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給孩子起名?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30日

古代人都是怎麼取名字的?

古代人的名字有姓、氏、名、字、號五個部分組成。

姓、氏、名、字、號的歷史由來及演變情況。 一、姓 許慎《說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生亦聲。”班固《白虎通德論》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稟天氣所以生者也。” 《左傳·隱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這都說出了“姓”的本義是“生”。因此人們普遍認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緣、血統、血族關係的種族稱號,簡稱族號。作為族號,它不是個別人或個別家庭的,而是整個氏族部落的稱號。據文獻記載,我們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為了“別婚姻”,“明世系”、“別種族”。它產生的時間大約在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時期。 姓是怎麼來的?人們推測,姓的由來與祖先的圖騰崇拜有關係。在原始蒙眛時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圖騰崇拜物,比如說麥穗、熊、蛇等都曾經是我們祖先的圖騰,這種圖騰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標誌。後來便成了這個部落全體成員的代號,即“姓”。由於古代氏族部落的數量畢竟是有限的、可數的,所以,純正的遠古時代留下來的姓是很少的。 後人據《春秋》整理出來的“古姓”有:媯(今河北涿鹿有媯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風、贏(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歸、曼、羋(楚姓)、隗(原北方少數民族姓)、漆(瞞)、允等22個姓。這些姓中近半數帶女字旁。所以,人們推測,姓的產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會。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學者又從《說文》、《山海經》、甲骨文、金文等較古的文獻中整理出幾十個古姓(約59個,章太炎得52個,他人又從金文中得嫘等7個),這樣加上原有的也不過80幾個,可以想見,這只是遠古實際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時候的姓決沒有我們今天講的“姓”多。我們這裡可以羅列幾個從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關於姓的數字。 ①北宋以後的封建社會,長期作為兒童識字讀物的《百家姓》(北宋錢塘無名氏編),共收入502個姓氏(其中單姓342個,複姓60個。開頭曰:“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②宋代鄭樵《通志·姓氏略》中統計古代姓氏共有1745個。③明代翰林院編修吳沈等人據當時戶部所藏戶籍編成《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個。(開頭曰:“朱奉天運,富有萬方,聖神文武,道合陶唐……”)④清代康熙帝親自審定《御製百家姓》,(開頭曰:“孔師闕黨,孟席齊樑,高山詹仰,鄒魯榮昌,冉季宗正,遊夏文章……”)⑤清人張澍《姓氏尋源》、《姓氏辨誤》中說古姓氏有5129個。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陸學者閻福卿等曾編輯出版過《中國姓氏彙編》共收姓氏5730個。其中單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五字姓12個。臺灣省也出版過《中華姓符》共收姓氏6363個,但裡面有異體字重複收入的情況。⑦據中國語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員會漢字處1984年的抽樣調查及有關專家的估計,直到今天還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個以上。(氣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王大良編《當代百家姓》據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資料認為:目前,我國常用的姓約400個,按當時人口數算,前100個姓是: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馬羅,樑宋鄭謝韓唐馮於董蕭,程曹袁鄧許傅沈曾彭呂,蘇盧蔣蔡賈丁魏薛葉閻,餘潘杜戴夏鍾汪田任姜,範方石姚譚廖周熊金陸,郝孔白崔康王丘秦江史,顧侯郎孟龍萬段雷錢湯,尹黎易常武喬賀賴龔文。這100姓佔全國總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張劉陳5姓就有3億多人口。李8700萬、王8000萬、張800萬、劉6000萬、陳5000萬。全國各城市的大姓情況也不一樣,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張王陳李徐朱......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古代人在取名上有哪些講究?

