(水)藏精,肝(木)藏血,腎精可化生肝血,此即腎水滋養肝木,即水生木;肝(木)藏血,心(火)主血脈,肝之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功能正常,則有助於心主血脈功能的正常發揮,此即肝木上濟心火,即木生火;心(火)主血脈,又主神志,脾(土)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又主統血,心之陽熱可以溫運脾陽,心主血脈功能正常,血能榮脾,脾才能發揮主運化、生血、統血之功能,此即心火溫脾土,即火生土;脾(土)能轉輸精微,益氣以充肺(金),從而維持肺主氣之功能,此為脾氣生養肺氣,即土生金;肺(土)主氣,職司清肅,腎(水)主藏精納氣,肺氣肅降則有助於腎精之閉藏和氣之攝納,肺氣肅降,水道通調,又能促進腎主水功能的發揮,此即肺金滋養腎水,即金生水。同樣,五行相剋的關係也用於五臟間相互制約的關係。如肺(金)氣清肅下降,氣機調暢,可以抑制肝(木)陽上亢,此即金克木;肝(木)的條達,可以疏洩脾(土)的壅滯,此即木克土;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的泛濫,此即土克水;腎(水)的滋潤,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此即水克火;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此即火克金。 五行生剋也用於解釋臟腑間的病理影響。如肝病可以傳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響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響,即木鬱土虛或土壅木鬱;肝病還可以影響心,為母病及子;影響肺,為木侮金;影響腎,為子病及母。其他臟腑病變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剋乘侮的關係,說明這些在病理上相互影響。 中醫理論認為,五行中的五味與人體五臟六腑相對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五味之於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肺主氣,心主血脈,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飲食因重視這些宜忌原則,合理利用五味,促進人體健康,避免因過分......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五行學說與五臟的功能有何聯絡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在中醫裡,用五行描述人體五臟系統(肝心脾肺腎)的功能和關係

(1)五臟之間的相生: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濟心叮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之陽氣可以問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運化水谷之精氣可以益肺;肺生腎就是金生水,如肺氣清肅則津氣下行以資腎;腎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腎藏精以滋養肝的陰血等等。

(2)五臟之間的相剋:肺(金)的清肅下降,可抑制肝(木)陽的上亢,即金克木;肝(木)的條達,可以疏瀉脾(土)的壅滯,即木克土;脾(土)的運化,可以防止腎(水)水的泛濫,即土克水;腎(水)陰的上濟,可以制約心(火)陽亢烈,即水克火;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的清肅太過,即火克金。

贊助廣告

參考資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393312358.html

利用五行學說談五官、情志與臟腑關係

一人之身的五臟也有五行:心屬火對應五色的紅色,肝屬木對應五色的綠色,肺屬金對應五色的白色,脾屬土對應五色的黃色,腎屬水對應五色的黑色。

恨怨惱怒煩不良情志,又傷害對應的五臟。恨怨惱怒煩,人生五毒丸,半丸就得病,一丸就送命!

(肝肺心腎脾對應仁義禮智信,對應五行木金火水土,對應人身筋,皮毛,血脈,骨,肌肉。對應風水東西南北中。對應角jué、商shānɡ、徵zhǐ、羽yǔ、宮ɡōnɡ五音 (題外話:這就是音樂療病的原理;酸入肝,辣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甜入脾,凡是食物都有寒熱溫涼平的屬性,這也就是藥食同源,寓醫於食可以治病的原理,大道至簡,道不遠人!對應的分泌體液:肝開竅於目為淚;肺開竅於鼻為涕;心開竅於舌心血變現為汗;腎開竅於耳為唾液;脾開竅於脣為涎液!可以對照診病,辯證施治,頤養天年 ;另外肝開竅於目主神;肺開竅於鼻主魄;腎開竅於耳主志,耳聰目明,精滿神旺氣足自然事業有成,這也就是中國的相術的基礎依據。)

身家國同構,天地人合一。

中國古代的智者,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向天學,向地學,向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學,大道至簡,取象比類,把世界分成金木水火土五類,相生相剋!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人之身有天地之象,一人之身有宇宙之象,一人之心有宇宙真理,我心即是真理,真理即是我心。

