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姓的由來?
百家姓中的 “席”的由來
「席」源出:
1、席師的後代。根據《萬姓宗譜》的記載,堯為部落首領的時候,遇到一個自稱為席氏的老翁,擊壤(古代一種投擲的遊戲)而歌。堯聽了以後很佩服,於是拜他為師。席師就是席氏的始祖。
2、從籍姓改過來。春秋的時候,晉國有大夫籍談,因為他負責管理晉國的典籍,所以便以籍作為自己的姓氏。他的第十三代後人,是秦末項羽的後代,叫做籍鑲,項羽名籍,籍鑲為了避項羽的諱,於是將籍改為席,他的後人也跟著改成了席姓。後來項羽戰敗自殺,籍氏不用改姓避諱了,於是有一部分恢復了族姓,有一部分卻沿襲了席姓,形成了席姓的一支。
遷徙分佈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這一首著名的“擊壤歌”,對於每一箇中國人,都是耳熟能詳,琅琅上口。“擊壤歌”與另一首“康衢謠”,是我國最為古老的兩首詩歌,“擊壤歌”根據《史記五帝本紀》的記載,是上古帝堯統治天下的時候,襄陵(今河南省睢縣)地方一位播種耕稼的老人所作,這位老人時常在耕作之餘“擊壤而歌”,逐漸傳到帝堯的耳中,對於歌中所表達的意思極表嘉許,曉得這位老人姓席,就尊稱他為“席老
師”,於是,“席老師”,3個字自此千秋垂為不朽。 帝堯時代的這位席老師,名字雖然未聞, 但卻為我國席姓的古老,提供了最具體的證據。《萬姓統譜》上所記載的:“唐堯時,擊壤而歌之老翁,姓席氏,堯尊為老師”,正是這個意思。如此看來,目前以席為姓的中國人雖然不算很多,但他們的歷史至少也在4300年以上,是我國最老資格的姓氏之一。 4000多年以前,現在的河南睢縣地方就已經有了姓席的人,到了大約2000年前的楚漢之爭時,原來為晉國之地的山西省一帶,又出現了另一支新興的席氏,那就是籍氏的改姓為席。 這一支席氏的出現經過,詳載於《姓苑》和《姓纂》等書。《姓苑》首先指出:“晉大夫籍談元祖伯靨,司晉典籍,因為籍氏”;然後《姓纂》又接著指出:“本姓籍,晉大夫 籍談之後也,談十三代孫,避項羽名改席氏,初徙關東豪族,席氏徙安定, 臨涇。” 源自上古席老師的席氏,是發源於河南;分自春秋時代晉國籍氏的席氏,則是發源于山西,再參照《姓纂》上“望出安定,臨涇”的記載,唐代以前的安定和臨涇兩地都是在今甘肅省境內;到了南北朝之時,席氏又在今湖北省的襄陽盛極一時,則可知早期的席氏,應該是活躍於我國北方的一個姓氏。 唐明皇的天寶年間,詩壇上的燦爛絢麗,為歷代之最,這時,在整個朝廷的濟濟多士之中,有一位被皇帝御口稱讚為“詩人冠冕”的席豫,也是襄陽席家發揚門風的傑出子弟。據說,有一次唐明皇親登朝元閣賦詩,君臣屬和,經過皇帝的親自評選,認為席豫的詩作得最好,所以得到了“詩中冠冕”的無比榮譽。 300多年前的明代末年,一向活躍於中原地區的席氏,已經在南方各地出現了蹤跡,崇禎末年的席上珍,便是當時的雲南省姚安人。
郡望堂號
1、郡望
安定郡:西漢的時候設定此郡。相當於今天的甘肅省平涼地區以及寧夏西部地區。
2、堂號
嘉會堂:宋朝時候的尚書司封郎席汝言是一個很喜歡交朋友的人。他和文彥博、傅弼、司馬旦、司馬光兄弟、王安石、楚王叔等人分別形成了耆英會、令甲會、真率會。朋友很多。
【席姓宗祠通用對聯】
〖席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簉室談如;
隨園韻芬。
——佚名撰席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女畫家席文卿,字淡如,吳縣人。吳江徐堉之簉室,擅人物、花卉,又畫虎百幀,雄健不類閨閣筆。下聯典指清代女詩人席佩蘭,字韻芬,昭文(今江蘇省常熟)人。為袁枚女弟子。有《長真閣詩稿》,亦善畫蘭。隨園,為袁枚晚號。
詩人冠冕;
嘉會耆英。
——佚名撰席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餘下全文>>
席的姓氏是什麼
席姓是源自於中國的一個姓氏,歷史悠久。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3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席姓人口數量排第169位。
