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姓名人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3日

中國歷史上姓應的名人都有誰?

應昌期

應昌期祖籍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臺灣金融界、實業界著名人士,應氏圍棋計點制創造人,“應氏杯圍棋賽”被譽為“黑白世界的諾貝爾”。應先生愛國愛鄉,熱心報效桑梓,先後捐資建立慈城昌期幼兒園,重建慈城中城小學和慈湖中學;捐資擴建慈城保黎醫院;捐資助建臺北市寧波同鄉會館、市聯誼中心。投資創辦寧波現代建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利華羊毛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為促進家鄉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盡心盡力。

應瑒

應暘字德璉,三國,魏文學家,汝南人,應珣之子。曹操徵之為丞相掾,後為五官中郎將文學。曹丕稱其才學足以著書,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應德璉集》。

贊助廣告

應劭

應劭,東漢政治家、軍事家、法學家。任泰山太守時大破黃巾軍三十萬。著有《漢官儀》、《風俗通義》、《漢書集解音義》、《春秋斷獄》等著作。

關於姓應的名人

一、姓氏源流 應(Yīng)姓源出有二: 1、應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姬發之後。周武王克商後,其第四子應叔被封於應(應國故都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滍陽鎮),為應侯,建立應國。應侯的子孫以封國為姓,遂為應氏。 2、歷史上,西域人的姓氏中有應氏。蒙古族中有的姓應氏。 得姓始祖:應叔(侯)。應姓源出自姬姓。周武王的第四個兒子應叔被封為應(今河南省葉縣西北應城,一說今河南省省魯山東部)侯,人稱應候。應候的子孫以封地為姓,稱為應氏。在古代,應姓的望族大多出自於汝南。故應叔(侯)的後世子孫尊其為應姓的始祖。 二、遷徙分佈 應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應姓大族其主要分佈在: 1、滍陽應氏。滍陽,應國故城,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有西周應國貴族墓,發掘出大量文物。 2、南頓應氏。漢代有南頓應氏。南頓,在今河南省項城縣北50裡。 3、大田裡應氏。東晉時,應詹隨晉元帝渡江而南,佔籍於婺永。應詹有兩個兒子,應誕留居江西宜黃,應玄隨父至婺,留居永康大田裡,即今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鎮一帶。爾後,析居江南各地。 4、仙居應氏。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下各鎮東部(原下各鄉)、雙廟鄉及田市鎮有大量應姓。特別是原下各鄉中心鎮區基本上是應姓的。其都是明朝刑部尚書應大猷(字靜庵)及其兄弟的後代。另外浙江省的永康市及浦江縣也是應姓的聚居地。 5、關東應氏。祖籍山東省蓬萊市鴨灣。清朝初年,一遷至遼寧瓦房店市長興島;二遷至遼寧省普蘭店市城子坦鎮應家村;三遷至吉林省東豐縣黃河鎮豐源村。 6、峽陽應氏 。唐僖宗光啟元年(885年),峽陽應氏始祖應世哲從河南光州固始縣隨王審知入閩,定居峽陽,是為峽陽應氏開基之始。歲月滄桑,峽陽應氏繁衍相傳,迄今已至三十二代,子孫人口眾多,其中歷代又有流遷往外,遍佈國內各省、市和臺灣、香港,及美國、日本、新加坡、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 三、歷史名人 應 曜:漢初,在淮陽山裡隱居,不願出來做官。漢高祖派大臣,請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為官,應曜堅決不去。時人說:“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 應 順:東漢河南尹,字華仲,南頓人。累官冀州刺史,廉直無私。侍後母孝。和帝時為河南尹,明達政事。生十子,鹹以才學名。中子疊,江夏太守。疊生郴,武陵太守。郴生奉。 應 疊:汝南南頓人,應順中子。江夏太守。 應 郴:汝南南頓人,應疊之子,武陵太守。 應 奉:字世叔,汝南頓人,應郴之子。生卒年均不詳,約漢順帝末年前後在世。少聰明,讀書五行俱下。記憶力特佳,自幼至長,凡所經歷,無有忘懷。年二十時,嘗詣袁賀,適賀將出行,閉門造車。匠於內開扇出半面視之。後數十年,路逢車匠,知而招呼。樑冀舉為茂才。永興元年(153年)拜武陵太守,有威恩,為蠻夷所福。延熹七年(164年)從軍騎將軍馮緄徵武陵蠻,以功薦為司隸校尉。黨人事起,乃憤然以疾自退。後諸公多薦舉,會病卒。奉追愍屈原,因以自傷,著《感騷》三十篇,凡數萬言。又嘗刪《史記》、《漢書》及《漢記》三百六十餘年事,自漢興至其時,凡十七卷,名曰《漢事》。 應 劭:字仲遠(一作仲援,亦作仲瑗),汝南南頓人,應奉之子。生卒年不詳,約漢靈帝光和元年前後在世。少篤學博覽。靈帝初拜孝廉。中平六年(184年)拜太山太守。獻帝初平二年(191年)大破黃巾三十萬眾,郡內以安。獻帝遷都於許(196年)之明年,詔劭為袁紹軍謀校尉。後卒於鄴。劭嘗有感於當時舊章淹沒,書記罕存,乃綴集所聞,著《漢官儀》及《禮儀故事》,又撰《風俗通》以辨物類名稱,釋時俗嫌疑。文不典而通俗,可謂名副其實。凡所著述,共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漢書》,皆傳於世。 應 珣:字......餘下全文>>