天人合一,人心靜,四海靜,人心安,眾生安,人心平,天下平!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

------------潘守宇在天津城市建設學院演講《五行與國粹》

五臟,五行,五穀之間的關係。

“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這五類物質的運動。

“五行學說”是指這五類物質的運動變化,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以相生、相剋作為解釋事物之間相互關聯及運動變化規律的說理工具。

中醫學中,首先以歸類的方法,說明人體各部位之間,與外在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其次是在五行歸類的基礎上,以五臟為中心,以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說明人體各部之間在生理過程中的關係。在病理情況下,也以這種關係分析判斷病情。

五行的屬性:

木-代表生氣旺盛的-“木曰曲直”。

火-代表炎熱的、向上的-“火曰炎上”。

土-代表具有營養作用的-“土曰稼穡”。

金-代表具有摧殘殺傷作用的-“金曰從革”。

水-代表寒冷的、向下的-“水曰潤下”。

二、五行學說的內容

(一)五行基本規律

1、相生規律:生,含有資生、助長、促進的意義。五行之間,都具有互相資生、互相助長的關係。這種關係簡稱為“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關係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兩方面的關係,也就是母子關係。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以水為例,生我者為金,則金為水之母;我生者是木,則木為水之子。其它四行,以此類推。由於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結合五臟來講,就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暢,腎生肝起資生和促進作用。

2、相剋規律:克,含有制約、阻抑、克服的意義。五行之間,都具有相互制約、相互克服,相互阻抑的關係,簡稱“五行相剋”。

五行相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剋的關係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兩方面的關係,也就是“所勝”、“所不勝”的關係。克我者為“所不勝”,我克者為“所勝”。以木為例,克我者為金,則金為木之“所不勝”,我克者為土,則土為木之“所勝”。其它四行,以此類推。結合五臟來講,就是肝克脾,脾克腎,腎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起著制約和阻抑的作用。

3、五行制化: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時寓有相剋,在相剋之中,同時也寓有相生。這是自然界運動變化的一般規律。如果只有相生而無相剋,就不能保持正常的平衡發展;有相剋而無相生,則萬物不會有生化。所以相生,相剋是一切事物維持相對平衡的兩個不可缺少的條件。只有在相互作用,相互協調的基礎上,才能促進事物的生化不息。例如,木能克土,但土卻能生金制木。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土雖被克,但並不會發生偏衰。其它火、土、金、水都是如此。古人把五行相生寓有相剋和五行相剋寓有相生的這種內在聯絡,名之曰“五行制化”。制化規律的具體情況如下:

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

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

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

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

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4、相乘規律:乘,是乘襲的意思。從五行生剋規律來看,是一種病理的反常現象。相乘與相剋意義相似,只是超出了正常範圍,達到了病理的程度。相乘與相剋的次序也是一致的。即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如木克土,當木氣太過,金則不能對木加以正常的制約,因此,太過無制的木乘土,即過強的木克土,土被乘更虛,而不能生金......餘下全文>>

五臟對應五行有些什麼說法嗎?

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1.說明臟腑的生理功能與相互關係

①說明五臟的生理活動特點,如肝喜條達,有疏洩的功能,木有生髮的特性,故以肝屬“木”;心陽有溫煦的作用,火有陽熱的特性,故以心屬“火”;脾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萬物的特性,故以脾屬“土”;肺氣主肅降,金有清肅、收斂的特性,故以肺屬“金”;腎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潤下的特性,故以腎屬“水”,

②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生理功能的內在聯絡。如腎(水)之精以養肝,肝(木)藏血以濟心,心(火)之熱以溫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肅下行以助腎水。這就是五臟相互資生的關係。肺(金)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的上亢;肝(木)的條達,可以疏洩脾土的壅鬱;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的泛濫;腎(水)的滋潤,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這就是五臟相互制約的關係。

③說明人體與外界環境四時五氣以及飲食五味等的關係。總之,五行學說應用於生理,就在於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以及人體與外在環境之間相互聯絡的統一性。