席(xí)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已姓,出自上古堯之師席師的後代,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帝堯時代的這位席師,為中國席氏的悠久歷史提供了最具體的證據。據史籍《萬姓統譜》上所記載:“唐堯時,擊壤而歌之老翁,姓席氏,堯尊為師。”在席師的後裔子孫中,多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席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史稱席氏正宗。
席氏族人大多尊奉席師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晉國大夫籍談後裔,屬於因諡改姓為氏。春秋的時候,晉國有大夫籍談,因為他是周王室派至晉國負責管理典籍,所以便以籍作為自己的姓氏。籍談的第十三代後人,就是是秦朝末期西楚霸王項羽的後代,叫做籍鑲,項羽名籍,籍鑲為了避項羽的名諱,於是將籍氏改為席氏,他的後裔子孫也跟著改成了席氏。
後來項羽在楚漢之爭中戰敗自殺,籍氏不用改姓避諱了,於是有一部分族人恢復了族姓籍氏,而另有一部分人卻仍然沿襲了席氏,世代相傳至今。此支席姓即成為如今山西、河南兩省席氏的主要來源。
源流三
源於官位,出自兩週時期官吏衽席,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衽席,就是周王朝以及大諸侯國王室中的內侍官吏,後來多為宦官(太監)。衽席主要負責掌管君王的服裝、冠帽、鞋襪等,還負責為君王就寢前鋪擺床褥等,屬於心腹親信之類。在典籍《周禮·天官》中記載:“衽席者,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床笫。衽席,單席也。”
在衽席的後裔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衽席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席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於官位,出自兩週時期官吏席庶使,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席庶使,又稱ਜ਼庶使,元末明初著名學者鄭鉉解釋:“席以待賓客之禮,賓客非一人,故從庶。”席庶使,就是招待賓客之時類似司儀兼侍從的小官,兩週時期各諸侯國王室、貴族府第均設有,亦為君王貴族的心腹之臣。
在席庶使的後裔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省文簡稱席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五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席魯特氏,亦稱錫魯克氏、西魯特氏,世居巴林(今黑龍江伯力、俄羅斯哈布羅夫斯克)、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ilut Hala。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席氏、西氏。
⑵.蒙古族席勒特德氏,亦稱錫爾德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irdet Hala。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席氏、邢氏。
⑶.蒙古族席熱臣氏、席日努德氏等,漢姓即為席氏。
源流六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額託氏,滿語為Eto Hala,滿族、錫伯族共有姓氏,亦稱額陀氏、鄂託氏,同見於滿族八旗姓,世居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葉赫(今吉林梨樹)、烏喇(今吉林永吉)、長白山等地,後多冠漢姓為席氏、曹氏、鄂氏。該族有一著名的將領額託·薩音達理,是滿洲正紅旗人,後金政權建立之初即歸附於佟·努爾哈赤,後以佐領之職在抵抗沙皇俄國侵略軍時英勇陣亡,被贈予世襲雲騎尉,其子額託·席錦泰承襲其職。後來,額託·席錦泰隨徵厄魯特蒙古噶爾丹汗時立有大功,晉升為騎都尉。在額託·席錦泰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抿子的諧音漢字為姓氏者,稱席氏,世代相傳至今。
