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節氣由來?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30日

立夏的來歷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更是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交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節氣起源:

立夏這個節氣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著季節的轉換,為一年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

實際上,若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是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鬥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進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開。立夏時節,萬物繁茂。

贊助廣告

二十四節氣立夏吃什麼 立夏習俗的由來

立夏前後,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乾燥和土壤乾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尤其是小麥灌漿乳熟前後的乾熱風更是導致減產的重要災害性天氣,適時灌水是抗旱防災的關鍵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鋤”,這時雜草生長很快,“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了。”中耕鋤草不僅能除去雜草,抗旱防漬,又能提高地溫,加速土壤養分分解,對促進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壯生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立夏後,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而且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後收成關係密切。農諺說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碓頭無米。”民間還有畏忌夏季炎熱而稱體重的習俗,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

贊助廣告

立夏以後,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溼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小麥抽穗揚花是最易感染赤黴病的時期,若預計未來有溫暖但多陰雨的天氣,要抓緊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噴藥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陰雨連綿或乍暖乍寒的天氣條件下,往往會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發,造成大面積的死苗、缺苗。應及時採取必要的增溫降溼措施,並配合藥劑防治,以保全苗爭壯苗。“多插立夏秧,穀子收滿倉”,立夏前後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紅季節。“能插滿月秧,不薅滿月草”,這時氣溫仍較低,栽秧後要立即加強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蟲,促進早發。中稻播種要抓緊掃尾。茶樹這時春梢發育最快,稍一疏忽,茶葉就要老化,正所謂“穀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輟”,要集中全力,分批突擊採製。

立夏有什麼習俗?

迎夏儀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

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

宮廷裡“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

江浙一帶,人們因大好的春光明媚過去了,未免有惜春的傷感,故備酒食為歡,好像送人遠去,名為餞春。崔駰在賦裡說:“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吳藕汀《立夏》詩也說:“無可奈何春去也,且將櫻筍餞春歸。”

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俗。

嘗新活動

在後世,立夏還有嘗新等節日活動。如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嘗新的食物更為豐盛,有“九葷十三素”之說,九葷為鯽、鹹蛋、螺鰤、熄(即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種烹調方法,用多種香料加工而成為熄雞)雞、醃鮮、滷蝦、櫻桃肉;十三素包括櫻桃、梅子、麥蠶(新麥揉成細條煮熟)、筍、蠶豆、矛針、豌豆、黃瓜、萵筍、草頭、蘿蔔、玫瑰、松花。在南通,則吃煮雞、鴨蛋。