贊助廣告

古代有哪些姓應的名人

應曜:漢初,在淮陽山裡隱居,不願出來做官。漢高祖派大臣,請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為官,應曜堅決不去。時人說:"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

應順:東漢河南尹,字華仲,南頓人。累官冀州刺史,廉直無私。侍後母孝。和帝時為河南尹,明達政事。生十子,鹹以才學名。中子疊,江夏太守。疊生郴,武陵太守。郴生奉。

應疊:汝南南頓人,應順中子。江夏太守。

應郴:汝南南頓人,應疊之子,武陵太守。

應奉:〔約公元144年前後在世〕字世叔,汝南頓人,應郴之子。生卒年均不詳,約漢順帝末年前後在世。少聰明,讀書五行俱下。記憶力特佳,自幼至長,凡所經歷,無有忘懷。年二十時,嘗詣袁賀,適賀將出行,閉門造車。匠於內開扇出半面視之。後數十年,路逢車匠,知而招呼。樑冀舉為茂才。永興元年(公元153年)拜武陵太守,有威恩,為蠻夷所服。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從車騎將軍馮緄徵武陵蠻,以功薦為司隸校尉。黨人事起,乃憤然以疾自退。後諸公多薦舉,會病卒。奉追愍屈原,因以自傷,著《感騷》三十篇,凡數萬言。又嘗刪《史記》、《漢書》及《漢記》三百六十餘年事,自漢興至其時,凡十七卷,名曰《漢事》。

應劭:〔約公元178年前後在世〕字仲遠,(一作仲援,亦作仲瑗)汝南南頓人,應奉之子。生卒年不詳,約漢靈帝光和元年前後在世。少篤學博覽。靈帝初拜孝廉。中平六年,(公元一八四年)拜太山太守。獻帝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大破黃巾三十萬眾,郡內以安。獻帝遷都於許(公元一九六年)之明年,詔劭為袁紹軍謀校尉。後卒於鄴。劭嘗有感於當時舊章淹沒,書記罕存,乃綴集所聞,著《漢官儀》及《禮儀故事》,又撰《風俗通》以辨物類名稱,釋時俗嫌疑。文不典而通俗,可謂名副其實。凡所著述,共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漢書》,皆傳於世。

應珣:字季瑜,司空掾。應劭弟,珣生瑒。

應瑒:字德璉,三國,魏文學家,汝南人,應珣之子。曹操徵之為丞相掾,後為五官中郎將文學。曹丕稱其才學足以著書,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應德璉集》。

應璩:(?~252)字休璉,三國時,魏文學家。汝南(今屬河南)人,應瑒之弟。生於漢獻帝初平元年,卒於魏齊王芳嘉平四年,享年六十三。博學好作文,善於書記。文帝、明帝時,歷官散騎常侍。曹芳即位,遷侍中、大將軍長史。當時大將軍曹爽擅權,舉措失當,應璩曾作《百一詩》諷勸。應璩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張溥輯其詩、文共10餘篇,與應瑒作品合為《應德璉、應休璉集》,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應貞〔公元?年至269年〕字吉甫,汝南人,應璩之子。生年不詳,卒於晉武帝泰始五年,少以才名,善談論。正始中,夏侯玄名勢甚盛。貞常在玄坐作五言詩,玄大嘉許。舉高第,歷顯位。後為武帝參軍。帝踐阼,遷給事中,累官散騎常侍。又與太尉荀顗撰定新禮,未施行而卒。貞著有文集一卷,(《隋書經籍志》)傳於世。

