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和易經是一本書嗎?
周易和易經是一本書嗎?
很多人認為易經就是周易,其實易經不等於周易。
如果按形成的時間順序來看,先有連山易,然後是歸藏易,最後是周易。
連山易,開頭的第一卦是艮。艮為山,這也說明了遠古時期,人們為了更好的生存,遠離洪水、野獸之害,所以選擇生活在高處,因此,連山易體現了遠古時期人對山的崇拜。
歸藏易,是以坤卦開頭。坤代表收藏,遠古的人們,生產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產品開始有了剩餘,所以需要收藏,因此這個時候產生的歸藏易。
目前連山錠歸藏易已失傳,傳說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燒了。
周易的成書時間應該在商末,周易,以乾卦為第一卦,以未濟卦為最後一卦,未濟是未完結,周而復始,周流不息的意思。
所以,易經包括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由於前二部已失傳,所以一般情況下,易經就指周易了
《周易》和《易經》的區別?
易經有三易之說。一,《連山易》;二,《歸藏易》;三,《周易》。
三者不同之處為:
第一,相傳出現的時代不同。《連山易》是神農時代的《易》,黃帝時代的《易》為《歸藏易》,《周易》是周朝的《易》。
第二,始卦不同,《連山易》以艮卦開始,《歸藏易》以坤卦開始,到了《周易》則以乾卦開始。
由於《連山易》和《歸藏易》已經遺失了、絕傳了。所以通常所說的《易經》就是指《周易》
周易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周易》是中華文明史上一部內涵精深、影響廣泛、流傳久遠的典籍,有“群經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稱。幾千年來,《周易》以其外在的魅力(奇特的結構形式和抽象的符號顯示),以及博大精深的內涵(千古永輝的義理和複雜神奇的運算機制),吸引著人們在各個領域對其進行研究和應用,形成了龐大的易學研究體系。
《周易》一書有《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所構成,從總體上看它是一部指導人們和利用自然規律及社會發展規律的哲學著作。其中,《易經》是我國古代先哲通過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長期觀察,以及對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及其結果進行高度總結概括後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萬事萬物的現象和發展變化的餓規律。《易傳》則是對《易經》進行解說,用來闡發義理的哲學典籍。
《周易》歷經數千年之滄桑,已成為中華文化之根,《周易》的品格和精神深藏於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中。易道講究陰陽相濟、剛柔有應,提倡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久歷眾劫而不覆,多逢畏難而不傾,獨能遇衰而復振,不斷地發展壯大,根源一脈傳至今,是與我們民族對易道精神的時代把握息息相關的。
《周易》是我國古代—部指導人們認識和利用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的哲學典藉,由《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構成。對其書名含義,歷代有多種各有一定道理的解說,其中東漢易學家鄭玄說:“《周易》者,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備”,是講“日月之道普照周天。”
一、陰陽:《易傳·繫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觀念指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萬物永珍,在其內部同時存兩種相反的屬性,它們互相依存、互相為用,處個不斷的變化之中;其運動是以彼此消長的形式進行的。並始終處於彼消此長,此進彼退的動態平衡狀態之中。保持著事物的正常發展變化態勢。陰陽觀念是一種樸素的唯物思想和辯證法思想,《周易》的主旨,就在於指導我們在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關係上保持陰陽的動態平衡。
二、爻:在《易經》中,爻是組成卦的基本單位,其中“—”稱作陽爻。“--’稱作陰爻。
三、卦:由陽爻和陰爻按照一定規律分別組合,進而說明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變化規律的排列符號,就叫做“卦”,卦是為特定目的《占筮》而組成的符號排列,是《易經》的基本組成單位。
四、八卦:八卦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個卦的統稱:是由陽爻和陰爻按不同的組合規律.以三個爻為一組分別組成的八種符號排列,《易傳·繫辭·上》說:“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八個由三個爻組成的卦,也叫經卦或單卦。
五、六十四卦:由八個單卦以不同的次序兩兩重合、就產生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分別由六個爻組成,也叫別卦或重卦,其中由八個單卦自身相重所成的六爻之卦,也叫做純卦,其卦名同單卦。
六、《易經》的構成:《易經》有其特殊的文字型裁,即不分篇章節次,而是由六十四卦組成。而每個卦又由內外卦,卦畫,卦名。卦辭、爻題、爻辭幾部分構成。《易經》分為上、下經兩部分,上經計三十卦,起於乾卦,止於離卦;下經計三十四卦:起子鹹卦;止於未濟卦。宋代大儒來熹所著《周易本義》載有《上下經卦名次序歌,內容如下:
乾坤屯蒙需訟師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 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 大過坎離三十備
鹹恆遯兮及大壯 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兼未濟 是為下經三十四...餘下全文>>
易經和周易是一本書嗎
《周易》又稱《易經》,在我國在世界的影響都極為深遠,但卻是秦漢後直至今日無人真正通曉的上古典籍。《周易叮分為經部和傳部,經部之原名就為《周易》(易經 易傳合稱 周易 但是 周易又是 易經的原名,現在說 周易 一般 指 易經 和 易傳的合寫本 經是原文 傳是註釋)
《周易》的作者是誰? 《周易》簡介? 《周易》是一本怎樣的書?
