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取名的由來?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漢族名字的由來

漢民族是由漢國而生

說法一:

“漢人”的稱呼起源於漢朝,意為漢朝之人。到了北魏後期才演變為中國人的代稱。後來,“漢人”所包含的範圍越來越大。經過歷代各族之間的雜居、融合,許多民族加入漢人的行列。到中華民國時期,“漢人”才正式改稱“漢族”。漢族是中國的主要民族,現在佔全國總人口的93.3%。

說法二:

漢族以前被稱為“華夏”族,戰國時代秦國設漢中郡(距今已有2400多年),漢中由此而得名,為後來秦統一後的天下三十六郡之一。

楚漢戰爭時劉邦被封為漢中王,其率領的軍隊被稱為“漢軍”,駐紮在漢中.後劉邦率漢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首先佔據關中,進而統一天下,定國號為“漢”。

贊助廣告

強盛的漢帝功為反擊匈奴入侵,與匈奴進行了長期的,大規模的,慘烈的戰爭,強悍的漢軍鐵騎大規模追擊匈奴,深入大漠腹地數千裡,甚至翻越了蔥嶺,使當時非常強大的匈奴屢次遭受重大打擊,最後灰飛煙滅,極少數殘餘遠遁歐洲,致使“漠南無王廷”當時各國震動,談漢色變。

由於空前強大的漢軍在西域,中亞各地演繹了一百多年不敗的神話,使漢軍,漢人威名遠播域外,"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強大的漢帝國用鐵和血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也使其子民在異族面前,可以自豪的大聲說“我是漢人!!!”。

從此以後,無論中原華夏後裔怎麼改朝換代,人們都稱其子民為漢人,這就是漢民族的來歷

贊助廣告

漢族名稱緣何由來?

漢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是世界民族之林中人數最多的民族,那麼,“漢族”這個稱謂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就要從“漢”字最原初的意義說起;

“漢”字從早期的金文、小篆一直演變到楷書,左邊的形符始終沒有變化,顯然與水有關。“漢”字的本意就是一條被稱作“漢”的河流“漢水”,也稱“漢江”。

漢水是長江的一條最長的支流。它發源於陝西省的西南部,流過秦嶺與大巴山之間的漢中盆地後進入湖北,在武漢注入長江。兩千多年前,漢水的上游地區因為一個叫作劉邦的人物而開始出名。

劉邦當時被封在這裡作漢王,他以這個富庶而又易守難攻的偏僻地區為根據地,與西楚霸王項羽爭奪天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楚漢相爭”。當劉邦擊敗項羽登上皇帝寶座,他便以它的發跡之地來命名這個新建立的王朝。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繼秦之後的又一個統一國家,是當時的世界上與羅馬帝國並列的強國。正是在這個公元前後延續了四百多年的朝代,形成了中華民族的一些源遠流長、根深蒂固的傳統——孔子的學說開始主導國家的意識形態,禮樂教化成為統治的重要手段,文官制度完成了初期建構。在這片文明富強、幅員遼闊的國土上,大一統的國家觀念逐漸深入人心,終於不可逆轉地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

正是在這個時期,與漢朝人作戰的匈奴人,開始稱漢軍士兵“漢子”,這種稱呼後來為契丹人、蒙古人、以及邊疆地區其他一些民族所沿用,往往稱中原民族為“漢人”,這就是現代“漢族”稱謂的由來。因此可以說, “漢族”這個名稱來源於一條河流與一個朝代,也來源於各兄弟民族的交往。

有趣的是,“漢子”這個稱謂從原來專指漢軍士兵,逐漸演變為對一些有豪勇之氣的男子的稱呼,這或許是因為漢朝軍隊的英勇善戰吧。於是,“漢”這個字就被附加了“男性”的引伸義,而“漢子”中的優秀者則被稱為“好漢”,這在中國民間一直是對於男性的高度評價。

由“漢”字組成的詞彙大都與漢水流域、漢朝、或是漢族有關,可以說它們都來源於那條被稱作“漢”的河流。唯一的例外是古人將銀河星系也稱作“漢”,先秦的《詩經》中已經有這樣的詩句:“維天有漢,監亦有光”。這意思是說,天上的銀河,望去象是水光在流。當我們的祖先詩意地仰望著群星閃爍的星系時,不知他們是否已經意識到:後來以同樣的字命名的後代子孫,成為這個星球上人口最為繁茂的民族。

自80年代以來,漢中學者陳顯遠等提出漢族之名稱源於漢中,其說引起社會重視,在一定程度上為社會所接受,然亦有爭議或懷疑者。為此,特輯錄以下資料以供研究:

《辭源》載:“漢,民族名。因漢代聲威播於國外,外人稱中國為漢。”中華書局《文史知識》雜誌1984年第8期載著名史學家李一氓文章《試釋漢族》認為: “漢”原非族稱,劉邦定國名為“漢”,當時比鄰國家或民族稱其為“漢人”,意為“漢國之人”,並非謂漢族。經過魏晉南北朝與鮮卑族對稱,直至清代與滿族對稱,漢作為族稱就肯定下來了。作者強調民族形成與民族融合的聯絡,辛亥革命民族融合過程最後完成,因此,確切意義上的漢民族成立了。

商務印書館1936年出版《中國民族史》一書談及民國時確定我國民族名稱時說:“因漢代年祚之久,兵力之強,與他族接融之繁,故漢之朝代名遂兼用為種族名,於是華夏之名遂再變。自此以後,漢雖滅亡,然漢族之名稱歷代不改,沿用至今。”“華夏之名稱,則原意久已不傳,後人推測之辭甚多。夏……,因夏水得名:章太炎雲:‘質之史書,夏之為名,實因夏水而得。是水或謂之夏,或謂之漢,或謂之漾,或謂之沔,凡皆小別互名。本出武都,至漢中而始盛。地在雍、樑(漢中)之際,因水以為族名,猶生姬水者之氏姬,生薑......餘下全文>>

漢族名稱的由來?