⑵.滿族寧古塔氏,滿語為Ninggut......餘下全文>>
席氏家族起源於哪裡?
「席」源出:避諱改姓。據《廣韻》所載,春秋時晉國大夫籍談,其先世代管理晉國典籍,故以籍為氏。至秦漢之際,籍氏後人為避楚霸王項羽(名籍)的名諱,改為音近的「席」氏。家族名人席豫 字建侯,唐代襄陽人,進士出身,清直無慾,不為權貴所撼。唐玄宗曾登朝元閣賦詩。群臣中帝以豫詩最佳,稱詩人冠冕。天寶年間(公元7償2-755年)官至禮部尚書。
席、習姓氏有關係嗎
沒有
蒙族席氏的由來??~跪求~謝謝
標題: 蒙古族的姓名 所屬民族: 蒙古族 (一)蒙古族的姓氏? 蒙古族的姓氏大體有四種:? 1、以本部落的名稱為姓。《蒙古祕史》中記載成吉思汗上十一世祖學端察擄一女俘名“札兒赤兀惕·阿當罕·兀良合真氏”。兀良合為部落名稱,阿當罕是自己的本名,札兒赤兀惕是氏族的名稱。故這個女俘姓兀良合真(真表示女性,若為男性則稱為兀良合歹),名字叫阿當罕,是札兒赤兀惕氏族人。姓名稱呼的順序是:姓氏、名稱、族屬。東部區的喀喇沁各旗札薩克、臺吉均姓烏,就是兀良合(也稱烏梁海)人者勒篾(成吉思汗四傑之一)的七世孫和通始建喀喇沁的緣故。這就是取本部名稱詞首為姓。 《元史》第一卷第一頁關於成吉思汗的記載中,也把姓氏直接記為:“鐵木真,姓奇渥溫氏。”奇渥溫,也記作“乞彥”,也是成吉思汗所屬部落的名稱。今鄂爾多斯的奇姓,均由此而來。拉施特《史集》記述塔塔兒部落時就說:“凡是出自此部落的人,如果是男子便喚做禿禿黑裡歹,若是女人就喚做禿禿黑裡真。”? 2、以本氏族的名稱為姓。合撒兒(成吉思汗仲弟)之後裔所建的科爾沁、郭爾羅斯、杜爾伯特、札賚特諸部的札薩克、臺吉均姓包氏,就是源於合撒兒出世的孛兒只斤(也記作博爾濟吉特氏族之故。這就是取氏族名稱詞首為姓;東土默特原居東部區卓索圖盟)的寶氏,也出於此,因為包、寶諧蘭所致。? 3、以祖先的名字為姓。在古代,如元丞相、主修宋遼金三史的脫脫,本是蔑兒吉駘氏。其後人卻以脫脫為姓,元代有脫脫尼,明代有脫脫卜花。現代人以祖先的名字為姓的,如,出生在科爾沁左翼中旗的民族英雄嗄達梅林,從他先祖莫勒特圖以後,開始取“莫”字為姓,諧音記作孟,所以嗄達梅林漢名叫作孟青山。又如,郭爾羅斯前旗王爺駐京代辦富格日特遠祖兀良合人,本姓烏和吳,但富格日特的後代已取“富”為姓了。東部區蒙古族象這種轉姓的情況也不少。? 4、既非以部落、氏族為姓,也不是以父名為姓,而是出於歷史上一種特殊稱呼。例如,古代蒙古人出征時,留在後方的家屬、輜重稱為“奧魯”,於是這些家屬便取姓“奧魯”,後代改姓“奧”。元代時,凡降元編入蒙古軍的,都在姓上加蒙古二字,於是後人有了以“蒙”為姓的。另外,明代常給蒙古人賜姓。如火你,於洪武九年(1376)內附,更其姓名為霍莊。觀音保,於十六年(1383)附明,賜姓名為李觀。醜驢,於二十一年(1388)附明,賜姓名為李賢。? 5、以漢族姓為姓。這主要指按蒙語意譯成漢姓。如錫拉特蒙古語為黃,譯成黃姓;查幹,蒙古語意為白,譯成白姓;呼和,意為藍,譯為藍姓;阿拉坦意為金,譯成金姓等。還有以諧音取姓,與音近的漢字為姓,如其父名為伯顏,則子取“伯顏”首字的諧音為白姓;又如火你赤,取字首“火”的諧音為霍等,或者直接使用漢姓。 6、耶律 (二)蒙古族人名的特點? 蒙古人的名字反映了蒙古民族文化、歷史傳統以及生活方式、宗教等方面的特點。? 1、喜以動物名稱命名。如阿思蘭(獅)、巴爾思(虎)、那海(狗)、阿爾布古(有花紋的鹿)、脫裡(鷹)、瑪喇勒(牝鹿)等。男性的蒙古人以勇猛為榮,所以用凶猛的動物來命名,並且以虎為名者較多,在虎前加形容詞,如哈喇巴兒思(黑虎)、普剌巴爾思(黃虎)、烏蘭巴爾思(紅虎)、額白巴爾思(雄虎)、茂巴思(惡虎)等。牛在浮牧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牛力氣大,身強,無所畏懼,所以很多人用它來命名的,如起名叫“不花”(牛),為著區別,在“不花”之前加形容詞,如帖木兒不花(鐵犍牛)、按難不花(金犍牛)、察罕不花(白色的犍牛)等。這反映了蒙古族狩獵和畜牧為主的經濟文化心理。? 2、喜歡用“巴圖”......餘下全文>>
從古到今姓席的名人
歷史上部分姓席的名人
席談
春秋時晉國大夫籍談,其先世代管理晉國典籍,故以籍為氏。至秦漢之際,籍氏後人為避楚霸王項羽(名籍)的名諱,改為音近的「席」氏。
席豫