《周易》即《易經》,是傳統重要經典之一,相傳系周人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但一般認為它是戰國或秦漢時期的儒家作品,並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
《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易經》為易,詩,書,禮,樂,春秋群經之首,設教之書。
<<周易>>是<<易經>>嗎?五經中的<<易經>>指哪一本書?給我答案和理由
通常我們提到《易經》,就很自然地知道是指《周易》這本書。因為中國文化,自經孔子刪《詩》、《書》,訂《禮》、《樂》以及編寫魯國史書《春秋》以後,冠以《周易》一書,統稱六經(後因《樂》丟失所剩書籍即:《詩》《書》《禮》《易》《春秋》並稱五經),《易經》成為六經之首。經是天地的大準則,也是人生的大通道。稱《周易》等書為六經,便是說明經過孔子所整理過的這六部書,它是包括中國傳統文化“天人之際”所有學問的大原理、大法則。
自秦、漢以後,研究易學的,對於《易經》一書命名的內涵問題,就有“三易”之說的異同出現了。
第一:屬於秦、漢以後正統儒家學派的理論,根據《易緯乾鑿度》這本書的觀念,認為“易”的內涵,包括三個意義:
(一)易。就是簡易、平易的意思。因為天地自然的法則,本來就是那樣簡樸而平易的。
(二)變易。認為天地自然的萬事萬物,以及人事,隨時在互動變化之中,永無休止。但是這種變化的法則,卻有其必然的準則可循,並非亂變。
(三)不易。天地自然的萬事萬物以及人事,雖然隨時隨地都在錯綜複雜,互為因果的變化之中,但所變化者是其現象。而能變化的,卻本自不易,至為簡易。
第二:屬於秦、漢以後儒、道兩家學者通用的觀念,根據《周禮·大卜篇》對於“三易”的涵義,是指上古以來直到周代初期之間的《易經》學術思想,約分為三個系統:(一)《連山易》。(二)《歸藏易》。(三)《周易》。
據說伏羲時代的易學是《連山易》,首先以艮卦開始,象徵“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意思是指人類的文化和文明,都以大地為主,萬物皆生於地,終又歸藏於地。
周代人文文化的開始,便以現在留傳的《周易》為寶典,首先從乾、坤兩卦開始,表示天地之間,以及“天人之際”的學問。
但東漢的大儒鄭玄,認為夏代的易學是《連山》(故《連山易》又稱《夏易》),殷代的易學是《歸藏》(又稱《殷易》)。當然,周代的易學便是《周易》了。
又另有一說:認為上古的神農氏世系名“連山氏”,又名“列山氏”。所謂“連山”,便是“列山”的音別。黃帝的世系又名“歸藏氏”。《連山易》相傳為宓戲所作;《歸藏易》相傳為軒轅黃帝所作。
因此兩說,又有異同的問題存在其間。如果認為夏代所宗奉的易學便是《連山易》,殷代所宗奉的易學便是《歸藏易》,到了周代,經過文王的整理,才構成《周易》體系的易學,那麼關於這兩個分岐的意見,也就沒有太大的出入了。
但以考據學者的觀點來看《易緯乾鑿度》和《周禮·大卜篇》這兩種文獻資料,應該都有值得懷疑的地方。歷來考據學家們認為《易緯乾鑿度》等書,純出漢末或魏、晉人的偽作,假託是上古的傳承。這種觀念,並非完全無理,也的確值得研究、考慮。
可是兩漢以後的學者,硬性捨棄《周禮·大卜篇》的觀念而不採信,偏要採用更有問題的《易緯乾鑿度》之說,認為“簡易、變易、不易”為天經地義的易學內涵,這便是後世以儒理說《易》的根據。那是不顧考據,只取所謂“三易”原理的內義,用之說明易學的大要而已。
此外,關於《連山》、《歸藏》、《周易》的三易之說,在漢魏以後道家的學術思想中,便又發生了兩種觀念。
(一)認為《連山》、《歸藏》這兩個系統的易學,早已失傳。
(二)認為漢、魏以後的象、數易學,便是《連山》、《歸藏》的遺留,頗為合理。而且《連山》、《歸藏》易學的精義,確已成為秦、漢以後道家學術思想的主幹。如十二闢卦之說,便是以《歸藏》的坤卦為主。卦氣起中孚說,便是以艮卦的半象為用。...餘下全文>>
奇門遁甲與易經是一本書嗎
奇門遁甲,原來是中國古老的一本書,但它往往被認為是一本占卜用的書,但有的說法是說《奇門遁甲》是我國古代人民在同大自然作鬥爭中,經過長期觀察、反覆驗證,總結出來的一門傳統珍貴文化遺產。還有的說“奇門遁甲”是修真的功法。而易經呢,其實準確的說,易經不只是一本。據《周禮》記載,《易經》原來有三本,有說即夏代的《連山》,殷代的《歸藏》和周代的《周易》
的。它們的首卦分別是艮、坤和乾,表現了不同時代的人們對《易》的理解和獨特的尊崇物件。以山為首的《連山易》,據說由炎帝,即神農氏、連山氏所作,故又
稱神農易、連山易。它重艮尊山,有山疊山重之象,象徵當時洪水氾濫,原始部落的古人還住在南方高山密林中,狩獵為生,靠山防洪的矇昧生活。而《歸藏易》以
坤為首,則有注重母系血統的含義。據說它由黃帝,即歸藏氏所作,故又稱歸藏易、黃帝易。它重坤尊地,寓意萬物始於土地,歸藏於土地,象徵人民已經移居平
原,開發了農業。由於《連山》和《歸藏》早已經失傳,其精義也基本繼承和儲存在《周易》裡,所以現在通稱的《易經》,一般指的就是周文王整理過的《周
易》。它重乾尊天,寓意尊天重君,象徵人類已經進入父系社會,建立起等級森嚴的上尊下卑的禮儀制度。所以,他們兩本都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