古人取名,大至帝旺將相,小到黎民百姓,都非常注重五行理論的運用,因為他們認為天地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組成,世間諸般和諧皆由於五行的生剋制化,“五行取名”就是按照這種原理去實現五行的平衡。

例子:成祖一朱棣(木)→仁宗——朱高熾(火)→ 宣宗——朱瞻基(土)→英宗——朱祁鎮(金)→ 憲宗——朱見深(水)→孝宗——朱佑樘(木)→ 武宗——朱厚照(火)→穆宗——朱載垕(土)→ 神宗——朱翊鈞(金)→光宗——朱常洛(水)→ 思宗——朱由檢(木)

贊助廣告

從歷史的習俗沿革來看,名有乳名、本名、學名、曾用名、筆名、藝名等之分。

乳名,也叫奶名、小名、小字,是一個人在孩童時期的名字。如小二、小三、寶貝、寶寶……,長大以後一般不用,除非長輩對晚輩偶爾呼之。

筆名,常常是文人墨客依據自己的喜好在其作品上署的別名。

藝名,即藝人演出時用的別名,如白玉霜,原名李慧敏,雙名李桂珍,是評劇表演藝術家,其藝術風格,被稱為“白派”。從以上“名”的各色特異的表現形式來看,既體現了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稱謂,又象徵著一個人的職業、地位和身份……

“字”的產生,是出於避諱,也就是尊崇長輩的倫理需要。古代人在祭祀神靈和先祖的時候,為了表示恭敬,不敢直接稱呼先祖的名,這樣就產生了字。因此,“字”實際上是表示尊敬的人名。

古人取名字,名與字之間是有一定意義上的聯絡的,互相映襯,互相補充。

例如:屈原,字平,原為名,平為字,平與原二字相連。

孔融,字文舉,融為名,意為融會貫通,文舉為字,文章一舉成名,文星高照。

白居易,字樂天,樂天與居易,相輔相成。

號,有很多古人除了有姓有名有字外,還有號,號是我國姓名文化中一個很有趣味的現象,廣義的號有多種,有別號、綽號、諡號之分,號是自取的,也有別人贈予的。狹義的“號”是一個人的別字,又為別號。別號在文人中比較流行,名與字一般有一定的聯絡,而號與名無任何限制,別號始於唐,盛於宋,而亡於清。