字建侯。詩人,唐朝時期襄陽人,後來遷徙到河南。科舉中中了進士,作了功員外郎,後來做了鄭州刺史。天寶年間擔任禮部尚書的職位,後來被封為襄陽縣子。席豫清心寡慾,作官的時候不為貴權所改變自己的原則。性格謹慎善良。皇帝在元閣吟詩,大臣們都來附和,皇帝因為席豫的詩對的最為工整,所以把他稱為詩人冕冠。在他逝世以後,給他的諡號為文。
席旦
字晉仲,詩人,宋朝河南人,七歲能作詩,元豐年間中進士,他曾上書談論當時時局,並對戰守提出實際可行計劃,神宗看了以後,認為切中時弊,採納了他的意見,從此一帆風順,官做到吏部侍郎,顯謨閣直學士,曾先後兩度任成都知府,頗有政聲,加升述古殿大學士。
席上珍
雲南省姚安人,崇禎中,舉於鄉。磊落尚節義,聞孫可望、李定國等入雲南,與姚州知州何思、大姚舉人金世鼎據姚安城拒守。可望遣張虎攻陷之,世鼎自殺,上珍、思被執至昆明。可望呵之,上珍厲聲曰:“我大明忠臣,肯為若屈耶!”可望怒,命引出斬之,大罵不絕,遂磔於市。思亦不屈死。
席寶田:
清朝時期湖南東安人。咸豐年間在家鄉舉辦團練,想以此對付太平軍。咸豐九年的時候在湖南與石達開的部隊作戰,解除了清軍的寶慶之圍,被擢升為知府。次年,奉湖南巡撫駝秉章的命令,招募了幾千人,命名為精毅應,很快在桂陽等地阻擊廣東的天地會軍。同治三年湘軍攻佔天京以後,他率領軍隊在江西石城楊家牌擊敗太平軍餘部,俘虜了天王洪天貴福和幹王洪仁軒等。同治六年,他又率領湘軍進入貴州進攻苗民軍。同治八年在黃飄戰役中被擊敗。同治九年,他的部將佔領苗民軍的根據地臺拱,十年又攻佔了凱里。他率領了五年軍隊,平定了方圓千餘里的苗疆。被升遷為布政使,贈太子少保。
席佩蘭:
清朝女詩人,名蕊珠,字月襟、韻芬、道華、浣雲。因善畫蘭,自號佩蘭。清代詩人孫原湘妻。早歲工詩,為著名詩人袁枚女弟子中詩才最傑出者。詩清新秀雋,富於想象。袁枚稱其詩“字字出於性靈,不拾古人牙慧,而能天機清妙,音節琮琤”。著有《長真閣詩稿》、《傍杏樓調琴草》等。
席慕蓉,
著名詩人、散文家、畫家。一位來察哈爾盟明安旗的蒙古姑娘,是蒙古族王族之後,外婆是王族公主,後隨家落居臺灣。她於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詩集《七里香》,在臺灣颳起一陣旋風,其銷售成績也十分驚人。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長的痕跡》,表現她另一種創作的形式,延續新詩溫柔淡泊的風格。
席綬:
字資生,又字季武。湖南東安人。居住在長沙,與黃克強、宋教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他們的影響下加入了中國同盟會。宣統二年為資政院議員。後來與孫洪伊一起創辦了《國民公報》。武昌起義以後,被推舉為衡水保安總會會長,並在湖南組織《天民報》館。民國元年同盟會湘支部成立,他擔任副支部長。第二年任眾議院議員。民國五年第一次恢復國會的時候仍然擔任眾議院議員,次年任護法國會眾議院議員。民國11年第二次恢復國會時再次擔任眾議院議員。1943年因病去世,終年57歲。
姓席的女明星
席絹、席曼寧、席賽蘭、席雪晴、席芳婧等等。
姓席的男明星
席偉、席德昌、席與立、席志傑、席寶昆、席語謙等等
席姓在百家姓中排第幾
134位
百家姓
趙 錢 孫 李 周 吳 鄭 王 馮 陳工褚 衛 蔣 沈 韓 楊
朱 秦 尤 許 何 呂 施 張 孔 曹 嚴 華 金 魏 陶 姜
戚 謝 鄒 喻 柏 水 竇 章 雲 蘇 潘 葛 奚 範 彭 郎
魯 韋 昌 馬 苗 鳳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鮑 史 唐
費 廉 岑 薛 雷 賀 倪 湯 滕 殷 羅 畢 郝 鄔 安 常
樂 於 時 傅 皮 卞 齊 康 伍 餘 元 卜 顧 孟 平 黃
和 穆 蕭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貝 明 臧
計 伏 成 戴 談 宋 茅 龐 熊 紀 舒 屈 項 祝 董 樑
杜 阮 藍 閔 席 季 麻 強 賈 路 婁 危 江 童 顏 郭
席字做姓時該如何讀
席xí :基本字義
1. 用草或葦子編成的成片的東西,古人用以坐、臥,現通常用來鋪床或炕等:~子。草~。葦~。竹~。涼~。~地而坐。~卷(juǎn )。
2. 座位:~位。~次。出~。列~。
3. 酒筵,成桌的飯菜:筵~。宴~。酒~。
4. 特指議會中當選的人數:四~。
5. 職位:主~。西~(塾師)。
6. 量詞:一~酒。
7. 姓。席字只有一個讀音,任何情況下統讀xí。