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與時辰?
地支與時辰的關係
十二地支同時又代表十二時辰。
在古代,並沒有二十四小時的概念,人們只把一天劃分為十二時辰。
當然,為了更加精確,所以還有刻的計時法,一晝夜十二時辰分為一百刻,一刻相當於今天的14.4分鐘。
這與現代的一刻為15分鐘是不同的,但有類似。
午時三刻,夜半子時,等等,均是十二地支時辰中的人們經常能接觸到的較為熟悉的說法。
所謂午時,即現代時鐘的11:00—13:00,而以 12:00對應正午時,是古人認為一天中最晝的時間點。
夜半子時,其實就是半夜 24:00,也就是古人認為最夜的時間點,而23:00-1:叮0,就屬於子時。
需要強調說明的是,古代並沒有二十四小時的概念,只有十二時辰的概念,炎黃是在用現在時間的標準,來說明古代十二時辰的分隔點。所以今日的 23:00,在古代認為已經是明日的開始,所以大家不要因為現代的時間23:00屬於今日,而認為還是屬於今日,這種概念屬於以今混古,是不可取的。
十二支對應的十二時辰如下:
子23:00-1:00、醜1:00-300、寅3:00-5:00、卯5:00-7:00、辰7:-9:00、巳9:00-11:00、午 11:00-13:00、未13:00-15:00、申15:00-17:00、酉17:00-19:00、戌19:00-21:00、亥 21:00-23:00
十二地支是代表哪些時間? 20分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時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時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十二時辰和十二地支
十二時辰制
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15時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17時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21時至23時)。
編輯詞條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的含義
子是茲的意思,指萬物茲萌於既動之陽氣下.
醜是紐,陽氣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萬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萬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經震動而長.
巳是起,指陽氣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萬物盛大枝柯密佈.
未是味,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萬物的身體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萬物之老也.
戌是滅的意思,萬物盡滅.
亥是核的意思,萬物收藏.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餘下全文>>
十二地支分別對應哪些時辰?對應哪十二生肖?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時辰的天干地支如何推算
有表格,月按照順序排列出來的,日是根據月推算出來的,也是60甲子順序排列出來的!時辰天干根據月和日推算,地支是固定的,與當今時間對比是:子時 23時—1時 甲子時 丙子時 戊子時 庚子時 壬子時
丑時 1時—3時 乙丑時 丁丑時 己丑時 辛丑時 癸丑時
寅時 3時—5時 丙寅時 戊寅時 庚寅時 壬寅時 甲寅時
卯時 5時—7時 丁卯時 己卯時 辛卯時 癸卯時 乙卯時
辰時 7時—9時 戊辰時 庚辰時 壬辰時 甲辰時 丙辰時
巳時 9時—11時 己巳時 辛巳時 癸巳時 乙巳時 丁巳時
午時 11時—13時 庚午時 壬午時 甲午時 丙午時 戊午時
未時 13時—15時 辛未時 癸未時 乙未時 丁未時 己未時
申時 15時—17時 壬申時 甲申時 丙申時 戊申時 庚申時
酉時 17時—19時 癸酉時 乙酉時 丁酉時 己酉時 辛酉時
戌時 19時—21時 甲戌時 丙戌時 戊戌時 庚戌時 壬戌時
亥時 21時—耿3時 乙亥時 丁亥時 己亥時 辛亥時 癸亥時
天干地支是怎麼算時辰的?
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紀年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
我國古代根椐動物出沒時間和生活特徵,將十二種動物作為十二生肖,即每一種動物為一個時辰。老鼠排行第一(與“子”時搭配),以下次序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鼠:晚上11時到第二天1時(即“子時”)。這時候,老鼠膽量最壯,活動最頻繁,所以,子時同鼠搭配。
牛:凌晨1-3時(即“丑時”)。這時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細、最慢、最舒適,所以丑時同牛搭配。
虎:凌晨3-5時(即“寅時”)。據古書載,這時候,老虎最活躍、最凶猛、傷人最多,因此寅時同虎搭配。
兔:清晨5-7(即“卯時”)。這時,太陽還沒露出臉面,月亮的光輝還未隱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稱,是月宮神話中惟一的動物,這樣卯時就同兔搭配。
龍:早晨7-9時(即“辰時”)。傳說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龍是神話中的動物,於是辰時屬龍。
蛇:上午9-11時(即“巳時”)。據說這時候的蛇不會傷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蕩,多隱蔽在草叢中,這樣巳時就屬於蛇的了。
馬: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即“午時”)。依據道士的說法,中午太陽當頂,陽氣達到達極點,陰氣漸漸增加,在陰陽換柱之時,一般動物都躺著休息,只有馬還習慣地站著,甚至睡覺也站著,從不躺著。這樣,午時就屬馬了。
羊:下午1-3時(即“未時”)。據說羊在這時候灑尿最勤,灑出的尿可治癒自身一種驚瘋病,因此,未時屬羊。
猴:下午3-5時(即“申時”)。這時候,猴子最喜歡啼叫,聲音拉得最長,最洪亮。所以申時屬猴。
雞:下午5-7時(即“酉時”)。這時候,日落山崗,雞開始進籠歸窩、夜宿,於是酉時屬雞。
狗:晚上7-9時(即“戌時”)。黑夜來臨,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併產生一種特殊的視力和聽力,看得最遠,聽得最清楚。所以戌時屬狗。
豬:晚上9-11時(即“亥時”)。這時候豬睡得最酣,發出的鼾聲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動得最厲害、長肉最快,於是亥時屬豬。
時辰天干地支對照表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夏曆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曆法用天干、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干共十個,因此又稱為“十天干”,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乾。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乾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干在前,地支在後,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對陽支,陰乾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乾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週期的甲子迴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迴圈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天干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執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中國曆法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迴圈運化的規律。
年:每個干支為一年,六十個幹後,又從頭算起,周而復始,迴圈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干支紀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然後依次與天干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干支的週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地支固定不變,每天十二個時辰。
怎麼給時辰配天干?
日上起時表
日
時 暢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醜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戍 甲戍 丙戍 戊戍 庚戍 壬戍
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先看日上的天干(用萬年曆查得)如果是甲日或己日,時上子時就用天干甲開頭配子就是甲子,乙時就是乙丑,依次類推
如果是乙日或庚日,時上子時就用天干丙開頭配子就是丙子,丑時就是丁丑
依次類推。
要注意的是下列順序天干地支的順序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口訣為:甲己還是甲,乙庚丙作初,丙辛從戊起,丁壬從庚起,戊癸壬為頭”。
很簡單隻要好好看那個日上起時表馬上就會了!!
順便問一句你要這個幹嗎?
八字的月令地支與時辰地支能相沖嗎
隔支不衝。當然大運流年遇到日支受合或受克那就不同了。
十二地支和十二時辰和十二生肖區別是什麼?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