應詹:〔公元279年至331年〕字思遠,汝南南頓人。生於晉武帝咸寧五年,卒於成帝咸和六年,年五十三歲。幼孤,為祖母所養。十餘歲,祖母又亡,居喪以孝聞。家富於財,乃請族人共居,情若至親。以才藝文章知名當世。仕為太子舍人,累官光祿勳。王敦叛,明帝以詹為都督前鋒軍事。事平,以功封觀陽縣侯,都督江州諸軍事,領江州刺史。卒,贈鎮南大將軍,諡曰烈。詹作有文集三卷,《隋書經籍志》注有鎮南大將軍應瞻集五卷,詹繕作瞻,當為作者誤書;此從《唐書志》傳於世。

應夷節 :唐代人。遊天台山,棲真道元院,相傳尸解成仙。棲真,保其根本,養其元神。

應用:後周書法家,江南人。善寫細字,微如毛髮......餘下全文>>

近代姓應的名人

應寶時:(1821—1890)字敏齋。永康人。清道光二十四年舉人。咸豐初,考授國子監學正。同治四年,任蘇鬆太道。建立龍門書院,開辦普育善堂。九年,任江蘇按察使,兼署布政使。飭令各府州縣立常平倉,並主持疏浚淞江水道。工詩文,有《射鵰詞》二卷。

應昌期:祖籍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臺灣金融界、實業界著名人士,應氏圍棋計點制創造人,被譽為“黑白世界的諾貝爾”。應先生愛國愛鄉,熱心報效桑梓,先後捐資建立慈城昌期幼兒園,重建慈城中城小學和慈湖中學;捐資擴建慈城保黎醫院;捐資助建臺北市寧波同鄉會館、市聯誼中心。投資創辦寧波現代建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利華羊毛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為促進家鄉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盡心盡力。

姓應的女明星

應採兒(Cherrie Ying)1983年6月20日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1988年移民到美國紐約,影視演員。

2000年應採兒參加了美國華埠小姐選美比賽,獲得亞軍;同年成為中國星旗下演員。在電影《全職殺手》中出演第二女主角,開始演藝生涯。

2010年2月14日應採兒和陳小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註冊結婚。2010年應採兒被中國環保文化協會授予“文化中國行”大使稱號,並獲“青島十大才女”之稱;2010年憑《大捕房》獲得華鼎獎最佳喜劇女演員獎,2010年和2011年兩次獲得旅遊盛典新酷旅行家獎。

應真,女,演員,畢業於浙江省藝校,現任溫州少藝校校長,並獲得“溫州市首批名教師”榮譽。曾在電影《紅河谷》、《愛槍如命》、《多一點天真》、《舞蹈教師》等影視劇中擔任女主角,並獲得圈內認可和觀眾好評。

姓應的男明星

應蔚民,又被稱為夾子小應,華人男歌手,主要作品有專輯《歡樂影音秀》等。身為夾子電動大樂隊主唱的小應,因為一首“《轉吧!七彩霓虹燈》”而走紅臺灣樂壇,豐富的肢體表演與特殊的外型,讓他深受電影的導演的賞識,分別在蘇照彬導演的《愛情靈藥》,以及李芸嬋導演的金馬獎最佳短片《神奇洗衣機》演出。2008年因演出《海角七號》再次走紅。

應亮,1977年生於上海,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系學習電影,後畢業於重慶大學電影學院導演系。這種地點的轉換充分觀察了東西部經濟,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的差別,並在其作品中體現出來。

其它姓應的名人:

應際蕾、應採靈等。

中國姓氏江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歷史上有什麼名人

1,滍陽應氏。滍陽,應國故城,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有西周應國貴族墓,發掘出大量文物。

2,南頓應氏。漢代有南頓應氏。南頓,在今河南省項城縣北50裡。

大田裡應氏。東晉時,應詹隨晉元帝渡江而南,佔籍於婺永。應詹有兩個兒子,應誕留居江西宜黃,應玄隨父至婺,留居永康大田裡,即今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鎮一帶。爾後,析居江南各地。