2.說明臟腑間的病理影響

如肝病可以傳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響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響,即木鬱土虛或土壅木鬱;肝病還可以影響心,為母病及子;影響肺,為木侮金;影響腎,為子病及母。肝病是這樣,其他臟器的病變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剋乘侮的關係,說明它們在病理上的相互影響。

3.用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1)在疾病診斷上的運用

從本髒所主的色、味、脈來診斷本髒病。如面見青色,喜食酸味,脈見弦象,可以診斷為肝病;面見赤色,口味苦,脈象洪,可以診斷為心火亢盛。脾虛的病人,面見青色,為木來乘土;心臟病人,面見黑色,為水來乘火,等等。

從它髒所主的色、味、脈來診斷五臟疾病的傳變情況。如脾虛病人,面見青色,脈現弦象,為肝病傳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見紅色,脈現洪象,為心病傳肺(火乘金)。五臟中任何一髒有病,都可以傳及其他四髒,用五行學說來分析,存在著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種傳變關係。

從色與脈之間的生克關係來判斷疾病的預後。如肝病面色青,見弦脈,為色脈相符。如果不見弦脈,反見浮脈,則屬相勝之脈,則克色之脈(金克木),為逆,主預後不良;若見沉脈,則屬相生之脈,即生色之脈(水生木),為順,主預後良好。

(2)在疾病治療上的運用

①控制五臟疾病的傳變。如肝病能傳脾(木乘土),預先予以補脾,防其傳變。“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其脾氣”。

②確定治療原則。概括為“補母瀉子”法,即“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補母,是針對具有母子關係的虛證而治療的,如肝虛補腎,因為腎為肝之母,所以補腎水可以生肝木。瀉子,是針對具有母子關係的實證而治療的,如肝實瀉心,因為心為肝之子,所以瀉心火有助於瀉肝木。

根據相剋關係來確定治療原則,可以概括為“抑強膚弱”法,即瀉其克者之強,補其被克者之弱。如肝木太過而乘脾土,肝木太過為強,必須瀉之,脾土為弱,必須補之。

③制定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方面,如滋水涵木法,是用滋補腎陰以涵養肝陰的方法,適用於腎陰虧損而肝陰不足的病證。又如培土生金法,是用健脾益肺的方法,適用於脾失健運而肺氣虛弱的病證。又如扶土抑木法是用疏肝健脾藥治療肝旺脾虛的一種方法。

此外,在鍼灸和精神療法方面,都可以利用五行的剋制作用來選穴和調節情志。如悲可以勝怒,是因為悲為肺志屬金,怒為肝志屬木的緣故。

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陰陽五行學說,常常是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的。陰陽五行學說的結合,不僅可以說明事物矛盾雙方的......餘下全文>>

手指與五臟的關係

中醫上是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代表五種物質屬性,是抽象概念,是代號,不要理解具體的某種東西。五行理論在我國有很長的歷史。五是個普遍的數字,五指、五官、五臟、五味。。。有很多事物可以分弗五類,所以五行理論是有物質基礎的。在中醫裡,用五行描述人體五臟(肝心脾肺腎)系統的功能和關係,注意這裡的五臟也是個功能概念(稱為藏象),並不限於具體的解剖上的五臟。

木-生長、生法、柔和、條達舒暢

火-溫熱、升騰、明亮

土-生化、承載、受納

金-清潔、清肅、收斂

水-寒涼、滋潤、向下執行

五行 五臟 六腑 季節 情緒 五官 五味 形體

木 肝 膽 春 怒 目 酸 筋

火 心 小腸 夏 喜 舌 苦 脈

土 脾 胃 長夏 思 口 甘 肉

金 肺 大腸 秋 悲 鼻 辛 皮毛

水 腎 膀胱 冬 恐 耳 鹹 骨

另外

五行學說和子午流注是兩種不同的理論。五行學說是根據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互相制約的關係來指導中醫辨證施治。是我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辨證理論。

子午流注是我國古人根據天人相應的理論,利用天干(甲.乙...,‘叫納甲法’)和地支(子.醜..‘叫納子法’)推算時辰,找出與時辰相對應的人身特定穴位進行施治,主要是對針灸的。隨時間變化穴位隨之交替,60個甲子,12個時辰不停變化。比較麻煩。