立夏的節氣文化

一農時節令到立夏,查補齊全把苗挖。糧棉作物勤鬆耪,滅草鬆土根下扎。水稻插秧突擊搞,季節不容再拖拉。玉米花生繼續種,紅麻黃姜和芝麻。閒散地上種黍稷,南坡北窪栽地瓜。麥澆開花灌漿水,防治鏽病和麥蚜。蘋果梨子早疏果,稀密恰當果子大。適時防治棗步曲,一般不宜過立夏。牛驢騾馬餵養好,加強防疫常檢查,使役需要講科學,強弱快慢巧配搭,小豬要動大豬靜,放羊滿天星為佳。靜水鯉魚流水鯰,科學餵養魚龜蝦。二門外無人問落花,綠色冉冉遍天涯。春爭日,夏爭時。立夏麥齜牙,一月就要拔。一穗兩穗,一月入囤。麥秀風搖,稻秀雨澆。風揚花,飽塌塌;雨揚花,秕瞎瞎。立夏麥咧嘴,不能缺了水。麥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幾。寸麥不怕尺水,尺麥卻怕寸水。立夏天氣涼,麥子收得強。立夏前後連陰天,又生蜜蟲(麥蚜)又生疸(鏽病)。立夏前後天干燥,火龍往往少不了(火龍指紅蜘蛛)。風生火龍霧生疸。麥拔節,蛾子來,麥懷胎,蟲出來(指粘蟲)。小麥開花蟲長大,消滅幼蟲於立夏。豌豆立了夏,一夜一個杈。立夏大插薯。清明秫秫穀雨花,立夏前後栽地瓜。立夏芝麻小滿谷。立夏的玉米穀雨的谷。立夏種綠豆。地頭巖頭壩窩頭,春種芝麻秋打油。季節到立夏,先種黍子後種麻。立夏前後種絡麻。立夏種麻,七股八杈。立夏前後,種瓜點豆。立夏種姜,夏至收“娘”。立夏栽稻子,小滿種芝麻。四月插秧(早稻)谷滿倉,五月插秧一場光。先栽淺,後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三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裡打獨身。立夏三日正鋤田。鋤板響,莊稼長。棉花聽著人的腳步長。要想莊稼好,田間鋤草要趁早。種在犁上,收在鋤上。鋤下有水也有火。夏天不鋤地,冬天餓肚皮。幹鋤溼,溼鋤幹,不幹不溼鋤個暄。早鋤地暖,深鋤不板,多鋤旱澇雙保險。頭遍鋤不好,到老一地草。春鋤深,夏鋤淺,秋天鋤地似刮臉(指早春作物)。頭遍淺,二遍深,三遍四遍下狠心,五、六、七遍莫傷根。頭遍挖(間苗),二遍抓(深鋤),三遍四遍大鋤拉(淺快鋤)。頭遍開,二遍栽,三遍四遍跑起來。頭遍苗,二遍草,三遍四遍順壟跑。頭遍高粱,二遍谷,三遍棉花要深鋤。鹽鹼地,勤中耕,才有季季好收成。見草鋤草工夫到,才能保證收成好。無雨鋤地,有雨補苗。苗子不全,及早補填。移苗要保活,必須帶泥坨。一邊一鐵杴,末後連窩端。多帶老孃土,陰水兩把捂。苗子補嚴,間定莫慢。定苗帶個籃,蚜株移出田。節氣到立夏,就把小苗挖。棉花鏊子腿,穀子羊屙屎。麥子下種子隔子,穀子留苗屙屎。要想吃小米,穀子羊屙屎。稀留密,密留稀,不稀不密留壯的。春天戀了苗,秋後收得薄。草荒荒一時,苗荒荒一季。苗荒甚於草荒。草夾苗,不長苗;苗接苗,不長桃。苗荒苗,不結桃。留苗過稀,後悔莫及。苗過稀長草,苗過密易倒。高粱稠了難通風,秸倒粒癟減收成。稠倒高粱稀倒谷。稠谷稀麥,十有九壞。稠谷好看,稀谷吃飯。不稀不稠,才能豐收。適當密植不誤地,一季收成頂兩季。不稀不稠莊稼旺,秋收到來糧滿倉。留苗不長眼,管好也減產。揀苗如上糞。谷莖圓,莠莖扁,莠草脆硬,谷葉綿。穀子根擴杈,莠草杈擴杈。挖苗不除根,大棵抱小孫。留苗多少看地力,兼顧品種下霜期,千萬不搞一刀齊(棉)。不密不稀,三千六七。不密不稀,三千六七,薄地還可五、六、七(千)。棉花不要多,三千六百棵。棉花定了苗,株間快鬆撓。早中耕,地發暖,勤中耕,地不板,深中耕根多苗壯節間短。狠鋤行間,細鋤行邊,勻摟株間,保墒保暖。鋤頭早,僵瓣少。棉花勤鋤草,秋後拾花早。力量麥子鋤頭谷。鋤草不論遍,越鋤越好看。護根草,長到老。壟裡有根草,好似毒蛇咬。豐產不豐產,全靠掏壟眼。要想蟲害少,除盡田邊草。地邊鋤雜草,病蟲都減少。地溼溫低苗病重,深鋤勤鋤......餘下全文>>

立夏節氣 立夏的氣候有什麼特點

立夏的氣候特點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農曆的立夏.“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夏以後,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多風,蒸發強烈,大氣乾燥和土壤乾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立夏以後,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

立夏節氣的古詩詞有哪些

《客中初夏》宋 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立夏 》左河水

南國似暑北國春,綠秀江淮萬木蔭。

時病時蟲人撒藥,忽寒忽熱藥搪人。

《立夏》陸游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

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立夏前二日作》陸游

晨起披衣出草堂,軒窗已自喜微涼。

餘春只有二三日,爛醉恨無千百場。

芳草自隨徵路遠,遊絲不及客愁長。

殘紅一片無尋處,分付年華與蜜房。

《四月旦作時立夏已十餘日》陸游

京塵相值各匆忙,誰信閒人日月長?