3,大田裡(諸應)應氏:芝英鎮。在今芝英一帶。始祖為應詹(289~367),又名斌,字思遠。原籍河南汝南南頓。東晉時隨晉元帝渡江而南,仕至鎮南大將軍,佔籍永康,留家於此。東晉建元初,加封天下兵馬都元帥忠國武平王。據《應氏先型錄》記載:“(應龔)卒葬(永康)河頭。”經應氏先賢應寶時(敏齋)考證,應詹卒後,葬永康前山楊小河頭,士名廟壇。民國時期應詹後裔應繼周根據應氏先賢應敏齋提供的線索,在離芝英1公里的前山楊小河頭,認明高阜,為鼻祖之墓,乃於清宣統元年(1909)重建石碑(神道碑),長留紀念。後來由於土地所有制變革,墓地被淪為桑田旱地,石碑被搬遷於他處。1984年10月,筆者在蒐集地方史料時,找到這一碑刻。至今此碑已由芝英老人協會收藏於芝英義莊祠堂。碑上刻的字還相當清晰。碑文分3行直書刻字。中間一行刻:“東晉南遷始祖鎮南大將軍封觀陽侯應思遠公碑”19個字,右首一行刻明:“皇清宣統元年(1909)歲次己酉仲春月吉旦”,左下首一行署名:“永康應氏後裔敬立”字樣。但據浙院二世孫、後唐天成(929)己丑狀元應昑的文章載,應詹卻於“太和三年(368)戊辰葬於杭州之錢塘赤水鄉,建塔曰六和。”

4,可投應氏:應詹後裔,唐太和年間(827-835),應傅巖子應德鎔,由仙居回遷永康,卜居可投應。爾後析居佔川(半坑),當渡(靈巖寺前)、英閣、仁塘、下邵、古竹畈、黃溪灘、大園、應南溪、雅應、大文山(大墳山)、應益、新竹、靈陽、芝英七村、在城(河頭)等地。

5,巖後應氏:應詹後裔,唐太和年間(827~835),應傅巖三子應德通從仙居回遷永康,卜居靈巖山後(巖後),爾後析居墁川(墁塘)、金川(金崗龍)、永康城及武義桐琴等地。

6,西村應氏:應詹後裔,唐太和年間(827~835),應傅巖幼子、兵部員外郎應德珏回遷永康,卜居日嶺(今西村),爾後析居各地。

7,芝英應氏:應詹後裔,萬行7應儉,字克良,嘉熙間進士,任金華訓導。愛金華山川秀麗,遂從錢塘遷居永康諸應,後改芝英。民國期間《芝英應氏宗譜》中,芝英應氏始祖缺諱,排行為九。今參照兩譜相互補充。芝英應氏始祖以應儉為妥。至於排行,是否可以“萬”、“九”兩用。追溯其外紀時,可仍用錢塘排行字目“萬”字,記述芝英應氏始祖仍以“九”字作為字目。

8,後杜應氏:應詹後裔,據《應氏總祠主譜》,宋宣和時,有應文臣者,曾任中散大夫,後從高宗南渡至臨安,休致於仙居下閣,避世轉徙永康可投之將川(今長坑)。應文臣有子和、子中兩個兒子。與陳亮是同時人。陳亮年輕時曾在將川(長坑)講學。與文臣父子有交往。長子子和於宋淳熙時登進士第,題詩有“三紅”之句,時號“三紅秀才”,敕郡至觀察使,掌中軍都督府事。

9,仁和坊應氏:應詹後裔,據縉雲五雲《應氏宗譜》,百行3應師,字仲甫,號覺翁,博覽古今,好吟詠,不以利實祿動其心,所著有《蒼山集》並詩文。……娶妻外管田氏,合葬十八都經堂前望雲庵。隨父任溫州治中還經縉雲,卜居邑西仁和坊。爾後析居十三都蓋竹、五都山灣、六都豐溪,五都東斜、五都大筠、十四都烏生、寺後、梨倉、八都、七裡、越陳、應莊、周山頭、杜塘、下餘、下畏、周塔、官店、龍津坊、十七都大園、十七都黃山、山......餘下全文>>

寧海姓應的名人有哪些

寧中副校長

代縣有哪些名人?