字與號在清末以後,隨著中國文化的變遷,很少再有人沿用,而逐漸被筆名、藝名、綽號等取代。

古人在取名字上有什麼講究?如題 謝謝了

所謂“名”,是社會上個人的特稱。古人的“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相表裡的,故又稱“表字”。“字”是男女成年後才加取的,表明他們開始受到尊重。 一般“名”、“字”多由父母長輩所取,其中多表達長輩對子女的期望,如關羽,字雲長,意為“展翅入雲”。“號”,是人的別稱,又叫別號,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以寄託或標榜自己的某種情操和旨趣,如宋代文學家歐陽修以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個“一”取號為“六一居士”,以表示自己鄙視利祿。 古人對取“名”、“字”比較重視,在取名字的時候,是有講究的。 1.名和字,是近義詞。 比如屈原,名平,字原。(《爾雅·釋地》:“廣平曰原。”)“平”和“原”的詞義就是相近的。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曹操,字孟德,德和操;周瑜,字公瑾(取自“懷瑜握瑾”)等等。 2.名和字,是反義詞。 比如:韓愈,字退之。愈,是進的意思,和退是反義詞。韓愈,字退之。表現的意思是“不進則退”。 3.字中的前一個字,往往是表示在兄弟中的輩分。 輩分第一個的,叫孟,或者伯。比如馬超,字孟起,說明他在家是老大;孫策,字伯符,說明他也是老大。排行第二的,叫仲。比如許褚,字仲康;孫權,字仲謀…… 4.名字中的其中一個字,表現對男子的美稱。 比如:子、甫等舉例:趙雲,字子龍;魯肅,字子敬。 這裡從文化分析的角度,揭示了古人取名時的好尚、願望、期許等心理以及特定時代背景下的社會價值取向…… 1、物質和地位的嚮往 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他是正視人們的這種慾望的,不過強調要通過正當的途徑去實現。到後世儒家提倡“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時,口頭上不再承認人們的物質追求,而要把這種私慾掩藏起來。由於有了重義輕利的文化觀念,士大夫之家取名總要避開這個方面,讀書人都不願把潛藏在內心深處的利祿之慾堂而皇之地表露出來。 封建官僚政治體制確立以後,做官就一併獲得富與貴,以臣字命名的多了起來。 隋唐之後,為官的正途是科舉,士人都被利祿引誘,埋頭從事經義帖括、八股制藝,做著“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美夢。僅《清史稿》有傳的人物,名字與科舉有關的即有唐殿魁、許佔魁、黃開榜、鄭魁土、蔡廷魁、蘇廷魁等好多人。 2、執著生命的祝願 秦始皇平群雄,掃六合,混一區宇,以至高無上的權力役使許多人為他的長生夢而奔波,結果是枉然徒勞。但是,這種真誠的夢想並不是富貴已極的人獨有的。 大部分人則雖不全信,也存著一絲希望。因而命名時表現這種意願的很常見。這往往又是家長對子女的祝福。此外,與長壽有關的典故、人物、動植物等,往往被人們取以命名。 3、消災化吉的期望 疾病是人類的大敵,總是在干擾破壞人們的正常生活。而在古代,人們怎能不為健康問題焦慮?這種心情反映在命名的時候,就有了消災免病一類的名字,寄託著對得名者的深愛,苦心一片,欲邀天人共鑑。 先秦時楚平王篡位之前名棄疾,即位後改為居;漢代有驃騎將軍霍去病,晉代有司馬忌字公壽,北周有司馬消難,宋代有馮去疾、黃去疾、著名詞人辛棄疾,清人有蘇去疾,等等。 安、吉這一類名字內涵很大,不僅有消災免病的意思,它還包括了免除所有天災人禍的用意,因此名字中用得最多。所見最多的是以吉命名的現象。 使用吉祥類的字命名,也包含著對命運的祝福。 以上幾個方面的社會心理,實際都有關聯,吉利的祝福自然有福祿富貴的含義;亨通的理想極致不過是仕途得意,青紫加身;長壽的願望同時也是對疾病的憎惡和詛咒,不好分得很清楚。以上只是為了敘述的方便,才勉強劃分開來。而現實中的思......餘下全文>>