五行說比起子午說相對要簡單易懂,現將五行,五臟,和季節對應關係簡單如下:(*為注)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臟:肝.心.脾.肺.腎。(你說的膽不是五臟之一)

季節:春.夏.**.秋.冬。

*脾旺四季,即每季(陰曆)末各18天是脾相對應的。

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藏象學說之間有何關係

1.《中醫理論學》: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精、氣血、津液等等中醫

基礎理論,深入瞭解陰陽五行臟腑和精氣血津液的密切關係,明確中醫理論整

體性、相關性等傳統中醫哲學思想;

2.《中醫診斷學》:學習中醫望、聞、問、切四診精華,為準確辯證提供確鑿依

據;瞭解寒、熱、虛、實等八鋼辯證技法,能夠準確辨別顧客體質;

3.《經絡腧穴學》:系統的學習十二正經、奇經八脈、腧穴的體表準確位置,分

布規律以及經走路線;熟練掌握人體全部腧穴的定位、絡屬臟腑,以及各經絡

腧穴的主治作用和阿是穴、特定穴的實際運用;

4.《經絡調理療法》:在掌握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的理論基礎上,學習刺激穴梳

理經絡調節全身氣血的方式方法,熟練掌握經絡調理的手法及臨床運用法則;

5.《身體各部位的推拿、按摩調理手法》:老師手把手教授學員身體具體各部位

的養生保健操作手法,使學生真正將理論與實踐技能相結合;

6.《鍼灸學》:鍼灸學是建立在紮實的中醫基礎理論和經絡腧穴等學科基礎上的;

課堂上學生不僅會了解中醫鍼灸防病治病的原理,還將學習常見的毫針刺法、

毫針配合艾灸、拔罐、電磁理療等輔助療法的臨床作用以及火針法在美容祛斑

中的應用等;

五行 五臟 是如何相生相剋

在我們的身體裡,腎屬水,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

按五行裡面五行生剋的規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換句話說,肝好——心就好,心好——脾就好,脾好——肺好,肺好——腎好,腎好——肝更好。用中醫的語言來說呢,就是肝(木)藏血以濟心(火),心(火)之熱以溫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肅下降以助腎(水),腎水之精以養肝(木)。

五臟之間的相生關係,簡單來說,其實就是一種互幫互補的良性迴圈關係。

有一次我有一個朋友全身發燒,呼吸不暢,還老是咳嗽,一檢查,肺有點問題,後來病雖然治好了,但是沒過多久,我晚上開始頻繁地起夜,中醫認為,這是腎有問題了。 用中醫的五行生剋之理來分析:肺與腎的關係本來是金生水,肺是腎的母親,也就是說肺本來是一直給腎提供幫助的,但是現在肺有病了,母病及子,連自己都顧不過來了,自然就不能再給腎幫助,腎自然就出現問題。

這時候,如果不懂得肺與腎之間這種相生的關係,一味地去補腎,效果不一定好。想要治好夜間尿頻,就必須想辦法先補肺。後來,我告訴她,去藥店買一種叫金水寶膠囊的中成藥回來吃,把肺補好了,這個毛病就沒了。

五臟之間的相剋關係又如何呢?

有相生就有相剋,也就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臟六腑其實是“五權分立”的關係,它們既相互幫助,又相互約束,這樣才能達到體內五行的和諧。如果說相生是一種你好我好,相互幫助的關係,那麼相剋首先是一種相制約的關係。

肺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上亢,即金克木;肝氣條達,可以疏洩脾土的鬱滯,即木克土;脾的運化,可以避免腎水的泛濫,即土克水;腎水的滋潤,能夠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而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即火克金。

用您身邊的、平凡的中醫藥創造奇蹟,這是中醫團隊在為您服務,如還有疑問,請再追問。

相關問題答案
五行學說與五臟的關係?
五行方位與顏色的關係?
五行八卦與數字的關係?
五行八卦與生肖的關係?
五行八卦和數字的關係?
五行和十二生肖的關係?
陰陽與五行學說的關係?
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五行與五臟的關係?
五行學說中金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