代縣歷史名人

古代篇(三皇五帝至清代):

1:曇鸞:代縣人,南北朝北魏高僧,淨土宗的奠基人,被魏孝靜帝為“神鸞”,梁武帝為“肉身菩薩”。   14歲出家於五台山,終年誦讀經書,因研究註解《大乘經》積勞成疾,便停筆周遊名山,拜訪名師。南抵樑,受梁武帝盛情款待,結識名士陶弘景;後至魏,入洛陽,逢印度大法師菩提流支,受教《觀經》,法道大進,從此廣行教化,註釋經義,行醫治病。魏王對他十分敬重,尊為神鸞大師,並敕令住幷州大寺,晚年住玄中寺(今山西省交城縣境內)。因常去介山之陰聚徒講經,此地後稱鸞公巖。著有《往生論註釋》2卷、《略論安樂淨土義》1卷、《療百病雜丸方》3卷等。曇鸞發展了淨土宗,在佛教史上居重要地位。   2:周續之(376~423),南朝隱士。字道祀。祖籍代縣。匈奴、鮮卑、羯、氐、羌進入中原時,晉室南遷,周續之先人南渡長江,定居豫章建昌縣(今江西省建昌縣)。12歲時,在豫章太守範寧門下受教,苦學數年,通五經,名冠同門。後到廬山,拜佛教淨土宗創始人慧遠為師,與當時的劉遺民、陶淵明皆隱居不仕,被稱為“當陽三隱”。劉毅、劉裕數次以高官厚祿請他下山,皆不受職。劉裕稱帝(南朝宋武帝)後,敬重其才,在東郭外設館招徒,請其講學,並數次親臨學館問禮。後患風痺,移居鐘山。著有《喪服注》1卷、《毛詩周氏注》1卷、《嵇康高士傳注》、《公羊傳注》等。   3:楊義臣(?-617),隋末將領。隋末代(今山西省代縣,位繁峙縣西南)人。本姓尉遲,後賜姓楊,為隋末將領。襲父爵,拜陝州。   4:馬三寶,生卒年待考,代州人,唐初名將,柴紹家童,幫平陽公主收服數支義軍,後為左驍衛大將軍,新興縣公,被稱為唐朝的衛青。   性敏慧,少年時被柴紹收為家童。柴紹娶李淵女兒為妻。隋大業十四年(618),李淵起兵太原反隋,柴紹隨之,馬三寶護柴紹之妻避亂。當時天下大亂,群雄四起,馬三寶收撫群雄,兵至數萬,自為總管。後隨秦王李世民入長安,擊敗少數民族割據勢力劉拔真,又與柴紹擊吐谷渾於岷山(今甘肅境內),斬其首領,俘虜數千,以功封新興縣男。貞觀初,授左驍衛大將軍,進爵為公。卒諡“忠”,葬代州南校場橫衝橋。   5:安元信,字子言,唐五代時期代北(今山西代縣)人,生於唐懿宗鹹通三年(862年),卒於五代後唐清泰三年(936年)。 安元信出生將門,自幼習騎射,事唐末強藩李克用,曾跟從李克用鎮壓黃巢起義。   6:田琦,〔唐〕雁門(今山西代縣)人。德平之孫。官汝南太守。工書,篆楷八分,無不精詣。嘗書唐魏文候廟碑,善畫人物,有洪崖子橘術圖。兼善裝背。有孫棲梧尤妙其事。 《歷代名畫記》、《唐書藝文志》、《圖繪寶鑑》、《墨池編》、《述書賦注》。   7:史建瑭,生於唐乾符二年(875年),卒於樑龍德元年(921年),字國寶,雁門郡(今山西代縣一帶)沙陀人,五代時後唐將領,其父為白袍將史敬思。 史建瑭少以父蔭,在軍中任職,在李克用的關照下和征戰中逐漸嶄露頭角得到器重。由於史建瑭每戰必身先士卒,很快便成為一員屢立戰功、智勇雙全的名將。世人稱之為“史先鋒”。 代縣白人巖

8:李承嗣,生於唐懿宗鹹通七年(866年),卒於後樑末帝貞明六年(920年),代州雁門(今山西代縣)人,唐末五代時河東鎮的著名驍將。   9:李克用及十三太保,沙陀族人,世代為唐朝戍邊,出生於神武川新城(今應縣一代),本姓朱邪,因其父有戰功,賜姓李。黃巢起義時李克用在代州組織“鴉兒軍”勤王,立得首功,先後被封為河東節度使,隴西郡王,晉王,逐漸成為唐末亂世的一個霸主。   因他於代州起兵,死後被葬於代州,墓在現在代縣七裡鋪村。後其子......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應姓名人有哪些?
姓應的名人有哪些?
毛姓名人有哪些?
近代錢姓名人有哪些?
張姓名人有哪些?
歷史上沈姓名人有哪些?
巫姓名人有哪些?
歷史上吳姓名人有哪些?
羅姓名人有哪些?
肖姓名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