不要輕信簡體字·古人怎樣起名字

現在,有些人讀古籍絕對不選簡體字的版本,只挑那些繁體豎排的來看,還有些人更加極端,甚至呼籲要恢復繁體字。雖然有人覺得他們迂腐,但這些人誰也不是笨蛋,至少智力水平並不在我們一般人之下,他們這樣說,這樣做,肯定是有他們的道理的。現在講的這個“醜”字恰好就是比較能夠說明問題的一個例子。 “小丑”的“醜”字是一個簡體字,如果用繁體字來寫就是“醜”。在用筆寫字而不是用電腦打字的年代裡,把筆畫如此複雜的“醜”字簡化為“醜”,確實是功德無量的。但是,這樣一來,新問題就出現了:在古代,既有這個“醜”字,也有這個“醜”字,它們本是意思完全不同的兩個獨立的字,誰也不挨誰。但在簡體字裡,繁體的“醜”被簡化為“醜”,而繁體原本的“醜”字卻維持原來的樣子不作變動。於是,繁體字裡的兩個不同的字到了簡體字裡卻變成了同一個字,所以,在用簡體字編纂的古籍當中,“醜”字有時是指“醜”,而有時又是指“醜”,這在現代讀者看來,就容易產生誤會了。 這兩個“醜”字的本字各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說一個人相貌醜陋,那就是“醜”,而天干地支裡“子醜寅卯”的“醜”字才是古文“醜”字的本來面目。所以,我們如果閱讀繁體字的古籍,既會遇到“醜”,也會遇到“醜”,兩個字的意思完全不同,“子醜寅卯”不會寫成“子醜寅卯”。公孫丑的“醜”可不是被簡化了的“醜”字,而是在古文裡仍是現在這個樣子,是“子醜寅卯”的“醜”。 現在明白了吧,公孫丑的爸爸不是笨蛋,笨到會給兒子起一個“醜”名字。 這個道理不難理解,現在的父母們給孩子起名字,哪一個不是抱著一摞字典辭書絞盡腦汁呢?中國人起名字通常都很講究的,名字用的字都是很有意義的。 現代人如此,古人也是如此。《左傳》裡就記載著好幾個起名字的故事,其中一個故事很有說明意義:魯國的國君魯桓公生了個大胖小子,高興壞了,搞了一大堆複雜的儀式來慶祝,但馬上面臨的問題是,該給兒子起名字了。可怎麼起呢?想弄一套《辭海》翻翻吧,這書當時還沒出版,這可怎麼辦?那就找個文化程度高的老先生諮詢諮詢好了。這一找,就找到了申。 申確實有學問,對魯桓公說:“給孩子起名字的規矩呀,是這樣子滴——” ——暫停! 咱們先別管申怎麼說,先想一想,如果是我們現代人來想象祖先的古老智慧,我們猜猜申會怎麼說。 按照我們很“現代”的一些想法,不少人肯定會這麼想:先算算這孩子的生辰八字,排五行,推四柱,名字用的字要算清楚吉利的筆畫,等等。 可是,在《左傳》的年代,或者說是在春秋時代,還沒有這套講究呢,起不出“閏土”那種名字。所以,申的回答裡並沒有什麼玄的虛的,反而實際得很。他說:“起名一共有五種方式,分別是信、義、象、假、類。”緊接著,申就開始一一解釋:所謂“信”,就是用孩子出生時的某一種情況來起名,比如說生下來一個二十斤的大胖小子,就可以按這個規矩起名叫“胖墩兒”;所謂“義”,就是用吉祥的字眼來起名,比如賈老爹一直想發財,就可以給孩子起名叫“賈美鈔”,等等。看來很自由哦,那麼,起名有什麼要忌諱的沒有? 要說起名的忌諱,現代人的忌諱可多了去了——別說給孩子起名字,就連電話號碼、手機號碼都有一大堆忌諱。《左傳》時代起名字也有忌諱,卻和現在大大不同。申說:“一般要忌諱這麼幾種情況:孩子的名字不要用國名、官名、山川名、疾病名、牲畜名、器物名。” 嚴格說來,申所謂的“忌諱”其實是“避諱”,這些避諱是大有道理的,又是很實際的,如果名字犯了避諱,實在是麻煩得很。眼下要起名的這個孩子將來很可能就是魯國的國君,按照避諱的規矩,如果這孩子起名叫“鼎”,那周代最常見的青銅器“鼎”在魯國就不能再叫“鼎”了,就得改名,比如叫......餘下全文>>

古人的名字.....

【直稱姓名】大致有三種情況:(1)自稱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2)用於介紹或作傳。如“遂與魯肅俱詣孫權”,“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3)稱所厭惡、所輕視的人。如“不幸呂師孟構惡於前,賈餘慶獻諂於後”。

【稱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絡。字是為了便於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於禮貌和尊敬。如稱屈平為屈原,司馬遷為司馬子長,陶淵明為陶元亮,李白為李太白,杜甫為杜子美,韓愈為韓退之,柳宗元為柳子厚,歐陽修為歐陽永叔,司馬光為司馬君實,蘇軾為蘇子瞻,蘇轍為蘇子由等。

【稱號】號又叫別號、表號。名、字與號的根本區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後者由自己取定。號,一般只用於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如:陶潛號五柳先生,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李商隱號玉溪生,賀知章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歐陽修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號半山,蘇軾號東坡居士,陸游號放翁,文天祥號文山,辛棄疾號稼軒,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楊萬里號誠齋,羅貫中號湖海散人,關漢卿號已齋叟,吳承恩號射陽山人,方苞號望溪,吳趼人號我佛山人,袁枚號隨園老人,劉鶚號洪都百鍊生。

古人名字的重複

現在的人,大多數有“名”,無“字”,所以當我們說到“名字”的時候,通常指的僅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數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識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還有“號”。