爭葉蠶飢鬧風雨,趁虛茶嬾鬥旗  。

林中晚筍供廚美,庭下新桐覆井涼。

堪笑山家太早計,已陳竹几與藤床。

四月二十八日作又行遍人間病不禁,

四月欲盡五月初,九十未及八十餘。

開口何曾談世事,收身且復愛吾廬。

《幽居初夏》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樹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己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山中立夏用坐客韻》文天祥

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

夏氣重淵底,春光永珍中。

窮吟到雲黑,淡飲勝裙紅。

一陣絃聲好,人間解慍風。

《山亭夏日》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立夏節氣應對哪種自然現象

舊俗立夏日又為民間傳統節日,稱“立夏節。”古代天子率百官迎夏於南郊,並舉行祭祀炎帝、祝融的儀式。到明代民間始有嘗新風俗,清代更有祭神、嘗新、饋節、秤人、烹新茶等俗。 江浙一帶保留有吃立夏蛋、健腳筍、五虎丹、三兩半等“吃補食”的飲食風...

評論:古人描寫立夏節氣的古詩詞有哪些

《立夏日憶京師諸弟》韋應物

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恆靜。

長風始飄閣,疊雲才吐嶺。

坐想離居人,還當惜徂景。

《立夏》陸游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

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立夏前二日作》陸游

晨起披衣出草堂,軒窗已自喜微涼。

餘春只有二三日,爛醉恨無千百場。

芳草自隨徵路遠,遊絲不及客愁長。

殘紅一片無尋處,分付年華與蜜房。

《四月旦作時立夏已十餘日》陸游

京塵相值各匆忙,誰信閒人日月長?

爭葉蠶飢鬧風雨,趁虛茶嬾鬥旗槍。

林中晚筍供廚美,庭下新桐覆井涼。

堪笑山家太早計,已陳竹几與藤床。

《山中立夏用坐客韻》文天祥

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

夏氣重淵底,春光永珍中。

窮吟到雲黑,淡飲勝裙紅。

一陣絃聲好,人間解慍風。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這》司馬光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歸。

歡趣何妨少,閒遊勿怪稀。

林鶯欣有吒,叢蝶悵無依。

窗下忘懷客,高眠正掩扉。

《立夏》趙友直

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薰風帶暑來。

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

鶯啼春去愁千縷,蝶戀花殘恨幾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閒看槐蔭滿亭臺。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來源及其相關的知識?

二十四節氣只是在我國使用,並不是全球通用的。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紶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隨著中國曆法的外傳,二十四節氣已流傳到世界許多地方。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二十四節氣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表示四季的開始嗎

是的,也稱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氣的合稱。

《周髀算經》卷下:“四立者,生長收藏之始。”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映了季節、物候現象、氣候變化三種。

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氣。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齊稱“四立”,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反映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氣。反映天氣現象的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個節氣。反映物候現象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

節氣都是指的時刻,即太陽黃經等於15度時,便是清明節。

二十四節氣

古人根據太陽一年內的位置變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數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個月中,以反映四季、氣溫、物候等情況,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每月分為兩段,月首叫“節”,月中叫“氣”。

古人將一個太陽年,劃分為季、節、氣、候,1年=4季=12節=12氣=72候,這就是季節、氣候的定義。十二個月,每月設一個“節”,中間設“氣”,如同劃分十二竹節,竹節中間充氣,此乃節氣的由來,也是氣節,節度的本意。

二十四節氣又分為十二節與十二氣(中氣),每月有一“節”與一“氣”區分,“節”為月之始,“氣”的最後一日為月之終。中國農曆將只有節,沒有氣的月份,置為上個月的閏月。有節無氣,即農曆的閏月。

由於節氣反映了地球圍繞太陽運動的過程,是每年季節變更的重要標誌,因此對農業生產非常重要。為了更方便地根據節氣來安排農事,長期以來形成了一些有關的民諺。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

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

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立夏算節日嗎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元宵節)、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據說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清明節從2008年起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汙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  清明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說,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後移到清明。傳說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為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飢”而不圖為報,最終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所在地原叫“定陽”,被晉文公更名為“介休”,意為介子推休息之地。現綿山已由當地人民開發為著名旅遊景區,其中一重要景點就是高大的介子推母子石像,介子推成為當地人民效忠兩全的人物的代表。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插柳戴柳。因為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裡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立夏節氣由來?
立夏節的由來?
立夏節氣的由來?
清明節氣由來?
立夏節氣祝福語?
關於立夏節氣的古詩?
立夏節氣?
立夏節氣的風俗?
關於立夏節氣的諺語?
關於立夏節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