秦作為統一的大帝國雖很短暫,但秦的影響非常大。至兩漢時期,北方和西北各族還稱漢朝人為“秦人”,而漢朝人自稱“中國人”。當時邊疆各民族也往往稱漢朝郡縣之民為“漢人”,但它還不是一個民族概念,它的意思是“漢朝的人”。不過漢時已出現“胡漢”、“越漢”、“夷漢”等合稱,大概已初具族稱含義。及至魏晉,中央政權統治下的漢族人自稱“中國人”、“晉人”,但邊疆各族卻仍稱之為“漢人”。顯然,這時“漢人”稱呼,已具有比較明確的民族含義了。不過也就在兩晉南北朝時期,“漢人”作為民族的概念,為漢族和非漢族所接受。同時,作為以前中央政權統治下的漢族自稱的“中國人”,這時已為居於漢地的包括漢族在內的各民族所共享。這是東漢以來邊疆各族內遷和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的進一步融合的結果。以“五胡”為代表的內遷各族紛紛建立政權,據有以兩京為中心的黃河流域,接受先進的漢文化,自稱“中國皇帝”範與晉室爭正統。這樣,具有文化優越感而基於地域概念的“中國”、“中國人”就不再適應於居於內地的漢族所專有了。“中國”或“中國人”為入居內地的各族所共享後,作為統治民族的非漢族為了將漢族區別開來,即用“漢”或“漢人”來專稱漢族。這樣,“漢”或“漢人”就成為一個正式的民族概念。唐時少數民族出現了“蕃”的稱謂,與漢族合稱“蕃漢”。五代繼唐,依舊有“蕃漢”之稱,宋時亦沿用。至元代,由於民族的進一步融合,原先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數民族已被完全漢化,被稱為漢人了。

參考資料:《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與發展》,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618-619頁。

“漢族”名稱的由來是從哪裡開始的?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華夏族稱為“漢人”,始於漢朝。漢族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漢族人的名字中有一個字代表輩份的傳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興起的

開始於晚唐。並且是先有同一個字,後有輩分的。

晚唐的宦官和大將習慣用收養子的辦法培養自己的勢力。可以明顯觀察到這時候起名一般是某個固定的字加上一個可變的字。如宦官樑守謙的親弟叫樑守志,養子五人叫樑承敏,樑承度,樑承乂,樑承汶,樑承政。但是那時候還沒有出現輩分這個說法。到宋代之後才出現輩分。

漢族人能起四個字名字嗎有什麼規定

沒有什麼規定,有不少漢族用四個字的。我身邊就有一個尚褚瓊京

漢族按字輩取名是從什麼時間開始的。

最正式的字輩應該是起源於宋朝。當年宋太祖趙匡胤,為其後代規定了十三個字輩,同自己的匡字一共十四個字,構成一副對聯“匡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這是人們見到的最早的正式的字輩。一般情況下,字輩的形式、內容、涵義等都比較單一,內容講的要麼是修身、治國、平天下,要麼就是後世子孫對祖宗前輩的尊敬、讚美與歌頌,要麼就是祖宗前輩戶後世子孫的鼓勵、期望與祝福。

中國人的名字漢族的,名字最長的是幾個字呀?

中國漢族戶籍人口最長姓名達15字 中國人最長的人名,卻有三種不同的情況:一是皇帝的尊號最長。清代皇帝福臨的尊號竟長達25個字:“禮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巨集功至仁純孝章皇帝。”柏楊先生曾批評道:這是中國特有的官場階層阿諛帝王的主要課題之一,也是阿諛技術精益求精的堆砌。 其次是達賴的名字,是融合多種語言而最長的人名,共13個漢字:“聖識一切瓦齊爾達喇達賴喇嘛。”其中:聖識一切,是漢語;齊瓦爾達喇是梵語,意為金剛菩薩;達賴,是蒙古語,意為大海;喇嘛,是藏語,意為上師。這就是1580年蒙古族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賜給三世達賴鎖南嘉錯的起始名。 最後,乾隆皇帝曾為一個大臣命名,竟長達12個漢字:“鄂勒哲依忒木爾額爾克巴拜。”這取自蒙古語,意思是:有福有壽結實如鐵而又珍奇若寶也。這就是御前行走科爾沁王,當時正為乾隆皇帝長公主所鍾愛,便得了這麼長的名字。

為什麼少數民族使用漢族姓名?

一是皇帝賜姓,以後就使用所賜的漢姓;二是少數民族政權進行漢化改革,如北魏孝文帝,鮮卑貴族均改為漢姓;三是少數民族政權行將滅亡,為防止漢人報復,改用漢姓,如清末部分滿人改用漢姓;四是現在的民族政策。夫妻雙方有一方為少數民族,子女的民族成分可隨父或隨母,因為少數民族有許多優惠政策,現實生活中99%以上的子女都隨是少數民族一方的父或母了,所以也是漢族名字。

相關問題答案
漢族取名的由來?
明星取名的由來?
中國取名的由來?
阿里巴巴取名的由來?
綜藝節目取名的由來?
回族服飾的由來?
百家姓排名的由來?
傣族服飾的由來?
少數民族節日的由來?
天秤英文名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