(一)什麼是名、字

所謂“名”,是社會上個人的特稱,即個人在社會上所使用的符號。“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相表裡的,所以又稱“表字”。《禮記·檀弓上》說:“幼名、冠字。”《疏》雲:“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由此可見,名是幼時起的,供長輩呼喚。男子到了二十歲成人,要舉行冠禮,這標誌著本人要出仕,進入社會。女子長大後也要離開母家而許嫁,未許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歲許嫁時,舉行笄禮,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喚。

在上古,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樸實,如夏商兩代留下的人名孔甲、履癸、外丙、雍己、盤庚、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人名,可能與當時人重視時辰的觀念有關。後來隨著社會的前進,語言文字的發展,意識觀念的加強,人名越來越複雜,給人起名也成了一門學問。取名時,要對其所包容的內涵慎重考慮,反覆斟酌。《左傳·桓公六年》記載著春秋時代命名的五個原則:“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這是魯國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問名時提出來的,意思是:或根據其出身特點,或從追慕祥瑞、託物喻志、褒揚德行、寄託父輩期望等幾個方面比照取名。並且提出七不:“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來取名。

古人命名重取義、重內涵的做法,幾千年來一直延續至今。對於所生男孩、女孩,因其生理。性格以及將要從事的職業不同,所以取名也就有了差別。對男的取名多用威武勇智、剛強猛毅之字,對女的多選賢淑、豔麗、優美動聽之詞。

另外,取名還反映著時代特點,上面提到的夏商兩代喜歡用干支人名就是典型的例子。後來在長期封建社會裡,官宦富貴之家,多以忠孝節義、福祿壽康、升官發財之義來命名,所以叫仁、義、禮、智、信、得福、德貴、延壽、榮升、繼祖、耀祖、續宗的人特別多。平民百姓也想過好日子,盼望多子多孫,上學唸書,所以叫富貴、德福、進財、志學、平安、長順、滿倉、滿囤、保成、金鎖、栓柱等名字的特別多。

建國後又出現了許多新名,如建國、援朝、衛國、擁軍、建軍、支越、留蘇、衛東、紅衛、文革、學工、支農等。

開放以來,又興起取外國名宇,這就不可取,不可提倡了。

(二)表字和名在意義上有何聯絡

古人取表字十分講究,情況也非常複雜,但仔細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規律可尋的。如常見的有按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還有個哥哥為老大,字孟跛。最典型的要屬三國時東吳孫氏弟兄了。孫策為長子取字伯符;孫權為次子取字仲謀;孫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孫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還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況也很多,因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稱或尊稱。所以人們喜歡用它,如孔樁,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馬遷,字子長;曹植,字子健;蘇軾,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

這些表字雖然常見,但是與本名聯絡不大,實際上伯、仲、叔、季和子,還不是真正的表字,而它們後面的那個字如“策”、“權”、“思”、“長”、“美”等才是表字的主要成分。這個主要成分與本名意義是有聯絡的,下面分別作介紹:

1.意義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義相同,相通,是並列關係,所以又叫“並列式”。如:

屈平,字原。廣平曰原,意思相同。

顏回,字子淵。淵,回水也,意思相同。

宰予,字子......餘下全文>>

古人姓、名、字、號的關係 5分

好聽的古代男子名字?

辰逸 (讓人覺得很舒服的名字,且和“沉毅”“誠意”二詞同音)

浩宇 (胸懷猶如宇宙,浩瀚無窮)

瑾瑜 (出自成語---握瑾懷瑜,比喻擁有美好的品德)

皓軒 (意為:光明磊落,氣宇軒昂)

擎蒼 (頂天立地,男兒本色)(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左牽黃,右擎蒼...”)

擎宇(不喜歡上面的哪個還可以選這個,意思相同)

致遠 (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燁磊 (光明磊落)

晟睿(“晟”是光明、興盛的意思;“睿”是智慧的意思)

文博(文采飛揚,博學多才)

天佑(生來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英傑(英俊傑出)

致遠 (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俊馳(出自成語:俊才星馳)

雨澤 (恩惠像雨一樣多)

燁磊 (光明磊落)

偉奇(偉大、神奇)

晟睿(“晟”是光明、興盛的意思,讀shèng;“睿”是智慧的意思)

文博(文采飛揚,博學多才)

天佑(生來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文昊(昊的字意是:廣大無邊)

修潔(修:形容身材修長高大,潔:整潔)

黎昕 (黎:黎明 昕:明亮的樣子 )

遠航(好男兒,就放他去遠航吧)

旭堯 (旭:旭日 堯:上古時期的賢明君主,後泛指聖人 )

聖傑 (聖:崇高 傑:傑出 )

俊楠 (俊:英俊 楠:堅固 )

鴻濤 (鴻:旺盛,興盛 )

偉祺 (偉:偉大 祺 :吉祥 )

榮軒 (軒:氣度不凡 )

越澤 (澤:廣博的水源)

浩宇 (胸懷猶如宇宙,浩瀚無窮)

瑾瑜 (出自成語――握瑾懷瑜,比喻擁有美好的品德)

皓軒 (意為:光明磊落,氣宇軒昂)

擎蒼 (頂天立地,男兒本色)(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左牽黃,右擎蒼…”)

擎宇(意思同上)

志澤 (澤:廣域的水源 )

子軒 (軒:氣度不凡 )

睿淵 (睿智;學識淵博)

弘文 (弘揚;文:文學家)

哲瀚 (擁有廣大的學問)

雨澤 (恩惠)

楷瑞 (楷:楷模;瑞:吉祥)

建輝 (建造輝煌成就)

晉鵬( 晉:進也,本義,上進 鵬:比喻前程遠大 )

天磊 (磊:眾石累積 )

紹輝( 紹:繼承 輝:光輝 )

浩南 (浩:浩大 )

澤洋 (廣闊的海洋 )

鑫磊 (鑫:財富 )

鵬煊 (煊:光明,讀xuān )

博文 (文韜武略,博大精深 )

昊強 (昊:蒼天,蒼穹 )

越澤 (越過廣闊的水源 )

旭堯 (旭:旭日 堯:為傳說中上古的賢明君主,後泛指聖人)

偉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稱 )

志澤 (澤:廣域的水源 )

博超 (博:博大 超:超越 )

君浩 (君:君子 浩:浩大 )

子騫 (騫:高舉,飛起 )

鵬濤 (鵬:比喻氣勢雄偉 )

炎彬 (炎:燃燒 彬:形容文雅 )

鶴軒 (鶴:閒雲野鶴 軒:氣度不凡 )

偉澤 (偉:偉大 澤:廣域的水源)

越彬 (彬:形容文雅 )

風華 (風華正茂 )

靖琪 (靖:平安 琪:美玉 )

明輝 (輝:光明 )

偉誠 (偉:偉大 誠:誠實 )

明軒 (軒:氣度不凡 )

紹輝 (輝:輝煌 )

健柏((柏:松柏,是長壽的象徵。“健柏”就是健康長壽的意思)

英傑(英俊傑出)

修傑(修:形容身材修長高大)

志澤 (澤:廣域的水源 )

弘文 (弘揚,文:文學家)

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嘉懿 (嘉:美好;懿:美好)

煜城 (照耀城市)

懿軒 (懿:美好;軒:氣宇軒昂)

燁偉 (燁:光耀)

苑博 (博:博學)

鵬濤 (鵬:比喻氣勢雄偉)

炎彬 (炎:燃燒 彬:形容文雅)

鶴軒 (鶴:閒雲野鶴 軒:氣度不凡)

偉澤 (偉:偉大 澤:廣域的水源)

君......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古人給孩子起名?
名人給孩子起名?
用古文給孩子起名?
根據古詩詞給孩子起名?
古詩詞適合給孩子起名?
給孩子起名的書籍?
聖經給孩子起名?
給孩子起名打分?
羿姓怎麼給孩子起名?
給孩子起名叫什麼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